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刚需购房
icon
搜索文档
宁波小夫妻百万刚需“瞄准”方桥房!网友担忧:预算内的最优解,未来基本砸手里
搜狐财经· 2025-10-30 01:42
在宁波,百万预算的刚需购房者往往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市区核心地段高不可攀,近郊配套尚不完善,远郊又担心未来流动性,这样一 来,可选区域往往被压缩至城市边缘地带。最近,东论上一对即将结婚的小夫妻就将目光投向了方桥板块的花漫里小区… "不想背太多房贷"是小两口的核心诉求。若选择市区老破小,不仅总价超预算,且贷款压力巨大;而方桥的低总价让他们能一次性付清大部分房款。他们 的选择引发了网友热议。 有人看好地铁通勤潜力,总价还低,上下班方便的话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还有一位网友直言:"房子三要素,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方桥体量这么大,基本砸自己手里了。" 尽管花漫里看似契合需求,但部分网友的评论也暴露了潜在风险。有网友实地探访后表示:地铁间隔长还隔班,若工作单位在市区,通勤时间可能因等 车、换乘延长至1小时以上。 也有人担忧"砸手里",表示如果以后想换房,这种房子卖都卖不掉;更有人将方桥与慈城对比,质疑其发展前景。 对于这对小夫妻而言,方桥花漫里或许是当下预算内的最优解。但网友所说的"以后想换房,这种房子卖都卖不掉"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方桥板块新房供 应量大,未来二手房市场竞争激烈,加之板块发展未成熟,购房者 ...
房产中介说漏嘴,这5个楼层都是穷人层,购置需谨慎
搜狐财经· 2025-10-29 16:45
对于刚需购房家庭而言,落户安家、喜结连理、子女教育是头等大事,因此,即使楼市风云变幻,购房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然而,购房并非儿戏,户型设 计、小区环境、地段优劣、楼层高低,无一不牵动着购房者的心弦。 话说今年春节前,我与一位经验老道的房产中介老周促膝长谈,话题自然离不开刚需购房如何避坑。起初,老周对某些楼层讳莫如深,但在我的再三恳求 下,他终于吐露真言,直言有五种楼层堪称"穷人层",买入容易,脱手难,务必慎之又慎。 首先,是没有花园的一楼。赠送花园似乎已成为开发商吸引购房者的惯用伎俩。想象一下,在自家小花园里莳花弄草、沐浴阳光,何等惬意!然而,如果没 有花园加持,一楼的缺点便暴露无遗:采光通风差,屋内昏暗,即使白天也需点灯照明;蚊虫肆虐,门窗紧闭,居住体验大打折扣;私密性差,不得不终日 拉着窗帘,加装防盗设备,防不胜防;地面潮湿,不仅家具寿命受损,地板也需频繁更换;更要命的是,还要忍受来自身边的各种噪音。 其次,是容易返水的二层。与一楼相比,二楼的潮湿问题略有改善,但下水管道返水却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卫生间、抽水马桶散发出 的阵阵恶臭令人作呕。为了安全起见,二楼也需安装防盗窗,无疑让原本就采 ...
刚需必看:破除5大错误购房观念,下半年如何理性入手房产?
搜狐财经· 2025-10-23 00:52
先说说"买涨不买跌"的坑。小王去年年底看的楼盘均价1.2万/㎡,他觉得"房价肯定能跌到1.1万",硬生生等了半年,结果今年上半年房价没跌,反而心仪的 110㎡中间楼层卖完了,剩下的要么是顶楼(夏天晒)要么是一楼(潮),悔得直拍大腿。其实刚需跟炒房不一样,炒房看短期涨跌,咱买房是为了住,只 要现在有居住需求、经济能承受,就不用等"完美时机"。国家统计局数据能说明问题: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1.05万/㎡,同比仅微降0.8%,基本 处于平稳状态;而且住建部2024年4月就发文"优化首套房利率,支持刚需购房",截至6月底,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降到3.78%,是近5年最低水平——现在政 策对刚需这么友好,有合适的房子就下手,等没了房源,比多花几千块还亏。 刚需必看:破除5大错误购房观念,下半年如何理性入手房产? 周末陪发小小王去看房,他站在售楼处沙盘前反复纠结:"现在买吧,怕下个月房价跌了亏;再等等吧,又怕心仪的110㎡中间楼层被别人订走。"旁边他妈 妈还在帮腔:"买就买140㎡的!一步到位,以后生二胎也不用换,大房子住着多气派!"其实不光小王,咱身边刚需买房的人多半都有类似困惑——要么 被"买涨不买跌"的 ...
