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文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二十五年耕耘不辍 英侨界共庆“英国华文教师节”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8 11:20
活动概况 - 英国华文教师节成立二十五周年庆祝典礼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在伦敦举行[1] - 活动由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组织,来自全英63所华文学校的师生代表及欧洲多地华文教师代表近四百人参与[3] 行业意义与目标 - 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设立华文教师节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让华文教师拥有属于自己的节日[3] - 该活动已成为凝聚海外华文教育力量、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3] - 华文教师在异国他乡传授中文,面临独特挑战,为守护中华语言根脉和播撒中华文化种子做出贡献[4] 行业支持与协作 -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华文教育事业发展,在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协助,促进中英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4] -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院长赞扬英国华文教师是沟通文化的桥梁建设者与守护者[6] - 法国华文教育协会代表认为英国华文教育界在师资建设、校园发展与文化传承等方面成果卓著,堪称欧洲华校榜样[6] 行业成就与展示 - 活动表彰了94位敬业奉献的教师,授予他们“优秀华文教师”称号[6] - 师生代表表演了涵盖诗朗诵、歌舞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展现了华文教育成果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6]
英国华侨华人庆祝“华文教师节”二十五周年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1:48
活动概况 - 英国华文教师节成立二十五周年庆祝典礼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在伦敦国王学院举行 [1][3] - 活动由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主办 来自全英多地63所华文学校的师生代表以及各界人士近四百人参加 [3] 行业意义与支持 - 英国华文教师节设立于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旨在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 [5] - 华文教师在异国他乡传授中文面临独特挑战 他们不计酬劳不辞辛苦守护中华语言根脉 [5] - 中国驻英国使馆将一如既往支持华文教育事业发展 在教材开发和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协助 [5] - 语言是文化的桥梁 英国华文教师是这座桥的建设者与守护人 [6] - 英国华教界所创造的成绩被赞为欧洲华校的榜样 [6] 活动成果 - 在表彰环节 经各校推荐评选 94位敬业奉献的教师获优秀华文教师称号 [8] - 活动现场 师生代表还带来了《六月清河》《月下》等精彩的文艺表演 [8]
印尼国际中文水平考试(HSK)顺利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19 16:27
考试规模与范围 - 考试在印尼全国15个省份举行,共有6220名考生报名参加 [3] - 考试地点覆盖雅加达、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苏北、巴厘等多个地区 [3] 考务管理与技术应用 - 首次在印尼全国范围实施人脸识别技术核验考生身份 [1][3] - 首次采用线上巡考方式,以科技手段保障考试规范性 [1] 行业合作与发展 - 考试工作由印尼全国汉语考试委员会统筹组织,该委员会由印尼基础与中等教育部华文教育综合统筹处和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组成 [1] - 行业机构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及印尼本地教育机构的合作,推动华文教育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5] 行业意义与前景 - HSK考试被视为印尼青年走向国际舞台、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通道 [5] - 随着“中文热”持续升温,HSK已成为留学中国的通行证,推动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5]
18国华文教师广西南宁接受培训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5:47
研习班基本情况 - 2025年“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班于10月13日在南宁开班 由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 广西华侨学校承办 [1] - 研习班共有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60位华文教师参加 接受为期14天的课程培训 [1] - 研习班课程聚焦汉语教学理论知识 传统手工艺制作 文化体验三大模块 [1] 研习班目标与意义 - 研习班旨在精准对接海外华文教育实际需求 帮助华文教师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海外华文教学 使中华文化传播更鲜活更具吸引力 [1] - 活动为海外华校教育者提供跨地区经验分享和思想碰撞的机会 以解决自身难题 [5] - 韩国蔚山华文学院院长指出 海外华文教育正从“课余兴趣”走向“系统学习” [3] 广西华文教育发展 - 广西依托独特资源优势 在推动华文教育发展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3] - 通过打造“中华文化体验中心” “爱上华文”广西云等平台 将民族文化与华文教育深度融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3] 海外华文教育现状与机遇 - 随着“中文热”在全球持续升温 中欧间日益密切的经贸人文交流为华文学习者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未来机遇 [5] - 海外华校在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 [5]
一所荷兰华文学校的转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7 09:31
