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一体化
搜索文档
 海辰储能、Aton Energy与博达新能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1:12
每经AI快讯,据博达新能官微消息,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ton Energy Technology PTE. LTD 与无锡博达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厦门成功举行三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三方将面向美 国、欧洲及亚太等重点区域市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共同推进不少于10GWh的储能项目落地,携手加 速全球光储一体化布局,开创可持续能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全球最大光储项目开工,关注储能电池ETF(159566)、光伏ETF易方达(562970)等投资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2:15
 项目概况 - 阿联酋全天候供电光储项目近日官宣开工,包含5.2GW光伏电站及19GWh储能系统 [1] - 该项目系目前全球最大光储项目,旨在为人工智能及新兴技术时代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清洁电力 [1]   行业意义与趋势 - 此举凸显了光储一体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中的关键作用,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注入强心剂 [1] - 印证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与能源的未来已经融为一体的观点,太阳能与储能作为未来能源的核心支柱将直接受益于全球AI建设浪潮 [1]   相关投资指数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覆盖储能电池核心产业链,储能系统占比约65%,能充分受益于储能商业化进程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汇聚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全球光储建设及国内反内卷浪潮 [1]   相关投资工具 - 储能电池ETF(159566)、光伏ETF易方达(562970)分别跟踪以上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一键把握光储共建机遇的便捷工具 [1] - 储能电池ETF(159566)连续多日获资金净流入,最新规模突破20亿,创历史新高,也是目前全市场聚焦储能产业规模第一的ETF产品 [1]
 协鑫集成终止48亿定增放弃扩产计划 半年亏逾3亿转型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
 长江商报· 2025-10-27 09:45
协鑫集成的研发投入偏低。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10亿元、1.04亿元,明显低于同行。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筹划近3年的定增事项宣告终止,协鑫集成(002506.SZ)放弃扩产计划。 10月24日晚,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终止正在筹划的定增事项。 2022年12月10日,协鑫集成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资不超60亿元,用于芜湖协鑫 20GW(二期10GW)高效电池片制造项目、徐州协鑫10GWh智慧储能系统项目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增方案 历经七次修改,耗时3年,最终夭折。 对于本次终止定增,协鑫集成在公告中表示,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等作出的审慎决策,公司将经营重心从产能 规模的横向拓展,全面转向发展质量的纵向深化,走技术驱动发展、创新引领价值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出现了产能供需结构性过剩,"内卷"严重,行业经营整体承压。协鑫集成也不例外,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27亿元。 七次修改方案后定增搁浅 筹划推进了3年的再融资计划,协鑫集成叫停了。 10月24日晚,协鑫集成发布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公告。 ...
 【点金互动易】存储芯片+数据中心,公司与主流CPU/GPU厂商保持合作,DDR5接口及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
 财联社· 2025-10-27 08:19
①存储芯片+数据中心,与主流CPU/GPU厂商保持合作,DDR5接口及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这家公司产 品广泛用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等领域; ②储能+光伏,推出了户储、工储系统、源网侧储能系统产品,这 家公司深耕光储一体化,依托光伏经验驱动新能源智能化转型。 《电报解读》是一款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产品。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分析 产业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的要点。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将信息的价值 用专业的视角、朴素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前言 ...
