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搜索文档
证券时报×执中重磅发布!《中国城市创投活力及城市创新力指数报告》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7-31 11:08
城市创投活力指数 - 上海、深圳、北京稳居2024年中国城市创投活力指数前三名,与后续城市拉开显著差距[1][3] - 2018-2024年各城市创投活力指数普遍波动下降,北京降幅最大(4302→2166),武汉波动最小[6] - 合肥自2021年进入TOP 10,宁波2022年退出TOP 10,反映区域创投力量动态调整[6] 募资领域表现 - 北京因头部金融机构和国家级出资平台集中,募资指数居首,上海、苏州紧随其后[8] - 嘉兴作为地级市跻身募资前十,超过杭州、成都等省会城市[8] - 2018-2024年TOP 10城市募资指数普遍大幅下降,仅北京因2024年国家级引导基金出资略有回升[11] 投资领域特征 - 上海2024年投资指数全国第一,北京、深圳紧随其后,前10名差距较小且以一线/新一线城市为主[12] - 上海与深圳合计占TOP 10投融资事件总量的37%,苏州超越北京居第三,长三角集群效应显著[14] - 合肥、无锡依靠地方国资精准布局细分赛道,上海和深圳因政策与产业协同度高吸引外部资金[14] 退出效率分析 - 深圳退出指数居首,打破募资与投资领域京沪垄断格局[15] - 长三角在退出端表现强劲,苏州、杭州均进入前十,中西部以武汉、合肥与成都为主[15] - 募资端表现优异的嘉兴未进入退出TOP 10,反映资本转化效率滞后[15] 城市创新力联动 - 北京、上海、深圳包揽创新力指数前三,与创投活力形成良性互动[19] - 北京依托国家实验室(占全国60%)、央企研发总部(76家)及顶尖高校巩固创新策源地地位[20] - 上海凭借链主企业产业优势排名第二,深圳第三,成都超过武汉和苏州[20] 热门赛道分布 - 半导体集成电路在8个城市热门赛道中位列首位,展现绝对资本聚集效应[21] - 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在医疗健康领域双轮驱动,5个城市生物制药排名前二[21] - 北京以AI为首要赛道,深圳计算机视觉第四,合肥新材料/航空航天前五[22] 重点城市数据 - 苏州2024年发生697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272.67亿元,新备案基金192只[22] - 杭州2024年577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212.47亿元,机构LP出资308亿元[23] - 深圳2024年LP出资金额同比涨75%至1275亿元,发生970笔投融资事件[25] 区域特色案例 - 深圳光明区基金81%的LP来自区外,61%投资资金源于区外基金,早期投资活跃[25] - 光明区引导基金设立20只子基金,认缴规模超300亿元,投资项目累计200个[26] - 深圳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获投项目占比13.85%,电子信息类项目达292家[25]
神秘资金扫货科创板,科技股的牛市要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7-25 18:57
市场轮动分析 - 医药、房地产、半导体板块先后轮动 市场整体呈现缺乏新热点的调整态势 [1] - 科创板半导体板块异动 寒武纪单日涨幅超10% 茂莱光学创历史新高 港股中芯国际涨5% 华虹半导体涨9% [1] - 市场成交额维持在1.8万亿以上 呈现慢牛特征 但板块轮动加剧操作难度 [1][2]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寒武纪传闻推动板块上涨 涉及中芯国际690测试片进展 [1] - 科创50指数单日大涨2% 前期表现落后于其他指数 [3] - 科技行情可能从半导体向AI、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扩散 [4] 板块投资策略 - 明牌题材如墨脱水电站、海南封关存在追高风险 需警惕过山车行情 [1][2] - 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 科技板块前期表现一般但存在轮动机会 [2][3] - 白酒等顺周期板块表现疲软 市场对月底重要会议缺乏预期 [5] 潜在机会研判 - AI和机器人板块处于沉寂期 但未来存在政策利好预期 [4] - 需验证寒武纪传闻的持续性 判断半导体行情是否具备趋势性 [6] - 创新药行情能否延续至医疗器械领域值得关注 [6]
个股上涨、下跌家数基本相当
第一财经· 2025-07-25 16:2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上证指数跌0 33%至3593 66点 深证成指跌0 22%至11168 14点 创业板指跌0 23%至2340 06点 [1][2] - 科创50指数午后涨超2%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 79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74亿 [2] 板块动态 - 半导体板块午后走强 阿石创涨停 寒武纪 赛微微电 翱捷科技等涨超10% [4][5] - AI应用 医疗器械 教育 财税数字化板块涨幅居前 [4] - 海南自贸区板块回调 大基建 多元金融 白酒 煤炭板块走弱 [4] - 雅下水电概念股集体调整 深水规院 华新水泥 苏博特 中设股份等多股跌停 [6]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半导体 传媒 医药生物等板块 [8] - 寒武纪 张江高科 海光信息获净流入8 27亿元 6 88亿元 5 22亿元 [9] - 主力资金净流出船舶制造 造纸印刷等板块 [8] - 中国电建 北方稀土 西藏天路遭抛售24 24亿元 18 83亿元 16 21亿元 [10] 机构观点 - 申万宏源认为市场上升趋势保持良好 国金证券指出近期指数量价齐升 但需关注低位板块补涨持续性 [12] - 德讯证券指出沪指3600点上方面临技术性压力位 热点板块获利回吐压力初显 [13]
富国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B: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1.23亿元 净值增长率13.44%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26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1.23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4137元 [3]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3.44%,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9.72亿元 [3] - 截至7月21日,单位净值为4.035元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7.77%,同类排名54/138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7.21%,同类排名56/138 [4]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9.04%,同类排名72/133 [4]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57%,同类排名49/107 [4]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0561,同类排名50/105 [8] 基金经理及管理情况 - 基金经理孙笑悦目前管理3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3] - 富国医药成长30股票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81.88% [3] - 