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业务

搜索文档
IPO承销保荐江湖悄然生变 多年榜首易主 前12家券商份额占比超七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3:51
证券时报记者 谭楚丹 首发(IPO)承销保荐江湖生变,上半年投行获受理项目数座次排序已发生根本变化。 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分别以14单、10单项目数依次排在第三位、第四位。前者同样以北交所项目为主, 上半年共有11单获得受理,占比近80%;后者以沪深市场为主,其中沪深主板合计有4单,创业板有3 单。 华泰联合证券与国联民生分别以9单并列第五位。此外,国金证券在今年上半年有8单IPO项目获得受 理;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与东吴证券各有7单;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国投证券各有6单。 中小投行难分一杯羹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多达21家投行今年上半年获得受理的项目不超过3单,占比达56%。 具体来看,7家券商上半年受理项目数量均只有2单,包括头部券商银河证券。其余14家中小券商上半年 均只有1单项目被受理。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上半年共有38家券商共177个IPO项目获得受理,其中国泰海通证券以26单的总 量登顶,取代连续多年领跑的中信证券。自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新公司保荐代表人数量跃居行 业第一,投行竞争力如何也受到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上半年获受理项目数前12的券商(3家并列第十)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73%。与之对应的 ...
头部券商发力北交所业务 中信证券IPO承销额跃居榜首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北交所业务竞争格局变化 - 北交所曾是中小券商新业务竞争主战场 大型券商现正发力该领域 [1] - 招商证券保荐东昂科技向北交所递交IPO申报书 是大型券商发力北交所业务最新案例 [1] - 头部券商阵容扩大 Wind数据显示北交所IPO承销金额排名中大型券商从2022年4家增长至2023年6家 [1][2] 券商北交所IPO承销业务表现 - 中信证券2023年北交所IPO承销金额达13.1亿元 位居行业第一 较2022年2.99亿元大幅增长 [2] - 中信证券2023年承销北交所IPO家数5家 行业排名第3 2022年仅承销1家排名第27 [2] - 2023年北交所IPO承销金额前十券商中6家为头部或大型券商 包括中信建投 申万宏源 国泰君安 中金公司 海通证券 [2] 头部券商北交所业务战略布局 - 中金公司以北交所业务为核心 创新性成立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 构建一体化服务生态 [2] - 中信建投抓住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机遇 打造懂行业懂专业金融服务团队 强化投行与投资联动综合服务体系 [3] - 头部券商在投资做市等领域加紧布局北交所 [1] 券商北交所投资业务进展 - 中信建投子公司出资35%参与设立北京金建北交股权基金 重点聚焦拟北交所上市优质企业 [4] - 该基金60%以上可投金额将主要投向拟在北交所上市优质企业 重点聚焦制造业 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4] 券商北交所做市业务布局 - 中金公司2023年12月开通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权限 成为北交所第16家做市商 [4] - 北交所做市商数量从2023年2月上线时15家扩展至16家 头部券商与中小券商几乎平分秋色 [4] - 依据《特别规定》 取得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资格券商可在北交所开展做市交易业务 [5]
二季度券商北交所、新三板业务执业质量排名出炉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23
行业格局 - 头部券商优势地位保持稳固,中小券商通过细分赛道突破实现排名大幅跃升[1] - 第二季度103家券商参与评价,申万宏源以149.3分位列榜首,国投证券(140.55分)、东兴证券(134.6分)分列二三名[2] - 排名变动显著:申万宏源从第6升至第1,国投证券从第15升至第2,东兴证券从第68跃至第3[2] 业务表现 - 专业质量得分前三为申万宏源(49.3分)、国投证券(44.55分)、东兴证券(34.6分)[3] - 头部券商包揽综合业务榜首,中小券商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北交所保荐业务申万宏源/国投证券/东兴证券并列第一(16分),做市业务中信证券领先,推荐挂牌业务中信建投/国泰海通并列第一(10分)[3] - 开源证券在研究业务和持续督导业务得分最高,东北证券在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领先,东方财富领跑经纪业务[3] 北交所发展 - 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68家,总市值8321.79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4.51%,北证50指数年内上涨36.69%[4] - 东北证券聚焦北交所业务战略,第一创业构建从挂牌到IPO的全周期服务体系[4] - 并购重组成为券商重点机遇,北交所制度优化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高质量发展[5][6] 战略方向 - 中小券商需结合资源禀赋打造差异化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4] - 券商积极布局北交所业务闭环,包括推荐挂牌、融资对接、IPO及持续督导等环节[4]
继续承压!券商投行亏损面扩大,下一步怎么走?
