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转债转股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601166):盈利维持正增长,期待可转债转股:——兴业银行(601166.SH)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31 21:1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兴业银行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总结 - 兴业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维持小幅正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1% [4][5] - 公司扩表节奏稳中有升,资产质量核心指标运行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强 [6][10] - 战略目标清晰,坚持“轻资本、轻资产、高效率”转型方向,财富管理、投行业务发展可期 [12] - 资本安全边际较厚,未来可转债转股有望进一步增厚股本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2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0.1% [4] - 1-3Q25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0.07%,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 [4] - 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8%、-2.6%、0.1%,增速较1H25分别变动+0.5、+0.5、-0.1个百分点 [5] - 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0.6%、-4.5%,较上半年分别变动+1、-0.7个百分点 [5] - 前三季度减值计提、业务管理费同比分别下降11.3%、0.3% [5] 资产负债与规模扩张 - 3Q25末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4.7%、4.3%,增速较2Q末分别提升2.7、0.2个百分点 [6] - 3Q单季贷款新增865亿元,同比多增140亿元,其中对公、零售、票据新增规模分别为323、-217、759亿元 [6] - 绿色、科技、制造业中长期等重点领域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18.6%、17.7%、13.8%,均高于整体贷款增幅 [6] - 3Q25末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3.2%、7.6%,分别较2Q末变动+0.6、-1.4个百分点 [7] 息差与收入结构 - 前三季度公司息差1.72%,较1H25、2024年分别收窄3bp、10bp,但降幅趋缓 [8] - 测算前三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较1H25、2024年分别下降5bp、41bp,付息负债成本率较1H25下降5bp,较2024年下降36bp [8] - 前三季度非息收入503亿元,同比负增4.5%,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1亿元(YoY+3.8%),净其他非息收入302亿元(YoY-9.3%) [9]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3Q末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1.08%、1.67%,环比2Q末分别变动0bp、+1bp [10] - 季末不良余额646亿元,季内新增10.7亿元,拨贷比2.46%,拨备覆盖率227.8% [10] - 对公房地产、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均同比回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10] 资本充足情况 - 3Q末核心一级/一级/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66%、10.97%、13.85%,较2Q末分别变动+12bp、-33bp、-33bp [11] - 季内公司全额赎回三期优先股共计560亿元,并于9月成功发行200亿元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11] - 截至10月31日,公司500亿元可转债仍有413.5亿元未转股,最新转股价21.19元 [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025-2027年EPS预测为3.66、3.66、3.66元 [12] - 当前股价对应PB估值分别为0.52、0.49、0.46倍,对应PE估值分别为5.53、5.53、5.52倍 [12]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0.5%、0.2%、0.1%,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0.2%、0.2%、0.1% [13]
500亿元浦发转债,转股收官
经济网· 2025-10-29 10:15
10月28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关于"浦发转债"到期兑付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显示,截至10月27 日,累计已有498.37亿元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为39.54亿股。 此外,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为1.63亿元,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额的0.3258%。按照每张110元(含税)的 价格,该行向未转股的浦发转债进行到期兑付,到期兑付总金额为1.79亿元。对此,该行公告称,"未 对公司资金使用造成影响" 。 500亿元浦发转债迎来收官。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从更长周期看,转股完成不仅优化了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也体现出管理 层在资本管理、股东协调与市场安排上的统筹能力,为公司后续稳健经营提供资本支撑。 此外,浦发银行公告称,至兑付登记日,有162.918万张浦发转债未完成转股,对应未转股的浦发转债 金额为1.63亿元。该行按照110元/张(含税)的价格于10月28日进行兑付,到期兑付总金额为1.79亿 元。 多方出手促转股 "自年初以来,浦发银行明显加快可转债转股进程,管理层通过业绩改善、释放转股信号及优化股价条 件,推动转股落地。"中信建投研报称。 正式收官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10月28日,浦 ...
