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平台

搜索文档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关联人共同设立持股平台参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4:59
关联交易情况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天金投有限公司与中天海洋产业核心经营管理层及骨干员工成立员工持股平台,向控股子公司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增资2,000万元,增资价格为2.4372元/注册资本,合计增资金额为4,874.40万元 [1] - 本次增资完成后,中天海洋系统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0,000万元增至12,000万元 [1] - 该议案已于2025年7月10日经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1] 工商变更登记进展 - 中天海洋系统于2025年7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变更后注册资本为12,000万元 [2] - 变更后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水质监测系统、浮标监测系统、水下安防系统、海缆监测系统、海底接驳盒等海洋工程相关产品及技术服务 [2]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南路3号,法定代表人为薛建林 [2]
至信股份IPO:创始人陈志宇联手妻子增资,女儿任董秘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47
公司概况 - 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主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 [2] - 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营汽车冲焊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并拓展上游模具开发及自动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 [2] - 公司前身至信有限成立于1995年1月,初始股东包括自然人及龙塔村村委会,创始人陈志宇以设备出资34.62%,村委会以房屋、土地出资32.69% [2][4] 股权结构演变 - 2000年9月龙塔村村委会及两名自然人股东退出,股份作价17万元转让给陈志宇,但未实际支付对价,存在出资瑕疵后由陈志宇现金弥补 [2][3] - 2000年12月公司增资448万元,由陈志宇、妻子敬兵及冯渝以设备、模具、存货出资,2021年11月置换为货币出资,2000年2月-2023年3月共完成8次增资 [4] - 2023年8月完成股改,设立5家员工持股平台及宁波煦广(陈志宇女儿持股99.14%),未引入外部资本,股权结构单一 [5] 实际控制人及高管 - 陈志宇夫妇实际控制83.75%表决权,陈志宇直接持股13.98%任董事长,敬兵持股13.82%任办公室副主任 [6] - 女儿陈笑寒无直接持股,任董事及董事会秘书,曾任职申万宏源证券及文化传播公司 [6][8] - 冯渝直接和间接持股10.89%任董事兼总经理,其兄长冯德光间接持股0.612% [6]
广发基金浮动费率试点,业绩与激励能否真正绑定?
搜狐财经· 2025-06-18 15:56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动态 - 广发价值稳进混合基金(024448)认购期届满,待验资备案后合同生效,拟任基金经理为广发基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王明旭 [1] - 该基金采用"基础管理费+业绩报酬"双重收费结构,年化超额收益超6%时管理费1.5%,低于-3%时费率降至0.6% [2][12] - 王明旭当前管理7只产品总规模106.56亿元,代表作广发内需增长混合累计收益135.3%,但广发均衡优选混合任职回报-3.4%跑输基准6.3个百分点,广发盛锦混合任职回报-14%落后基准24.2个百分点 [3][4] 基金经理业绩与激励机制矛盾 - 广发盛锦混合近两年累计亏损6.5亿元但收取管理费4685万元,员工自购份额从183万份锐减至17万份 [4] - 广发基金近五年员工持股平台累计分红6亿元,其中傅友兴分得2531万元、刘格菘668万元、王明旭399万元,但公司主动权益产品超六成近三年跑输业绩基准10个百分点以上 [1][8][11] - 2022-2024年广发基金公募业务合计亏损580亿元,64.6%主动偏股产品跑输基准10个百分点,41只产品跑输超30个百分点 [11][12] 核心高管分红与产品表现分化 - 傅友兴管理3只产品近五年累计利润4.9亿元但收取管理费18.2亿元,广发稳健回报混合2024年跑输基准16.65个百分点 [11] - 刘格菘管理6只产品2022-2024年为持有人创造回报-204.7亿元,个人投资者份额从388.9亿份降至343.1亿份,广发科技先锋混合三年亏损80.4亿元 [11][12] - 广发基金2024年净利润20亿元行业领先,但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1.39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缩减 [12] 员工持股平台运作细节 - 员工通过五家有限合伙企业(嘉裕元、嘉裕祥、嘉裕禾、嘉裕泓、嘉裕富)合计持有广发基金10%股权,2024年分红8458万元 [5][8] - 总经理王凡累计分红3571万元,督察长项军分红1185万元,傅友兴持股嘉裕元11.1%对应分红2531万元 [6][8][9] - 2020-2024年员工持股平台已分红5.95亿元,未分配利润仍有4.28亿元 [13]
海螺创业(00586.HK):利润及现金流迎来拐点 分红提升可期
格隆汇· 2025-05-17 10:00
股权结构 - 公司为海螺集团员工持股平台 安徽海创(海螺集团工会控股)、海螺集团(不含海螺水泥部分)、海螺水泥分别持有公司10 98%、5 39%、4 99%股权 形成以海螺系员工个人持股为主、无实控人状态的股权架构 [1] - 核心资产包括海螺水泥18%权益及垃圾焚烧资产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0 2亿元 其中海螺水泥投资收益13 16亿元(占比65%)、垃圾焚烧经营利润6 6亿元(占比33%)、节能装备/新能源/港口物流等合计贡献约2% [1]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 93/21 17/21 36亿元 [3] 垃圾焚烧业务 - 产能规模行业领先 2024年底在运产能4 81万吨/日 在建0 145万吨/日 报批拟建0 13万吨/日 [1] - 经营指标稳健 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105% 吨发电量279度 主业ROE 7 71% [1] - 未确认收入的竞价项目对应国补约0 73亿元/年 若加回国补利润 垃圾焚烧经营利润有望达7 22亿元 [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20亿元 若国补下发(年度超5亿元)可进一步增厚现金流 [2] - 预计2025-27年capex大幅下降至-10/-5/-4亿元 主业自由现金流有望提升至10/16/16亿元(含国补可进一步增厚) [2] 海螺水泥资产 - 持有海螺集团49%股权 穿透后持有海螺水泥18%股权 [2] - 行业自律+能源成本下降共振 海螺水泥利润有望企稳 [2] - 保守测算有望收到5亿元现金分红(基于80 5亿元利润×50%分红×36%集团持股×70%集团分红×49%海创持股) [2] 估值与投资分析 - 采用分部估值法测算 公司合理估值为154亿元 较当前市值有22%上涨空间 [3] - 预计2025-27年自由现金流达15/21/21亿元(含国补可增厚) 分红潜力突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