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铁氧体软磁材料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铁氧体软磁应用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产销国[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9 09:13
行业概况 - 铁氧体软磁材料以Fe₂O₃为主成分,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成,具有低矫顽力、高电阻率和低涡流损耗特性,适用于高频弱场环境下的电子元器件领域 [1][3] - 核心分类包括Mn-Zn、Ni-Zn、Cu-Zn等体系,Mn-Zn系广泛应用于低频场景,Ni-Zn系适用于射频领域 [3] - 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软磁铁氧体生产国,产品成熟应用于传统消费电子、工业制造及能源领域 [1][14] 产业链 - 上游为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供应环节 [5] - 中游生产商包括横店东磁、春光集团、冠优达、天通股份等 [5][16]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家用电器、计算机、手机通讯、新能源汽车、5G通讯、光伏储能、物联网、医疗等行业 [5] 产业环境 - 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带动铁氧体软磁材料需求增长 [7][8] - 通信领域:截至2024年底全国5G基站达425.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6%,铁氧体软磁材料在5G基站电源中应用广泛 [10] - 光伏领域:2024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887GW,同比增长45.5%,铁氧体软磁材料在光伏逆变器中需求旺盛 [12] 产业现状 - 2024年我国铁氧体软磁材料销量约为51万吨,同比增长6.25% [1][14] - 行业将重点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智能家居、通信、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 [14] - 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注册资本大于1000万元的企业仅占12.9% [16] 企业格局 - 横店东磁具备年产29万吨磁性材料生产能力,2024年磁性材料销售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17.74% [16][17] - 春光集团2024年营业总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15.81%,软磁铁氧体销售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15.27% [19] - 国内主要企业还包括天通股份、冠优达、海宁联丰磁业等,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实力 [16] 发展趋势 - 高性能化与高端化:满足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对宽温宽频、高饱和磁通密度的需求 [21] - 定制化与个性化:从大批量单一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化,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22] - 智能化与自动化: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提升产品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 [24]
2025-2031年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03
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发展综述 - 软磁铁氧体材料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由荷兰菲利浦实验室物理学家斯诺克研制出含锌尖晶石型铁氧体,明确了制备工艺[3] - 中国铁氧体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进入发展期,千禧年后随家电需求增长进入高速发展期,近年转向汽车电子、光伏等新兴领域[4] - 2024年全球软磁铁氧体市场规模达26.76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至36.8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8%,中国为主要生产国[4] - 2021-2023年中国软磁铁氧体销量分别为46.00/48.20/48.00万吨,销售额112.20/106.52/90.72亿元,非晶纳米晶软磁同期销量增长17.2%[5][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以氧化铁、氧化锌、氧化锰等金属氧化物为主,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供应商分散但高纯度厂商集中[7] - 中游为软磁铁氧体及配套电子元件生产商,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通信设备、光伏储能等领域[7] - 新能源汽车领域:软磁铁氧体用于车载电感器、变压器及充电桩电源,新能源车电子成本占比达47%-65%(传统车15%-28%)[8][9]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2万辆(占全球66.95%),2024年销量1286.6万辆(同比+35.5%),渗透率40.9%[10] 下游应用市场 - 智能家居:2016-2022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从2608亿增至6500亿(CAGR超16%),2024年预计达7560亿[12][13] - 通信设备:软磁铁氧体用于5G基站电源电感器件,截至2024年底中国5G基站达425.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3.6%)[14][15] - 光伏储能: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530GW(同比+35.9%),中国新增278GW(同比+28%),电力储能累计装机137.9GW[16][17] - 汽车电子: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3221亿美元,预计2037年达9082亿美元(CAGR 8.3%),中国2024年规模11585亿元(2019-2024 CAGR 9.98%)[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方向:向宽温宽频、高饱和磁通密度发展,满足小型化、高功率密度需求[6] - 应用拓展: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5G通信、光伏储能等高增长领域[6][14][16] - 政策驱动: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智能家电推广政策刺激需求[10][13]
