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息净收入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银行(002966):高拨备,稳而优的业绩增长备受长线资金青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1 13: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苏州银行维持"买入"评级 [2][11] 核心观点 - 苏州银行三季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双双提升 9M25营收同比增长202%至94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2%至448亿元 业绩趋势向好 [5][7] - 利息净收入增速逐季回升 9M25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89% 较1H25的27%显著提升 规模扩张是主要正贡献因素 对营收正贡献度达89个百分点 [7] -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3Q25不良率环比持平于083% 拨备覆盖率虽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421% 但仍处于行业高位 为业绩提供保障 [5][7][11] - 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24% 吸引长线资金入场 三季度新进股东江苏新华报业持股181% 第一大股东国发集团增持至152% [7] - 对公信贷保持高景气增长 3Q25贷款同比增长116% 9M25新增贷款352亿元 其中对公贷款新增403亿元 而零售贷款需求仍显疲弱 [7] 财务业绩分析 - 营收增长加速 9M25营业收入948亿元 同比增长202% 较1H25的181%有所提升 [5][7] - 净利润增长稳健 9M25归母净利润448亿元 同比增长712% 较1H25的615%提高约1个百分点 [5][7] - 息差企稳回升 9M25净息差较1H25提升1个基点至134% 测算3Q25单季息差137% 环比上升6个基点 [11] - 非息收入承压 9M25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04% 主要受债市利率上行影响 其他非息收入下滑15% 手续费收入增速放缓至05% [7] 资产质量与风控 - 不良率保持低位 3Q25不良贷款率083% 与2Q25持平 关注率微升5个基点至080% [11] - 拨备覆盖充足 3Q25拨备覆盖率42059% 虽较2Q25下降173个百分点 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1] - 风险生成率可控 估算9M25年化加回核销回收不良生成率063% 较1H25的069%有所改善 [11] 业务结构分析 - 对公业务主导信贷增长 3Q25对公贷款新增79亿元 占总贷款比例升至765% 而零售贷款下降28亿元 占比降至235% [7][10] - 资产结构稳定 3Q25总贷款占比475% 金融投资占比375% 同业资产占比66%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3% 79% 83% [6][11] - 当前估值具吸引力 基于2025年预测 市盈率698倍 市净率071倍 股息率45% [2][6][16]
贷款“三查”形同虚设,重庆银行屡罚不改的合规之困
观察者网· 2025-10-23 22:10
近期监管处罚 - 2025年10月22日,公司因贷款"三查"不尽职、投资业务不审慎被罚款220万元,相关负责人刘晓娜被警告[1] - 2021年至今,公司累计收到罚款超过1500万元,违规事项涵盖贷款管理、投资业务、反洗钱等多个领域[1][7] - 2021年12月,公司因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贷前调查不尽职形成"假按揭"贷款等多项违规被罚430万元[7] - 2022年6月,公司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被罚395万元,具体包括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等[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增长3.8%[3] - 利息净收入连续三年下降,2024年为101.76亿元,同比下降2.59%[4] - 净息差持续收窄,2024年为1.35%,较上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位列倒数第四[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88亿元,同比大增115.73%,投资收益23.62亿元,同比增长17.5%[4] 资产质量状况 - 整体不良贷款率1.25%,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45.08%[5] - 2024年大幅核销不良贷款30.49亿元,几乎是上年的2倍[5] - 零售贷款不良率达到2.71%,创历史最高值,其中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从0.77%升至1.49%,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从4.42%升至5.7%,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从1.99%升至3.04%[5][6]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5.63%,持有的重庆爱普地产5亿元企业债已逾期无法偿还[6] 高管团队变动 - 2023年以来完成董事长、行长及多名副行长的全面更替,形成"一正六副"的高管架构[8][9] - 新任管理团队呈现年轻化趋势,"70后"和"75后"成为主力军,董事长杨秀明生于1970年,行长高嵩、副行长侯曦蒙同为1970年生[10] - 新任高管中有两位来自重庆农商行,反映出公司希望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内部改革的意图[10] 业务风险与挑战 - 贷款"三查"不尽职问题暴露出公司在风险管控体系上的明显短板[2] - 净息差持续下行反映出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资产端收益率不断下行,负债端成本居高不下[4] - 依赖中间业务和投资收益的盈利模式并不稳固,收入的可持续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4]
