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搜索文档
理疗养生与女性客群:2025中国按摩足疗行业潜力洞察
艾瑞咨询· 2025-08-08 08:06
中国按摩足疗丨白皮书 序言: 伴随"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化与国民健康意识提升,中国按摩足疗行业迎来规模增长与结构升级的双重机遇。 美团服务零售数据显示,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300亿,线上用户渗透率超45%。其中,理疗养生凭借"治未病"理念以及与现代健康需求的深度契合,成为行业核 心增长引擎。 女性客群作为健康消费主力军,既关注内分泌调理、睡眠改善等精细化健康需求,也追求服务品质、体验及社交属性,其复合型消费偏好正持续驱动服务升级与业态 创新。 艾瑞咨询联合美团服务零售发布本报告,聚焦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的市场趋势演变、女性消费行为洞察及商户创新实践,为从业者把握机遇、优化服务策略提供参 考,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规模与趋势 26年市场规模将超7300亿,线上用户渗透率超过45%,按摩足疗行业已进入稳定成熟阶段 美 团数据显示到 2026 年,中国按摩足疗行业用户将接近 2.5 亿,订单量近 30 亿单,交易金额超过 7300 亿;其中,线上用户占比将超过 45% ,线上 平台已经成为行业发展重要一环。从今明两年的发展趋势看,中国按摩足疗行业已经进入稳定成熟发展阶段。 行业发展与增长 理疗养生凭 ...
2025年中国足底按摩器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健康养生关注度提高,推动足底按摩器行业需求上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9 10:36
行业概述 - 足底按摩器作为一种传统养生工具,有助于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1] -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占比逐渐攀升,为足底按摩器发展提供庞大用户基础 [1] -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让足底按摩器数据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产品功能不断升级 [1] - 2024年中国足底按摩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46亿元,同比上涨6.01% [1] 产品分类 - 磁石类:将不同性质磁石镶嵌于平面板上形成凹凸表面进行物理放射按摩 [5] - 气泡类:主要通过足浴盆产生氧气气泡对脚底进行按摩 [5] - 机械类:利用旋转滚轴对脚部进行纯机械按摩 [5] 产业链 - 上游:基础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电子元器件、五金件、塑料件等 [6] - 中游:足底按摩器制造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生产各类产品 [6] - 下游: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专卖店、商超等渠道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6] 销售渠道 - 线上销售渠道成为重要方向,京东、天猫、抖音等是主要平台 [9] - 2019-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从33.87万亿元增长至46.41万亿元 [9]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如松下占据高端市场份额 [13] - 国内头部企业包括倍轻松、奥佳华和荣泰健康等 [13] - 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13] 主要企业 - 倍轻松科技:专注创新研发,将中医按摩理念与现代科技结合,推出Foot3足疗机等产品 [14] - 奥佳华智能健康:聚焦大健康产业,2024年保健按摩营业收入37.23亿元,同比上涨0.6% [14] - 荣泰健康:主要产品为按摩椅及按摩小件,2024年按摩小电器营业收入0.51亿元,同比下降28.64% [16] - 康泰智能:主导产品包括按摩椅系列和汽车零部件系列 [14] - 苏泊尔:推出多款全自动设计的足底按摩器产品 [14] 发展趋势 - 智能化功能升级:集成传感器监测足部数据,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连接智能家居设备 [18] - 定制化服务兴起: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发专门按摩模式 [19] - 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促使消费者对足底按摩器需求增长 [21]
创意“浪”起来~力诚2025焕新发题,邀你解锁深海健康密码!
