传统消费
搜索文档
“出圈” 求生!消费主题基金“跨界”寻超额收益
券商中国· 2025-10-13 18:12
消费主题基金业绩显著分化 - 三季度消费板块整体表现不振,但部分消费主题基金涨幅超过四成,跑出极佳超额收益 [1] - 名称中含"消费"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首尾差距悬殊,海富通消费优选年内涨幅达82.25%,而鑫元消费甄选等基金业绩告负 [3] - 业绩差距的胜负手在于对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新消费和以传统白酒为代表的旧消费板块的布局选择 [4] 绩优基金持仓策略与关键贡献 - 海富通消费优选通过重仓黄金概念股潮宏基(年内涨幅超150%)和量贩零食股万辰集团(走出翻倍行情)为净值贡献良多 [4] - 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因重仓泡泡玛特(二季度至今涨幅超70%)而业绩排名第二 [5] - 部分基金坚守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等白酒股,而中证白酒指数年内下跌约8%,导致相关基金业绩承压 [5] 消费概念外延拓展至科技领域 - 多只消费主题基金通过重仓科技股实现"弯道超车",如国投瑞银信息消费三季度涨55.31%,重仓寒武纪、海光信息等算力股 [8] - 恒生前海消费升级基金合同定义消费行业范围广泛,涵盖汽车、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等,"万物皆消费"特征明显 [9] - 永赢消费龙头智选将消费定义投射至传媒和游戏板块,自下而上选择景气度高的消费子板块进行配置 [9] 基金经理对新旧消费前景展望 - 鹏华基金基金经理张羽翔指出消费行业结构性机会显著,新消费以满足年轻群体个性化、精神层面需求为核心,并呈现海外扩张趋势 [11] - 财通基金基金经理贾雅楠认为新消费是消费行业的成长股,其成长来源因国力提升、信息平权和亚文化兴起而发生深刻变化 [12] -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认为传统消费可能于明年见底企稳甚至反转,白酒当前处于绝对底部,风险收益比处于十年来非常好分位 [12]
消费基金首尾业绩差超80%!传统消费股“春天”何时来?
国际金融报· 2025-09-06 15:04
食品饮料板块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指数年内涨幅为-1.92% 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倒数第二 与通信指数涨幅差距超过60个百分点 [1] 消费基金业绩分化 - 223只名称含"消费"的基金首尾业绩差距超过80个百分点 最高收益超过70% 最低亏损超8% [3] - 71只消费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过20% 90只涨幅低于10% [3] 新消费投资策略 - 海富通消费优选基金通过配置新消费子行业及科技消费板块实现业绩领先 [4] - 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基金配置港股潮玩 智能驾驶和创新药公司 利用"出海"红利获得增长机会 [4] 传统消费股表现疲软 - 国融融信消费严选基金重仓白酒 饮料 百货等传统消费股 年内净值亏损超8% [5] - 浦银安盛消费升级基金重仓白酒 医美 家电板块 年内净值亏损超5% [5] 消费行业结构变化 - 传统消费(如白酒 白电)面临场景受限和基数抬高的压力 [7] - 新消费领域包括文旅经济 银发经济 绿色消费等新兴形式 获得政策支持 [6] 基金经理观点 - 传统消费板块已周期性触底 市场期待供给侧改革 [7] - 新消费领域如潮玩类公司在欧美市场处于爆发增长初期 具有较高增长空间与确定性 [7] - 部分传统消费品公司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已显现投资性价比 [7]
四川大决策投顾 :不惧扰动逢低做多 但需注意高低切换
搜狐财经· 2025-08-21 09:14
核心观点 - 不惧扰动逢低做多但需注意高低切换 [1] 行情回顾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道指涨0.04% 纳指跌0.67% 标普500指数跌0.24%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33% [1] - 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沪指涨1.04% 深成指涨0.89% 创业板指涨0.23% 科创50涨超3%创年内新高 [1] - 两市超3600股上涨 非银金融/消费/半导体走强 餐饮/白酒/小金属/航天装备/半导体设备/光学元件涨幅居前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41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801亿元 [1][5] 资金动向 - 白酒板块受政策驱动走强 高层强调激发消费潜力并清理限制性措施 [2] - 上证指数单边成交10175亿元 深成指单边成交13907亿元 连续第六个交易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 [5] - 半导体/光学光电子/汽车整车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前三 银行/白酒/通信设备紧随其后 [10] - 化学制药/软件开发/IT服务主力资金净流出排名前三 通用设备/证券/多元金融随后 [6] 板块表现 - 非银金融和半导体午后走强带动指数修复 [7] - 光伏设备板块上涨1.19% [6] - 医疗研发外包/影视院线/锂/其他电源设备跌幅居前 [1] 操作方向 - 重点关注非银金融方向(证券/多元金融/互联网金融/期货概念) [9] - 科技新质生产力方向(AI/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脑机接口) [11] - 反内卷的光伏与锂电池板块 [11] - 传统消费与顺周期板块 [11] 技术走势 - 上证指数沿5日均线上行 MACD红柱放长 多头趋势保持良好 [13] - 创业板指在5日均线获支撑探底回升 MACD红柱放长 多头占优势 [13]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新消费”结构性机会及“传统消费”基本面触底回升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9:09