拆解上市银行业绩:中间业务收入驱动营收增长 拨备不再反哺利润
新浪财经· 2025-09-04 21:43
核心观点 - 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扭转此前两年下滑趋势 [1] - 净利润增长驱动因素从债券投资和拨备转为中间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3% [3][4][8] - 净息差持续收窄至1.42%,同比下降12个基点,因贷款利率下行快于存款利率,低利率环境或长期持续 [4][5][6] - 银行通过发展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应对息差压力,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14%,较美国银行业40%仍有提升空间 [10][12] - 债券投资收益同比持平,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600多亿元降至19亿元,拨备计提同比微增1.2%,未再反哺利润 [13][14][15] 营收与利润表现 - 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2年和2023年同期增速分别为-3.4%和-2% [1][4] - 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保持正增长 [1] - 利息净收入2万亿元,同比下降1.3%,连续两年负增长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095亿元,同比增长3.1%,扭转2021-2024年上半年负增或持平趋势 [3][8] 净息差变化与原因 - 净息差1.42%,同比下降12个基点,2020-2024五年间下降67个基点,此前10年仅降30个基点 [4][5] - 贷款利率下行迅速,工商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00多个基点至2.79%,计息负债成本率仅降13个基点至1.63% [5] - 存款利率因竞争激烈和定期化降得慢,高息定期存款到期后结构好转,但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仍带来压力 [5][6] - 低利率环境可能长期持续,净息差或继续保持在低位甚至收窄 [6] 中间业务收入增长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因基数降低、存款向理财保险迁移、资本市场回暖带动代销收入上升 [10] - 财富管理、理财和基金代销收入贡献显著,信用卡业务收入不理想 [10] - 中间业务具备资本占用少、稳定性高和风险较低特点,被视为破局关键 [10] - 银行加大非利息收入拓展力度,发展对公和零售财富管理业务 [11][12] 债券投资与拨备计提 - 债券投资收益同比持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上年600多亿元降至19亿元 [13][14] - 银行通过处置高票息债券兑现收益,大行债券投资收益更可持续 [13][14] - 信用减值损失7010亿元,同比微增1.2%,拨备计提加强反映对资产质量审慎判断 [15] - 此前2020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增,2021-2024年上半年均为负增长,通过少计提拨备平滑利润 [14]
矛盾的江阴银行,大涨同时伴随着“窘迫”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5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01亿元 同比增长10.45% 利润总额9.43亿元 同比增长38.30% 归母净利润8.46亿元 同比增长16.69% [1] - 净息差1.54% 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 但较一季度末回升0.03个百分点 [3] - 不良贷款率0.86% 与上年末持平 拨备覆盖率381.22% 较年初提高11.90个百分点 [4] 非息收入与投资收益 - 非利息收入9.92亿元 同比增长30.26% 连续三年增长 [2] - 投资收益8.82亿元 同比增加3.96亿元 增幅81.44% 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2.35%升至36.72% [2] -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253.35亿元 较上年末197.03亿元增长28.58% [3] - 处置债权投资收益6.66亿元 同比增加3.96亿元 增幅46.9% [3] 利息收入与资金业务 - 利息净收入14.09亿元 同比微降0.23% [4] - 资金业务利息净亏损3.65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扩大30.71%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008.5万元 同比下降35.18% [5] 零售业务表现 - 个人贷款规模205.07亿元 连续两年缩水 [6] - 个贷利息收入4.22亿元 同比减少9503万元 降幅18.37% [6] - 个人贷款占总贷款比例从16.64%下滑至15.6% [6] 对公业务表现 - 对公业务资产规模1105.86亿元 较年初增长13.15% [8] - 对公营收10.51亿元 同比减少0.76% 营业利润3.26亿元 同比减少1.81% [8] - 制造业贷款占比31.47% 为A股上市银行中最高之一 [8] 行业比较与战略定位 - 投资收益贡献度提升为行业普遍现象 [5] - 全球银行排名第506位 较去年上升26位 连续三年提升 [9] - 零售转型滞后 需加强普惠金融扩面及绿色科创企业融资支持 [9]