中国食品网· 2025-07-13 22:20
产品定位与创新 - 公司推出"力诚健康海洋食品"系列产品,主打"每日补充优质海洋蛋白质"的创新理念,满足消费者对美味与健康的双重需求[1][3] - 产品包括鳕鱼竹轮(70%以上鳕鱼糜含量)、竹签鱼片(FA级铜盆鱼糜)、鳕鱼王(阿拉斯加真鳕鱼)三款,采用日式照烧、轻烤等工艺保留食材原始鲜味与营养价值[9] - 产品定位为"营养轻负担"的健康零食,解决年轻人常态熬夜、备材麻烦、难以坚持等健康饮食痛点[3] 品牌战略与营销 - 2025年公司将携手学院奖开展创意征集活动,设置广告文案、包装设计等五大创作类别,聚焦"美味、营养、健康"核心属性[11] - 营销活动针对青年学子群体,旨在通过创意内容将健康理念转化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11] - 包装设计要求结合产品陈列、食用场景等要素进行创新,平面广告需与消费者生活习惯深度绑定[12] 行业趋势与研发 - 海洋蛋白质被定位为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营养成分的健康瑰宝,公司以此为基础开发创新产品[5] - 公司拥有19年海洋食品研发经验,致力于推动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和健康海洋食品行业创新发展[3] - 行业趋势显示健康养生概念普及,年轻人开始注重饮食营养搭配但存在执行困难的问题[3] 产品特点 - 鳕鱼竹轮:高蛋白低脂肪,采用70%以上鳕鱼糜搭配日式照烧工艺[9] - 竹签鱼片:FA级铜盆鱼糜经轻烤工艺制成,融合高蛋白营养与馥郁鱼香[9] - 鳕鱼王:阿拉斯加真鳕鱼原料,创新风味带来层次丰富的全新口感[9]
“全链路健康化” 碧生源保健茶撬动茶饮市场新增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6 12:2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80.4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营销策略核心框架 - 构建"痛点、笑点、泪点、尿点"四维传播体系,将保健茶从功能饮品升级为健康生活解决方案 [1][6] 痛点策略 - 锚定都市人群健康焦虑(便秘、肥胖、疲劳),通过产品功能(常润茶缓解便秘、常菁茶辅助减肥)与具象化场景传播(如加班族便秘困扰)建立"记忆锚点" [2] - 产品定位为"温和的健康守护者",通过天然成分和草本配方强化情感认同 [2] 笑点策略 - 用幽默内容(趣味漫画、短视频)解构养生严肃性,例如"给肠子洗洗澡"等诙谐表达降低消费者心理距离 [3] - 社交话题如养生人的快乐密码吸引年轻群体,实现品牌年轻化渗透 [3] 泪点策略 - 绑定亲情(子女孝心)、友情(闺蜜互赠)等情感场景,通过真实故事(如"妈妈喝着舒服的茶")建立深层信任 [4] - 产品转化为情感传递媒介,价值超越功能本身 [4] 尿点策略 - 搭建用户分享生态:微信小程序生成"养生日记"、电商平台"评价有礼"机制激发UGC传播 [5] - 真实案例(如小红书"改善便秘"笔记带动销量)验证口碑闭环效应 [5] 销售渠道与技巧 - 全渠道布局:覆盖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结合QQ/微信拓展私域流量 [5] - 销售话术强调共情(使用"我们"增强亲近感)、适配客户语言节奏(针对不同年龄层调整表达) [5] 行业定位升级 - 保健茶从功能性产品转型为"健康生活方式符号",兼具解决方案(缓解焦虑)、情感媒介(传递温情)、社交话题(分享生活)三重价值 [6]
西麦食品20250616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燕麦行业 - 公司:西麦食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新消费趋势对食品饮料行业的影响 - 核心观点:新消费趋势推动传统食品饮料企业裂变式发展 - 论据:新消费趋势表现为行业红利、品类扩张、渠道开拓和成本下降等,健康养生类产品受关注,新消费品类涌现,线上抖音电商、线下会员超市和零食量贩高成长,原材料成本下降带来利润增长弹性期 [3] 西麦食品在新消费趋势中的表现 - 核心观点:西麦食品表现出色,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望提升 - 