学校发展历程 - 1998年由代尔夫特华侨华人自发组织中文培训班起步 家长轮流授课 教学质量获认可[1] - 2001年志愿者教师加入 因使命感承担中文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承工作[2] - 2013年面临生源减少至80余学生 依靠家长捐助维持运转 随后进行教学改革[2] - 2016年引入舞蹈教学 最初舞蹈班仅6名学生[2] - 2019年成立荷苗艺术团 涵盖舞蹈武术乐器声乐等艺术形式[3] - 2022年艺术团在中荷建交50周年大使馆庆祝活动表演[3] - 当前拥有上千名在校学生 70多个线上线下班级 生源扩展至法国德国瑞典等国家[4] 教学模式创新 - 2013年引入"中文+"理念 将课堂扩展为文化艺术编程等科目的全面成长基地[2] - 开设中荷双语教学班级 面向当地学生和中文爱好者[4] - 试水线上教学模式 覆盖多国生源[4] - 通过艺术团表演活动营造中文环境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3] 政策与市场需求 - 2018年起中文被纳入荷兰中学毕业考试外语选考科目 当地学生学习需求增加[3] - 学校与荷兰当地中小学展开合作 提供中文教育课程[3] - 除华侨华人学生外 当地学生数量越来越多[3] 教育理念与愿景 - 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跨文化人才[4] - 教育以人为本 帮助海外华侨华人青少年解决身份认同问题 实现自我认同[4] - 华文教育意义超越语言学习 涵盖文化传承与心理建设[4]
服务“一带一路”,侨学研究大有可为(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4 06:56
会议概况 - 第二届"华侨华人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大学举办,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华校校长及侨务工作者参会 [1] - 会议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温州大学联合主办,温州大学华侨学院承办 [1] - 会议聚焦涉侨研究多个议题,认为加强学科建设对国家战略、学术发展和侨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学科建设趋势 - 华侨华人学呈现从跨学科研究向独立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 [2] - 学科需立足三大方向:强化学理支撑、深化实践赋能、扩大国际对话 [6] - 建议将华侨华人学设为"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依托其跨学科特性 [7] 华文教育发展 - 华文教育需推进"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 [2] - 海外华校面临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师资不足等挑战 [2] - 温州大学成立海外华校建设与发展评估中心,制定建设标准指引 [3] - 2025年海外华校校长研习班以AI赋能为核心设计课程,助力数字化转型 [3] 研究成果与平台 -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成立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国际移民研究中心等平台 [2] - 温州大学拥有全国首个华侨华人学交叉学科硕士点,建有61个海内外研究基地 [3] - 全球约6000万华侨华人,是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5] 文化传播与交流 - 发布国内首部华侨主题交响乐《华侨之歌》,由3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共同演绎 [4] - 世界浙商大会、世界温州人大会等平台成为海外华商网络重要载体 [5] - 华商网络在促进中外经贸合作、构建双循环格局中作用显著 [5] 学术研究方向 - 需构建融通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的自主知识体系 [6] - 重点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华商安全、数字移民、新生代文化传承等现实议题 [6] - 提出华人辨识"ROOTS"五标准,强调加强实证与理论建构 [7]
米兰华夏语言艺术中文学校举行“六一”国际儿童节暨创校十三周年庆祝活动
人民网· 2025-06-04 09:59
学校发展历程 - 米兰华夏语言艺术中文学校举办庆祝活动,纪念创校十三周年及"六一"国际儿童节,近700人出席[1] - 学校自2012年创办以来,从最初几十名学生发展为涵盖中文、书法、国画、舞蹈、朗诵等多元课程的综合性校园[3] - 学校十三年来在师资建设、课程拓展、文化传承等方面不断探索、稳步提升[2] 办学理念与成果 - 学校秉持"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魂"的办学理念,成为海外华文教育的亮丽名片[3] - 学生代表潘雅婷分享学习经历,通过十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从紧张不安变得自信,掌握了用中文讲述故事的能力[3] - 学生通过舞蹈、朗诵、合唱、小品等形式展现才艺与文化素养,如《古诗三首》《外星降临》《明天会更好》等节目[5] 社会支持与未来规划 - 中国驻米兰总领馆、侨界乡亲、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给予关心支持[2] - 意大利中文学校联合总会将继续支持华文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拓展"中华文化体验营""中意青少年艺术节"等品牌项目[3] - 米兰市第七区副主席及高中副校长高度评价学生表现,表示将继续支持文化交流与青少年教育发展[4] 活动亮点 - 文艺汇演由四位学生主持,来自Lotto和Zara两个校区的学生参与演出[5] - 毕业班合唱《明天会更好》后,校长为结业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和纪念礼品[5]
“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米兰赛区决赛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1 10:21
赛事概况 - 2025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意大利米兰赛区复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在米兰龙甲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少年组和青年组十强选手同台献艺 [1] - 赛事由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指导,米兰龙甲教育、意大利青田总商会、意大利瑞安商会联合主办,米兰多所中文学校参与支持 [1] 赛事意义 - "水立方杯"是意大利华侨华人尤其是华裔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展示语言与艺术才华的重要平台 [1] - 赛事以"欢聚水立方,乐伴十五载"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华裔青少年歌手及华语音乐爱好者,共同唱响中华之声 [5] - 赛事自2011年设立以来已覆盖全球30余个国家、60个赛区,成为展示华文教育成果、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 [5] 主办方与参与者 - 龙甲教育作为长期承办单位,坚持以华文教学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核心,致力于为华裔青少年搭建展示中文才艺的平台 [2] - 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会长黄国权、意大利青田总商会会长高泉等认为赛事为中意民间文化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2] 赛事成果 - 赛事评选出少年组、青年组金、银、铜奖及"十佳歌手"等多个奖项,部分优胜选手将代表米兰赛区参加北京组委会组织的网络海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