券商中国· 2025-05-04 23:37
投行业务整体表现 - 2024年投行业务业绩惨淡,6家投行子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1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营业利润为负值,亏损家数较2023年明显增加 [1] - 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大幅萎缩,2024年募集金额2782.87亿元,同比下降75.55%,其中IPO募资额缩水81.25%,再融资规模缩水72.96% [2] - 债券发行规模保持增长,证券业全年债券发行总规模48.45万亿元,同比增加6.83% [2] - 36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出现业绩下滑,占比86% [2] 大型券商投行业务表现 - 华泰联合证券2024年营业收入16.01亿元,归母净利润-2.44亿元,由盈转亏 [2]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2024年归母净利润-4.8亿元,由盈转亏 [2] - 国金证券投行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32.55%,营业利润转为负值(-4987万元) [2] - 国信证券投行业务2024年收入10.51亿元,同比下滑25.92%,营业利润率仅1.52%,几近盈亏临界点 [2] - 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投行业务收入规模双双下滑逾30%,营业利润率下降至不足20%,前一年度在40%左右 [3] 中小券商投行业务表现 - 长江承销保荐2024年归母净利润-0.81亿元 [4] - 华英证券(现更名为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净利润-401.16万元 [4] - 方正承销保荐2024年营业收入-3.70亿元,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剔除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5.8亿元的影响后,投行利润仍为负 [4] - 中德证券已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利润-6066.57万元 [5] - 国元证券投行业务营业利润亏损8239.27万元,华西证券亏损8175.60万元,两家券商投行业务已连续2年营业利润为负值 [6] - 中银证券、东兴证券、中原证券、国海证券等投行业务营业利润均为负值,其中中原证券与国海证券已连续3年营业利润为负 [6] 应对措施 - 券商持续压缩成本,国元证券2024年投行人工成本降至2.34亿元,较2022年峰值(3.81亿元)减少38.6%,投行从业人员数量较2022年减员7.7% [7] - 多家券商将新三板业务、北交所业务、并购重组业务作为未来布局方向 [7] - 东兴证券2025年将加强北交所业务储备,聚焦并购重组业务,挖掘上市公司客户资源 [8] - 国金证券计划加快新三板客户培养和转化,提升北交所公开发行业务占有率,提前布局北交所上市公司再融资业务,并引导中小规模非上市企业客户通过并购重组进入资本市场 [8] - 华林证券将战略重心投向并购重组业务,西南证券将深挖企业主营业务科技属性相关的并购重组机遇 [8]
第一创业(002797):固定收益特色鲜明 自营投行驱动全年业绩
新浪财经· 2025-05-01 18:4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业绩高增受益于自营收益亮眼及投行业务转暖,2025Q1经纪、信用业务回升受市场交投活跃影响,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23元、0.24元、0.26元,给予2x2025年P/B,对应6个月目标价为7.95元 [1][3] 财务数据 整体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YoY + 41.9%),归母净利润9.0亿元(YoY + 173.3%),加权平均ROE为5.80%(YoY + 3.55pct),EPS为0.22元(YoY + 175.0%)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YoY - 1.9%),归母净利润1.1亿元(YoY - 18.2%),加权平均ROE为0.72%(YoY - 0.24pct),EPS为0.03元(同比持平) [1] 分业务条线 - 2024年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业务分别实现净收入3.8亿元/2.8亿元/9.2亿元/1.0亿元/14.4亿元,同比 + 8%/+46%/+2%/+32%/+143% [1] - 2025Q1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业务分别实现净收入1.2亿元/0.6亿元/2.5亿元/0.2亿元/1.5亿元,同比 + 46%/-6%/+8%/+29%/-33% [1] 业务发展 资管业务 - 券商资管持续提升主动管理和产品创设能力,打造ESG、FOF投资先发优势和ABS业务特色,布局公募REITs业务,2024年末受托管理资金总额为536.38亿元,较上年末 - 12.34% [2] - 公募基金方面,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2024年末受托管理资金总额6323亿元,较上年末 - 36.66%,其中公募规模较上年末 + 27.79% [2] 固收业务 - 2024年固定收益各品种销售数量合计4857只,同比 - 3.46%;销售金额合计1984亿元,同比 + 11.96% [2] - 2024年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的债券交易量为7.40万亿元,同比 - 6.94%,获“202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非银行类成员国债现货交易量”行业排名第7名 [2] 投行业务 - 股权融资方面,一创投行2024年IPO保荐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14名,其中北交所保荐上市家数及承销规模均排名行业第2名 [3] - 债权融资方面,2024年完成债权融资项目(企业债及公司债)53单,总承销金额262.50亿元,同比 + 110.02%,企业债及公司债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30名,较上年末上升24名,首次跻身行业前30 [3]
券商北交所执业质量排名“大洗牌”
证券日报· 2025-04-22 00:48
执业质量评价结果 - 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03家券商参与评价,102家得分在100分以上,中信建投以152.22分位居榜首,华泰证券(138.42分)和开源证券(128.03分)分列第二、第三 [2] - 头部券商排名变化显著,前十名中七个席位更新,华泰证券从2024年第24名跃升至第2名,中信证券从第27名升至第4名,国信证券从第37名升至第9名 [2] - 专业质量得分前三为中信建投(52.22分)、华泰证券(38.42分)、开源证券(30.31分),中信证券(27.91分)和东吴证券(24.32分)紧随其后 [3] 细分业务表现 - 中信建投在北交所保荐业务(16分)和发行并购业务(10.05分)中均排名第一,中信证券在北交所做市业务和全国股转系统推荐挂牌业务中领先 [3] - 中国银河在全国股转系统发行并购业务中得分第一,开源证券在研究业务和全国股转系统持续督导业务中居首,东北证券在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中排名第一 [3] - 东方财富在经纪业务中得分最高,显示其在零售经纪领域的优势 [3] 中小券商差异化策略 - 中小券商聚焦北交所和新三板业务,首创证券打造科技型投行,国元证券成立新三板业务专班,东兴证券重点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4] - 多家券商申请北交所做市资格,上海证券已获核准,渤海证券和红塔证券正在推进资格申请 [5] - 中小券商通过专注细分赛道(如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建立专业口碑,避免与头部券商直接竞争 [5][6] 北交所市场发展 - 2024年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23家,IPO募资总额46.84亿元,市场活力显著 [4] - 东吴证券和东北证券计划深化北交所业务,前者挖掘硬科技企业,后者强化"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定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