论据:具备健康养生需求扩容红利,持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和品类创新;渠道上线上线下并重,传统渠道收入稳定且开拓新渠道;2025 年开始燕麦原料成本下降周期将提升营收和利润增速 [4][5] 燕麦行业的发展情况 - 核心观点:燕麦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产品结构和消费场景发生变化 - 论据:自 21 世纪初快速发展,近两年突破百亿规模,复合增长率接近 10%;产品结构从纯燕麦转向复合燕麦,消费场景从早餐扩展到下午茶、零食烘焙等 [2][6][7] 燕麦行业竞争格局 - 核心观点:呈现双寡头特点,西麦食品有竞争优势 - 论据:2024 年西麦食品市占率约 25%,桂格约 22%,两者合计达 50%;西麦能把握消费者口味变化趋势,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及渠道开拓能力强 [2][8][9] 西麦食品产品结构变化和升级 - 核心观点: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各板块有不同发展态势 - 论据:核心主业为燕麦食品,包括纯燕麦、复合燕麦、冷食燕麦系列;复合燕麦增速最快,2024 年收入占比 45%成第一大业务;纯燕麦通过新品开发保持稳步增长;冷食燕麦 2024 年企稳 [10][11] 西麦食品新产品亮点 - 核心观点:新产品有市场潜力和收入贡献 - 论据:推出酸奶骨钙、蛋白粉、口服液、花椒燕窝粥等;酸奶骨钙子公司 24 年贡献收入 4000 - 5000 万,预计 25 年过亿;蛋白粉 24 年销量约 4000 万,口服液约 1000 万;花椒燕窝粥 24 年销售额约 3000 万 [12] 西麦食品渠道结构创新 - 核心观点:从传统商超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并重,各渠道发展良好 - 论据:在京东、天猫冲调赛道销量前列,抖音销量占线上总收入 40%左右;传统线下渠道收入稳定占 50%左右,开拓零食量贩等新渠道;各渠道如抖音、京东、零食量贩、O2O、山姆等保持良好增速 [13][17] 成本下降对公司利润释放的影响 - 核心观点:成本下降是盈利能力释放的重要因素 - 论据:40%生产成本来自澳洲燕麦,2019 - 2024 年价格上涨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预计 2025 - 2026 年改善,今年二季度原材料成本降 10 个百分点,对应毛利率提升两到三个点 [18] 公司费用投放策略及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 核心观点:控制费用投放提升费效比和盈利能力 - 论据:2024 年下半年起控制费用投放,今年线上费用投放及规模化优势有下降空间,预计毛利率提升两个点左右,净利率提升一到两个点 [19] 西麦食品未来两到三年的营收目标及股权激励政策支持 - 核心观点:营收目标明确,股权激励政策助力增长 - 论据:未来三年营收增速不低于 15%,25 年收入可达 23 亿元左右,26 年 26 - 27 亿元以上,27 年突破 30 亿元,27 年净利润突破 3 亿元以上,市值有望突破 70 - 80 亿元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西麦食品 2024 年在零食量贩领域收入贡献约 8000 多万元,2025 年计划增加线下门店覆盖和门店内 SKU 数量,未来两到三年零食量贩业务预计保持良好增长趋势 [14] - 西麦食品 2024 年开始开拓 O2O 平台,2025 年将继续开拓区域性 O2O 平台,预计保持良好增速 [15] - 2025 年 2 月西麦食品进入山姆渠道,新燕麦粥产品日销量稳定在 8 - 10 万左右,7 月左右将上市第二个新单品,今年在山姆渠道预计实现小几千万左右的增量贡献 [16]
水饮消费折射健康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5
