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类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蒙牛乳业(02319.HK):液奶需求承压 聚焦产品创新及渠道升级
格隆汇· 2025-08-31 03:04
1H25业绩表现 - 收入415.7亿元 同比下滑6.9% 归母净利润20.5亿元 同比下滑16.4% 主要受联营公司亏损拖累 [1] - OPM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下降0.5个百分点 [2] - 董事会批准10亿港元回购额度以提升股东回报 [1] 分业务收入表现 - 液奶收入同比下滑11.2% 冰淇淋增长15% 奶粉增长2.5% 奶酪增长12.3% [1] - 常温白奶受需求疲软影响 5月起特仑苏及基础白奶价格下调 收入下滑中量价因素占比60%/40% [1] - 鲜奶 冰淇淋 奶酪 婴幼儿奶粉(贝拉米增长超20%)等细分板块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 利润率与费用分析 - 液奶/冰品/奶粉/奶酪OPM分别提升1.2/4.4/4.5/4个百分点 内生利润率表现亮眼 [2] - 管理费用率因工厂停产费用调整及研发投入增加0.33个百分点 [2] - 现代牧业及圣牧亏损 政府补助减少 财务费用增加等因素共同导致报表利润下滑 [2] 经营策略与展望 - 聚焦品类多元化与结构优化 推出益生元及维生素牛奶产品 [1] - 加速渠道升级 与会员超市 零食量贩等增量渠道合作取得成效 [1] - 短期通过产品创新(精准营养 功能化液奶)及场景拓展(B端合作 家庭消费)对冲销量压力 [3] - 长期推进产业链高端化与精深加工 预计未来3-5年经营利润率年均提升30-50bps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19%/9%至42/52亿元 [3] - 当前交易于13.4/10.8倍2025/2026年市盈率 [3] - 目标价23港币对应19.4/15.7倍2025/2026年市盈率 [3]
现代牧业亏损吞噬利润 蒙牛业绩再承压:行业拐点未至如何破局
华夏时报· 2025-08-28 22:52
核心观点 - 乳制品行业面临原奶价格持续下行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行业产能出清缓慢导致周期底部延长 全面复苏仍需时间 [2][6] - 蒙牛乳业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6.9% 液态奶业务下滑超10%拖累整体表现 但冰淇淋和奶酪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 多元化布局初步见效 [2][3][9] - 公司利润端受联营企业亏损及出售收益基数效应影响 但主营业务盈利保持稳定 战略重心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和国际化拓展 [4][1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15.7亿元 同比下降6.9% [2] - 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17亿元 同比下滑超10% 营收占比从81.2%降至77.4% [3] - 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0.455亿元 同比减少16.4% [4] - 冰淇淋业务收入38.785亿元 同比增长15.0% 营收占比提升至9.3% [9] - 奶酪业务收入23.739亿元 同比增长12.3% 营收占比提升至5.7% [9] 业务板块分析 - 液态奶受常温奶增量压力突出影响 量价齐跌导致销售额显著下滑 [3][5] - 联营公司现代牧业净亏损9.135亿元 蒙牛承担亏损5.445亿元 同比增加4.115亿元 [4] - 冰淇淋业务成为第二大营收板块 季节性增长势能强化 [9] - 奶酪业务延续高增长 受益于消费场景拓展和细分需求释放 [9] 行业周期特征 - 生鲜乳价格较2021年高点下跌近三成 7月末主产区均价3.02元/公斤 同比下跌5.6% [6] - 规模化牧场现金流充足延缓产能出清 导致下行周期较以往延长 [6] - 奶牛淘汰进程缓慢 现代牧业存栏量47.2万头 原奶产量166万吨同比提升14.6% [7] - 优然牧业存栏量62.3万头 原奶产量208万吨同比提升15.8% [7] 战略转型方向 - 推行"一体两翼"战略 主体业务与创新业务、国际化业务协同发展 [10] - 加快精深加工布局 乳铁蛋白和D90脱盐乳清粉产品进入调试上市阶段 [10] -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艾雪品牌完成非洲与拉美业务架构搭建 [10] - 对标国际成熟市场 中国固态乳制品消费占比远低于50% 高附加值原料领域存在进口替代空间 [10]
