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硅片

搜索文档
TCL科技: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89.3%至18.8亿元
新浪科技· 2025-08-29 22:33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 同比增长6.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8亿元 同比增长89.3% [1] - 经营现金流273亿元 同比增长115.9% [1] 半导体显示业务 - TCL华星实现营业收入504.3亿元 同比增长14.4% [1] - 净利润43.2亿元 同比增长74% [1] - 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增加51% [1] LCD业务 - 大尺寸产品市占率24% 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 [1] - 综合竞争力和EBITDA利润率全球领先 [1] - 中小尺寸产品销量实现全面增长 [1] OLED业务 - 产品销量同比提升8.7% [1] - 柔性OLED手机出货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四 [1] - 折叠产品市场出货稳居全球前三 [1] 收购整合 - 完成对LGD广州面板与模组厂收购并整合命名为t11 [2] - 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股权已完成资产过户 [2] - 收购将增厚归母净利润并增强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贡献 [2] 半导体硅片业务 - 中环领先实现营收27.4亿元 同比增加38.2% [2] - 经营规模和综合竞争力国内行业领先 [2] 新能源光伏业务 - TCL中环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7亿元 [2] - 公司正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行业寒冬 [2] 其他业务 - 茂佳科技实现营收103.9亿元 同比增长16% [2] - TV代工销量保持全球第一 [2] - 显示器代工业务快速成长 [2]
粤开市场日报-20250825
粤开证券· 2025-08-25 17:08
核心观点 - A股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 沪指涨1.51%至3883.56点 深证成指涨2.26%至12441.07点 创业板指涨3.00%至2762.99点 科创50涨3.20%至1287.73点[1]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 全市场3349只个股上涨 1896只个股下跌 177只个股收平 沪深两市成交额31411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放量5944亿元[1] - 申万一级行业全部上涨 通信行业领涨4.85% 有色金属涨4.63% 房地产涨3.32% 综合涨3.31% 钢铁涨2.74%[1] - 概念板块中稀土 稀土永磁 卫星互联网等涨幅居前 半导体硅片 富时罗素等概念回调[10][12] 市场表现 - 主要指数全线收涨 创业板指表现最佳达3.00% 科创50涨幅最高达3.20%[1] - 行业板块全面飘红 通信 有色金属 房地产涨幅超3% 轻工制造 汽车 银行涨幅相对较小[11] - 概念板块分化明显 稀土板块涨超7% 稀土永磁涨近7% 卫星互联网涨超6% 而半导体硅片 富时罗素等概念出现回调[12]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两市成交额突破3.1万亿元 单日放量近6000亿元[1]
上海超硅科创板IPO“已问询” 拥有设计产能70万片/月的3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9:42
公司上市及募资计划 - 上海超硅申请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拟募资49.65亿元,长江证券为保荐机构 [1] 主营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300mm和200mm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时从事硅片再生及硅棒后道加工等受托加工业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300mm抛光片和外延片,200mm抛光片、外延片、氩气退火片及SOI硅片,以P型硅片为主,含少量掺磷N型硅片 [1] - 产品已量产应用于先进制程芯片,包括NANDFlash/DRAM(含HBM)/NorFlash等存储芯片及逻辑芯片 [1] 生产能力 - 拥有设计产能70万片/月的3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和40万片/月的2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 [1][2] - 是国内少数全面掌握大尺寸半导体硅片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2] 行业地位 - 已进入国际一流集成电路企业供应链并实现批量供货 [2] - 全球前五大硅片企业市场份额约80%,中国内地企业市场份额较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2] - 专注于大尺寸硅片,收入规模小于同时生产小尺寸硅片、太阳能硅片的同行,但处于快速上升期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1亿元、9.28亿元、13.27亿元 [3][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03亿元、-10.44亿元、-12.99亿元 [3][4]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54.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73.84亿元 [4] - 2024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43.87%,(合并)52.33% [4]
上海超硅年亏损13亿IPO获受理,拟募资49.65亿扩建产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6-15 20:57
公司概况 - 上海超硅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上海松江,主要从事300mm和200mm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涉及硅片再生及硅棒后道加工等受托加工业务 [1] - 公司拥有设计产能70万片/月的3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和40万片/月的2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 [1] - 产品已量产应用于NAND Flash/DRAM(含HBM)/Nor Flash等存储芯片、逻辑芯片等先进制程芯片 [1] - 主要产品包括300mm和200mm半导体硅片,以P型硅片为主,也有少量N型硅片 [1]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公司已跻身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片制造商之列 [2] - 硅片产品进入全球排名前20的集成电路制造商中的19家,芯片应用于逻辑运算、数据存储、人工智能等领域 [2] - 全球前五大硅片企业市场份额约80%,中国大陆企业市场份额较低,进口替代和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3] 财务与上市情况 - 公司选择科创板同股不同权的第二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109.05万元、92,780.15万元和132,730.2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80,285.74万元、-104,357.92万元、-129,921.94万元 [2] - IPO拟募集资金49.65亿元,投向300mm薄层硅外延片扩产项目(298,081.96万元)、高端半导体硅材料研发项目(58,077.00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41,923.00万元) [3] 股东与未来规划 - 股东阵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合肥芯硅、混沌投资、交银投资、上海国鑫、上海科创投等 [4] - 未来公司将专注于硅基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坚持"零缺陷"质量目标,丰富产品结构,优化研发制造智能化,目标成为全球一流国际化公司 [4] 行业分析 - 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集中度高,中国大陆企业与全球龙头在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存在差距 [3] - 上海超硅专注于大尺寸半导体硅片,收入规模虽小于同行业可比企业,但处于快速上升期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全面掌握大尺寸半导体硅片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