500亿元浦发转债,转股收官!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07:47
500亿元浦发转债迎来收官。 10月28日晚间,浦发银行(600000)发布《关于"浦发转债"到期兑付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显示,截 至10月27日,累计已有498.37亿元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为39.54亿股。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研报认为,从更长周期看,转股完成不仅优化了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也 体现出管理层在资本管理、股东协调与市场安排上的统筹能力,为公司后续稳健经营提供资本支撑。 此外,浦发银行公告称,至兑付登记日,有162.918万张浦发转债未完成转股,对应未转股的浦发转债 金额为1.63亿元。该行按照110元/张(含税)的价格于10月28日进行兑付,到期兑付总金额为1.79亿 元。 多方出手促转股 此外,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为1.63亿元,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额的0.3258%。按照每张110元(含税)的 价格,该行向未转股的浦发转债进行到期兑付,到期兑付总金额为1.79亿元。对此,该行公告称,"未 对公司资金使用造成影响" 。 正式收官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10月28日,浦发转债正式发行,总额达500亿元。2020年5月6日,浦发转债进入 转股期。 今年10月23日浦发 ...
500亿元浦发转债,转股收官!
券商中国· 2025-10-29 07:33
浦发转债兑付与转股结果 - 总额500亿元的浦发转债于2023年10月28日到期摘牌,累计转股金额达498.37亿元,转股率为99.67% [1][2][5] - 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为1.63亿元,占发行总额的0.3258%,公司以每张110元(含税)的价格进行兑付,总兑付金额为1.79亿元 [2][6] - 此次转股累计产生39.54亿股普通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额的13.4701%,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增至约333.06亿股 [2][5] 转股对资本结构与财务指标的影响 - 转股显著补充了公司核心一级资本,自二季报后至今补充约351亿元,静态测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6月末提升0.5个百分点至9.4% [5] - 转股对公司每股收益有所摊薄,基于半年度报告测算,下半年转股对EPS和DPS的摊薄比例约为9%,全部转股的累计摊薄比例约为13.5% [5] - 转股的完成优化了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体现出管理层在资本管理、股东协调与市场安排上的统筹能力 [5] 转股进程与关键推动方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2020年5月6日进入转股期,但转股进程初期不理想,至2023年3月末未转股金额占比仍高达99.9971% [4][5][9] - 公司自2023年初起明显加快转股进程,通过业绩改善、释放转股信号及优化股价条件推动转股落地 [8] - 关键机构投资者大力推动转股:信达投资于6月底单日增持近1.18亿张可转债并迅速转股;东方资产于9月通过二级市场及转股大规模增持;中国移动在10月分四次将所持可转债转股,最终持股比例升至18.18% [10] - 2023年第三季度有136.4亿元可转债转股,而10月1日至27日转股进度大幅提速,合计244.09亿元可转债完成转股 [10]
史上发行规模最大可转债 到期摘牌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0:10
浦发转债兑付摘牌与转股结果 - 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于10月28日到期兑付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2] - 该可转债发行于2019年11月15日,期限6年,发行规模500亿元,为史上发行规模最大的可转债 [5][6] - 累计转股金额达498.37亿元,占发行总量的99.67%,未转股金额为1.63亿元,占比0.3258% [5][6] 转股对资本实力的影响 - 高比例转股显著补充了公司的核心一级资本,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 [7] - 资本补充到位将为公司在"五大赛道"及重点区域的信贷布局与战略深化提供支撑 [9] - 转股导致公司总股本增加,短期内对每股收益有所摊薄,但预计对股息率的摊薄影响有限 [9] 推动转股的关键因素 - 转股过程借鉴了"光大模式",股东与多路"白衣骑士"的驰援起到了关键作用 [10][11] - 信达投资于6月份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公司A股普通股 [12]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于9月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截至9月29日持股比例为3.44% [12] - 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在10月通过多次转股,使其持股比例增加至18.18% [12] - 新入战略投资者和原大股东是转债转股的中坚力量,其持股稳定性较高 [12]
