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交所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券商这一榜单出炉!前十名大洗牌
证券时报· 2025-10-26 07:21
总体评价结果 - 2025年第三季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发布,共有103家券商参评 [1][3] - 评价体系以100分为基础分,通过专业质量得分加分和合规质量扣分进行综合计算与排名 [3] - 前十名榜单出现显著洗牌,仅4家券商成功守榜,6家为新晋券商 [3] - 国金证券取代申万宏源成为季度榜首,东北证券、浙商证券、民生证券排名大幅跃升并跻身前十 [1][3] 排名变动分析 - 东北证券排名从第29名大幅提升至第2名,浙商证券从第65名升至第6名,民生证券从第97名升至第7名,平安证券从第15名升至第5名 [3] - 上季度榜首申万宏源证券本季度下滑至第8名,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及银河证券等多家大型券商跌出前十 [3] - 排名前列的券商中,大型券商与中小券商数量旗鼓相当 [3] 业务格局分化 - 北交所做市业务以大型券商为主,得分前五名为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国金证券、银河证券、兴业证券 [8] - 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以中小券商为主,得分居前的是东北证券、开源证券、上海证券、国元证券、天风证券 [8] - 经纪业务基本被大型券商包揽,加分较多的包括东方财富、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等 [8] - 研究业务方面中小券商更胜一筹,加分最多的前十名中多为中小券商,如开源证券、华源证券、东吴证券等 [8] 投行业务与项目储备 - 东北证券、浙商证券、民生证券、平安证券排名提升主要得益于北交所保荐业务和发行并购业务加分较多 [4] - 北交所排队申报项目储备呈现大小券商分庭抗礼的态势,国泰海通以11个项目居首,国金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有7个和6个项目 [9] - 项目储备排名前十的券商中,大型券商和中小券商平分秋色 [9] 专业质量与合规质量 - 国金证券尽管合规质量扣分居首,但专业质量得分高达50.82分,与第二名东北证券的38.19分拉开较大差距,最终总分排名第一 [11] - 三季度合规质量扣分较多的前十家券商问题主要集中在北交所保荐业务或新三板发行并购业务上 [11] - 中金公司因新三板持续督导业务被扣2分 [11]
IPO承销保荐江湖悄然生变 多年榜首易主 前12家券商份额占比超七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3:5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上半年共有38家券商177个IPO项目获得交易所受理,国泰海通证券以26单总量排名第一,取代了多年领跑的中信证券[1] - 前12家券商市场份额占比达到73%,而后16家券商合计仅获受理47个项目,占比27%,行业集中度高[1] - 多达21家投行上半年获得受理的项目不超过3单,占比达56%,其中7家券商仅有2单,14家中小券商仅有1单[4] 主要券商项目分析 - 国泰海通证券的申报项目以北交所业务为主,多达18单,占比近70%,并参与了明星项目兆芯集成科创板IPO,该项目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10.65亿元[2] - 中信证券受理项目更为均衡,共有22单,其中北交所项目9单,科创板项目7单,参与了华润新能源和摩尔线程等大型项目[2] - 中信建投以14单项目排在第三位,同样以北交所项目为主,共有11单,占比近80%;中金公司以10单排在第四位,以沪深市场为主[2] - 华泰联合证券与国联民生以9单并列第五,国金证券有8单,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与东吴证券各有7单,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国投证券各有6单[3] 中小投行面临的挑战 - 中小券商IPO项目储备往往不充分,项目质量一般,很难抢到优质高科技项目,在大型投行面前缺乏竞争力[4] - 交易所对IPO项目盈利规模的要求水涨船高,部分项目虽符合上市标准但因利润规模偏小,申报仍面临困难[4] - 当前交易所受理的项目多为投行前期储备一两年的成果,若前期储备不足,即便有政策机遇也会陷入无项目可申报的局面[4] - 部分中小投行在沪深IPO市场上亦有斩获大型项目,如财通证券保荐的惠康科技、国融证券保荐的百菲乳业等[4][5] 券商未来业务布局方向 - 多数券商将新三板业务、北交所业务视为重点布局板块,认为北交所更具包容性及确定性[6] - 东兴证券2025年将加强北交所业务储备,提前培育符合板块定位的成长性企业;国金证券计划加快新三板客户的培养和转化[6] - 发力并购业务是多家券商投行的共识,长江证券、财通证券、西南证券均表示将拓展并购重组业务,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6] - 中原证券表示将继续探索普惠金融方向,股权类项目以北交所IPO、并购重组为重点[6]
