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搜索文档
政府关门或将结束——全球经济观察第18期【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11-01 16:35
报 告 正 文 1.全球资产价格表现 美债收益率上行。 股市方面, 本周全球主要股市普涨。美股三大指数来看,本周标普500、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0.7%、0.8%和2.2%。 债市方 面, 海外主要市场债市收益率涨多跌少,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9bp。 商品方面, 原油价格下跌,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本周分别下跌2%和1.5%,本周伦敦 金价下跌2.7%。 汇率方面, 美元指数走强0.8% 。 | 全球股市 | 周涨跌幅(%) | 月涨跌幅(%) | 全球债市 | 周涨跌幅(bp) | 月涨跌幅(bp) | 全球汇市 | 周涨跌幅(%) | 月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普500 | 0.7 | 2.3 | 美国国债收益率:2年 | 12.0 | 5.0 | 美元指数 | 0.8 | 2.1 | | 道琼斯 | 0.8 | 2.5 | 美国国债收益率:10年 | 9.0 | -1.0 |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 | 0.0 | -0.2 | | 纳斯达克 | 2.2 | 4.7 | 中国国债收益率 ...
特朗普不是不想对中国征收100%关税,而是不敢对中国征收100%关税,因为特朗普明白对中国征收100%关税,中国必定第一时间对等反制
搜狐财经· 2025-10-31 21:51
你有没有发现,美国最近老爱拿"对中国征100%关税"这事儿说嘴。可真要动手,却迟迟不敢落笔。嘴上喊得震天响,手里却一点没松,像是虚晃 一枪。 我查了下,特朗普这事儿可不是第一次放狠话。早在2024年4月,他在密歇根的造势大会上就说,要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听着挺 吓人,但你要真明白中美贸易体量,就知道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能崩天。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3年美中双边贸易额高达5750亿美元。对中 国征100%关税,等于直接掐掉美国自己半条供应链。 这事儿特朗普自己也清楚。因为只要他真敢拍板,中国马上就会对等反制。商务部的态度很早就表明——"该反制的反制"。这种反制不是嘴上说 说,真要打起来,美国农产品、芯片、波音飞机都得中枪。再加上中国早在2020年后就开始布局"去美化",比如稀土出口管理、芯片替代链、亚 太市场扩张,都是实打实的准备。 换句话说,中国虽然不想脱钩,但已经能承受脱钩。美国呢?远没准备好。 有时候我真想问一句,特朗普自己信他那套吗?要真信,他就不会拖到现在还只敢"放话"。 你看,这就尴尬了。特朗普现在一边骂中国"偷美国工作",一边又不敢真砍。因为他清楚,美国老百姓的"钱包投票"才是 ...
罗志恒: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谈成什么?还剩什么?未来如何?
搜狐财经· 2025-10-31 13:19
罗志恒、马家进(罗志恒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10月30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深入讨论了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 合作,对此前在吉隆坡举行的中美经贸磋商所达成的成果共识表示了高度认可。会晤结束后,中国商务 部正式发布了此次磋商成果。 本次中美经贸磋商所达成的一系列对等互利安排,其意义不仅在于暂时缓和了紧张局势,更在于它清晰 地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博弈阶段。回顾本轮中美经贸博弈的全过程,从最初面对美方 攻势时的精准反击,到中期"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对等反制,再到后期直击美国农业与稀土供应链弱 点的组合施压,中国凭借一系列强硬且策略清晰的反制措施,已成功在对美博弈中,由过去的审慎应 对,转向了当前互有攻守的战略性互动。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次磋商并非终点。美国对华加征的部分关税依然保留,针对高科技产 业的封锁和打压仍在持续,这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预示着未来的博弈将是长期、艰巨且充满反复的。 无论是谈判桌上能争取到的成果,还是博弈场上能掌握的主动权,归根结底都取决于双方的筹码与底 气。事实已经证明,唯有持续夯实自身的经济韧性与科技实力 ...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1031
光大证券· 2025-10-31 10:04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晨会速递 分析师点评 市场数据 重点交流 【电新】固态变压器:AIDC 供配电架构的终极方案——电力 AI 系列报告四(买入) 固态变压器(SST)相较于传统变压器具有显著优势,为了满足服务器功率持续提升 的需求,AIDC 配电架构向 HVDC 和固态变压器演进,英伟达表示致力于将 SST 技术 作为面向未来的设施配电解决方案。国内部分电力设备企业当前正在研发 SST 产品, 同时国内 SST 供应链中的整流模块、高频变压器、材料厂商有望为海外电力设备企 业供应 SST 零部件,建议重点关注。 【石化】Q3 归母净利润环比小幅改善,静待炼化景气修复——中国石化 (600028.SH/0386.HK)2025 年三季报点评(A 股:买入;H 股:买入) 公司发布 2025 年三季报,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1134 亿元,同 比-10.7%,实现归母净利润 300 亿元,同比-32.2%。预计公司 25-27 年归母净利润 分别为 401/462/514 亿元,维持 A 股和 H 股的"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原油价格 下行风险,成品油和化工品景气度下行风险。 ...
