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USDA月度供需报告点评:全球玉米及小麦需求缺口持续扩大,大豆供应宽松-20250713
招商证券· 2025-07-13 1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月USDA报告延续大豆丰产预期,小幅下修2025/26年全球玉米、小麦产量预期,但较上年度仍有显著增产;需求逐步释放,新季全球玉米、小麦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大豆供应仍显宽松,看好国际玉米&小麦价格走势 [15] - 在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农产品供需存在区域及结构上不平衡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看好种植端及种业景气,重视粮食安全;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提速,或将带动种业行业规模扩容、格局重塑,研发型龙头种企有望受益,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 [15] 各品类情况总结 玉米 - 全球需求向好,产需缺口较前值扩大,本月报告下修2025/26年全球玉米产量预期约232万吨至12.64亿吨,较上年度增加3.1%,较前值收窄约0.18pct;预计2025/26年全球玉米总需求将达创纪录的12.76亿吨,对应产需缺口扩大至1210万吨;预计2025/26全球玉米库销比约21.3%,较上年度下滑约1.3个百分点,较前值下滑约0.25pct;本月报告利好国际玉米价格 [2] - 本月报告下修美豆产需预期,贸易预期维持前值不变,预计25/26年美国玉米产量将减少1.15亿蒲式耳,较前值收窄约0.73%,较上年度增加约5.6%;下修2025/26年美国玉米总需求量约0.39pct至3.23亿吨(yoy+1.4%),下修饲用需求约0.85pct至1.49亿吨(yoy+3.1%);预计2025/26年美国玉米期末库销比约10.8%,较上年度扩大约2.02个百分点,较前值下降约0.55pct [3] 小麦 - 新季小麦预期增产,需求缺口持续扩大,预计25/26年度全球小麦延续增产,本月报告下调2025/26年全球小麦产量预期约4万吨至8.09亿吨,较上年度增加约1.1% [8] - 消费方面,本月报告调增25/26年全球小麦总消费80万吨至8.11亿吨,较上年度增加约82万吨,同比增加约0.6%,对应产需缺口扩大至207万吨(前值为121万吨) [8] - 贸易方面,预计2025/26年度全球出口量为2.13亿吨,比上年度增加约647万吨;预计2025/26全球小麦库销比约32.3%,较上年度下滑约0.46pct,较前值收窄约0.19pct [8] 大豆 - 美豆国内需求向好,新季全球供应仍显宽松,本月同步调增全球大豆产需预期,供应仍显宽松,本月报告上调2025/26年乌克兰大豆产量预期,进而调增全球产量预期约86万吨至4.28亿吨,同比增加约1.4% [10] - 本月报告上修全球2025/26年度大豆压榨量预期值约110万吨至3.68亿吨,较前值扩大约0.31pct;下修2025/26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约80万吨至1.88亿吨,较前值收窄约0.42pct;下修2025/26年度全球大豆进口量约80万吨至1.86亿吨,较前值收窄约0.43pct;预计2024/25年全球大豆期末库销比为29.7%,较上年度下滑约0.94%,较前值扩大约0.11pct [10] - 本月美豆产量及出口预期下降,压榨量预计增加,本月报告下调2025/26年美豆产量预期约14万吨至1.18亿吨(yoy - 0.7%),较前值下滑约0.12pct [11] - 需求端来看,本月报告调增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约136万吨至6913万吨(yoy + 5%),较前值扩大约2pct;预计2025/26年全球大豆总需求为7212万吨(yoy + 5.2%);预计2025/26年美豆出口量为4749万吨(yoy - 6.4%),较前值减少3.9pct;预计2025/26年美豆期末库销比约7.1%,较前值扩大约0.37个百分点 [11]
云图控股(002539) - 002539云图控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09 09:24
复合肥业务 - 销售模式主要通过经销商渠道,深耕农村市场30年,有近6000家一级经销商、超10万家镇村级零售终端网点,在东南亚自建海外营销网络 [2] - 随着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种植和绿色高效肥料需求增长,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2][3] -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种植面积扩大,为复合肥提供长期支撑 [3] - 近几年行业整合加速,中小企业退出,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有望提升市占率 [3] 磷酸分级利用产业链 - 依托磷矿资源和技术,建成湿法和热法磷酸两条产线,开发出系列精细化、高附加值产品 [3] - 2024年以来磷铵产品产销规模稳步提升,工业级磷铵需求强劲,为公司打开新增长空间 [4] 合成氨项目 - 分布在湖北应城和广西贵港,规划产能共计270万吨,应城70万吨项目主体完工,贵港项目在筹备 [4] - 投产后可弥补尿素产能缺口,实现氮肥原料自给,提升成本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4] - 贵港项目可填补华南产能空白,辐射周边市场,为复合肥扩张奠定基础 [4][5] 磷矿资源 - 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拥有三宗磷矿,资源总储量约5.49亿吨,采矿规划产能690万吨/年 [5] - 阿居洛呷磷矿和牛牛寨东段磷矿采矿工程推进中,牛牛寨西段磷矿推进“探转采”手续 [5]
小麦大规模机收需金融机构细致化支持
证券日报· 2025-06-30 13:32