头部券商发力北交所业务 中信证券IPO承销额跃居榜首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北交所业务竞争格局变化 - 北交所曾是中小券商新业务竞争主战场 大型券商现正发力该领域 [1] - 招商证券保荐东昂科技向北交所递交IPO申报书 是大型券商发力北交所业务最新案例 [1] - 头部券商阵容扩大 Wind数据显示北交所IPO承销金额排名中大型券商从2022年4家增长至2023年6家 [1][2] 券商北交所IPO承销业务表现 - 中信证券2023年北交所IPO承销金额达13.1亿元 位居行业第一 较2022年2.99亿元大幅增长 [2] - 中信证券2023年承销北交所IPO家数5家 行业排名第3 2022年仅承销1家排名第27 [2] - 2023年北交所IPO承销金额前十券商中6家为头部或大型券商 包括中信建投 申万宏源 国泰君安 中金公司 海通证券 [2] 头部券商北交所业务战略布局 - 中金公司以北交所业务为核心 创新性成立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 构建一体化服务生态 [2] - 中信建投抓住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机遇 打造懂行业懂专业金融服务团队 强化投行与投资联动综合服务体系 [3] - 头部券商在投资做市等领域加紧布局北交所 [1] 券商北交所投资业务进展 - 中信建投子公司出资35%参与设立北京金建北交股权基金 重点聚焦拟北交所上市优质企业 [4] - 该基金60%以上可投金额将主要投向拟在北交所上市优质企业 重点聚焦制造业 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4] 券商北交所做市业务布局 - 中金公司2023年12月开通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权限 成为北交所第16家做市商 [4] - 北交所做市商数量从2023年2月上线时15家扩展至16家 头部券商与中小券商几乎平分秋色 [4] - 依据《特别规定》 取得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资格券商可在北交所开展做市交易业务 [5]
二季度券商北交所、新三板业务执业质量排名出炉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23
行业格局 - 头部券商优势地位保持稳固,中小券商通过细分赛道突破实现排名大幅跃升[1] - 第二季度103家券商参与评价,申万宏源以149.3分位列榜首,国投证券(140.55分)、东兴证券(134.6分)分列二三名[2] - 排名变动显著:申万宏源从第6升至第1,国投证券从第15升至第2,东兴证券从第68跃至第3[2] 业务表现 - 专业质量得分前三为申万宏源(49.3分)、国投证券(44.55分)、东兴证券(34.6分)[3] - 头部券商包揽综合业务榜首,中小券商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北交所保荐业务申万宏源/国投证券/东兴证券并列第一(16分),做市业务中信证券领先,推荐挂牌业务中信建投/国泰海通并列第一(10分)[3] - 开源证券在研究业务和持续督导业务得分最高,东北证券在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领先,东方财富领跑经纪业务[3] 北交所发展 - 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68家,总市值8321.79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4.51%,北证50指数年内上涨36.69%[4] - 东北证券聚焦北交所业务战略,第一创业构建从挂牌到IPO的全周期服务体系[4] - 并购重组成为券商重点机遇,北交所制度优化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高质量发展[5][6] 战略方向 - 中小券商需结合资源禀赋打造差异化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4] - 券商积极布局北交所业务闭环,包括推荐挂牌、融资对接、IPO及持续督导等环节[4]
继续承压!券商投行亏损面扩大,下一步怎么走?
券商中国· 2025-05-04 23:37
投行业务整体表现 - 2024年投行业务业绩惨淡,6家投行子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1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营业利润为负值,亏损家数较2023年明显增加 [1] - 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大幅萎缩,2024年募集金额2782.87亿元,同比下降75.55%,其中IPO募资额缩水81.25%,再融资规模缩水72.96% [2] - 债券发行规模保持增长,证券业全年债券发行总规模48.45万亿元,同比增加6.83% [2] - 36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出现业绩下滑,占比86% [2] 大型券商投行业务表现 - 华泰联合证券2024年营业收入16.01亿元,归母净利润-2.44亿元,由盈转亏 [2]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2024年归母净利润-4.8亿元,由盈转亏 [2] - 国金证券投行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32.55%,营业利润转为负值(-4987万元) [2] - 国信证券投行业务2024年收入10.51亿元,同比下滑25.92%,营业利润率仅1.52%,几近盈亏临界点 [2] - 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投行业务收入规模双双下滑逾30%,营业利润率下降至不足20%,前一年度在40%左右 [3] 中小券商投行业务表现 - 长江承销保荐2024年归母净利润-0.81亿元 [4] - 华英证券(现更名为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净利润-401.16万元 [4] - 方正承销保荐2024年营业收入-3.70亿元,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剔除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5.8亿元的影响后,投行利润仍为负 [4] - 中德证券已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利润-6066.57万元 [5] - 国元证券投行业务营业利润亏损8239.27万元,华西证券亏损8175.60万元,两家券商投行业务已连续2年营业利润为负值 [6] - 中银证券、东兴证券、中原证券、国海证券等投行业务营业利润均为负值,其中中原证券与国海证券已连续3年营业利润为负 [6] 应对措施 - 券商持续压缩成本,国元证券2024年投行人工成本降至2.34亿元,较2022年峰值(3.81亿元)减少38.6%,投行从业人员数量较2022年减员7.7% [7] - 多家券商将新三板业务、北交所业务、并购重组业务作为未来布局方向 [7] - 东兴证券2025年将加强北交所业务储备,聚焦并购重组业务,挖掘上市公司客户资源 [8] - 国金证券计划加快新三板客户培养和转化,提升北交所公开发行业务占有率,提前布局北交所上市公司再融资业务,并引导中小规模非上市企业客户通过并购重组进入资本市场 [8] - 华林证券将战略重心投向并购重组业务,西南证券将深挖企业主营业务科技属性相关的并购重组机遇 [8]