苏州银行(002966):异地信贷贡献再提升,稳业绩高拨备获耐心资本增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9 17: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0] 核心观点 - 异地分行信贷贡献提升至40%,成为新增长点 [7] - 业绩稳健增长,1H25营收65.0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6.2%) [5][7] -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2Q25不良率0.83%,拨备覆盖率438% [5][7] - 息差边际企稳,2Q25息差1.31%(环比收窄3bps,同比降幅13bps) [7] - 大股东及险资增持,国发集团持股比例达14.92%,国寿持股提升至3.34% [7] 财务表现 - 利息净收入增速回正,1H25同比+2.7%(1Q25为-0.6%) [7] - 非息收入微增0.1%,手续费收入增速放缓至9.0%(1Q25为+22.5%) [7] - 2Q25拨备计提力度加大,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4.4% [7] - 付息成本率显著改善,1H25下行25bps至1.90% [10]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3%、7.9%、8.3% [10] 业务结构 - 对公贷款支撑信贷增量,1H25新增421亿元(含票据压降96亿元) [7][11] - 零售贷款疲弱,1H25减少23亿元,个人经营贷下降43亿元 [7][11] - 省内异地分行贷款余额占比提升至44.1%(较年初+3.4pct) [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新增208亿元,贡献过半信贷增量 [7][11] 资产质量 - 零售不良率上升至1.80%(较年初+14bps),对公不良率稳定在0.51% [10] - 关注率环比提升7bps至0.75%,逾期率下降至0.99% [10] - 年化不良生成率0.58%(2024年为0.47%) [10] 估值比较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B为0.73倍,低于A股银行板块平均0.69倍 [6][21] - 2025年预测PE为7.14倍,股息率4.81% [2][6]
杭州银行(600926):利息加速,息差企稳,利润持续高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5-05 1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杭州银行2025Q1营收、归母净利润、利息净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存贷增长强劲,预计全年信贷保持双位数以上增速,息差企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速回升,资产质量优异,分红比例提升后未来三年复合股息率预计领跑行业,当前估值被显著低估,重点推荐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 - 2025Q1利息净收入加速增长6.8%,源于净息差企稳及扩表强劲;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5.4%,受去年高基数和一季度债市波动影响,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下滑18.0%,Q1末OCI余额环比下降19亿至37亿元,预计兑现部分浮盈释放盈利;中收同比增长22.2%,源于财富代销降费影响出清及理财规模持续增长;信用减值金额同比下降57%至6.8亿,信用成本同比降低,推动盈利加速释放,Q1净利润保持17.3%的高增速 [12] 规模 - 2025Q1总资产较期初增长5.2%,贷款较期初增长6.2%,对公(含贴现)较期初增长9.7%,零售贷款规模较期初小幅下滑1.3%,预计受消费贷、经营贷需求下降影响,房贷预计延续回暖态势;存款较期初增长6.0%,对公增速6.6%,零售增速6.5%,Q1末活期占比41%,环比回升1pct,预计全年信贷继续保持双位数以上增速 [12] 息差 - 预计2025Q1息差企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速回升,2024全年净息差1.41%,Q4以来净息差企稳,核心源于负债成本加速下行,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预计放缓;2024全年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15BP,预计Q1存款成本保持改善趋势,全年维度看,预计负债成本将持续加速下行,即使年内贷款降息,预计也可对冲部分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影响,利息净收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12] 资产质量 - Q1末不良率稳定于0.76%,关注率环比-1BP至0.54%,拨备覆盖率环比小幅回落11pct至530%,绝对水平继续保持行业第一,各项指标保持优异;2024全年不良净生成率0.80%,同比上行,主要反映零售风险波动,但不良净生成率绝对水平仍保持同业良好水平;考虑杭州银行互联网贷款规模占比较低且与头部机构合作,预计风险总体可控;非信贷资产的减值准备仍然充裕,2024年末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高达119亿元,预计可对盈利的长期可持续高增长形成支撑 [12] 投资建议 - 