浦发银行可转债摘牌 转股比例高达99.67%
新华财经· 2025-10-28 21:19
新华财经上海10月28日电(记者王淑娟)28日,可转债市场的"巨无霸"——浦发转债,正式从上交所摘 牌。截至28日收盘,其转股比例达99.67%,远超市场预期。高转股率反映了投资者对其盈利能力和未 来发展的信心。 "浦发转债"是浦发银行发行的可转债,2019年11月在上交所开始挂牌交易,期限6年,发行规模为500亿 元,是当时发行规模最大的可转债。 中信建投证券的报告则指出,整体来看,浦发银行本轮转股节奏安排清晰,推进过程有条不紊。从引入 战略投资者到主要股东集中转股,体现出管理层在推动转股和补充资本方面的决心与执行力。 全额转股后,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将得到显著补充,资本充足率明显提升。据中信建投证券测算,浦 发转债全部顺利转股后,预计将带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1个百分点至9%左右,对公司资本结构 优化与后续信贷投放形成支撑,为"五大赛道"战略推进提供资本基础。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今年6月以来,信达投资、东方资产、中国移动先后通过二级市场或转债转股方式对浦发银行给予"资本 驰援"。其中,10月13日至24日期间,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先后将持有的约0.9亿张浦发转债转 股,增持股份约7.19 ...
中国移动完成最后批次转股 “浦发转债”收官!
中国基金报· 2025-10-28 15:30
【 导读 】 中国移动完成最后批次转股,"浦发转债"收官!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10月27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广州移动于当日行使换股权,将其持有面值36.6万元浦发银行A股可转债进一步转股。随着中国移动再 次转股,"浦发转债"转股进程正式收官。 中国移动完成最后批次转股 在业内看来,浦发银行本轮转股节奏安排清晰,推进过程有条不紊,从引入战略投资者到主要股东集中转股,体现出管理层在推动转股和 补充资本方面的决心与执行力。 对于此次"浦发转债"顺利转股,中信建投马锟鹏团队在报告中表示,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约0.1pct至9%,为扩 表提供空间;同时对股息率摊薄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股息率将相较于此前水平下降0.3个百分点至3%。 在资本补充方面,其将为浦发银行在"五大赛道"及重点区域的信贷布局与战略深化提供支撑。基本面持续呈现稳健修复、底部向上的态 势,全年利润有望维持大个位数增长。 从中国移动本次转股来看,该公司将持有的面值人民币36.6万元浦发银行A股可转债按每股12.51元的价格转换约2.93万股浦发银行A股。 转换前,中国移动集团合计持有6,053,466,194股浦发银行 ...
中国移动完成最后批次转股 “浦发转债”收官!
中国基金报· 2025-10-28 15:29
转股操作概述 - 中国移动于10月27日行使换股权,将其持有的面值36.6万元浦发银行可转债转换为浦发银行A股 [2] - 此次转股标志着“浦发转债”的转股进程正式收官 [2][4] - 在10月13日至24日期间,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分三次增持浦发银行 [3] 具体转股细节 - 中国移动将面值36.6万元的可转债按每股12.51元的价格转换为约2.93万股浦发银行A股 [3] - 转股完成后,中国移动集团合计持有6,053,495,450股浦发银行A股,约占其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18.18% [3] - 转股后,广东移动自转换之日起五年内不得转让新转换的浦发银行A股 [3] “浦发转债”项目背景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1月在上交所挂牌交易,期限6年,发行规模为500亿元,为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4] - 截至10月24日,“浦发转债”累计转股比例达到99.67%,以较高比例实现收官 [4] - 自今年6月起,中国移动、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等投资者相继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对浦发银行进行“资本驰援” [4] 转股影响与意义 - 此次转股有利于浦发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3] - 转股后,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约0.1个百分点至9%,为扩表提供空间 [4] - 对股息率摊薄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股息率将相较于此前水平下降0.3个百分点至3% [4] - 资本补充将为浦发银行在“五大赛道”及重点区域的信贷布局与战略深化提供支撑 [5] 公司股权结构与地位 - 此次转股操作并未导致浦发银行第一大股东地位发生变化,中国移动仍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 [3] - 该系列操作也未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 [3]
