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张网

搜索文档
燃气Ⅱ行业点评报告:省内天然气管道运价机制发布,助力实现“全国一张网”、促进下游降本放量
东吴证券· 2025-08-04 16:25
行业投资评级 - 燃气Ⅱ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提出新规[4] - 新规推动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从"一线一价"、"一企一价"向分区定价或全省统一价格过渡,实现与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衔接,助力形成"全国一张网"[4] - 《意见》提出的有效资产收益率上限(6.21%、5.71%)低于当前各省7%/8%的水平,预计带来管输费下降[4] - 天然气管道资产折旧年限原则上按40年确定、最低负荷率原则上不低于50%、监管周期原则上为3年[4] - 政策通过压缩供气环节减少层层加价,降低下游用气成本,促进下游城燃价差修复(居民用户)和气量释放(非居民用户)[4] - 2022~2025年7月全国64%(1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居民顺价,提价幅度为0.21元/方[4] 投资建议 - 政策降低天然气运输成本,利好下游城燃企业[4] - 重点推荐标的包括新奥能源(25年股息率5.3%)、华润燃气、昆仑能源(25年股息率4.7%)、中国燃气(25年股息率6.1%)、佛燃能源(25年股息率4.6%)[4] - 建议关注深圳燃气、港华智慧能源[4] 行业走势 - 燃气Ⅱ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数据区间为2024年8月5日至2025年7月31日[3]
国家管网集团“全国一张网”建设步稳蹄疾
新华网· 2025-07-17 16:50
全国重点工程进展 - 川气东送二线管道全长4269公里,西段2023年开工已焊接520公里,东段2025年开工已焊接170公里 [2] -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全长2090公里,中卫至枣阳段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2025年9月全线贯通 [4] - 西气东输四线全长3340公里,年输气能力150亿立方米,吐鲁番至中卫段已于2025年6月贯通投产 [6] - 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全长2073公里,年输气能力100亿立方米,2024年1月开工主体焊接已完成,预计2025年底投产 [8] - 漳州LNG接收站一期一阶段2024年5月投产,二阶段预计2025年8月底投产 [9] - 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全长346.8公里,年输气能力10亿立方米,2024年8月开工已焊接217公里 [11] - 天津LNG外输管道复线全长136.84公里,年输气能力156亿立方米,河北段已投产 [13] - 连云港至仪征原油管道全长435公里,年输油能力1850万吨,连淮段已完成管道敷设133公里,进度超85% [15] - 金坛储气库扩能工程2023年开工,已完成采气系统、注气系统和压缩机安装 [17] 省级重点工程进展 - 龙口南山LNG外输管道全长29.4公里,日输气能力8900万立方米,已建设完成具备投产条件 [20] - 深圳LNG应急调峰站一期两座20万立方米储罐已完成中交验收,为国内最大半地下式储罐 [22] - 海南LNG接收站二期2024年12月开工,已完成3座22万立方米储罐桩基 [24] - 南宁-凭祥支线(南宁-崇左段)已投产,首次将崇左市接入国家天然气主干管网 [26] - 嫩江直线天然气管道全长194公里,年输量8.63亿立方米,已全线贯通预计2025年9月投产 [28] 整体建设情况 - 国家管网集团正全力推进"全国一张网"建设,确保各项目安全优质按期投产 [1] - 2025年工程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全国管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1][28]
我国”能源“大动脉”工程迎重要节点 “全国一张网”建设再提速
央视网· 2025-06-26 10:55
项目概况 -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全线贯通投产 全长1745公里 管径1219毫米 设计压力12兆帕 年设计输气能力150亿立方米 [3][5] - 工程起自中吉边境新疆乌恰县 经轮南 吐鲁番至宁夏中卫 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 [7] - 与西气东输二线 三线联合运行 完善西北能源通道 输送中亚气 新疆塔里木上产气和新疆煤制气至环渤海 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 [5] 技术突破 - 首次大规模应用18米加长管 研发33毫米大壁厚大应变钢管 [9] - 深入应用活动断裂带穿越管道应力应变监测技术 [9] - 全面采用全自动化焊接工艺和数字射线检测技术 [9] 战略意义 - 提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输气能力 投产后年输气量150亿立方米 增输改造后达300亿立方米 [9] - 与在役管道联合运行后 管网系统年输送能力达"千亿方" 覆盖国土1/3 惠及近5亿人口 [9] - 替代标煤2700多万吨 减少碳排放约5000万吨 [9] - 优化区域能源结构 改善大气环境 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7] 工程难度 - 穿越戈壁 荒漠 高原等多种地形与极端气候 [9] - 我国建设难度最高的长输管道之一 [9]
长三角原油管网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赋能”
新华日报· 2025-06-16 06:11
能源输送规模与贡献 - 长三角区域原油管网在"十四五"期间累计输送原油超4亿吨,满足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并向长江中游炼化企业提供资源保障[1] - 东部原油储运公司"十四五"期间累计向江苏省内炼化企业输送原油9700余万吨,支撑"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2] - 仪征输油站"十四五"累计输送原油超1.6亿吨,每分钟输送72吨原油,年外输量3500万吨支撑沿江炼化企业85%以上产能[2] - 公司运营16条原油成品油管道总长超6000公里,年输油量达亿吨级,覆盖苏皖赣鄂湘五省[3] 管网基础设施布局 - 国家重点工程甬沪宁管网江苏段、仪长管道及复线横跨五省,连接码头与炼厂形成网络[3] - 仪长管道为国内首条全线采用国产化PLC设备并应用PCS系统的原油管道[4] - 公司自主完成11个站场自控系统升级改造,包括和县、无为等输油站[4]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自主研发生产监视与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实现数千公里管道参数实时感知与秒级智能报警[4] - 取得水下抢维修装备试验成功,推广应用智能管道保护桩[4] - 累计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专利148件[4] - 在382公里管道试点无人机智能巡护,适应水网与山区地形[4] - 构建"运检维一体化"智能运维体系,实现集中调控与无人监屏[5] 环保与社会责任 - 甬台温管道生态建设项目获2024年浙江省生态修复科技奖一等奖,历时九年完成生态修复[7] - 实施"规划避让+工程防护+智能监控"三重环保保障,优先避让生态敏感区[7] - 采用双重防腐技术延长管道生命周期,降低环境风险[7] - 通过"智能监控+人工巡护"闭环管控外部施工风险,常态化开展泄漏应急演练[7]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国家管网集团聚焦"全国一张网"建设,发挥"X+1+X"油气市场体系中"1"的核心作用[1] - 实施市场化、平台化、科技数字化、管理创新四大战略,打造智慧互联大管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