 国内国际市场两手抓 电力装备行业提质增效正当时
 证券时报· 2025-10-25 06:28
 政策目标与行业前景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设定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的目标 [1] - 未来两年将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装备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1] - 电力装备企业依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扩大影响力,国内沙戈荒大基地、重大水电核电、煤电改造等项目提供坚实后盾,海外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等区域电力需求旺盛 [1]   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整个电力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相关企业提出全新要求 [2] - 新能源占比高导致电力系统面临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增强等新挑战 [2] - “发、输、变、配、用”各环节面临装备升级与新增需求,高效光伏组件、储能等系统调节设备及输配电侧智能化设备需求旺盛 [2][3] - 新能源出力与负荷动态平衡需求提升,推动“光储一体化”成为标准模式,储能配套需求显著增加 [3]   企业技术革新与产品布局 - 三一重能推出SI-242超大叶轮系列风电机组,功率横跨5.6MW—12.5MW,叶轮直径242米,可覆盖超低风速至高风速全场域,极限风速高达63m/s [4] - 晶澳科技TOPCon组件转换效率达25.5%,功率可提升至700W+,并布局BC电池、钙钛矿电池及钠电工商业储能产品,针对沙戈荒环境的“漠蓝”组件已量产 [4] - 永福股份提供覆盖“源—网—荷—储—智”的零碳系统性服务能力,以适配多元电力系统应用场景 [5] -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系统集成和数智化转型能力,包括多能互补、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以及电网数字化平台、智能运维等解决方案 [5]   重大工程项目驱动需求 - 《工作方案》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需求,包括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煤电改造、重大水电及沿海核电项目 [6] - 三一重能关注以大代小、老旧风场改造、西北及海上风电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等项目,认为政策将释放风能资源、提高风机装机容量 [6] - 晶澳科技DeepBlue5.0系列组件可为大型光伏基地提供支持,并积极参与海上风电基地的配套光伏项目 [6] - 未来电力系统建设强调“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协同规划、设计和运营,呈现“两端发力、系统重构、灵活调节”特征 [6][7] - 风电建设侧重大型化、基地化、深远海化,光伏侧重多样化、融合化、高效率,水电定位为稳定清洁基荷与灵活调节,储能为核心支撑,煤电聚焦灵活性改造 [7]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工作方案》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列为关键举措,中国在特高压、新能源、电网建设等方面具备世界领先技术 [8] - 三一重能指出在新兴市场中国风电企业具有显著综合竞争优势,在高端市场如欧洲正逐步适应竞争环境和绿色标准 [8] - 晶澳科技在阿曼拟投资建设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组件项目,在埃及合作建设太阳能工厂,以更好满足当地需求并降低贸易壁垒 [9] - 永福股份国际化业务始于2010年,重点布局印尼、菲律宾、孟加拉等“一带一路”国家及澳大利亚、韩国等市场,海外订单储备充足 [10] - 建议优化国际市场拓展环境,推动碳足迹核算标准国际互认,创新海外融资模式如专项贷款、绿色债券,以提升出海风险应对能力 [10]
 国内国际市场两手抓电力装备行业提质增效正当时
 证券时报· 2025-10-25 01:4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设定行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的目标 [1]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核心任务,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为电力装备行业带来全方位的升级与新增需求 [1][2] - 电力装备企业依托国内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和旺盛的国际市场需求,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1][5][7]   政策目标与行业机遇 - 《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两年重点任务,包括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1] - 政策设定了具体增长目标: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 [1]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被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和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 [2]   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需求变化 -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装备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发、输、变、配、用”各环节均面临装备升级与新增需求 [1][2] - 高效光伏组件等新能源侧发电设备、储能等系统调节与支撑性设备以及输配电侧智能化设备需求旺盛 [2] - 