中方给了贝森特面子,但美国丢了底子,经济学人:美国输了贸易战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50
贝森特从地下车库走出来的时候,连影子都怏怏的。没有记者围堵,没有笑容,甚至特朗普也没在社交平台上吹什么"连赢"。这就说明了一个事,这轮中美 贸易谈判,美方没占到什么便宜。 李成刚那几句话很有意思,"经过一天多的紧张讨论、建设性讨论",听着挺好,其实就是鸡同鸭讲。美方立场强硬,贝森特拍桌子;中方坚定维护利益,也 跟着拍,就差掀桌子了。最后说"形成初步共识",其实就是双方都知道谈不下去,但又都不能真散场,还得继续谈。 换句话说,这轮谈判的结果,很明确:面子,美国有;底子,中国拿走了 回头看看,英国《经济学人》在这轮谈判之前的分析,提前把局势说透了。特朗普上来就沿着第一任期的老路走,靠加征关税、收紧科技出口、频繁制裁, 想重创中国制造业,逼中国让步,看似要拖慢中国技术进步来保持美国优势。更有甚者,他还想搞一个所谓"战略协议",要求中国对美国金融和商业资本全 面开放,换取美国放松打压。 问题是,半年不到,胜利的天平就偏到中国这边去了。《经济学人》给了三个理由。 第一,中国手段够灵活。四月特朗普掀起关税战,华尔街股票立刻大跌,他马上"变脸",暂缓关税。十月,中方收紧稀土出口,特朗普大怒要加征100%的 关税,美国产业界 ...
别看美国张牙舞爪,一到中国问题上,特朗普还是不敢“掀桌子”
搜狐财经· 2025-10-28 10:23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释放对中国的友好信号。就在他刚刚宣布计划于2026年初访华之后,他又一次表示,不打算因中俄石油贸易对中国征收关税,并 强调自己"想对中国保持友善"。这一言论与美方过去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几天前,特朗普还威胁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而如今却迅速改口,称自 己"不愿意摧毁中国",甚至连他提出的"二级关税"也对中国表现出某种"宽容"。中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其实,并不是中美之间出现了什么大的变化,而是特朗普这次在中国问题上遇到了难题。他目前主要关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还在努力说服印度停止购 买俄罗斯石油,同时忙于筹备即将到来的访日行程,显得十分忙碌。然而一提到中国,他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敢与中方进行过于激烈的对抗。原因其实 很简单。 如今,特朗普再次明确表示不打算对中国加征关税,这让印度恐怕要失望了。毕竟,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数量比印度还要大。此前,因美国的威胁,印 度一度暂停了与俄罗斯的石油合作,而中国则在这段时间增加了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而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已经达到每天 210万桶,印度则为190万桶。相比之下,印度显然有些不满,直言美国在 ...