最近两年买房,请牢记7字真言:买现、买低、不买远,很关键
搜狐财经· 2025-10-20 14:20
其次,"买低"则建议购买多层住宅,而非高层住宅。近年来,国家出台"限高令",鼓励建造多层住宅。 相比高层住宅,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更小,防火抗震性能更好,出行也更为便利,同时避免了高层住宅 拆迁难的问题,提升了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最后,"不买远"意味着尽量避免购买远郊的房产。虽然远郊房价相对较低,但其周边配套设施往往不完 善,交通不便,生活成本较高。即使规划中的配套设施能够完善,也需要漫长的等待。此外,一旦市场 下行,远郊房产往往首当其冲,贬值风险更高。 因此,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选择现房、多层住宅,并尽量选择配套完善的区域, 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权益,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 经历了过去一年的市场调整,国内房地产的寒意在今年八月的数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国家统计局的数 据显示,在全国七十个大中城市里,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到了五十个,二手房更 是有五十六个城市的价格出现下滑,分别比上个月增加了十个和五个。而同比来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 下降的城市有四十九个,二手房则有六十一个城市加入降价行列,与上月持平。无论从环比还是同比数 据分析,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都在增加,这无疑预示着楼市正 ...
房产大佬建议:买三不买二,面积不超过110平,是何缘由?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09
一位资深的房产界人士曾给购房者提出建议,颇具参考价值:在选择房产时,优先考虑三居室,而非两 居室;同时,房屋面积尽量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这番建议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逻辑? 长期以来,高企的房价如同横亘在普通百姓面前的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房 价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让许多人望房兴叹,购房之路异常艰辛。数据显示, 2020年我国的平均房价收入比高达9.2,这意味着一个收入处于平均水平的家庭,需要不吃不喝积攒9.2 年的收入,才能勉强全款购买一套平均价格的房子。 即使是尚未结婚的年轻人,购房后也终将面临结婚生子的人生阶段。因此,在购房时,我们必须充分考 虑一个家庭的居住需求。以一家三口为例,两居室的房子往往只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两个房间都被 卧室占据,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利用。平时多余的物品只能堆放在客厅,导致居住空间拥挤不堪,居住 体验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三居室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除了两个卧室之外,剩余的一个房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 造。如果家庭物品较多,可以将其作为储物间,存放一些暂时不用的物品,从而保持室内空间的整洁宽 敞。如果需要在家办公,则可以将其 ...
二手结构 | 8月刚需发力,京沪深小面积低总价成交占比持增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10 17:44
二手房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8月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累计同比增长9% 与新房成交环比转降形成鲜明对比 [2] - 三季度二手房成交规模环比下降 但累计同比增幅显著好于新房 处于高位震荡行情 [15] 成交总价段特征 - 京沪深杭200万以内低总价段成交占比同比持增 上海43.78%占比最高 环比上升1.44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6.45个百分点 [3] - 北京 深圳 杭州200万以内成交占比同比分别增长3.24个百分点 1.0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3] - 