业绩长期保持高质量高增长,当前估值被显著低估,Q1利润保持高增速,息差企稳、利息净收入增速上行,扩表保持强劲,预计全年利润增速、ROE水平、资产质量指标继续领跑行业;目前估值0.74x2025PB,对应未来一年预期股息率4.7%;2024年分红比例提升后DPS同比高增长25%,结合利润增速,未来三年复合股息率预计领跑行业;短期股价临近可转债强赎价,造成估值被显著低估,转债消化后估值存在上行空间,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合计(千元)|2,112,355,860|2,365,838,563|2,626,080,805|2,914,949,694| |营业收入(千元)|38,381,172|40,017,687|42,839,598|46,171,882| |利息净收入(千元)|24,457,062|27,914,954|31,872,979|36,051,689|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千元)|3,719,599|3,920,220|4,013,003|4,208,053| |投资收益等(千元)|10,204,511|8,182,513|6,953,615|5,912,139| |营业支出(千元)|19,121,934|17,964,842|17,914,903|18,413,144| |信用减值损失(千元)|7,446,335|5,970,688|5,075,307|4,575,198| |营业利润(千元)|19,259,238|22,052,845|24,924,694|27,758,738| |归母净利润(千元)|16,982,563|19,597,536|22,153,482|24,675,780| |资产总额增速|14.72%|12.00%|11.00%|11.00%| |贷款总额增速|16.16%|12.27%|12.51%|12.65%| |负债总额增速|14.23%|11.89%|11.03%|11.02%| |存款总额增速|21.74%|13.62%|11.60%|11.61%| |营业收入增速|9.61%|4.26%|7.05%|7.78%| |利息净收入增速|4.37%|14.14%|14.18%|13.11%| |非利息净收入增速|20.21%|-13.08%|-9.39%|-7.72%| |成本收入比|29.41%|29.00%|29.00%|29.00%| |归母净利润增速|18.07%|15.40%|13.04%|11.39%| |EPS(元)|2.69|2.96|3.36|3.76| |BVPS(元)|18.03|19.74|22.32|25.21| |ROE|16.02%|15.98%|15.99%|15.83%| |ROA|0.86%|0.88%|0.89%|0.89%| |净息差|1.41%|1.38%|1.40%|1.43%| |不良贷款率|0.76%|0.76%|0.75%|0.75%| |拨备覆盖率|541%|521%|488%|453%| |P/E|5.46|4.97|4.37|3.91| |P/B|0.82|0.74|0.66|0.58| [20]
大行股价突然下跌 一季报谁喜谁忧
经济观察网· 2025-04-30 20:56
银行股表现 - 银行指数在连续上行创出新高后于2025年4月30日突然下跌 [1] - 早市开盘后银行股全线走低 建设银行股价跌超3%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等个股股价跌超2% [1] - 截至当日收盘 工商银行下跌3.58%收于7.01元/股 建设银行下跌3.21%收于9.06元/股 农业银行下跌3.04%收于5.42元/股 中国银行下跌2.98%收于5.53元/股 邮储银行下跌2.29%收于5.12元/股 交通银行下跌1.32%收于7.47元/股 [1] 一季度财报表现 - 多家银行2025年一季度报告不及预期被视为银行股走跌因素之一 [2] - 6家国有大行一季报披露完毕 除农业银行外其余5家国有大行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2] - 农业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6.74亿元同比增长0.3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9.31亿元同比增长2.20% [2] - 工商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27.74亿元同比下降3.2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56亿元同比下降3.99% [2] - 建设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00.70亿元同比下降5.4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33.51亿元同比下降3.99% [2] - 邮储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3.63亿元同比下降0.07% 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252.46亿元同比下降2.62% [2] - 中国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49.29亿元同比增长2.5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43.64亿元同比下降2.90% [3] - 交通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3.74亿元同比下降1.0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3.72亿元同比增长1.54% [3] 利息净收入与非息收入 - 利息净收入成为大行业绩主要拖累因素 6家国有大行中仅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高于去年同期 [3] - 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86%至1567.84亿元 [4] - 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74%至1405.77亿元 [4] - 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1077.27亿元同比减少49.85亿元同比下降4.42% [4] - 建设银行利息净收入1419.23亿元同比减少5.21% [4] - 邮储银行利息净收入688.57亿元同比减少27.16亿元同比下降3.79% [4]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572.02亿元同比增加90.96亿元同比增长18.91% 非利息收入占比34.68% [4] - 农业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增速45.3%较2024年全年增速进一步上行 [6] - 农业银行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0.09亿元同比下降3.54% [5]