农业机械化与金融支持 - 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已基本收官,除零星种植地块外基本实现机械化收割,联合收割机成为麦收主力军 [1] - 小麦机收资金需求具有"短、频、急"特点,银行创新推出"农机贷""夏收快贷"等专项产品,通过优化授信模型实现资金快速投放 [1] - 针对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将更多资产纳入抵押范畴,结合种植面积、往年收益等数据构建"大数据信用评分",实现从申请到放款的"当日办结" [1] 金融科技应用 - 银行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农业"试点,农机手可通过数字钱包实时收取跨区域作业款项,规避现金交易风险 [1] - 农机经销商依托银行搭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以未来订单为质押获取融资,保障农机零配件供应不断档 [1] 产业链金融协同 - 银行以产业链金融思维支持"研发—生产—流通—服务"全链条,向农机制造企业提供经营贷款支持智能化改造,提升高端农机国产化率 [2] - 针对农机维修、燃油供应等配套服务主体,银行推出"应收账款池融资"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2] 风险保障机制 - 银行联合保险公司开发"农机作业保险+信贷"产品,将自然灾害、机械故障等纳入保障范围,保险赔付可优先偿还部分贷款降低农户违约风险 [2] - "信贷+保险+科技"组合拳构建覆盖小麦大规模机收全流程的风险缓冲带 [2] 农业现代化转型 - 银行支持直接推动农业机械化率攀升,创新推出"农机+智慧农场"综合服务方案,引导农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型 [2] - 金融活水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加速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 [2] 金融服务路径 - 银行从田间地头的金融服务站到数字化农业金融平台,勾勒出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清晰路径 [3] - 金融机构将持续深化场景化服务、强化生态化布局,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3]
招商证券:新季豆麦预期丰产 全球玉米需求缺口收窄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4:36
全球农产品供需预期 - 2025/26年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下降至12.65亿吨,同比下滑0.66%,产需缺口约945万吨,但缺口较上年度显著收窄 [1] - 2025/26年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创纪录达8.09亿吨,同比增1.1%,产需盈余52万吨 [3] - 2025/26年全球大豆产量预计增长1.4%至4.27亿吨,供需格局宽松 [4] 玉米市场分析 - 美国、乌克兰和阿根廷玉米产量增幅最大,分别抵消坦桑尼亚和加拿大减产影响 [1] - 阿根廷玉米产量预计增6%至5300万吨,乌克兰产量增13.8%至3050万吨,巴西产量增0.8%至1.31亿吨 [1] - 全球玉米库销比预计21.8%,较上年度下滑1.2个百分点 [1] 美国玉米供需 -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或达9530万英亩,为十多年来最高水平,单产有望达181蒲式耳/英亩 [2] - 美国玉米产量预计增6.4%至158亿蒲式耳,总需求量增1.1%至3.25亿吨 [2] - 美国玉米出口量预计增至27亿蒲式耳,但全球市场份额或下滑,期末库销比扩大2.4个百分点至11.6% [2] 小麦市场动态 - 欧盟、印度、俄罗斯等国小麦增产抵消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减产 [3] - 全球小麦出口量预计增687万吨至2.13亿吨,俄罗斯仍为最大出口国(4500万吨),欧盟出口增28%至3400万吨 [3] - 全球小麦库销比预计32.9%,较上年度下滑0.11% [3] 大豆产业趋势 - 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创纪录达1.75亿吨,阿根廷产量减50万吨至4850万吨 [4] - 全球大豆压榨量预计增3.5%至3.66亿吨,出口量增4%至1.88亿吨 [4] - 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增400万吨至1.12亿吨,全球库销比下滑0.7%至29.3% [5] 美国大豆前景 - 美国大豆产量预计减0.6%至1.18亿吨,压榨量增7000万蒲式耳至24.9亿蒲式耳 [6] - 美国大豆出口份额预计从28%降至26%,出口量减3500万蒲式耳至18.15亿蒲式耳 [6] - 美国大豆期末库销比预计下滑1.3个百分点至6.7% [6]
一项技术减少5%粮食损失,金龙鱼“藏粮于技”
国际金融报· 2025-04-29 17:41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1]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 技术创新减少粮食损耗 - 金龙鱼推出"6步鲜米精控技术",从"鲜割"到"鲜食"6个环节严格把控,其中"鲜割"可减少约5%田间损失 [3][5] - 采用"鲜割"模式可减少北方一作区约235万吨水稻损失,相当于2100万人一年的大米消费量 [5] - 加工过程中采用稳定温度技术减少碎米产生,未达标的碎米可作为其他食品原料,提高粮食利用率 [5][6] 现代农业与营养健康 - "鲜存""鲜碾"技术能更大程度保留大米表层营养物,提升口感和营养价值 [6] - 稻谷加工副产品如米糠可提炼稻米油,稻壳可作为燃料,稻灰可提炼高附加值产品如白炭黑和活性炭 [10] 品牌价值与农业推广 - 金龙鱼赞助《种地吧》节目旨在传递农业价值,节目爆火后提升年轻观众对农业的认知和粮食尊重 [7] - 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优质原料订单种植基地建设 [11] 全球供应链布局 - 贸易摩擦对公司影响有限,通过全球供应链布局降低对美国依赖,保障粮食安全 [10] - 公司将现代农业科技辐射至全产业链,最大化利用稻谷、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价值 [10]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有朋友打电话,问了我一个问题”
北京青年报· 2025-04-28 15:50