富国医疗产业混合发起式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42% [3] 投资策略与配置 - 二季度配置A股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标的 [3] - 判断国内创新药企业202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量变到质变的跳跃,将持续高景气度 [3] - 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属于顺周期方向,预计下半年行业出现复苏拐点 [3]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90.27%,同类平均为86.95% [14] - 2024年三季度末基金仓位最高达94.12%,2019年上半年末最低为80.27% [14] 风险指标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7.73%,同类排名61/106 [11]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1年一季度,为28.29% [11] 持仓情况 - 持股集中度较高 [17] - 十大重仓股为百利天恒、泽璟制药、热景生物、诺诚健华、百济神州、益方生物、一品红、惠泰医疗、舒泰神、海思科 [17]
“支付松绑+技术出海+需求刚性”黄金三角驱动,药ETF(562050)逆市涨1%!丽珠集团、华东医药领涨
新浪基金· 2025-07-16 11:27
市场表现 - 沪指盘中一度失守3500点 制药板块局部活跃 药ETF(562050)大幅高开 盘中涨近1% 连续第3日上涨 实时成交超1400万元 [1] - 创新药概念股领涨 丽珠集团涨超6%居首 华海药业涨超4% 华东医药、贝达药业等跟涨 百利天恒、泽璟制药跌逾1% [3] 药ETF产品特征 - 药ETF(562050)是国内首只跟踪中证制药指数的ETF 重仓创新药 兼顾中药 完全不含医疗和CXO 精准表征纯制药板块 [1] - 一站配齐化学药+生物药品+中药三大领域制药龙头 创新药驱动高成长 中药降低指数波动 [4] 行业政策与趋势 - 2025年医保动态调整与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同步启动 国家首次采用"医保+商保"双轨制破解高价创新药支付难题 [3] - 商业健康险明确作为创新药重要支付方 首批目录将于10月落地并接入医保信息系统 直接催化创新药放量提速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额突破660亿美元(超2024全年总额) 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占比超60% [3] 成份股业绩 - 药ETF已发布中报业绩预告的8只成份股全部预盈 步长制药预告净利润下限4.88亿元 同比增长下限110.88% 上限7.08亿元 同比增长上限205.94% [4] - 达仁堂预告净利润下限18.4亿元 同比增长下限180% 上限20亿元 同比增长上限204% [4] - 通化金宝、吉林敖东、甘李药业净利润同比增速亦翻倍 [3] 医疗器械ETF信息 - 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 与AI医疗相关度高 覆盖6只CXO龙头股 [5]
金投致源助力百明信康搭建全球过敏诊断平台
投中网· 2025-07-13 14:44
金投致源投资百明信康 - 金投致源完成对百明信康生物技术的投资 旨在扩大其全球业务 推动特异性免疫调控领域发展 助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业务体系 [2] - 百明信康成立于2018年 总部位于浙江湖州 拥有上海研发与商业化基地 马德里研发生产基地 圣地亚哥早期发现与临床试验基地 [4] - 公司专注于突破性免疫治疗方案 覆盖过敏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未满足医疗需求领域 基于革命性技术平台开发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4] 百明信康业务布局 - 诊断业务构建全球领先医疗器械体系 过敏检测领域产品管线丰富 包括150+种过敏点刺皮肤试剂 覆盖全球90%常见过敏原 [4] - 拥有全球唯一性能最佳的DAP青霉素皮肤点刺试剂 以及快速精准的过敏诊断POCT产品 [4] - 诊断装备环境过敏原体内诊断及药物过敏体内诊断已在全球多国上市 [4] 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技术创新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增长为关键驱动力 [6] - 金投致源深度研究医疗大健康领域 投资项目覆盖早期筛查 体外诊断 生命科学工具与高值耗材等垂直行业 [6] - 团队推进专业化规模化医疗器械项目落地 加速构建医疗健康全产业链 [6] 金投致源公司背景 - 为无锡市创新投资集团市场化改革主体 基金管理人登记编号P1073122 对标国际一流创投机构 [8] - 管理基金规模170亿元 累计投资项目210个 投资规模90亿元 覆盖半导体 医疗器械 新能源 智能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 [8] - 所投企业中27家已上市 近20家处于IPO流程阶段 [8]
多只沪港深创新药ETF、传媒ETF领涨丨ETF基金日报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32
证券市场回顾 - 上证综指日内下跌0.13%,收于3493.05点,最高3512.67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下跌0.06%,收于10581.8点,最高10656.58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0.16%,收于2184.67点,最高2204.64点 [1] ETF市场表现 股票型ETF整体市场表现 - 股票型ETF收益率中位数为-0.14% [2] - 规模指数ETF中汇添富中证A100ETF收益率最高,为0.71% [2] - 行业指数ETF中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收益率最高,为1.36% [2] - 策略指数ETF中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收益率最高,为0.67% [2] - 风格指数ETF中浙商汇金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ETF收益率最高,为0.78% [2] - 主题指数ETF中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收益率最高,为1.98% [2] 股票型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最高的3只ETF: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1.98%)、国泰中证影视主题ETF(1.51%)、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1.45%) [5] - 跌幅最大的3只ETF:华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2.25%)、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2.15%)、华夏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ETF(-2.13%) [6]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的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流入5.94亿元)、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流入4.53亿元)、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流入3.46亿元) [8] - 