新能源出力与负荷动态平衡需求提升,推动“光储一体化”成为标准模式,储能配套需求显著增加 [2] - 系统建设需要多能互补、虚拟电厂、微电网等复杂化、多元化综合能源系统的设计能力,以及电网数字化平台、智能运维等解决方案 [4]   企业技术革新与产品布局 - 三一重能推出SI-242超大叶轮系列风电机组,功率横跨5.6MW–12.5MW,叶轮直径242米,可覆盖从超低风速到高风速的全场域 [3] - 晶澳科技TOPCon组件转换效率达25.5%,功率可提升至700W+,并布局BC电池、钙钛矿电池及钠电工商业储能产品 [3] - 晶澳科技针对沙戈荒环境的“漠蓝”组件已量产,BlueGalaxy4.0储能系统接入AI模型,进行本地化部署 [3] - 永福股份提供覆盖“源—网—荷—储—智”的零碳系统性服务能力,以适配多元电力系统应用场景 [4]   国内重大工程项目支撑 - 政策举措包括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需求,涉及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煤电改造、重大水电及沿海核电项目 [5] - 国内电力系统建设呈现“两端发力、系统重构、灵活调节”特征,重点集中在新能源大基地、特高压通道、配电网升级、储能规模化等领域 [6] - 风电建设侧重大型化、基地化、深远海化;光伏侧重多样化、融合化、高效率;水电定位为稳定清洁基荷与灵活调节;储能定位为系统关键支撑;煤电发挥安全兜底作用 [6]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工作方案》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列为关键举措,中国企业具备特高压、新能源、电网建设等方面的世界领先技术 [7] - 在新兴市场,中国风电企业在价格、成本、产业链、交付及产品性能方面具显著综合竞争优势,订单快速增长 [7] - 在高端市场如欧洲,中国风电企业正逐步适应竞争环境和严格绿色标准,订单获取能力提升 [7] - 晶澳科技在阿曼拟投资建设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组件项目,并在埃及合作建厂,以更好地满足当地需求 [8] - 永福股份国际化业务为重点战略,加大开拓印尼、菲律宾、孟加拉等“一带一路”市场及澳大利亚、韩国等市场,海外订单储备充足 [9]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区间整理-20251024
 宏源期货· 2025-10-24 13: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市场供给有增量需求好转有限维持过剩格局盘面或受压制建议区间操作关注产业政策及硅企生产动态 [1] - 多晶硅市场近期供给端消息致盘面上行但下游原料库存高位现货抬涨压力大建议供给端改革政策落地前逢回调轻仓试多关注产业政策及宏观情绪 [1]  各部分总结  价格数据 - 工业硅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9300元/吨无变动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8705元/吨涨2.59%基差595元/吨降220元 [1] - N型多晶硅料51.50元/千克无变动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50760元/吨涨0.89%基差740元/吨降450元 [1] - 工业硅不同地区不同型号现货价格大多无变动多晶硅不同类型现货价格部分无变动N型复投料价格跌0.04%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均无变动有机硅DMC价格跌1.33% 107胶和硅油价格无变动 [1]  行业资讯 - 10月22日浙江华电桐庐百江88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首期11.8MW并网年均发电量可达153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0.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 [1] - 西班牙能源公司Grenergy启动智利Monte Águila光储混合电站建设总投资2.64亿美元计划2027年初运营规划装机容量340MW光伏配960MWh储能系统 [1]  投资策略 - 工业硅供给有增量需求好转有限维持过剩格局关注8300 - 8500元/吨支撑位交易策略为区间操作 [1] - 多晶硅供给端消息使盘面上行但下游原料库存高现货抬涨压力大交易策略为供给端改革政策落地前逢回调轻仓试多 [1]
 东方日升携光储一体化方案亮相广交会 技术创新与全球布局双轮驱动绿色发展
 全景网· 2025-10-16 14:58
 公司参展概况 - 公司携光储一体化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亮相第138届广交会 [1]   户用及小型工商业储能产品 - 推出Sunease系列户用光储系统 内置Hifz系列5kWh堆叠式与Rige系列5kWh壁挂式两种储能电池包 单个容量5kWh且支持灵活扩容至最高50kWh总容量 [2] - 系统搭配Barq系列6.2kW与8~12kW混合逆变器 支持光伏、电池、电网、柴发四源接入 [2] - 电池包内置BMS系统 具备自动断电防护功能且拥有6000次循环寿命 [2] - 提供4种预配置产品包 适配不同屋顶面积与用电需求 支持自发自用、应急备电、峰谷套利三种模式 [2]   大型工商业储能产品 - 展出iCon品牌100kW/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一体机 采用模块化与IP55防护设计 [3] - 产品支持全生命周期云端精细化运维与AI诊断预测 具备并离网不间断供电与动态扩容功能 [3] - 一同展出Grida系列风冷堆叠微网机 可实时监控光伏、储能、负荷等单元 实现源-网-荷-储动态平衡 [3]   储能业务表现与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统、灯具及辅助光伏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 同比增长0.3% [3] - 储能系统集成业务以大型储能系统产品为主 主要面向欧美市场 保持全球0安全事故记录 [3] - 已投运储能项目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 百兆瓦级大型储能项目遍布全球 [4]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布局 - 控股子公司宁波双一力为储能业务提供核心支撑 产品覆盖从BMS、PCS、EMS到直流侧及中压集成系统的全链条 [4] - 凭借新一代eTron(5MWh储能系统)、iCon等产品在平滑新能源发电、电网调峰调频、微电网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 [4]   业务协同与发展战略 - 积极推动储能与光伏业务协同发展 形成"光伏+储能"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5] - 公司作为HJT(异质结)头部企业 技术研发及产能储备水平领先行业 [5] - 通过广交会平台强化与海外客户、EPC合作伙伴的深度对接 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及拉美、澳洲、东南亚等重点区域业务 [5]
