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卫星通信

搜索文档
华工科技抢抓AI应用机遇加码光通信 联接业务半年营收增124%占近五成
长江商报· 2025-09-15 07: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6.29亿元同比增长45% 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5% [1][6] - 联接业务营收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 占总营收49% [1][2] - 感知业务营收21.54亿元同比增长17% 其中传感器业务收入19.42亿元 [7] - 激光+智能制造业务营收16.76亿元 大功率激光设备收入利润显著增长 [8] 光通信技术突破 - 第二代单波400G光引擎速率突破420Gbps 采用国产硅光芯片流片平台填补产业链空白 [2] - 800G光模块出货中硅光产品占比超70% 2026年预计提升至90%以上 [2] - 3.2T CPO光引擎及PCIe6.0光模块实现业内首发 [1] - 已实现100G至800G全系列硅光产品量产 3.2T光模块完成技术储备 [2]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泰国工厂月产能达15-20万只 上半年海外订单增幅超50% [3] - 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一期投产 年产能4000万只光模块 预计产值超300亿元 [3] - 研创园总投资超50亿元 8万平方米厂房专注800G/1.6T超高速模块研发 [3] - 近5年累计投入超20亿元建设两大基地 二期项目2026年动工 [4] 研发投入与技术方向 - 上半年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 研发费用率8.7% [2][6] - 重点投向硅光芯片、CPO、激光智能制造及智能车联网技术 [2][6] - 为AI、6G、智能网联汽车、低轨卫星通信提供解决方案 [4] 业务板块详情 - 联接业务:400G/800G光模块规模交付 海外设备商批量出货LPO/DSP系列产品 [1][3] - 感知业务:新能源产业链销售占比超60% 新定点和量产项目超15个 [7] - 智能制造业务:新能源汽车/船舶/商业航空订单分别增43%/26%/220% 五大重点行业订单占比94% [8] 公司背景与战略 - 成立于1999年 2000年深交所上市 2015年获评国家级创新企业 [6] - 聚焦感知、光联接、激光+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 [6] - 锚定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AI产业等赛道 [6]
华力创通(300045) - 2025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调研活动信息)
2025-09-01 20:46
财务表现与订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2亿元 [3] - 2023年重大合同履行进度达100%且已交付完毕 [4] - 业绩承压受行业竞争加剧及订单交付节奏调整影响 [3] 低轨卫星业务布局 - 配套产品处于预研阶段 含多模卫星通信芯片及低成本抗辐照星载模组 [2][3] - 深度参与国内低轨卫星通信协议和行业标准论证 [2] 消费电子领域合作 - 消费级卫星通信基带芯片已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4] - 正积极推进与手机厂商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合作对接 [4] 车载产品进展 - 特种行业两型北三车载终端已实现小批量生产与交付 [5] - 民用通用卫星通信车载产品处于试用阶段 未大批量生产 [5] 芯片技术参数 - 芯片采用28纳米制程 由国内流片厂商完成 [6] 无人机业务发展 - 特种靶机已实现小批量订货并陆续交付 [7] - 聚焦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低空经济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7] 电动自行车终端芯片 - 产品已完成样机开发 交付厂商开展适配测试 [8] - 响应9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强制要求(北斗定位与通信功能) [8] 业务板块增长预期 - 卫星应用板块预计业务规模与营收占比将提升 [9] - 无人系统板块受益于低空经济发展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9] - 仿真测试和雷达信号处理为传统优质板块 贡献稳定收入和利润 [9] 战略规划 - 经营主题为"军民共进、以民为先" 锚定"五个坚定不移"思路 [10][11] - 切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新赛道并加快国际市场布局 [10][11]
通宇通讯上半年实现营收5.33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69.15%
巨潮资讯· 2025-08-30 11:06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5.33亿元 同比下降2.55% [2][3] - 归母净利润2178.6万元 同比下降8.9% [2][3] - 扣非净利润496.7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69.15%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33.3万元 较上年同期-7137.8万元有所改善 [3] - 基本每股收益0.0417元 同比下降8.95% [3] - 总资产34.65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0.75% [3] - 净资产27.8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3% [2][3] 业务发展动态 - 卫星通信业务已形成星-地-端全产业链布局 涵盖地面站终端 卫星通信载荷及终端应用三大产品 [4] - 星载相控阵天线实现低轨通信卫星小批量应用 地面站产品稳定交付 [4] - 2024年卫星通信业务收入突破4000万元 2025年伴随国家星座组网提速有望持续增长 [4] - Macro WiFi等创新产品在东南亚 俄罗斯等市场实现商用部署 [4] 行业背景 - 通信设备行业保持稳健增长 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35.7% [3]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 占移动电话用户61.8% [3] - 行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发展 Massive MIMO天线等高技术产品占比提升 [3] - 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子行业持续获得产业政策支持 享受税收 研发等优惠政策 [4]
低轨卫星通信应用将适时开展商用试验;信捷电气拟投资8亿元建设机器人相关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7:22