粮食安全与供应 - 中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3] - 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3] - 来自美国的粮食进口量占国内消费比重很低,主要是饲料粮,可替代性强,国际市场供应充足 [3] - 国内粮食储备资源充足,即使不采购美国饲料粮和油料,对粮食供应没有影响 [3] 能源安全与供应 - 中国形成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4] - 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连续八年增量超百亿立方米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接近总装机的60%,能源储备体系完善 [4] - 美国在中国能源进口中占比很低,减少或停止自美进口对国内能源供应没有影响 [5] 经济表现与展望 - 一季度出口逆势增长6.9%,大模型创新全球瞩目 [7] - 春节和清明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消费额快速增长 [7] - 中国智能全景相机、国潮产品在国内外热销,部分店铺出现凌晨排队抢购现象 [7] - 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社会信心持续提振 [7]
发改委等多部门表态 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信心满满
央视网· 2025-04-28 15:28
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措施 - 国家发改委表示对实现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1] -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大举措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和营造稳定发展环境 [3] - 支持就业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3] - 促进消费具体措施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 [3]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运行在7.3元左右 [5] - 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实现有效分散化,单一市场或资产变动影响有限 [5] -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违背经济规律,冲击国际贸易规则 [5] 粮食安全保障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占有量500公斤远超国际安全线 [7] -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储备资源充足 [7] - 2024年美国粮食进口占国内消费比重很低且主要为饲料粮,可替代性强 [7] 能源供应保障 -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形成多元化供应保障体系 [8] - 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增量连续八年超百亿立方米 [8]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接近60%,能源储备体系完善 [8] - 2024年美国能源进口占比极低,减少进口不影响国内供应 [8]
国家发展改革委:即使不采购美国饲料粮和油料,我国粮食供应也不会受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2:46
粮食安全战略 - 国家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 [1] - 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1]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人均占有量500公斤 远超国际安全线400公斤 [1] 粮食进口与替代 - 2024年美国高粱、玉米、大豆进口量占国内消费比重很低 主要为饲料粮且可替代性强 [2] - 大豆进口区域已从美国转向南美 对美依赖度大幅降低 [2] - 美国农产品收获季节在秋季 当前主要从南美进口 关税短期不影响进口 [2] 农业生产现状 - 2024年全国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9亿亩 春播面积9.6亿亩 均较上年增加 [2] - 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4亿亩 冬油菜面积1.1亿亩连续7年增加 [3] - 长江流域冬油菜即将收获 长势为近几年最好 [3] 粮食储备与供应 - 国内粮食储备资源充足 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 [1] - 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 粮食流通体系健全 [1] - 饲料行业推广节粮技术和蛋白替代措施 [2]
国家发改委赵辰昕:中国人的饭碗稳稳地端在自己手中
快讯· 2025-04-28 11:26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国家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 [1] -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政策 [1] - 加强政府储备管理并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 [1] 粮食生产与供应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1] -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得到保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