春光集团IPO:经营净现金流大降 净现比滑坡 应收账款高悬
新浪证券· 2025-06-20 18:31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春光集团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拟募资7 5亿元用于扩产 建设研发中心及补流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 15亿元 9 30亿元和10 77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62 35万元 8514 58万元和9275 71万元 [2]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 81% 但经营性现金流从8010 28万元骤降至2864 92万元 降幅达64 23% 净现比从1 03降至0 29 [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达3 59亿元 占营收33 3% 增速30 48%远超营收增速 [2]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软磁铁氧体磁粉及相关产品 该业务占比超80% 结构单一 [3]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 智能家居及智能家电 通信电源及通信设备 绿色照明 光伏储能 物联网 医疗等多个领域 [3] 行业风险 -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政策补贴退坡 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可能影响产品需求 [3] - 智能家居及智能家电行业存在技术更新快 消费者需求多变等挑战 [3]
艾罗能源: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2 22:2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60.05万元,同比减少80.8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156.64万元,同比减少86.39% [1] - 营业收入为307,284.27万元,同比减少31.30% [13]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0,620.62万元,增长75.00%;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544.74万元,增长31.87% [1] - 基本每股收益1.27元/股,同比减少85.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0%,同比减少54.03个百分点 [1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66%,同比增加9.51个百分点 [13] 业务发展情况 - 加速构建户用储能系统、工商业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微型逆变器等多元化产品矩阵 [1] - 公司是行业内最早进入户用储能领域企业之一,技术积淀及储备丰富 [14] - 2024年新增多项发明专利,包括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逆变器功率控制方法等 [15]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取得发明专利58项(含5项境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99项、外观设计专利87项、软件著作权80项 [16] 行业环境与风险 - 欧洲地区渠道库存积压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主营业务收入 [1] - 行业景气程度与政策关联度较高,补贴退坡或地方产业保护政策可能带来风险 [10][11] - 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风险,如美国"301"法案及欧盟《净零工业法案》可能影响境外销售 [12] - 核心技术保密风险,部分专有技术未申请专利保护 [7] - 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4.81%,存在回收风险 [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198,807.45万元,截至2024年底专户余额161,265.39万元 [17] - 存在募集资金账户金额分配不当问题,已及时重新分配 [18] - 一个募集资金专户曾因诉讼被法院采取332万元财产保全措施,后已解除 [19]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相关监管规定 [19]