中美贸易战现重大转机!美国财长贝森特:不再考虑对我们加征1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28 01:06
世界两大经济体间的关税战硝烟正逐渐散去,替代的是双方在吉隆坡磋商中展现的务实与理性。 10月26日,中美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结束为期两天的磋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会后作出重要表态:美方"不 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这一消息标志着自今年4月以来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紧张局势迎来重大转折点。 路透社报道称,此次吉隆坡会谈是自5月以来中美经贸团队的第五次面对面磋商,双方达成了 ,为两国元首可能的会晤奠定了基础。 在吉隆坡举行的中美经贸磋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何立峰副总理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了为期两天的 深入讨论。 双方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等一系列重要经贸 议题进行了 。 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中美经贸团队25日举行了长达五个半小时的会谈,26日上午继续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各自 举行了记者会。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会后介绍,双方讨论包括众多议题,并就这些议题 ,形成了初步共识。 回顾过去几个月中美关税战的演变,可以看出一个从紧张升级到逐步缓和的过程。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签署行政命令, ...
中美吉隆坡握手,跟着美国反华的国家这下脸疼了!
搜狐财经· 2025-10-28 00:43
日本在橡胶贸易上发难,反手就被中方征了13.8%保证金,丢了三成市场。这些国家砸钱站队,美国转头就和中国达成"实质性框架"。 最讽刺的是欧盟,刚指控中国稀土,转头发现自己提纯技术为零。他们跟着搞制裁,中方反制后,83%的欧盟企业压根不敢撤离中国。 美国自己都认了,对华关税战不可持续,盟友却还在硬扛损失。所谓的"联合围堵",本就是美国转移矛盾的幌子,盟友成了棋子。 全球化时代,谁先搞对立谁先吃亏,这早不是秘密了。跟着别人起舞,不如看清利益本质,这才是最实在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0月26日谈判一结束,美方就说不再考虑加征100%关税。要知道之前30国跟着美国对华紧逼,现在盟主先松口了。加拿大为讨好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 100%关税,结果锂矿企业股价暴跌18%。 ...
美财长: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27 20:04
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 易代表格里尔在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 何立峰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 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对于在经贸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和摩擦, 双方应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平等对话协商,找到妥善解决彼此关切的办 法。中美经贸磋商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双方共同维护。 来源:环球时报 10月26日,中美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结束为期两天的磋商。双方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 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 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 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 序。此次会谈的成果受到各方积极评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美方也 ...
专访彼得森研究所杰弗里·肖特:美国关税大棒之下WTO何去何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9:34
美国关税政策动机与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核心动机为国内政治考量,旨在吸引外资投入制造业与农业以巩固政治基本盘 [1][3] - 关税政策推高进口零部件成本,增加美国本土生产成本并削弱市场需求 [1][4]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汽车、钢铁等行业投资停滞,抑制企业投资意愿 [1][6] 关税对经济与企业的影响 - 企业暂时消化部分关税成本,但长期将转嫁给消费者,削弱企业盈利能力 [1][4] - 成本增加和生产率增长受抑制正积聚通胀压力,可能推动美国通胀率上升 [6] - 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投资仍较活跃,更多出于恐后心理 [6] 国家安全例外条款的滥用 - 美国政府将国家安全概念过度延伸,将普通商业活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 [2][5] - 国家安全理由豁免条款模糊且宽泛,削弱国际贸易规则可信度 [2][7] 多边贸易体系与WTO改革 - 缺乏美国参与的多边贸易体系难以有效运作,更现实路径为多边、区域与双边机制结合 [2][8] - CPTPP和RCEP等区域协定成为新贸易规则试验场,可为未来WTO更新积累先例 [2][8] - 不同国家集团可先行推动改革,分享经验以重振WTO [8] 全球供应链区域化趋势 - 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在亚太地区尤为明显,RCEP等机制重塑区域供应链格局 [2][10] - 区域合作为消除区域内壁垒、构建更高效供应链提供重要机遇 [10] - 企业进入美欧等主要市场时将面临更严格的供应链审查 [10] 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与挑战 - 发展中国家需提升政策生产力并为国际投资创造有利环境 [11] - 制度扭曲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和增长机遇丧失,制度建设比以往更紧迫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