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学

搜索文档
中国印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挑战
中国青年报· 2025-07-16 08:02
中国印度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中国印度研究起步早且积淀深厚 最早文字记录可追溯至《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等典籍 [2] - 近代"开眼看世界"时期 魏源《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瀛寰志略》均包含印度记述 洋务运动时期出现官派赴英属印度研究案例 [2] - 新文化运动后泰戈尔访华引发思想界争论 推动中印文化交流 东方学研究在中国高校兴起 涌现印度哲学、佛教历史、梵文等领域学者 [2] -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国际政治系形成分工格局 北大侧重亚非、复旦侧重欧美、人大侧重俄罗斯东欧 奠定印度研究力量布局基础 [3]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 改革开放推动印度及南亚研究进入快车道 恢复整合各地研究力量 启动系统化研究与人才培养 [3] - 世纪之交教育部建设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印度及南亚研究成为关键领域 [3] -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提升区域国别研究重要性 2022年区域国别学设为一级学科 为印度研究创造新机遇 [3] 当前研究格局 - 研究群体分为三类:人文路径的哲学语言文化历史研究者 社会科学路径的政治经济社会研究者 民间自发研究者 [4][5] - 人文研究群体继承古典印度学传统 聚焦哲学、语言、文化、历史等领域 [4] - 政治经济社会研究群体受政策需求驱动 但早期成果社会影响力低 21世纪后国际关系学科更多关注印度外交 内部政治经济研究仍薄弱 [4] - 民间研究者填补高校知识供给短板 在军事、战略、旅游等话题领域涌现高水平"内行" [5] 研究驱动因素 - 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刺激对印度关注度 中印关系重要性推动研究需求增长 [5] - 媒体智库需求增加带动研究力量投入 长期冷落的印度政治经济研究重新受关注 [6] - 研究热潮暴露短板 部分成果缺乏历史纵深和知识积淀 [6]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警惕西方中印平行比较的地缘政治意图 避免盲目拔高印度 应坚持客观深入研究 [7] - 研究队伍规模大但整体不强 缺乏印度生活经历和专业学科训练者影响研究深度 [7] - 培养方式需改进 课堂知识与现实需求脱节 小语种人才资源利用率低制约专业研究发展 [8] - 高质量对印研究需结合历史底蕴与现实洞察 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8]
青岛滨海学院举办国际民间外交学术研讨会
搜狐财经· 2025-07-02 00:27
会议概况 - 国际民间外交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6月28日在青岛滨海学院举行 主题为"创新民间外交:山东实践与全球视野" [1] - 会议由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 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联盟和青岛滨海学院联合主办 [1] - 参会机构包括察哈尔学会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 [1][15] 领导致辞要点 - 青岛滨海学院党委书记车滨强调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间外交实践 发挥民办高校优势打造特色研究平台 [6] - 山东省对外友协秘书长周卫提出以国际友城和青少年交流为内容 推动文明互鉴和务实合作 未来将联合智库深化理论机制创新 [8] - 青岛市委外办马立青表示将探索民间外交新模式 拓展广度深度以讲好青岛故事 [10] - 西海岸新区外办董华峰提出深化"忠诚外事"品牌建设 通过民间外交推动高水平开放 [12] 学术研究成果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蔚磊提出以"大外语"理念重构学科体系 推动外语与区域国别学 国际传播学交叉融合 培养"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国际视野"复合人才 [14] - 研讨会收录40余篇论文 涵盖数字外交 文化传播 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 评选出19项获奖成果 [17] - 7位学者聚焦民间外交理论 价值共创 数字赋能等方向 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14][17] 合作与资源整合 - 会议实现政府 高校 智库 国际组织四方联动 为民间外交理论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19] - 青岛滨海学院聘任7位特聘专家 组建多学科参与的专家团队 [17] - 学校计划建设区域性民间外交研究高地 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 [19]
《全球中国: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探索》新书在京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13:33
新书发布与学科建设 - 《全球中国: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探索》由华侨大学吴小安教授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系统梳理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范式 [1] - 书籍分为"跨学科的探索""历史学的探讨""圆桌讨论与个人访谈"三部分,涵盖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1] - 区域国别学的目标是培养"懂语言、通国别、精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支撑全球南方与中国的互动研究 [1] 学科发展与政策支持 - 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被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可授予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学位 [1] - 2025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新增29种专业,包括区域国别学 [1] - 学科设立回应国家战略需求,推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 [2] 学术价值与研究特色 - 华侨大学以"华侨华人"为独特视角,体现该校在区域国别学领域的学术积淀 [2] - 该书成为区域国别与国际问题研究、跨国家与跨地区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目 [2]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学科建设与中国视角的学术实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