钧崴电子(301458) - 301458钧崴电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20:4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949.99 万元,同比增长 16.94%;利润总额 12236.61 万元,同比增长 17.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555.23 万元,同比增长 17.39% [2][8]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7 亿元,同比增长 18.8%,归母净利润 3441.29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57.71% [2][3]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电子元器件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在消费电子复苏,AI、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产业具备广阔增量市场空间,长期增长态势良好 [2][17] - 电子元器件行业前景乐观,5G、物联网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增加对高性能、小型化和集成化被动元件需求,电流感测精密电阻应用广泛,电流传感器在新兴市场应用潜力大 [19] 公司竞争优势 - 赛道及成长性优势,公司提供优质电流感测解决方案,成为众多产业指标客户优选供应商,与客户深度合作探索 [3] - 研发和技术优势,公司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和技术改造升级,建立完善生产制造工艺体系 [3] - 全球化优势,公司采取全球化布局策略,能快速响应全球各地客户需求 [3] - 头部客户优势,公司与多个行业头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积累丰富技术和市场经验 [3] 业务板块与增长潜力 - 2024 年公司业绩增长得益于传统行业与新兴市场共同发力,在保持传统行业既有客户稳定同时,开拓 AI 算力、光伏储能、汽车电子等新兴市场,新兴领域优质客户导入带来新增长点 [5] - 未来随着新技术和新应用落地推广,电子元器件需求持续上升,公司将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业务持续增长 [5] 公司业务布局与进展 - 汽车电子、工业、光伏等新兴领域是公司重点关注产业,相关客户及业务布局持续拓展,报告期内有新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7] - 公司在电流感测精密电阻、电力熔断器、电流传感器三大产品线陆续推出新产品,产线扩充持续进行,电流传感器有望开辟新营收增长点,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市场应用潜力大 [7][9] - 公司募投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新增产能后续逐步释放,电流感测精密电阻扩产作业按计划及市场情况稳步推进,珠海募投项目建设进度顺利 [10][11][13] 客户与订单情况 - 公司在通信及汽车电子领域核心客户有比亚迪、零跑汽车、现代摩比斯等,汽车领域客户及业务布局持续拓展,预计在手订单保持较好增速 [6][7] - 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AI 等高增长赛道,已成功导入多家重要客户并实现小批量订单交付,会按规则披露在手订单情况 [15][16] 公司应对措施与规划 -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多渠道与投资者交流,未来将积极与机构投资者交流,传递公司基本面,维护投资者信心 [6][22] - 公司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变化,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应对潜在风险,如中美关系对经营业绩暂无直接重大影响,后续会关注变化并调整策略 [8] - 公司作为新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运作与市值管理方面强化信息透明度,依法依规管理投资者关系,与机构投资者沟通;在产品市场开拓方面围绕核心技术与产业指标客户策略,推动新产品导入重点应用领域,聚焦高潜力市场布局 [13] 其他问题回应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主营业务产品属电子产品基础性元器件,具体业务进展关注后续信息披露 [8][20] - 公司与英伟达、高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具体业务进展关注后续公告披露 [13][17] - 公司在精密电阻方面主要竞争对手有 Vishay、ISA、Rohm、KOA、国巨、乾坤、大毅等 [22] - 公司产品目前在 AEBS 领域尚无应用 [22] - 公司已进入小米供应链,小米为终端客户之一 [24] - 电流传感器市场主要需求驱动力来自新能源汽车、光储充整合系统、高效能电源与伺服器电源、工业自动化与家电变频化,市场具备中长期稳定成长趋势 [25]
祥鑫科技20250506
2025-05-06 23: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祥鑫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67.44 亿元,同比增长 18.25%,连续四年双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 3.59 亿元,净利润率 5.34%;零部件营收 50 亿元,占比 74%,同比增长 12.86%;光储产品营收 12.17 亿元,占比 18%,同比增长 123%;通信服务器等产品营收 4.17 亿元,占比 6.19%;海外市场营收 6.29 亿元,同比增长 12.89% [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6.36 亿元,扣非净利润 8279 万元,净利润率 5.06%;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27.33%;受客户年度降价影响,毛利率下降,但扣非净利润率环比四季度提高 [2][4][5] - **发展战略** - 加快全球化布局,提高海外收入占比;泰国工厂建设提速,计划在欧洲或北非建厂;目标客户有斯蒂兰特斯、雷诺、丰田、大众等国际车企 [2][6] - 通过投资、合作和并购加快机器人业务布局,关注减速器等关键技术;研发投入聚焦冷媒制冷、智能机器人产品及工商业储能系统等 [4][24] - **客户结构与收入预期** - 2024 年主要客户有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吉利汽车、亿纬锂能,光储产品主要客户为华为 [2][7] - 预计 2025 年汽车座椅骨架类和光储类产品大幅增长,收入目标 80 亿,原有项目新产品体量贡献显著增量 [2][7] - **利润率预期** - 预计 2025 年整体利润率目标 5%,已考虑客户年度降价因素 [2][8] - **业务布局** - 汽车零部件业务是基本盘,光伏储能业务快速增长,积极拓展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及算力服务器等新产品领域 [21] - **机器人业务进展** - 与汽车客户沟通人形机器人项目,部分产品调试中,计划发布会 [4][10] - 研发投入聚焦智能机器人产品,各产品线有规划,谐波减速机、关节结构件等近期将发布产品 [4][11][12] - 与广州智能锁团队合作,部分硬件到位,软件测试中,投资协议即将签署;组建深圳团队负责关节执行器项目 [22] - 