第一创业(002797):固定收益特色鲜明 自营投行驱动全年业绩
新浪财经· 2025-05-01 18:4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业绩高增受益于自营收益亮眼及投行业务转暖,2025Q1经纪、信用业务回升受市场交投活跃影响,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23元、0.24元、0.26元,给予2x2025年P/B,对应6个月目标价为7.95元 [1][3] 财务数据 整体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YoY + 41.9%),归母净利润9.0亿元(YoY + 173.3%),加权平均ROE为5.80%(YoY + 3.55pct),EPS为0.22元(YoY + 175.0%)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YoY - 1.9%),归母净利润1.1亿元(YoY - 18.2%),加权平均ROE为0.72%(YoY - 0.24pct),EPS为0.03元(同比持平) [1] 分业务条线 - 2024年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业务分别实现净收入3.8亿元/2.8亿元/9.2亿元/1.0亿元/14.4亿元,同比 + 8%/+46%/+2%/+32%/+143% [1] - 2025Q1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业务分别实现净收入1.2亿元/0.6亿元/2.5亿元/0.2亿元/1.5亿元,同比 + 46%/-6%/+8%/+29%/-33% [1] 业务发展 资管业务 - 券商资管持续提升主动管理和产品创设能力,打造ESG、FOF投资先发优势和ABS业务特色,布局公募REITs业务,2024年末受托管理资金总额为536.38亿元,较上年末 - 12.34% [2] - 公募基金方面,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2024年末受托管理资金总额6323亿元,较上年末 - 36.66%,其中公募规模较上年末 + 27.79% [2] 固收业务 - 2024年固定收益各品种销售数量合计4857只,同比 - 3.46%;销售金额合计1984亿元,同比 + 11.96% [2] - 2024年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的债券交易量为7.40万亿元,同比 - 6.94%,获“202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非银行类成员国债现货交易量”行业排名第7名 [2] 投行业务 - 股权融资方面,一创投行2024年IPO保荐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14名,其中北交所保荐上市家数及承销规模均排名行业第2名 [3] - 债权融资方面,2024年完成债权融资项目(企业债及公司债)53单,总承销金额262.50亿元,同比 + 110.02%,企业债及公司债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30名,较上年末上升24名,首次跻身行业前30 [3]
券商北交所执业质量排名“大洗牌”
证券日报· 2025-04-22 00:48
执业质量评价结果 - 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03家券商参与评价,102家得分在100分以上,中信建投以152.22分位居榜首,华泰证券(138.42分)和开源证券(128.03分)分列第二、第三 [2] - 头部券商排名变化显著,前十名中七个席位更新,华泰证券从2024年第24名跃升至第2名,中信证券从第27名升至第4名,国信证券从第37名升至第9名 [2] - 专业质量得分前三为中信建投(52.22分)、华泰证券(38.42分)、开源证券(30.31分),中信证券(27.91分)和东吴证券(24.32分)紧随其后 [3] 细分业务表现 - 中信建投在北交所保荐业务(16分)和发行并购业务(10.05分)中均排名第一,中信证券在北交所做市业务和全国股转系统推荐挂牌业务中领先 [3] - 中国银河在全国股转系统发行并购业务中得分第一,开源证券在研究业务和全国股转系统持续督导业务中居首,东北证券在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中排名第一 [3] - 东方财富在经纪业务中得分最高,显示其在零售经纪领域的优势 [3] 中小券商差异化策略 - 中小券商聚焦北交所和新三板业务,首创证券打造科技型投行,国元证券成立新三板业务专班,东兴证券重点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4] - 多家券商申请北交所做市资格,上海证券已获核准,渤海证券和红塔证券正在推进资格申请 [5] - 中小券商通过专注细分赛道(如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建立专业口碑,避免与头部券商直接竞争 [5][6] 北交所市场发展 - 2024年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23家,IPO募资总额46.84亿元,市场活力显著 [4] - 东吴证券和东北证券计划深化北交所业务,前者挖掘硬科技企业,后者强化"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定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