京沪深300-600万刚改需求成交占比同比下降 北京300-400万 上海200-400万 深圳400-500万跌幅均超2个百分点 [3] - 高端需求相对稳定 北京3000万以上豪宅成交占比0.17% 其中3000-5000万同环比分别上升0.03和0.09个百分点 [4] - 上海 深圳5000万以上二手豪宅成交占比持增 杭州800-3000万成交套数占比同环比齐增 [4] 成交面积段特征 - 京沪深90平以内小面积段成交占比均在6成以上 上海90平以内占比同环比增幅均超0.7个百分点 [8] - 杭州100-180平中等面积和大面积段产品成交占比同环比齐增 [7][8] - 北京70㎡以下占比36.91% 上海38.77% 深圳31.84% 杭州20.52% [9] 成交区域特征 - 京沪成交占比增长区域多为近远郊片区 包括北京朝阳区 昌平区和平谷区 上海杨浦区 松江区和崇明区 [12] - 深杭成交占比增长区域多为城市核心区 包括深圳南山区 福田区 杭州上城区 滨江区 [12] - 主力区域集中度下降 北京朝阳区占比24.31%环比增2.1个百分点 深圳龙岗区占比25.82%环比增0.65个百分点 杭州上城区占比16.25%环比增1.7个百分点 [13] 市场趋势预判 - 9月季度末京沪深杭二手房成交或将迎来放量行情 [1][15] - 核心城市二手房价仍处下行周期 短期内"以价换量"趋势延续 [15] - 中高改小区放量取决于新增挂牌量和新房市场优质产品入市量 [15] - 刚需盘以价格为导向 远郊老破小交易周期将拉长 [15]
二手房成交“五连降” 这类低价房源成为8月黑马
每日商报· 2025-09-04 06:37
市场成交量 - 8月杭州二手房成交6633套 环比7月7163套下降7.4% 同比去年8月6688套微降0.88% [2] - 成交量自3月12413套峰值后连续5个月下跌 8月成交量仅高于今年1月和2月 [2] - 总价200万元以下房源成交占比达49.4% 较3月上升7.3个百分点 刚需市场持续主导 [2] 成交价格趋势 - 8月市区二手住宅成交均价28178元/平方米 环比微涨0.2% 同比上涨2.0% 止住下滑势头 [2] - 前20名小区中有6个成交单价超40000元/平方米 高端改善市场表现活跃 [3] - 青山湖越秀星汇城成交均价9082元/平方米 环比下跌2.5% 反映外围板块价格压力 [3] 区域与产品结构分化 - 临安青山湖、余杭闲林、萧山义桥等外围刚需板块集中放量 取代市中心老破小成为刚需主力 [2] - 前20名小区中8个均价低于20000元/平方米 5个为交付不满一年的次新改善小区 [3] - 申花板块杭曜置地中心(47274元/平方米)和星瓒颂锦府(47541元/平方米)分列成交第三四位 后者年内累计成交185套领跑全市 [3] 特殊品类表现 - 安置房异军突起 3个次新安置房小区进入成交前十 [3][4] - 萧山江湘云庐成交37套(环比增520%) 均价16294元/平方米 为铁路安置房项目 [1][4] - 浙工新村成交14套(环比增75%)均价41225元/平方米 杜诗苑成交13套(环比增160%)均价12959元/平方米 [1][5] 高端改善市场动态 - 亚运村桂冠东方成交12套(环比增18%)均价46417元/平方米(环比跌1%) [3] - 申花绿城馥香园成交11套(环比增57%)均价62337元/平方米(环比跌6.2%) [3] - 核心区高端项目成交量回升但价格承压 呈现量增价跌态势 [3]
购房新政突然出台,刚需族或将受益,上千万家庭购房成本下降!
搜狐财经· 2025-09-02 12:35
政策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8.7% 销售额同比下降12.3% 北京地区新房成交量同比跌幅达21.8% [2] - 房地产行业贡献GDP比重达17.2% 带动超过40个相关产业 创造约4500万个就业岗位 [2] - 全国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飙升至12:1 偏离国际公认4:1合理区间 约3700万年轻人面临购房困境 [3] - 2030年城镇化率预计达72.3% 新增城镇人口约1.2亿 存在巨大住房需求 [3] 政策核心内容 - 首套房首付比例从30%调整为最低20% 部分城市可下探至15% 例如上海600万元房产首付从180万元降至120万元 [6] - 首套房贷款利率上限设定为3.6% 较此前平均水平下调1.2个百分点 例如广州300万元贷款30年期月还款减少2160元 累计节省利息78万元 [6] - 一线城市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120万元 二线城市100万元 三四线城市80万元 例如武汉公积金贷款额度从60万元提升至90万元 [6] - 部分城市取消或放宽限购政策 例如杭州社保缴纳要求从3年降至1年 使近20万新市民提前获得购房资格 [7] - 首套房契税从1.5%下调至1% 二手房增值税免征年限从5年缩短至2年 例如成都350万元二手房契税节省1.75万元 [9] 政策实施细节 - "刚需族"界定为22至45周岁无房或仅有一套住房群体 家庭收入处于当地中等及以下 全国约2.1亿人符合标准 [9] - 首批22个城市于2025年7月15日实施 其余城市10月1日前全面推开 