灵巧手技术采用微电机加湿系统方案,产品有 15 个关节和 20 个自由度 [26] - 关节执行器旋转和直线类型都有布局,减速器技术考虑多种方案 [27] - **海外业务情况** - 墨西哥工厂增速快,产能规划约 2.5 亿元,可扩产;泰国工厂筹备中,接泰国客户项目;欧洲或北非工厂计划配合客户需求 [13][14] - 海外客户主要是全球化品牌,也有国内品牌出海合作 [16] - **合作情况** - 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合作多年,供应智能网联结构件,通过宁德时代间接供应电池箱体,通过座椅厂间接供应零重力座椅结构件,是华为与广汽合作车型直接供应商 [17] - 广汽华为规划四款车型,两款 2025 年量产,两款 2026 年量产,预计五年总销量 120 万辆 [18] - **其他业务情况** - 冷媒制冷板可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算力服务器等领域,正在测试 [20] - 储能业务发展迅速,订单良好,与欧洲客户深度合作,拓展东南亚市场,推出工商业储能系统 [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燃油车客户收入增速快因汽车座椅骨架类项目上量,新能源车增速慢受部分客户项目未达预期影响,后续新能源车增速预计加快 [9] - 2025 年一季度虽为汽车行业传统淡季,但公司新接项目多,积极投入研发、扩产 [4][5] - 2024 年四季度管理费用率提升因销售规模扩张等,研发费用上涨因新项目增多,未来研发费用率不会大幅增长 [11] - 样件 CNC 加工结构件利润率相对较高,大批量生产价格较低 [30] - 2025 年人形机器人部分客户可能小批量生产,客户以国内为主,海外客户在拓展中 [31] - 公司涉足机器人结构件业务,服务机器人结构件多为压铸,人形机器人样件一般采用 CNC 加工,量产规模未达大批量 [29]
银轮股份(002126):2025年Q1营收、利润同比稳步增长,第三曲线业务快速开拓
国海证券· 2025-05-05 22: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银轮股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11%,净利率同比承压;第三曲线业务快速开拓,助力未来业绩稳步增长;考虑到公司主业快速增长、新业务逐步拓展,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程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30日,银轮股份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沪深300表现分别为-9.8%、26.1%、29.3%,沪深300对应表现为-3.7%、-1.2%、4.6% [5] - 当前价格25.42元,52周价格区间14.57 - 36.53元,总市值212.2017亿元,流通市值199.3382亿元,总股本83478.26万股,流通股本78417.86万股,日均成交额1.04796亿元,近一月换手4.18% [5] 财务数据 - 2025年Q1实现营收34.16亿元,同比增长15.05%;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10.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16.25% [6] - 2025年Q1毛利率19.79%,同比下降1.77pct,净利率6.97%,同比下降0.13pct [7] 业务情况 - 热管理产品配套领域广泛,正拓展智能驾驶、通讯基站等新兴领域热管理业务,第三曲线板块包含储能液冷空调等多类产品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为155、178、196亿元,同比增速为22%、15%、10%;归母净利润为11、13、16亿元,同比增速为36%、24%、17%;EPS为1.28、1.59、1.86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估值分别为20、16、14倍 [7]
京泉华(002885)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8:00
产品应用 - 部分磁电转换器件产品可应用在机器人电源和电机相关产品中,将扩大该领域应用 [2] - 部分磁电转换器件产品已应用在一些著名品牌的超充充电桩的电源模块及控制板中,将持续迭代升级扩大应用 [10][11] 营收与利润增长因素 - 技术研发形成创新战略和专业团队,取得多项专利和著作权,能提供优质产品 [2] - 产品品质采用先进管理模式和控制方法,通过多项体系和产品认证 [2] - 客户资源优质,与多家世界 500 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 [2] - 拥有品牌优势,获多项荣誉和高评级 [2] - 采用科学管理及持续优化创新,实施“三化一稳定”、质量靠前管理模式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3] - 具备市场快速反应优势,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2] 业务拓展 - 主营产品应用于光储逆变、新能源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未来新能源领域业务将高速增长 [3] - 在光伏储能领域,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提供发展空间 [3] - 在新能源充电桩领域,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未来将呈现智能化、生态化、全球化趋势,有望通过技术迭代巩固市场份额 [3] 研发投入 - 根据市场客户需求和自身研发能力投入研发资源,预研符合需求的产品并推广 [4] 海外市场 - 已在菲律宾、印度设立生产基地,未来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关注海外政治经济局势及管理风险 [5] - 因美国加征关税,菲律宾生产基地受更多客户关注 [5] 业绩预期 - 一季度业绩源于较好市场需求,美国关税带来不确定因素,但有信心以更好业绩回报投资者 [6] 社会责任 - 积极参与社会捐献活动,举办无偿献血活动 [8] - 重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连续多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已发布 2024 年度可持续发展暨 ESG 报告 [8] 原材料应对 - 与主要客户建立联动调价机制,及时调整产品售价 [9] - 优化采购策略,采取“以量换价”与供应商协商,多渠道采购分散风险 [9] 现金流增长 - 2024 年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优化客户信用政策及账期管理,提升销售资金回笼效率 [9] - 动态调整采购计划、优化库存周转策略,减少资金占用,释放经营性现金流 [9] - 收入增长 16.11% 背景下,通过技术升级和生产流程优化,控制原材料及制造成本上升压力,保障盈利质量 [9]