现代牧业亏损吞噬利润,蒙牛业绩再承压:行业拐点未至如何破局
华夏时报· 2025-08-28 22:50
核心观点 - 乳制品行业面临原奶价格持续下行和供需失衡的周期性挑战 蒙牛乳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6.9% 液态奶业务承压明显 但通过冰淇淋、奶酪等多元化业务布局对冲压力 行业拐点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出现 [2][3][5][6][7][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7亿元 同比下降6.9% [2] - 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0.455亿元 同比减少16.4% [4] - 联营公司现代牧业净亏损9.135亿元 导致蒙牛承担亏损5.445亿元 较2024年同期1.330亿元大幅增加 [4] - 剔除联营亏损及出售子公司收益等特殊因素影响 净利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4] 业务板块分析 - 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17亿元 同比下滑超10% 营收占比从81.2%降至77.4% [3] - 冰淇淋业务收入38.785亿元 同比增长15.0% 营收占比从7.5%提升至9.3% [7] - 奶酪业务收入23.739亿元 同比增长12.3% 营收占比从4.7%提升至5.7% [8] 行业周期状况 - 生鲜乳价格自2021年高点下跌近三成 2025年7月底主产区平均价格3.02元/公斤 同比下跌5.6% [5] - 规模化牧场现金流充足导致产能出清缓慢 周期持续时间超预期 [5][6] - 现代牧业奶牛存栏47.2万头 原奶产量166万吨同比增长14.6% 优然牧业存栏62.3万头 原奶产量208万吨同比增长15.8% [6] 战略发展方向 - 推行"一体两翼"战略 主体业务与创新业务、国际化业务协同发展 [9] - 加快精深加工布局 乳铁蛋白、D90脱盐乳清粉产品进入调试上市阶段 [9] - 拓展海外市场 艾雪品牌在东南亚、非洲、拉美完成业务架构搭建 [9] - 对标国际成熟市场 中国固态乳制品占比不足 高附加值原料领域存在进口替代空间 [8]
涪陵榨菜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微降 应收账款增长明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9:2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0.5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1亿元,同比下降1.66% [1] - 销售毛利率54.15%,同比提升3.28个百分点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1.24亿元,同比下降25.06% [1] 产品结构 - 榨菜品类收入11.23亿元(占总营收85.53%),同比增长0.45% [1] - 萝卜类产品收入3314.93万元,同比激增38.35% [1] - 泡菜类收入1.19亿元,同比下降8.37% [1] - 其他产品收入3654.56万元,同比增长9.30% [1] - 轻盐榨菜系列及70g鲜脆榨菜丝、120g脆口榨菜芯等大单品市场份额巩固 [1] 渠道建设 - 采用"经销为主、电商补充"模式,期末经销商2446家,较上年末优化减少186家 [1] - 线上渠道表现亮眼,抖音平台增速领先 [2] - 线下渠道通过优化商超陈列、拓展社区团购与仓储会员店推动产品下沉 [2]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421.45%至1.25亿元,因对部分客户适度放宽信用政策 [2] 产能与供应链 - 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累计投入4.58亿元,本期投入5484.34万元,项目进度12.43% [2] - 生产基地产能规模调整为16万吨/年,预计2027年6月竣工 [2] - 拥有30万吨原料窖池,上半年收购青菜头3.36亿元 [2]
361度(01361.HK):加速品类多元化进程