内需复苏与消费机会 - 上半年内需呈现一定复苏态势 [1] - 居民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 下半年出口面临不确定性 [1] 政策与消费趋势 - 政策端持续发力提振内需的方向明确 [1] - 增量消费政策持续落地有望改善消费表现 [1] 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新消费"结构性机会 [1] - "传统消费"基本面触底回升机会值得关注 [1]
机构“消费观”分歧加大,是选择价值洼地还是布局新兴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8-15 15:53
贵州茅台2025年半年报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0%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1][2] - 利润总额627.78亿元,同比增长9.03%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1.19亿元,同比下降64.1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86.47亿元,同比增长2.38% [2] - 总资产2922.58亿元,同比下降2.24% [2] - 2025年营业总收入增长目标为9%,上半年增速略超目标 [1] 新消费三姐妹市场表现 - 老铺黄金上半年累计涨幅278.04%,泡泡玛特261.64%,蜜雪集团95.86% [3] - 三家公司总市值接近7000亿港元 [3] - 银华中证港股通消费ETF近一年回报62.00%,显著高于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的8.66% [6][7] - 港股通消费指数市盈率21.61,位于20.77%分位点 [8] 传统消费机构持仓情况 - 中央汇金和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分别持有贵州茅台市值146.55亿元和113.32亿元 [4] - 华夏上证50ETF等4只ETF二季度增持贵州茅台 [4] - 800消费指数市盈率18.92,位于1.11%分位点 [8] - 传统消费领域存在政策驱动向好、基本面边际修复、估值补涨机会 [8] 基金经理操作动向 - 部分私募大佬已不再持有白酒,认为底层逻辑发生动摇 [5] - 银华基金焦巍转战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等新消费个股 [5] - 易方达基金萧楠减持贵州茅台 [5] - 新消费行业需要结合第三方平台数据和终端调研数据进行跟踪 [5] 消费基金表现对比 - 银华中证港股通消费ETF超额回报37.12%,信息比率1.76,Sharpe比率1.62 [6][7] - 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超额回报-16.22% [7] - 新消费基金表现突出但估值高企,传统消费基金安全垫较高 [7]
消费主题基金业绩分化!传统赛道陷入低迷,“掘新”选手表现亮眼
环球网· 2025-08-13 13:11
消费主题基金业绩分化 - 部分消费主题基金业绩表现不佳,国融融信消费严选C和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为-15.06%和-14.97% [1] - 业绩不佳的基金重仓传统消费股,如前五大重仓股中包含五粮液和贵州茅台两只白酒股,以及北大荒、孩子王等 [1] - 与之形成对比,部分消费主题基金业绩亮眼,海富通消费优选A今年以来收益率达60.48%,财通资管消费精选、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国联沪港深大消费等基金收益率均超过40% [3] 基金持仓策略调整 - 业绩优异的基金进行重仓股"大换血",海富通消费优选A二季度新晋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今世缘、珀莱雅、三星医疗、首旅酒店、景旺电子、石头科技 [3] - 基金经理策略为保持较高仓位并突出新消费板块持仓权重,在消费板块分化加大背景下于板块内进一步择优,同时适当加大传统消费品种及电子等板块配置 [3] - 业绩优异的基金或重仓医药消费个股,或重仓港股新消费个股 [3] 消费板块市场趋势 - 新消费赛道表现火热,而传统消费板块的低迷尚未出现明显反转 [4] - 近期资金转向以新消费为主的恒生消费,A股消费以白酒、白电等传统必需消费为主,港股新消费则聚焦服务与情绪消费 [4] - 港股新消费非必需消费占比为68.6%,更契合"Z世代"个性化、体验式消费需求及消费升级节奏 [4]
消费主题基金 首尾相差超70个百分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8:58
在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主动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超95%实现正收益的背景下,消费主题基金 却呈现两极分化。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11日,近8000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主动偏股型基金中,95%以上 的基金取得正收益。部分消费主题基金业绩垫底。 截至8月11日,国融融信消费严选C和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15.20%和-15.10%。 翻看国融融信消费严选的二季报,二季度末,这只基金的前五大重仓股中,有两只白酒股,分别为第一 大重仓股五粮液和第四大重仓股贵州茅台,这两只白酒股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分别为4.66%和 4.42%。一季报,这两只白酒股也在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中,分别位列第四和第六位。此外,二季 度末,在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还出现了北大荒、孩子王、伊利股份等消费股。这只基金明显重 仓传统消费股。 绩优基金挖掘港股新消费股 但并非所有的消费主题基金都业绩不佳,不少基金凭借对港股新消费股的挖掘,取得亮眼的业绩。 截至8月11日,海富通消费优选A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60.13%。基金二季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该基 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今世缘、万辰集团、潮宏基、 ...