新洁能(605111):优化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客户结构,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平安证券· 2025-04-28 18: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响应客户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客户结构,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后续新品开发推广情况较好,在功率器件领域持续开拓中高端市场和重点客户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28亿元,同比增长23.8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34.50%;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49亿元,同比增长20.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8.20%;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51元,预计派发现金红利26,969,562.05元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46亿、27.43亿、33.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4亿、6.64亿、8.11亿元,EPS分别为1.31元、1.60元、1.95元,对应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23.7X、19.5X、15.9X [6][8] 业绩增长原因 - 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响应客户需求,筹划并寻找新市场新客户机会,利用技术和产品、产业链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客户结构,将产品销售至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等领域头部客户,扩大了在中高端市场的应用规模及影响力 [7] 产品结构情况 - SGT - MOSFET实现营收7.80亿元,同比增长43%,销售占比从37.11%增长到42.86%;在AI算力服务器领域已通过试产,一季度订单增长,后续预计销售量继续提升 [7][8] - SJ - MOSFET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增长17.35%,销售占比从12.52%降至11.86% [8] - IGBT实现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3.17%,销售占比从18.09%降至15.08% [8] - Trench - MOSFET实现营收5.27亿,同比增长16.23%,销售占比从30.84%降至28.96% [8] 市场和客户结构情况 - 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光伏储能、泛消费、AI算力及通信、机器人、智能短交通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5%、18%、15%、15%、9%、4%、4% [8] 资产负债表情况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36.35亿、43.89亿、51.56亿、60.75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8.68亿、7.95亿、7.25亿、6.59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45.03亿、51.85亿、58.81亿、67.34亿元 [9]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负债分别为3.95亿、6.19亿、7.56亿、9.25亿元,非流动负债均为0.7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4.66亿、6.9亿、8.26亿、9.95亿元 [9] 利润表情况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8.28亿、22.46亿、27.43亿、33.57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1.62亿、14.2亿、17.33亿、21.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1亿、5.4亿、6.59亿、8.04亿元 [9] 主要财务比率情况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3.8%、22.8%、22.2%、22.4%,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9.8%、25.1%、22.1%、22.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4.5%、25.3%、22.1%、22.1% [10] - 获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36.4%、36.8%、36.8%、36.9%,净利率分别为23.8%、24.2%、24.2%、24.2%,ROE分别为11.0%、12.3%、13.3%、14.3% [10]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0.3%、13.3%、14.0%、14.8%,流动比率分别为9.2、7.1、6.8、6.6 [10] - 营运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4、0.4、0.5、0.5,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6、4.4、4.4、4.4 [10]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05元、1.31元、1.60元、1.95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71元、1.61元、1.40元、1.67元 [10] - 