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海授权
icon
搜索文档
石药集团(01093):创新管线步入兑现期,海外授权彰显平台价值
天风证券· 2025-08-11 22:47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8 63港元 [6] - 2025年预测PE为35倍 对应估值1951亿元 [4]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32x [4] 财务表现 - 2025Q1收入70 15亿元同比下降21 9% 归母净利润14 95亿元同比下降8 3% [1] - 成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7 3% 但新增授权收入7 18亿元 [1] - 2024年总收入295 7亿元同比下降7 8% 成药收入237 4亿元同比下降7 4% [19] 核心管线进展 - EGFR ADC SYS6010已启动III期临床 获3项FDA快速通道认定 [2] - SYS6010在EGFR突变非鳞NSCLC患者中ORR达39 2% DCR 93 1% [68] - HER2双抗ADC JSKN003在铂耐药卵巢癌ORR达63 0% 中位PFS 7 7个月 [80] - GLP-1产品TG103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3期完成入组 预计2025/2026年上市 [3] 研发平台与授权 - 拥有ADC mRNA siRNA等八大技术平台 [1] - 已完成5项对外授权 潜在3项授权交易总金额或达50亿美元 [36] - 2025年6月与阿斯利康达成AI药物发现平台合作 潜在里程碑付款52 2亿美元 [37] 业务板块分析 - 神经系统板块2024年收入96 45亿元同比增长6 1% 恩必普为核心产品 [26] - 抗肿瘤板块2024年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28 3% 受集采影响较大 [28] - 原料药及功能食品2024年收入52 7亿元同比下降9 3% [19]
AI、新消费、创新药引领港股,长线外资如何配置?
第一财经· 2025-06-23 11:01
中国资产重估主题 - DeepSeek崛起带动"中国资产重估"主题扩散至新消费和创新药领域 三大主题引领港股行情 [1] - 国际资金对中国配置比例仍处历史低位 但全球投资者有意愿重新增配中国资产 [1] - 创新突破型企业受重估 包括AI降本增效企业 创新药企及全球品牌消费企业 [1] 港股与美股投资机会 - 行业共识认为港股机会优于A股 中国"可投资性"改善吸引外资关注科技与智能制造领域 [3] - 南向资金是港股主要驱动力 外资配置低但增配空间大 新消费和AI驱动互联网巨头仍具潜力 [3] - 港股绝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MSCI中国PE11倍 PB1 4倍) 美股估值高位(标普500 PE20倍 纳斯达克100 PE25倍) [4] - 港股科技股动态PE17 4倍与盈利增速(2025年预期增长19 8%)更匹配 AI应用落地或带来超预期盈利 [4] 新消费行业趋势 - 港股消费板块人气超互联网 泡泡玛特 蜜雪集团 老铺黄金被称为"港股三姐妹" [6] - 消费行情或扩散至第二梯队公司 关注年轻人和低线城市消费群体 配置需多元化 [6] - 泡泡玛特增长动能强劲 海外市场Labubu表现亮眼 美国新品提价覆盖145%关税涨幅 [7] - 布鲁可加速IP推出 儿童产品需求旺盛 名创优品5月同店销售环比改善 [8] 创新药行业动态 - 香港医疗板块年内上涨54% 高盛中国生物科技出海指数涨68 6% 远超MSCI中国指数 [10] - 创新药行情由跨国药企高额交易驱动 海外授权订单常态化推动估值修复 [11] - 恒瑞生物折价25%融资13亿美元 君实生物折价11%融资1 32亿美元 更多项目筹备中 [11] - 中国创新药研发性价比高 但需解决差异化创新和全球商业化能力等结构性瓶颈 [12]
AI、新消费、创新药引领港股,长线外资如何配置
第一财经· 2025-06-22 21:34
国际资金配置与中国资产重估 - 国际资金对中国配置比例仍处于历史低位附近,但全球投资者有意愿重新增配部分中国资产 [1] - DeepSeek崛起带动"中国资产重估"主题,扩展至新消费和创新药领域,三大主题引领港股行情 [1] - 创新和突破的行业企业受重估,包括AI驱动增长或降本增效的企业、创新药企业、全球品牌消费企业 [1] 港股与美股投资机会 - 行业共识认为今年美股和中国股市都有布局机会,港股机会可能优于A股 [2] - 中国"可投资性"逐步改善,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吸引关注,如科技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突破、新消费品牌崛起 [2] - 南向资金是港股主要驱动力,外资配置仍低,但增配空间较大 [2] - 美元指数年初以来贬值近10%,资金向欧洲、亚洲再平衡,部分流向非美元资产 [2] - 美股盈利周期可能上行,仍将吸引大部分资金 [2] 估值比较与盈利前景 - MSCI中国指数PE为11倍,PB为1.4倍(近10年低位),港股绝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3] - 标普500 PE为20倍以上,纳斯达克100 PE为25倍以上,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3] - 美股高估值依赖AI叙事,盈利转化未完全兑现,科技龙头ROE为33.9% [3] - 港股科技股动态PE为17.4倍,2025年预期盈利增速19.8%,AI应用落地可能带来超预期盈利 [3] 新消费行业趋势 - 港股消费板块人气超过互联网,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老铺黄金被称为"港股三姐妹" [4] - "悦己消费"崛起,消费者追求性价比与高端体验并存 [4] - 消费热门股涨幅大,行情可能扩散至第二梯队公司,关注年轻人、低线城市消费群体 [4] - 新消费后续空间取决于创造新IP、引发共鸣及出海能力,创新力是维持高估值核心 [5] - 泡泡玛特增长动能强劲,次级市场价格上涨,海外市场谷歌搜索指数上升 [5] - 布鲁可加快IP与新产品推出,儿童产品需求旺盛,三丽鸥IP系列即将推出 [5] - 名创优品5月同店销售增长环比改善,中美市场均实现正增长 [5] 创新药行业动态 - 香港医疗板块年初以来上涨54%,高盛中国生物科技出海指数上涨68.6%,远超MSCI中国指数涨幅(17%) [6] - 创新药PE约为30倍,处于过去五年估值区间第15百分位 [6] - 创新药行情由跨国药企高额交易驱动,海外授权订单常态化带来估值修复 [7] - 中国创新药企临床数据受全球认可,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生物科技股 [7] - 恒瑞生物以25%折价融资13亿美元,君实生物以11%折价融资1.32亿美元 [7] - "出海授权"主题将持续演绎,地缘政治风险改善助力海外订单签署 [7] - 中国创新药研发性价比高,BD合作是强强联合,但需解决差异化创新、全球执行等瓶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