破解消费投资密码:向“新”而行 主题基金“同路不同命”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7:22
市场整体表现 - 今年以来超95%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实现正收益 [1] - 消费主题基金业绩呈现显著两极分化,首尾业绩差超过70个百分点 [1] 业绩表现落后的消费主题基金 - 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C今年以来回报率分别为-15.10%和-15.20%,重仓传统消费股如五粮液和贵州茅台 [2] - 鑫元消费甄选A/C今年以来回报率分别为-14.73%和-14.94%,尽管重仓了年内涨幅一度超200%的泡泡玛特,但或因调仓节奏问题未能贡献显著收益 [3] - 浦银安盛消费升级、长信消费精选行业量化等多只消费主题基金同样跌幅居前 [3] 业绩表现领先的消费主题基金 - 海富通消费优选A今年以来回报率达60.13%,其投资策略灵活,重仓股持续调整,重点配置新消费板块 [4] - 财通资管消费精选、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国联沪港深大消费等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均超过40%,通过重仓医药消费个股或港股新消费品种脱颖而出 [5]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基金经理普遍强调“向新而行”,关注消费领域的新变化、新品类、新方向 [1] - 投资策略包括保持高仓位并突出新消费板块权重,以及在板块内进行优选个股 [4] - 后市被预期为结构性行情,关注点包括国产品牌出海、服务类消费回暖以及渠道变迁带来的机会 [6] - 港股新消费板块因波动相对小、政策刺激及契合Z世代需求而吸引力凸显,其非必需消费占比近七成 [6] - 新消费领域公司差异巨大,对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构成考验 [7]
破解消费投资密码:向“新”而行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5:06
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 超95%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实现正收益 但消费主题基金呈现两极分化 [1] - 消费主题基金首尾业绩差超过70个百分点 海富通消费优选A回报率超60% 国融融信消费严选C回报率为-15.20% [1][2] - 部分医药主题基金涨幅翻倍 而部分消费主题基金仍处于负收益状态 [2] 基金持仓分析 - 国融融信消费严选重仓传统消费股 前五大重仓股包括五粮液(4.66%)和贵州茅台(4.42%) 这两只白酒股今年以来表现不佳 [2] - 鑫元消费甄选专注新消费投资 重仓泡泡玛特(5.69%) 该股今年涨幅一度超200% 但基金仍录得-14.73%的回报 [3] - 海富通消费优选A采取灵活投资策略 二季度十大重仓股中有6只新进个股 包括今世缘、珀莱雅等 [4] 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普遍强调"向新而行" 关注消费领域的新变化、新品类、新方向 [1] - 海富通消费优选保持高仓位并突出新消费板块持仓 获得超额收益 同时适当加大传统消费品种配置 [4] - 部分基金通过重仓医药消费个股或港股新消费品种取得亮眼业绩 如财通资管消费精选回报率超40% [4] 行业趋势 - 新消费赛道火热 传统消费领域仍存在不确定性 [5] - 国产品牌与海外大牌的竞争进入深水区 涉及美护、珠宝、日化领域 未来出海要求更高 [6] - 港股新消费板块聚焦服务与情绪消费 非必需消费占比近七成 更契合Z世代消费需求 [6]
消费主题基金,首尾相差超70个百分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12 22:33
消费主题基金表现分化 - 主动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超95%实现正收益 但消费主题基金呈现两极分化 首尾业绩差超70个百分点 [1] - 部分消费基金因重仓白酒等传统消费股表现乏力 如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C收益率分别为-15.10%和-15.20% 前五大重仓股含五粮液(4.66%)和贵州茅台(4.42%) [2] - 绩优消费基金如海富通消费优选A收益率达60.13% 二季度重仓股大换血 新增今世缘、珀莱雅等新消费标的 [3] 消费投资策略转向 - 基金经理普遍强调"向新而行" 需捕捉消费新变化、新品类、新方向 如国产品牌出海(美护/珠宝/日化)和服务类消费回暖(餐饮/出行) [4] - 港股新消费聚焦服务与情绪消费 非必需消费占比68.6% 精准契合Z世代需求 相关基金如财通资管消费精选、永赢新兴消费智选收益率超40% [3][4] - 新消费领域选股难度大 公司发展逻辑和业绩表现差异显著 对基金经理选股能力要求高 [5] 持仓结构调整特征 - 表现不佳基金持续重仓传统消费股 如国融融信消费严选二季度仍持有北大荒、伊利股份等 [2] - 绩优基金主动调仓至新消费板块 海富通消费优选增加电子等配置 并突出新消费权重 [3] - 渠道变迁带来新机会 即时零售发展影响食品/酒类/小家电等行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