 300051,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00:35
 交易终止事件 - 琏升科技于10月14日晚间宣告终止购买兴储世纪69.71%股份的控制权交易 [2] - 交易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2] - 该交易最初于4月7日公告 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进行 并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5]   原收购方案与标的公司情况 - 根据4月20日公布的预案 公司拟向38名交易对方购买兴储世纪69.71%股份 同时拟向海南琏升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8] - 兴储世纪主要从事光伏发电业务及户用及工商业光储一体化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8] - 兴储世纪2024年营业收入为9.80亿元 净利润为1.92亿元 相比2023年营业收入10.37亿元有所下降 但净利润从7589.29万元显著提升 [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兴储世纪资产总额为44.67亿元 负债总额为19.96亿元 所有者权益为24.71亿元 [9] - 公司曾表示 收购旨在发挥业务协同性 整合兴储世纪在光储一体化方面的先进技术及海内外渠道资源 与公司自身光伏异质结电池片产品形成互补 以把握市场机遇并提升竞争力 [11] - 市场对该重组事项反应热烈 预案公布后复牌当日(4月21日)公司股价涨停 [12]   琏升科技自身经营状况 - 公司前身为三五互联 原主营业务为SaaS软件服务、移动通信转售、房屋租赁和游戏等 [14] - 公司控制权于2022年发生变更 海南琏升成为控股股东 黄明良和欧阳萍成为实际控制人 [14] - 2022年公司确定将异质结光伏电池片业务作为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并于同年12月启动HJT电池片项目投资建设 2023年9月正式更名为琏升科技 [14] - 转型后 公司通过子公司天津琏升筹集约20亿元资金全力发展异质结电池片业务 [14] - 然而转型并未改善业绩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3973.50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1.10亿元 [15] - 2025年半年报显示 公司营业收入为2.09亿元 同比上升35.90% 但归母净利润为-5016.19万元 同比下降18.24% [15] - 公司债务压力显著 截至2025年6月末 流动比率仅为0.3 资产负债率升至76.69% [15] - 截至10月14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6.84元/股 总市值为25.45亿元 [16]
 300051,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中国基金报· 2025-10-14 23:40
 交易终止概述 - 琏升科技于10月14日晚间宣告终止购买兴储世纪69.71%股份,原因为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1] - 该交易最初于4月7日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兴储世纪控制权,并同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原交易方案与标的公司情况 - 根据4月20日公布的预案,公司拟向38名交易对方购买兴储世纪69.71%股份,并向控股股东海南琏升募集配套资金 [3] - 标的公司兴储世纪主要从事光伏发电业务及户用及工商业光储一体化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 兴储世纪2023年营收为10.37亿元,净利润为7589.29万元;2024年营收为9.80亿元,净利润大幅增长至1.92亿元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兴储世纪资产总额为44.67亿元,负债总额为19.96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4.71亿元 [4]   交易战略意图与市场反应 - 公司旨在通过收购实现与自身光伏高效异质结电池片、组件业务的协同,进行同业整合,把握光储一体化市场机遇并拓展海外市场 [4] - 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布后,市场反应热烈,琏升科技在4月21日复牌当日股价涨停 [5]   公司背景与转型努力 - 琏升科技前身为三五互联,原主营业务为SaaS软件服务、移动通信转售、房屋租赁和游戏等 [6] - 公司于2022年将异质结光伏电池片业务确定为战略发展方向,并于2023年9月更名为琏升科技 [6] - 为发展新业务,公司通过子公司天津琏升筹集约20亿元资金 [6]   公司当前财务状况 - 公司业绩持续亏损,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973.50万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1.10亿元 [7]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09亿元,同比上升35.90%,但归母净利润为-5016.19万元,同比下降18.24% [7] - 公司债务压力显著,截至2025年6月末,流动比率为0.3,资产负债率升至76.69% [7] - 截至10月1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6.84元/股,总市值为25.45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