估值比率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P/E分别为29.7X、23.7X、19.5X、15.9X,P/B分别为3.3、2.9、2.6、2.3 [10] 现金流量表情况 - 2024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94亿、6.7亿、5.8亿、6.9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44亿、0.11亿、0.1亿、0.0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6亿、 - 0.46亿、 - 0.55亿、 - 0.69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 - 6.09亿、6.35亿、5.35亿、6.33亿元 [11]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_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3-20 17:08
业绩总结 - 2019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8,864.36万元、38,910.06万元、83,266.64万元和461,179.55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8.09%,最近一期较上期增长453.86%[28] - 2019 - 2022年公司户用储能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44.94%、42.83%、68.13%和81.95%[28] - 20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汇兑净损失分别为 - 169.57万元、398.59万元、2,289.41万元、1,781.29万元[30] - 2022年欧洲市场收入130,779.39万元,占比93.56%;其他市场收入9,001.25万元,占比6.44%[32] - 报告期内各期营业收入分别为38864.36万元、38910.06万元、83266.64万元和139780.6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3.40万元、3306.43万元、6293.59万元和24682.60万元[62] 用户数据 - 2021年公司全球范围内户用储能电池占比4.1%;逆变器市场份额约为1.4%,户用储能逆变器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占比约为5.1%[61] 未来展望 - 公司拟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累计分红不低于1.5亿元,截至2025年12月31日不低于3.0亿元,截至2026年12月31日不低于8.0亿元[53] - 公司预计未来净利润持续增长[13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13年公司推出首款储能逆变器,2018年将储能电池推向市场,较早实现储能逆变器与储能电池同时量产[61] - 公司主导的“网源友好型智能光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60] - 公司“户用型储能锂离子电池”等5项产品被认定为“浙江省首台(套)产品”[6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相关内容 其他新策略 - 公司采取“长期销售预测 + 安全库存”生产模式,主要采取直销模式,最终用户以家庭用户为主[61] 财务风险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实际控制人未偿还借款本息余额3.57亿元,还承担0.94亿元保证责任[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桑尼能源未偿还借款本息余额9.03亿元,对外担保债务本金余额0.97亿元[27] 发行情况 - 公司本次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400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25%,超额配售部分不超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6000.00万股[56] 行业环境 - 意大利2023年将户用光伏储能补贴从110%降至90%,2024 - 2025年降至70%/65%[34] - 美国《301法案》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储能电池征收7.5%关税,逆变器征收25%关税[35] - 2030年欧盟计划40%清洁能源技术在本土制造,光伏本土制造满足年新增装机40%,电池满足85%[36]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李新富、李国妹夫妇为控股股东、共同实际控制人,李新富直接持有公司25.8693%的股份,李国妹直接持有公司20.8774%的股份[179] - 李新富与李国妹于2022年6月1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协议有效期至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满5年或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二者中孰长为准)[181] 子公司情况 - 公司拥有1家分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无参股公司[158] - 2022年1 - 6月艾罗新能源(杭州)有限公司总资产959.86万元,净资产959.83万元,净利润 - 40.17万元[162] - 2022年1 - 6月SOLAX POWER USA LLC总资产280.43万元,净资产 - 205.65万元,营业收入48.62万元,净利润 - 72.93万元[165] - 2022年1 - 6月SOLAX POWER UK LIMITED营收8507.74万元,净利润1821.24万元[167] - 2022年1 - 6月SolaX Power NL Company B.V.营收39339.99万元,净利润4475.53万元[170] - 2022年1 - 6月SolaX Power Europe GmbH营收127.97万元,净利润17.74万元[173] - 2022年1 - 6月SOLAX POWER AUS PTY LTD营收2035.27万元,净利润 - 238.93万元[176] - 2022年1 - 6月Solax Power Network (Japan) Co., LTD营收0万元,净利润0万元[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