招商银行(600036):非息拖累营收,高拨备优势稳固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13: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招行一季报凸显低成本带来的息差优势,以及对公及零售客群基础赋予的更灵活的信贷摆布空间 消化非息阶段性影响后,利息净收入改善决定招行有望更早实现营收企稳回暖,看好2025年招行业绩稳步修复 [9] 报告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380.17亿元、3475.69亿元、3636.1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2%、2.8%、4.6% [5][21] - 2025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69亿元、154.16亿元、162.4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9%、3.0%、5.4% [5][21] - 2025 - 2027年预计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4%、0.94%、0.95%,拨备覆盖率分别为402.09%、400.92%、400.85% [5][21] 营收与利润情况 - 1Q25招行营收同比下滑3.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1% [4][6] - 非息收入下滑10.6%,拖累营收增速4.2pct,其中其他非息下滑22%,拖累3.6pct,中收下滑2.5%,拖累0.6pct [6] - 利息净收入延续正增1.9%,贡献营收增速1.2pct,其中规模增长贡献4.5pct,息差收窄拖累3.3pct [6] - 非信贷拨备转回部分弥补利润下行压力,拨备反哺利润增速1.9pct [6] 信贷投放情况 - 1Q25招行贷款同比增长5.2%,单季新增贷款约2200亿,同比少增约460亿,主要拖累来自零售端 [6] - 1Q25零售新增127亿,同比少增约480亿,小微投放趋缓、消费类向更低风险的自营消费贷调整,按揭平稳增长 [6] - 1Q25对公单季新增超1700亿,同比基本持平,租赁商服和基建类、制造业、信息科技、批零等合计贡献超8成 [6] 息差情况 - 1Q25招行息差1.91%,季度环比仅微降3bps,继续位居国股行前列 [9] - 资产收益率延续下行,1Q25生息资产收益率3.21%,季度环比下降12bps,其中贷款利率3.53%,季度环比下降18bps [9] - 负债成本低位再降,1Q25付息负债成本率1.39%,季度环比下降11bps,其中存款成本仅1.29%,季度环比下降11bps [9] 资产质量情况 - 1Q25招行不良率0.92%,季度环比下降1bp,其中对公不良率下降5bps至0.95%,零售不良率上升3bps至1.01% [9] - 1Q25不良生成率1%,与2024年基本持平,其中对公不良生成率仅0.15%,零售(不含信用卡)、信用卡不良生成率分别为0.85%和4.29% [9] - 1Q25招行拨备覆盖率410%,季度环比微降2pct,仍维持较高水平 [9] 客户与AUM情况 - 1Q25零售客户数达21200万户,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达547.5万户,私行客户数达17.7万户 [17] - 1Q25零售AUM达155683亿元,同比增长12.3% [17]
利息收入缩水,净利10年首次负增长,厦门银行业绩“稳健”背后是投资收益
华夏时报· 2025-04-30 11:2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增长2.79%,较2023年增加1.56亿元,但净利润27.06亿元,同比减少1.69%,较2023年减少0.46亿元,为近十年来首次增收不增利 [2][3] - 利息净收入40.05亿元,同比减少3.22亿元,降幅7.43%,主要受LPR利率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影响,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减少3.19亿元 [4] - 非利息净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37.45%,其中投资收益10.26亿元,同比大增121.14%,增加5.62亿元,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关键因素 [4][5] 业务结构 - 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至69.5%,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至30.5%,投资收益自2019年以来持续成为重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一度接近20% [4][5] - 公司通过配置地方债、信用债等高收益资产优化投资组合,2024年债券市场操作策略为"靠前配置+灵活交易",预计2025年债券市场仍有配置和交易机会 [5] - 企业贷款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占比未披露)、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类贷款余额合计758.72亿元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74%,较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稳中有降,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有效化解 [7] - 关注类贷款金额62.3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2.32亿元,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移率大幅提升,系公司基于审慎原则主动调整风险分类所致 [7] - 信用减值损失7.01亿元,同比增加0.52亿元,其中贷款减值损失8.47亿元,同比增加7514万元,占减值损失总额的120.74%,部分与东方集团4.19亿元贷款纠纷相关 [6] 市场反应与公司举措 -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下跌4.05%至5.92元/股,董监高拟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96.4万元以提振信心 [8] - 新任董事长洪枇杷提出将公司打造为"厦门金融排头兵"和"福建金融主力军"的战略定位 [3] - 2024年公司完成多项高管调整,涉及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副行长等关键岗位 [3]
