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由贸易

搜索文档
中方警告全球:不允许配合!美媒直言:中国已到超越的“分水岭”
搜狐财经· 2025-06-22 03:16
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担忧 - 纽约时报文章认为特朗普任期是中国超越美国的分水岭,未来全球格局可能由中国主导 [3] - 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形成强力竞争,比亚迪销量已超越特斯拉 [4] - 美国因关税战削弱创新能力,企业供应链优势下降,科研资金短缺导致人才流失 [5] 中国科技产业的竞争力 - 中国在资源调配、长期战略和政策灵活性上具有优势,尖端技术领域发展速度远超美国 [7] - 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竞争力增强,美国需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市场准入 [21] - 中国工业能力抢占美国市场,美国制造业依赖关税保护本土企业 [23] 中美贸易与政策对抗 - 美国试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中国商务部警告将依法反制配合美国的国家 [14][16] - 中国对等反击美国关税政策,最终迫使特朗普让步 [18] - 美国政策转向保护主义反映其市场竞争劣势,中国制造技术先进度和规模优势显著 [27] 美国产业衰退的深层原因 - 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美国制造业困境,但即使正常贸易规则下美国也难以抗衡中国 [25][27] - 美国产业衰退是长期趋势,特朗普政策仅是加速因素而非根本原因 [30] - 底特律和克利夫兰的衰落预示美国可能面临类似结构性衰退 [9]
特朗普提前离场,美媒:剩余G7领导人正试图挽救峰会
环球时报· 2025-06-18 06:52
G7峰会分歧与联合声明 - G7峰会首日出现分歧 特朗普一度拒签关于以伊冲突的联合声明 最终仍签署该声明[1][3] - 联合声明呼吁以伊冲突"降级" 同时强调以色列自卫权 并指责伊朗是地区不稳定主要根源[3] - 欧洲官员起草联合声明 特朗普质疑G7等多边组织效用 欧洲担忧拒签破坏共识[3] 特朗普提前离场与中东立场 - 特朗普宣布提前结束G7行程返回华盛顿 理由是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加剧[4] - 特朗普澄清提前离场与促成以伊停火无关 原计划停留至17日晚[4] - 法国总统马克龙认为特朗普提前离开对促成停火具有积极意义[4] 美欧在俄罗斯问题上的分歧 - 特朗普与马克龙就普京调解中东冲突角色产生分歧 前者支持后者反对[4] - 特朗普批评G7开除俄罗斯导致乌克兰局势复杂化 认为普京参与可避免2022年冲突[4] - 特朗普言论引发对泽连斯基与G7会谈成果的怀疑 欧洲国家希望加强对俄制裁未获支持[5] 贸易议题进展有限 - 全球自由贸易和关税问题为G7正式议题 但特朗普未能迫使盟友接受其贸易主张[6] - 特朗普仅与英国达成唯一贸易协议 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磋商进展甚微[6] - G7文件草案涉及移民、人工智能等议题 均未获美国认可 联合声明前景不明[5] 特朗普外交政策倾向 - 特朗普寻求缩小美国海外军事存在 发动扩张性贸易战 盟友担忧其放弃全球伙伴关系[5] - G7成员原计划向特朗普表明内部对抗是主要挑战 但特朗普更关注解决贸易不满[5] -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重心偏向双边协议 多边合作意愿薄弱[6]
中美谈不下去后,美国报复太快,特朗普果断动手,中方第一时间开会
搜狐财经· 2025-05-03 21:58
有分析认为,美方的摇摆源于关税战对自身经济的反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9个百分点,美股波动加剧,通胀压力攀 升,美国CNBC民调显示,60%的民众担忧关税加剧物价上涨,55%不认可政府经济政策。事实上,此次特朗普和贝森特的言论,遵循的还是骨子里那套逻 辑——如果谈不成协议,那就继续施压。说白了,美国现在不过是想稳住市场,不是真的要认真解决问题。华盛顿发起报复,目的则是想在内外交困时,逼 中方让步,为自己解套而已。 这种"极限施压、凭空造牌"的策略,在特朗普的政治生涯中屡见不鲜。2018年特朗普就使出过同样的手段,但当时没有生效,如今更不可能。正如《纽约时 报》所言,特朗普的"谈判"不过是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当记者追问"与中国谁在谈判"时,他竟以"这是机密"搪塞。面对美方的极限施压,自4月起,中国 已相继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直接命中美国"七寸"——稀土是制造半导体、导弹的关键材料,而中国掌控着全球90%的稀土 加工能力。 美国(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南非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今年第二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主要就全球宏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