今起摘牌,“浦发转债”转股比例超99%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55
浦发转债退市及转股情况 - 浦发转债于10月28日摘牌 结束转股期 未转股比例仅为0.33% 转股比例高达99.67% [2][5] - 浦发转债发行规模为500亿元 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3] - 转股进程在最后阶段显著加速 截至9月30日未转股金额为245.72亿元 占比49.14% 而截至10月27日未转股比例已降至0.33% [3][5] 主要投资者转股增持 - 中国移动于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454万张可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4.5亿股 持股比例由17%增加至18.18% [4] - 中国信达子公司于6月27日将其持有的债券转股 转股数量达9.12亿股 使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降至382.11亿元 [3]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 截至9月29日持有浦发银行10.73亿股普通股及860万张可转债 [4] 转股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可转债转股可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将因此提高 [2] - 截至2025年6月末 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8% 资本充足率为13.55% [5] - 与定向增发和优先股相比 银行发行可转债是成本较低且灵活的融资方式 [3] 银行可转债市场格局变化 - 随着浦发转债退市 市场上的银行可转债仅剩6只 余额较年初缩水超900亿元 [2][6] - 2023年以来银行可转债无新发 年内已有6只银行转债退市 包括5只触发强赎和1只到期 [6] - 今年退市的银行转债转股率均极高 如成银转债99.94% 苏行转债接近100% 杭银转债99.39% 南银转债99.98% 中信转债99.9% [6] 可转债转股对银行的意义 - 可转债提前赎回能促使投资者转股 有效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支持业务拓展和风险抵御 [7] - 若可转债到期未能转股则无法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银行可能需通过其他渠道融资 增加成本和难度 [7] - 资本通过可转债转股为银行注入“强心针”的案例也曾发生在光大银行 中国华融在2023年3月通过转股成为其主要股东 [7]
浦发银行可转债摘牌,转股率超99%,助力提升资本充足率
南方都市报· 2025-10-28 12:36
浦发转债摘牌与高转股率 - 浦发转债于10月28日正式从上交所摘牌,截至前一日收盘转股比例高达99.67%,未转股余额仅0.33%,对应金额为16378.06万元 [2][3] - 该可转债发行于2019年,发行总额为500亿元,最后转股日为10月27日,摘牌日为10月28日 [3] - 高转股率反映了投资者对浦发银行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2] 推动高转股率的主要因素 - 大股东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的力挺是促成高转股率的关键因素 [4] - 信达投资于6月份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公司A股普通股 [4]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转股增持,截至9月29日持有浦发银行普通股10.73亿股,持股比例为3.44%,另持有浦发转债860万张 [4] - 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在10月多次大规模转股,包括10月13日转股5631.45万张、10月17日转股1874.07万张、10月24日转股1483.83万张,使其持股比例增至18.18% [4] 转股对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可转债募集的资金在持有人转股后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5] - 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8%,资本充足率为13.55%,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3%) [5] - 据国泰海通证券测算,若转债全部转股可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5个百分点至9.41% [5] - 据中信建投测算,转债全部转股后预计带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1个百分点至9%左右,为信贷投放和战略推进提供资本基础 [6] 银行可转债市场现状与低转股率分析 - 浦发转债摘牌后,市面上仅剩6只银行可转债,分别为常银转债、重银转债、兴业转债、上银转债、青农转债、紫银转债 [7] - 除兴业转债转股率为17.30%外,其余5只转股率均不足1%,其中青农转债和紫银转债转股率为0 [7] - 低转股率的症结在于“破净+高转股价”的双重困境,即银行股普遍破净导致转股价无法下修,且发行时转股价设定偏高,与当前股价倒挂 [7] - 机构投资者偏好固定收益,形成“转股难、兑付压力大”的恶性循环,破解之道在于银行提升经营质量、改善市场预期并优化可转债条款设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