工信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 加快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和应用服务 推动卫星互联网实现高质量发展 [1] - 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应用适时开展商用试验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1] - 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网络覆盖 为各类用户提供高速卫星互联网服务 持续拓展多样化应用场景 [1] 信捷电气机器人智能驱控系统生产项目 - 公司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机器人智能驱控系统生产项目 [2] - 项目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 [2] - 投资基于战略发展需要及对行业市场前景的判断 [2] 人工智能+战略升级 - 我国正经历从互联网+向人工智能+的战略跃升 [3] - 以人工智能+为战略支点 细化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 [3] - 强化政策协同 优化资源配置 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落地 [3] 行业发展趋势 - 低轨星座已成为6G和太空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 有望推动卫星制造 发射服务及地面设备产业链的创新与投资热潮 [1] - 机器人领域持续高景气度 8亿元重磅投入将显著增强企业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竞争力 [2] - 人工智能+的全面推进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激发资本市场对AI芯片 算法平台 行业应用等领域的投资热情 [3]
一箭11星吉利星座第四轨卫星成功升空 中国商业航天全球化提速
中国经营报· 2025-08-16 04:37
商业航天产业加速发展 - 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加速资本市场布局,中科宇航启动上市辅导,蓝箭航天、屹信航天已启动IPO辅导 [3] - 吉利星座完成第四轨卫星发射,目前在轨卫星41颗,预计两个月内增至64颗完成一期组网 [3][5] - 赛迪智库预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政策扶持加速,产业进入转型升级期 [3] 国内外商业航天竞争格局 - SpaceX收获首份火星商业载荷发射订单,星链项目已有超过8000颗卫星在轨运行 [4] - 国内商业航天进入"提速期",航天驭星完成4.3亿元C+轮融资,低轨卫星密集发射 [4] - 国内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组网速度加快,或进入高密度组网期 [5] 吉利星座的发展与优势 - 吉利星座由时空道宇自主设计运营,已完成四轨卫星发射,单星制造成本约1000万元人民币,远低于传统物联通信星座 [6] - 吉利星座核心技术可应用于智能网联、海洋渔业、工程机械等领域,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已规模化上车应用 [7][8] - 吉利星座与全球20多个国家电信运营商合作,重点布局中东、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 [10] 商业航天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 - 商业航天技术为智能汽车与低空经济提供核心技术底座,形成"空天地协同"格局 [7] - 吉利星座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已搭载银河星耀8、领克900、极氪001等车型,提供应急通信服务 [9] - 时空道宇与沙特运营商ATSS合作,推动吉利星座在沙特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商用落地 [10]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航天发射153次,我国完成35次且全部成功,商业航天发射占比40% [5] -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未来三年我国年发射能力有望突破2000颗,但卫星应用服务市场尚未完全打开 [7] - 毕马威报告认为商业航天技术正以全域覆盖、实时感知等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7]
冲击IPO!屹信航天启动上市辅导
北京商报· 2025-08-04 15:40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启动A股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4日 注册资本为3.6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孙谦 [1] - 控股股东孙谦直接持股48.32% 通过无锡屹信投资合计控制表决权68.12% [1]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深耕低轨卫星通信载荷领域10余年 近两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3.6%和85.7% [1] - 主导产品为低轨卫星通信载荷系统 属于国家"六基"信息通信设备领域 [1] - 首次在轨实现基于FPGA的线性调频与传统扩频融合通信 具备量产能力 [1] - 填补低轨卫星物联网通信载荷研制与系统应用领域国内短板 [1] 行业属性 - 所属领域为制造强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 - 被认定为卫星通信领域龙头企业 [1]
信维通信(300136.SZ):正在与低轨卫星通信头部企业开展合作
格隆汇· 2025-07-30 17:04
业务拓展方向 - 卫星通信相关业务是公司重点拓展的业务方向 [1] - 公司正在与低轨卫星通信头部企业开展合作 [1]
山西证券:MWC上海展示低轨卫星地面基建新机遇 关注产业链相关环节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4:50
卫星互联网投资机会 - 卫星互联网板块面临三大催化剂:低轨卫星载荷、低轨地面基建、超节点通信 [1] - 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或于2023年进入公测阶段,下半年有望实现消费级卫星组网 [1][3] - 地面基建环节将深度受益,包括信关站项目集成、天线、核心网、基站处理等环节 [1][3] 低轨星座设计方案 - 国内千帆星座、国网星座、鸿雁星座、天启星座等项目开始组建,采用NTN体制为主流 [1] - 星上通信功能器件包括宽带相控阵天线、窄带相控阵天线、地面馈电天线、基带处理板等 [1] - 5G主设备商如华为、中兴、烽火、信科移动将成为基带、路由、天线的主要玩家 [2] 地面基建放量 - 低轨卫星早期应用以天基专网为主,支持无死角互联网接入、T2T低时延通信等功能 [3] - 上海铁塔探索将传统通信基站转型升级为"分布式地面站",解决地面站选址困难等问题 [3] - 地面光模块/光器件厂商如光迅科技、光库科技将重点供应星载激光产品 [2] 超节点通信技术 - AMD Mi400系列将使用UALINK over Ethernet用于Scaleup网络,基于Tomahawk6交换芯片 [4] - Mi400 Helios机柜预计集成72枚Mi400 GPU,需10000根以上224G铜缆和高密度背板连接器 [4] - Scaleout网络设计带宽为300GB/s每GPU,需配置3颗800G高速网卡 [4] 相关标的 - 低轨卫星载荷:信科移动、烽火通信、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等 [5] - 低轨地面基建:长江通信、震有科技、中国铁塔等 [5] - 超节点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沃尔核材等 [6]