资金流出最多的3只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流出5.47亿元)、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流出4.4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流出2.96亿元) [9] 股票型ETF融资融券概况 - 融资买入额最高的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91亿元)、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2.31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2.1亿元) [11] - 融资卖出额最高的3只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242.22万元)、广发中证1000ETF(1459.81万元)、南方中证500ETF(791.01万元) [12]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趋势不变,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 [13] - 兴业证券建议关注基本面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海外业务订单和业绩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 [13] - 兴业证券预计2025年需求有望复苏,消费医疗领域(医疗服务、中药OTC与连锁药店等)基本面可能回升 [13] - 湘财证券认为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 [14]
★一季报数据显示4084家公司实现盈利 回升向好态势巩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5月7日,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3751家公布或实施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8万亿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8.11%,近六成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 [1] - 2025年一季度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89.71%,4084家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 [1] 行业及细分领域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增长6.66%,多个细分行业业绩增幅明显 [1]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领域工业金属行业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6.92%、29.22% [2] - 创新药板块净利润增长13.31%,医疗器械领域上市公司营收均取得正增长 [2] - 五大上市险企全年净利润增长110%,房地产行业第四季度营收环比提升123.74%,占全年营收的41.44% [2] 研发投入与创新驱动 - 2024年上市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合计1.8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近600亿元,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经费的51.96% [2] 分红与回购情况 - 全市场3751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4万亿元,平均股利支付率37.78%,127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 [2] - 盈利公司拟分派现金股利比例提升至89.20%,2093家公司连续5年现金分红,1013家公司实施季度或半年度分红 [2] - 2024年上市公司新增发布回购计划1564单,拟回购金额2274亿元,14家公司拟回购金额超10亿,实际完成回购金额1408亿元 [3]
ETF开盘:线上消费ETF基金领涨4.61%,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领跌3.16%
快讯· 2025-06-23 09:26
ETF市场表现 - 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领涨4.61% [1] - 港股通红利ETF(159220)上涨4.13% [1] -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上涨3.77%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领跌3.16% [1] - 中韩半导体ETF(513310)下跌1.69% [1] - 游戏ETF华泰柏瑞(516770)下跌1.64% [1]
中文传媒: 中文传媒关于全资子公司认购私募股权基金份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16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蓝海国投拟认购国晨一号基金份额,认缴出资0.40亿元,占基金规模14.61亿元的2.74% [1] - 本次投资属于董事会授权的10亿元专项投资资金范围内事项,无需提交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 [2] - 认购完成后,蓝海国投累计使用专项投资资金达5.80亿元 [4] 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 标的基金为南昌国晨创新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存续期7年(投资期4年,退出期3年),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 [5] - 基金管理人为上海国晨创投,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编号P1074679,注册资本1500万元 [6] - 基金主要投资领域包括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军工等,重点关注光伏、锂电、AI、创新药等前沿技术 [10] 交易各方情况 - 普通合伙人国晨创投由深圳达晨财智(35%)、江西国控私募(35%)和上海创成管理(30%)共同持股 [6] - 主要有限合伙人包括江西省国资集团、广西投资引导基金等国有资本平台 [5][6][7] - 蓝海国投为公司全资子公司,2024年净资产11.51亿元,净利润6830.91万元 [9] 合伙协议核心条款 - 出资分两期完成,首期实缴50%,管理费按年费率2%收取 [10][11] - 投资决策由国晨创投5名委员组成的投委会负责,表决需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11] - 退出方式以IPO、上市公司并购和产业收购为主,收益分配采用门槛收益率8%的瀑布式分配 [11] 投资目的与影响 - 通过专业机构拓宽产业布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获取投资收益 [12] - 投资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比例仅0.22%,不会对主营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