政策预计至少执行两年 [10] - 申请需提供无房证明 收入证明 社保或纳税记录等基本材料 审批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 [11] - 新房优惠包括首付利率调整及开发商最高12%额外折扣 二手房优惠集中在首付比例和税费减免 过户时间从45天缩短至30天效率提升35% [13] 市场影响与策略 - 北京通州案例显示首付从138万元降至92万元 购房计划提前三年实现 [10] - 建议对比3-5家银行贷款方案 例如深圳案例显示通过对比可获得3.65%超低利率 30年节省6.3万元 [14] - 开发商推出首付分期方案 例如杭州楼盘首付支付一半剩余半年内付清 政策发布后三天成交量86套较上月激增215% [14] - 公积金贷款优势显著 例如成都案例显示公积金贷款年利率2.75%较商业贷款低近1个百分点 30年节省利息25万元 [15] 行业未来趋势 - 北京上海等7城市试点取消"限跌令" 允许房价适度调整 预计部分区域房价可能出现5%下调空间 [16] - 5000亿元建设资金投入长租公寓市场 北京启动12个试点项目提供3.8万套租赁住房 租金较市场价低15% [16] - "以房养老"计划鼓励老年人住房置换 有望释放约1200万套存量住房 上海试点按月领取房产评估价值0.4%的养老金 [16] - 房地产税试点范围扩大 新增5-8个城市 主要针对拥有3套及以上住房家庭 税率约为房产评估价值0.6-1.2% [16]
刚需持续发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7000套
证券日报· 2025-08-01 23:55
深圳楼市7月成交情况 - 7月份深圳一手住宅网签2664套,环比下滑18.7%[1] - 其中预售成交1441套,环比下滑24.1%,为近17个月最低[1] - 现售成交1223套,环比下滑11.2%[1] - 二手住宅过户4656套,环比上升3.4%[1] - 一二手住宅合计成交7320套,较6月份7777套下降5.88%[1] 市场分化原因分析 - 新楼盘因面积、位置等因素市场关注度较低[1] - 新推出楼盘价格较高或位置不佳促使购房者转向二手市场[1] - 一手市场购房者"买涨不买跌"预期浓厚,等待更大折扣[2] - 二手业主普遍肯让价,成交均价和挂牌价连续调整刺激需求[2] 二手市场持续企稳 - 3-4月二手住宅过户套数分别为6078套、5733套,呈现"金三银四"[2] - 5-7月连续三个月单月二手过户套数保持在4500套以上[2] - 7月二手住宅录得量5669套,环比上升2.2%[2] - 5-7月二手住宅录得量均超5000套[2] 刚需成为市场重要支撑 - 7月90平方米以下预售新房成交572套,占比39.69%,较6月提升超2个百分点[2] - 7月300万元以下二手刚需小户型成交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27.2%[3] - 2月以来300万元以下二手刚需占比从22.4%提升至27.2%[3] - 政策组合拳降低300万元以内房源首付与税费门槛,释放刚需[3]
哈市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量超3万套丨全市二手房成交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特点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23
市场整体表现 - 哈尔滨2025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31394套,同比呈上升趋势[1] - 一季度成交13435套同比上涨6%,二季度4月6769套同比涨3.47%,5月5608套同比涨1.74%,6月5582套同比涨3.93%,整体稳中有升[3] - 大盛地产上半年成交量同比上涨16%,骄阳地产同比增26.4%,环比增20.1%[3] 区域分化特征 - 南岗区、道外区、香坊区、道里区成交量均上升,道外区增幅达72%,南岗区增31%[3] - 刚需群体偏好香坊区、道外区低总价房源,改善型需求集中于南岗区哈西、道里区群力等配套优质区域[6] - 核心区域如南岗区、道里区因教育商业配套完善,价格波动较小[9] 需求结构分析 - 刚需占比约60%,改善型需求占比35%[1][6] - 骄阳地产7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成交同比增36.9%,70-110平方米轻度改善型房源增26%[5] - 刚需群体多为首次置业年轻购房者,对面积和总价敏感;改善型群体更关注品质和环境[6] 交易模式变化 - 二手房成交周期从20-30天缩短至15-20天[3] - 线上带看和签约模式扩大客户群体,促进成交量[3] - 文旅效应带动省外客群置业,大盛地产线上成交客户多与旅游经历相关,有客户连带推荐购买6套总价20万元左右房源[8] 政策与市场调节 - 房贷利率下调、首付比例降低、契税优惠等政策红利显现[8] - 新房降价加剧市场竞争,但核心区域因资源稀缺价格稳定[9] - 特色房源如学区房、地铁房、民宿需求持续,经纪机构推出专项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