水饮市场趋势 - 随着气温攀升,水饮产品销售热度飙升,市场不断推陈出新,融入健康、养生等元素,特色水果茶饮成为市场新宠[1] - 茶饮品牌纷纷推出蔬果茶,苦瓜、羽衣甘蓝等成为流行配方,苦瓜粉、羽衣甘蓝粉等冲调产品成交量环比增长8.3倍、3.3倍[1] - 中式茶饮热度不减,红豆薏米水、五指毛桃玄米水等宣传药食同源概念,受到年轻消费群体欢迎[1] 消费者偏好分析 - 男性消费者对中草药饮料、非酒精发酵型饮料与运动饮料的偏好指数均突破130,提神与保健成为消费关键词[1] - 女性消费者对乳品的偏好度更高,低温儿童酸奶、低温谷物酸奶与低温儿童牛奶等细分品类的偏好指数在142以上,营养与亲子场景需求凸显[1] - 银发群体水饮消费仅占5.4%,有着较大的挖潜空间,相关企业应及时跟进调研这一群体需求[1] 健康概念产品 - 蔬果茶、中式茶饮等主打健康养生概念,但药食同源不能等同于治疗疾病,消费者仅依赖水饮产品来追求健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2] - 相关企业要在研发和营销阶段做好引导,迎合消费者健康需求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2]
三全食品(002216)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8:04
渠道经营情况 - 直营渠道调整组织结构,开展“总对总”业务合作,强调管理精细化,提升费用使用效率,加强客户服务,推进商超系统个性化产品定制,产品端深入调研市场需求,调整策略,优化品质,丰富口味 [1] - 电商渠道组织优化基本完成,自建直播团队完善,后续提升运营能力,加强自营直播间流量转化,调整优化产品组合、平台合作、运营策略等,精准投放费用,提升盈利能力 [1] 新产品情况 - “多多系列”水饺、“斤多系列”水饺、“黄金比例”水饺、“食养汤圆”、“茶趣系列汤圆”、汤馄饨等新产品表现亮眼,后续沿健康养生、情绪价值、质价比方向创新 [1][2] 市场竞争应对 - 速冻食品市场竞争格局未明显变化,消费需求温和复苏,公司响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大型商超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开发创新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2] - 针对消费者重视性价比需求,公司优化供应链工艺、提升内部效率、改善口感及体验感,提升产品品质,降低价格,增强竞争力 [2] 参会人员 - 来自东北证券、华鑫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的人员参与活动 [3]
网红甜菜根竟是营养宝库 但这两类人要慎吃
央视新闻· 2025-06-11 14:08
甜菜根的营养价值 - 甜菜根含有丰富的甜菜红素,食用后可能导致尿液或粪便变红,但对健康无害 [7] - 甜菜红素具有较强抗氧化性,自由基清除能力是某些花青素的1.5~2倍 [9] - 甜菜红素可能预防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并具有潜在抗肿瘤功效 [9] 甜菜根中的硝酸盐 - 甜菜根硝酸盐含量较高(>1000mg/kg),远超洋葱和西红柿(<100mg/kg) [9] - 硝酸盐可促进一氧化氮生成,调节心血管功能并增强运动表现 [11] - 甜菜根汁在提高运动耐力、减轻肌肉损伤和加速恢复方面效果显著 [11][12] 甜菜根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 - 甜菜根钾含量(254mg/100g)是红萝卜的2.3倍,有助于降低血压 [12] - 补充甜菜根汁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降低3.55和1.32毫米汞柱 [13] - 甜菜根含甜菜碱、类黄酮和多酚,可改善血压并减少肝脏脂肪堆积 [13] 甜菜根的糖分与草酸含量 - 甜菜根碳水化合物含量达23.5g/100g,蔗糖占比高达17.5%,不适合血糖控制不佳者 [14] - 甜菜根草酸含量为121~450mg/100g,高于生菜、西红柿等常见蔬菜 [15][16] - 高草酸摄入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建议焯水或煮熟后食用 [16] 甜菜根的能量特性 - 甜菜根热量为87kcal/100g,高于土豆(81kcal/100g)和红心地瓜 [16] - 甜菜根能量密度较高,减肥期间需控制摄入量 [16]
华鑫证券:白酒底部布局 关注传统消费新饮品
智通财经· 2025-06-09 14:00