格隆汇· 2025-08-20 12: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 [1] - 归母净利润8.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 [1] - 毛利率41.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1] - 中期派息20.4港仙派息比率45.0% [1] 产品研发 - 研发投入占比2.8%产品稳定迭代 [1] - 鞋类尖货新品SKU达230余款 [1] - 尖货产品全渠道热销超1460万件 [1] 品牌合作 - 正式发布第20届亚运会官方体育服饰连续五届支持 [1] - 成为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 [1] - 跃升2026-2029年世界泳联全球合作伙伴 [1] 品类拓展 - 专业竞速跑鞋助力运动员85次登上领奖台 [1] - 通过约基奇、丁威迪中国行巩固篮球领域地位 [1] - 布局滑板、羽毛球、骑行等热门运动领域 [1] 渠道建设 - 361°品牌全球销售网点7026家其中中国内地门店5669家 [1] - 361°儿童全国门店2494家探索新型终端门店形象 [1] - 全民运动装备站上半年累计开业门店49家 [2] 海外拓展 - 业务覆盖超60个国家和地区 [2] - 海外网点数量达1350余家 [2] 业绩展望 - 2025年预计收入113亿元人民币 [2] - 2026年预计收入128亿元人民币 [2] - 2027年预计收入145亿元人民币 [2] - 2025年归母净利预计13亿元人民币 [2]
361度(01361):加速品类多元化进程
天风证券· 2025-08-19 14: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6][8] - 当前价格为6.09港元[8]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113亿人民币、128亿人民币、145亿人民币[6]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3亿人民币、14亿人民币、16亿人民币[6] - 对应EPS分别为0.61元/股、0.69元/股、0.79元/股[6] - 对应PE分别为9x、8x、7x[6] 财务表现 - 25H1收入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1] - 25H1归母净利润8.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6%[1] - 毛利率41.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1] - 拟中期派息20.4港仙,派息比率45.0%[1] - 港股总市值12,592.18百万港元[8] - 每股净资产5.33港元[8] - 资产负债率25.56%[8] 产品与研发 - 25H1研发投入占比2.8%[2] - 2025年上半年鞋尖货新品SKU高达230+[2] - 尖货产品全渠道热销1460万+件[2] - 专业竞速跑鞋矩阵助力运动员85次登上领奖台[4] - 约基奇、丁威迪中国行巩固篮球领域专业地位[4] 品牌与营销 - 正式发布第20届亚运会官方体育服饰[3] - 连续五届鼎力支持亚运会[3] -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3] - 2026-2029年世界泳联全球合作伙伴[3] 渠道与零售 - 361°品牌全球销售网点7026家[5] - 中国内地门店5669家[5] - 361°儿童全国门店2494家[5] - 全民运动装备站361°超品上半年累计开业门店49家[5] - 海外网点数1350多家,覆盖超60个国家和地区[5] 业务拓展 - 布局滑板、羽毛球、骑行等热门运动领域[4] - 探索新型终端门店形象[5] - 构建零售新业态差异化优势[5]
白酒量跌,RTDs猛增!未来十年中国酒市怎么走?IWSR最新报告给出三大答案
搜狐财经· 2025-07-04 16:47
亚太酒饮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亚太地区酒精饮料总量(TBA)下降2%,总值下降3% [2] - 所有主要品类均出现价值下降,仅即饮饮品(RTDs)实现销量增长(+1%) [2] - 啤酒(-3%)、烈酒(-2%)和葡萄酒(-4%)销量均下滑 [2] - 中国TBA总量下降5%,印度增长6% [2][5] - 菲律宾、泰国和越南TBA总量增长2%,日本(-1%)、韩国(-1%)和澳大利亚(-3%)下降 [2] 中国市场动态 - 白酒销量下降5%,干邑(-14%)和苏格兰威士忌(-8%)大幅下滑 [5][6] - 金酒逆势增长20%,伏特加增长4%,受益于鸡尾酒文化兴起 [6] - 消费场景转向轻量化,高端宴席减少,小酒馆轻社交成为新趋势 [1] - 预计2024-2034年啤酒销量持平,RTDs复合年增长率+2%,起泡酒+5% [9] - 烈酒整体复合年增长率-1%,但排除白酒后为+2% [9] 印度市场亮点 - 印度TBA总量增长6%,超高端产品消费量增长19% [2][5] - 爱尔兰威士忌销量+58%,伏特加+17%,品类多元化趋势明显 [5] - 英国-印度自由贸易协定将苏格兰威士忌关税从150%降至75%,未来10年降至40% [5] - 2024年印度进口威士忌价值增长的86%来自苏格兰威士忌,金酒价值增长的76%来自英国金酒 [5] - 预计2024-2029年苏格兰威士忌销量复合年增长率+7%,金酒+3% [5] 东南亚及其他市场 - 