晚报 | 5月2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5-25 22:43
智能制造 - 国常会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 [1] - 政策驱动下绿色制造板块有望获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扩张,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年达6430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2030年目标超过40% [1] 园区开发 - 商务部印发方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布局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等 [2] - 政策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向开放型、创新型、绿色化转型,预计2025年总产值达15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提升至20%,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占比均超24% [2][3] 数字身份证 - 六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 [4] 鸿蒙 - 深开鸿发布全国首个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OS,未来三个月将上线智能机器人"驭"系列产品,涵盖无人机、机器狗等多形态硬件 [4] - 机构预测百万台机器人将带动超210亿元操作系统市场需求,鸿蒙系统加速发展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持 [4][5] 低轨卫星 - 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进入公测阶段,下半年有望实现消费级卫星组网,中国电信已推出30款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终端 [5] - 2025年卫星互联网将迎高密度发射,G60星座累计发射90颗组网星,华为MateX6将支持低轨卫星直连 [6] 储能 - 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整合锂电池和钠电池优势,拓展钠离子电池储能应用场景 [6] - 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技术加速落地,光储经济性驱动能源转型,储能需求有望加速 [7] 宏观行业新闻 - 央行、外汇局要求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所得资金原则上应汇回境内 [8] - 金融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实现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情况"三清",产品可不披露业绩比较基准 [10] - 英伟达对华芯片售价将大幅低于H20芯片,预计6月开始量产 [10] 主题复盘 - 核聚变、医药、机器人、大消费、光刻机、新能源汽车、资产重组、固态电池、量子计算、军工等板块活跃 [13][14][15]
海能达(002583) - 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5 17:16
财务业绩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61.4 亿元,同比增长 8.7% [1] - 因诉讼全额计提预计负债 37.6 亿元,导致归母净利润大幅亏损,排除此因素影响,实现扣非净利润 2.0 亿元,同比增长 102% [1] - 窄带业务同比增长 13%,成长型业务整体增长 24% [1]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6.23 亿元,剔除诉讼相关影响后约为 10 亿元;投资性现金流净额为 -4.19 亿元;筹资性现金流净额为 -3.82 亿元 [7] 市场业务 国内市场 - 主营专用通信业务紧抓急国债项目机遇,拿下约六成市场份额,夯实国内专网领先地位 [2] - 公安专网全国市占率第一,应急专网领域市场份额第一 [4] 海外市场 - 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开拓,成功助力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在欧洲市场中标多个专用通信项目 [3] - 出席多个国际行业展会,展示新技术、新方案 [3] 其他行业业务 - 在轨道交通、能源、石油石化、电力、工商业等行业持续发展,提供定制化专用通信解决方案 [4] 技术与产品 AI 相关 - 以 AI 技术深度赋能指调业务,构建多模态知识图谱,完成产品智能化升级,发布云控产品,实现全栈式国产化适配 [8] - “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升级,构建双模 AI 模式,解决方案在多个省级行政区和海外市场实现应用 [8] - 推出“专网通信 + 机器狗”解决方案,未来将实现对无人化智能设备语音指令下达 [9] 卫星通信 - 暂未参与“三体计算星座”项目,未来将整合宽带低轨卫星通信与 5G 通信技术优势,加大地面通信系统研发投入 [10][11] 芯片研发 - 近年来在专网芯片领域积极布局,今年 5 月展出初代芯片样片 [18] EMS 业务 - 立足高端制造能力,重点布局新能源及汽车电子、机器人、服务器等三大领域 [19] 公司战略与规划 - 2025 年提出“创新引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业务发展理念,要求集团整体营收及主营业务稳定增长,主营利润率稳中有升 [14] - 推进研发变革,打造行业标杆产品,夯实窄带基本盘业务,推进成长型业务规模增长 [14] - 推进数字化营销建设,继续推进精细化运营,降低费用率 [14] 诉讼与融资 诉讼情况 - 针对摩托罗拉商密及版权诉讼案件和美国司法部诉讼案件,2024 年度全额计提预计负债,目前部分案件等待开庭或判决 [16] 融资情况 - 已审议通过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宜,发行规模不超过 3 亿元,授权期限至 2025 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止,尚未启动发行程序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