白酒板块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酒类,白酒政务需求进一步缩减,高端价格带政务消费占比已处于较低水平,政策主要影响情绪面表现 [2] - 白酒行业需求延续筑底趋势,商务需求整体承压,宴席需求表现分化,企业主动给渠道降负,库存平稳消化 [2] - 板块整体估值偏低,酒企回购或增持动作较多,分红力度持续提升,后续关注内需政策发布及白酒作为低配板块有望迎来资金流入 [2] 大众品板块 - 古越龙山推出年轻化单品包括黄酒啤酒、咖啡黄酒、冰雕、无高低,2024年目标200万瓶、40万箱,中长期培育年轻群体 [2] - 李子园2025Q2重点推营养素水新品,包括维B两款口味(菊花味、红树莓味)和维C一款口味,均为极简六零配方,5月底上架零食量贩,全年销售目标1亿元 [2] - 祖名股份推出玉米汁、细磨豆浆、低嘌呤豆浆等新品,今年营收目标1亿元 [2] - 莲花控股水业旗下推出红豆薏米水、红枣桂圆枸杞水,下半年计划推电解质饮料,首先导入电商渠道,2025年健康水营收目标3千万元 [3] - 甘源食品6月正式启动新品铺货,部分调味坚果导入万辰系统,越南市场下半年复用老品渠道导入新品,印尼市场认证已完成,关注下半年海外新品放量表现 [3] 行业趋势 - 传统消费端受益于会员制/零食量贩等高势能渠道导入、品类红利释放,公司业绩呈现明显韧性,商超调改对自有品牌代工需求有明显催化,为B端企业提供增量空间 [1][3] - 新消费板块在扩内需政策托底、消费偏好迭代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共振下,需求侧涌现更多结构性机会,渠道与品类红利持续释放 [3]
健康养生+情绪价值+中华文化,茶饮品牌走出消费“双循环”之路-仲量联行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47
中国茶饮市场发展路径 - 中式茶饮品牌以"茶"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健康养生定位、情绪价值挖掘及中华文化赋能,构建独特的消费"双循环"路径,实现从本土到全球的扩张 [1] - 中国茶饮市场经历从瓶装饮料主导到现制茶饮崛起的转变,茶饮品牌通过创新产品如调味茶、鲜果茶等捕获消费者味蕾,挤占瓶装饮料市场份额 [14] - 茶饮品牌线下门店注重场景营造,以跨界IP、精致生活、传统文化等为切入点,打造社交性、休闲性消费场景 [14] 情绪价值驱动消费升级 - 茶饮品牌通过三大情绪价值链接消费者:自我情绪(健康养生)、社群情绪(跨界IP合作)、社会情绪(中华文化赋能)[2][15] - 2024年娱乐影视类IP在茶饮品牌跨界合作中占比达58%,如《哪吒2》与霸王茶姬联名案例 [19][21] - 品牌通过故宫、敦煌博物馆等联名款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构建消费者与社会的情感共鸣 [2] 市场竞争格局与经营策略 - 头部品牌客单价从30元以上降至15-20元区间,降幅达30-50%,下沉市场成为关键增量 [3][23] - 加盟模式成为主流,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加盟店占比超99%,通过供应链掌控实现规模效应 [4][27][28] - 茶饮品牌推出文创、IP玩偶等高利润周边产品,借鉴星巴克模式拓展收入来源 [5][29] 供应链与产业链布局 - 品牌投资上游农场、工厂及物流,降低原料成本,部分品牌为非竞品提供供应链服务 [5][31] - 新建原料工厂、优化仓储配送,实现供应链低成本、低库存、高周转目标 [31] - 2024年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单店GMV增速放缓,市场竞争转向精细化运营 [3][33][34] 空间布局策略 - 一二线城市优质购物中心茶饮业态占比达1.5%-2.5%,通过旗舰店强化品牌形象 [6][37] - 低客单品牌聚焦三四线城市,古茗、沪上阿姨下沉门店占比显著提升 [7][41][43]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超4800家,霸王茶姬、奈雪的茶进驻东南亚及欧美核心商圈,海外同店GMV增速达46.9% [7][44][47][48]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从产品竞争转向生态构建,供应链效率与产业链整合成为核心壁垒 [8] - 品牌需在健康属性、文化叙事与全球化布局中寻找平衡,推动中式茶饮成为全球文化现象 [8] - 海外市场与下沉市场双向并举,探索市场增量,茶饮品牌国际化前景广阔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