南京银行(601009):利息净收入高增,资产质量整体向好
东方证券· 2025-04-22 22: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测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9.9%/9.1%/9.5%,BVPS为15.68/17.26/18.98元,当前股价对应25/26/27年PB为0.67X/0.60X/0.55X,给予25年0.76倍PB,对应合理价值11.98元/股 [3] - 利息净收入高增,其他非息收入拖累有限,25Q1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环比+13.2pct至17.8%,净息差企稳回升,24年末/25Q1其他非息收入增速为20%/-4.5%,25Q1其他综合收益较年初减少约21.6亿元 [9] - 资产扩张强劲,贵金属业务增长突出,25Q1净息差或企稳回升,截至25Q1,总资产、贷款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5.4%、14.7%,贵金属业务余额从24年末的0.6亿元升至25Q1的60亿元 [9] - 24H2或加大个贷不良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整体向好,拨备覆盖率小幅下行,截至25Q1,不良率0.83%,持平于24年末,关注率1.15%,较24年末下行5BP,测算不良净生成率较24Q1/24年末分别下降39BP/43BP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160、50,273、55,094、60,409、66,416百万元,同比增长1.2%、11.3%、9.6%、9.6%、9.9% [4]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22,003、24,892、27,375、29,745、32,519百万元,同比增长13.8%、13.1%、10.0%、8.7%、9.3% [4]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502、20,177、22,183、24,211、26,522百万元,同比增长0.5%、9.1%、9.9%、9.1%、9.5% [4]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8、1.72、1.90、2.09、2.2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3.34、14.24、15.68、17.26、18.98元 [4] - 2023 - 2027年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9%、0.8%、0.8%、0.8%、0.9%,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1%、13.0%、12.7%、12.7%、12.7% [4]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6.21、5.70、5.49、5.00、4.55,市净率分别为0.78、0.73、0.67、0.60、0.55 [4] 股价表现 - 2025年04月22日股价为10.44元,目标价格为11.98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为11.52/8.2元 [5] - 1周、1月、3月、12月绝对表现%分别为-0.19、2.05、1.26、22.61,相对表现%分别为-0.79、5.39、1.6、15.44,沪深300%分别为0.6、-3.34、-0.34、7.17 [6]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7年净利息收入分别为25,452、26,627、30,265、34,339、39,043百万元,贷款总额分别为1,099,073、1,256,398、1,407,166、1,576,026、1,749,389百万元等 [11] - 利润表:核心假设包括贷款增速、存款增速等,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160、50,273、55,094、60,409、66,416百万元等 [11] - 业绩增长率:2023 - 2027年净利息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63%、4.62%、13.66%、13.46%、13.70%,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24%、11.32%、9.59%、9.65%、9.94%等 [11] - 盈利能力:2023 - 2027年ROAA分别为0.86%、0.83%、0.83%、0.85%、0.87%,ROAE分别为13.12%、12.97%、12.72%、12.67%、12.66%等 [11] - 资本状况:2023 - 2027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53%、13.72%、12.93%、12.20%、11.54%,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40%、11.12%、10.79%、10.47%、10.16%等 [11] - 资产质量:2023 - 2027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0%、0.83%、0.82%、0.82%、0.81%,拨贷比分别为3.24%、2.77%、2.51%、2.29%、2.18%等 [11] - 估值和每股指标:2023 - 2027年P/E分别为6.21、5.70、5.49、5.00、4.55,P/B分别为0.78、0.73、0.67、0.60、0.55,EPS分别为1.68、1.72、1.90、2.09、2.29元,BVPS分别为13.34、14.24、15.68、17.26、18.98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