东南亚在旅游和鸡尾酒文化支持下仍存在高端化增长空间 [4] - 菲律宾烈酒销量增长5%,印度增长3% [12] - 日本RTDs增长强劲,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3%,韩国+10%,印度+6% [17] - 澳大利亚RTDs增长放缓,未来增量有限 [17] 品类趋势分析 - 烈酒品类转变:干邑销量下滑11%,苏格兰威士忌持平,爱尔兰威士忌(+27%)、龙舌兰酒(+14%)、金酒(+11%)和开胃烈酒(+24%)增长 [10] - 葡萄酒销量下降4%(2023年-8%),静止葡萄酒减少1600万箱 [13] - 起泡酒前景较好,中国(复合年增长率+6%)、印度(+8%)和日本(+1%)将增长 [13] - 啤酒2024年下降3%,预计2026年恢复增长,印度(+3%)、越南(+1%)、泰国(+1%)为主要增长市场 [14][16]
新股速递| if椰子水今起招股,年赚11亿,中国内地占九成,UBS等豪华基石加持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20 11: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IFBH Limited,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新加坡,由泰国饮料制造商General Beverage分拆国际业务而来[1] - 2016年首创PET瓶装椰子水登陆中国内地,2022年推出Innococo品牌,结合电解质水与椰子水切入运动饮料赛道[1] - IPO前股权结构:创始人Pongsakorn持股77.64%,战略投资者Aquaviva持股11.11%(投资1750万美元,估值1.4亿美元),核心分销商持股约2.11%[6] 核心产品 - if椰子水占营收95.6%,涵盖1L家庭装、350ml运动装、250ml迷你装等规格,主打泰国Nam Hom"香水椰"原料,成本较行业低18%,毛利率从34.4%升至36.6%[8][9] - Innococo为运动功能饮料,毛利率从36.9%升至37.4%[8][9] - 其他产品毛利率从20.1%升至22.5%,但营收占比极小[9] 盈利表现 - 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约11.6亿元人民币),中国内地市场贡献92.4%,香港4.6%[10][11] - 2023-2024年营收从8744万美元增至1.58亿美元,净利润从1675万美元增至3332万美元,毛利率从34.7%升至36.7%,净利率从19.4%升至21.9%[10] - 中国内地市场占有率34%,连续五年蝉联榜首,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香港市场占有率60%,连续九年领先[11] - 全球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品牌Vita Coco,按零售额计算是中国内地及香港增长最快的椰子水公司[11] 护城河 - 供应链优势:90%以上原料来自泰国,Nam Hom椰子采购成本较竞争对手低18%,通过关联交易构建低成本闭环[13] - 轻资产架构:采用"代工厂生产+第三方物流运输+分销商销售"外包模式,将90%资源投入品牌建设,覆盖3.6万家量贩店、5万多家商超及全平台线上渠道[13] - 渠道股权绑定:核心分销商(如杭州大热、广东恒俞)通过持股1.09%和1.02%深度绑定[14] - 无菌冷灌技术:延长保质期至12个月,突破地域限制[15] - 品牌营销:签约肖战为全球代言人,官宣当日天猫销量暴涨300%,抖音话题播放量破10亿,与泡泡玛特联名强化年轻消费群体触达,复购率高达38%[16] 行业趋势 - 2024年大中华即饮软饮料市场规模为1314亿美元,预计以7.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1854亿美元[17] - 椰子水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从2024年的10.93亿美元以19.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26.52亿美元[17] - 行业原材料"椰子"价格趋势平稳,未来价格将继续维持在450-500美元/吨的范围[18] 战略布局 - 供应链多元化:在越南考察原料基地,计划2026年实现采购多元化,收购澳洲、美洲、东南亚新品牌[25] - 市场扩展:重点开拓下沉市场(如三四线城市)和国际业务(如东南亚、中东),目标3-5年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0%-20%[25] - 品类多元化:计划推出气泡椰子水、低糖系列等新品,拓展功能性健康食品(如植物蛋白饮料)[25]
IP联名、跨界金银,冲击港股的铜师傅能否走出新曲线
华尔街见闻· 2025-06-14 17:35
公司概况 - 铜师傅是中国铜制文创工艺品行业龙头,市占率35%,2024年营收5.51亿元[1] - 公司定位"高性价比铜制工艺品",毛利率30%-35%,净利率13.8%[10][14] - 线上直销占比70%,天猫/京东铜制文创品类销量第一,客单价750元,复购率56%[13][14] 商业模式 - 采用"引流品+高客单价产品"组合:39元铜葫芦年销20万件(亏损200万),带动百元/千元级产品销售[12] - 爆品策略成效显著:铜葫芦系列三年累计收入超1亿元,齐天大圣系列累计收入8950万元[13] - 营销成本控制严格:销售费用率12.5%(行业平均30%),广告费控制在5%以内,店播ROI达1:25-1:40[14] 资本与股东 - 获小米生态链两轮投资:2017年A轮1.1亿元(顺为/小米领投),2018年B轮3.1亿元[7][8] - 顺为资本与小米集团分别为第二、第三大股东[9] - IPO前股权转让估值较两年前下跌85%[2] IP运营策略 - 自有IP聚焦传统文化(神话/民间传说),授权IP占比1/3但销售额仅占1/15[15] - 2024年新增《哪吒》《蝙蝠侠》等IP合作,哪吒系列半月销售额近千万元[16][17] - IP授权费高昂(如哪吒2授权费900万元),粉丝群体与目标受众存在差异[18][19] 行业与竞争 - 铜制工艺品市场规模16亿元,仅为潮玩市场的3%,城市渗透率2.34%[22] - 行业年增速7.3%,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6.54%[23] - 主要竞争对手"朱炳仁·铜"市占率差距仅3.2个百分点[38] 产能与供应链 - 产能利用率超99%,2024年达101.7%[35] - 铜价上涨压力显著:吨价从2022年6.71万元涨至7.5万元,材料成本占比50%[31][32] - 生产依赖熟练技工,非标产品打样周期长,存在交付延迟问题[34][37] 扩张计划 - 渠道向线下倾斜:现有9家直营店+68家经销店,计划三年新增30家直营店[14] - 拓展黄金文创业务(毛利率16%),推出塑胶潮玩/银制品子品牌[25][29] - IPO募资拟建3.1万平米研发中心,新增200名技工,升级生产设备[38]
5月日本IP零售线下调研反馈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内容 IP 产业、IP 衍生品行业 - **公司**:三丽鸥公司、泡泡玛特、布鲁可、光线传媒、万代、阿里鱼、多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日本内容 IP 产业 - **特点**:具有全民性和广泛渗透性,IP 产品销售渠道多样,覆盖各年龄段,不同群体为不同类型 IP 付费[2] - **成功关键**:制作委员会模式分散投资风险,形成生态链闭环,成功 IP 收益高且吸引衍生品授权需求[3][4] - **与国内差异**:国内单一公司承担主要投资风险,缺乏对火爆 IP 的持续运营,而日本分散风险且长期运营 IP [5] 三丽鸥公司 - **发展历史**:经历三起两落,通过国际化战略和海外授权业务实现增长,后因竞争和运营问题陷入困境,新社长上任后业绩增长[6][7][8] - **业绩提升措施**:多 IP 策略,调整管理层,采用成果导向激励机制,数字化运营,整理亏损业务,减少 SKU [9][12][14] - **IP 多元化策略**:决策委员会选取重点角色,“老带新”推广次要角色[10] - **海外市场成就**:与国内阿里鱼合作,在美国签订主授权协议,与泡泡玛特共鸣,关注产品社交属性[15] - **北美市场发展**:2022 年营业利润转正,营收增速高,通过调整策略和加强运营逐渐恢复[23] 泡泡玛特 - **未来发展空间**:海外市场潜力大,对标三丽鸥和迪士尼零售业务,有望成为年营收 100 亿美元、利润 200 亿美元的公司[24][26] - **与布鲁可对比**:泡泡玛特是全产业链公司,终端掌控能力强,商业模式成熟稳定,而布鲁可是产品公司,终端掌控能力弱[27] - **乐园和门店情况**:在北京朝阳建成轻量化乐园并实现小额盈利,国内约 400 家门店,海外约 150 家门店,全部直营[30] 三丽鸥与泡泡玛特对比 - **多元化战略**:三丽鸥侧重 IP 多元化,泡泡玛特侧重品类多元化[11] - **IP 运营**:都进行产品维度延伸和轻量化内容运营,但泡泡玛特未尝试推出契合当下审美的新形象[18][19] - **渠道策略**:都采用差异化产品对应差异化渠道,针对不同年龄段提供不同产品[20] - **会员运营**:都注重会员运营,但泡泡玛特更为深入,粉丝数量多且提供差异化服务[21][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IP 产品提高消费者粘性方式**:可玩性、成瘾性和社交属性[16] - **日本 IP 运营成功经验**:渠道差异化销售,针对不同年龄段提供不同产品[17] - **布鲁可情况**:多 IP 策略,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过渡,业务模式不如泡泡玛特成熟[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