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部署文物保护粮食生产和信访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11-02 09:00
10月3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措施,部署 文物保护、粮食生产和不动产"登记难"信访问题化解等工作。省委书记赵一德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 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提高活化利用水平,不断增强文物保护利用的整体性、系统性。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的贺信精神,深入践行国家粮食安 全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粮农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农 业发展提质增效。 会议强调,要把化解不动产"登记难"信访问题同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结合起来,完善政策措 施,加强综合治理,推动存量问题化解出清。要健全防范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长效机制,加强土地供应、规划许可、 施工管理、房屋销售等全链条监管,防止新的"登记难"问题发生。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在陕西省延安市和河南省安阳市考 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 ...
建行山东省分行破题盐碱地信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9 14:49
转自:新华财经 东营捷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黄河入海口盐碱地综合利用及耐盐碱种质资源培育项目,涵盖63633 亩盐碱地、涉及6个乡镇。项目通过田块建设、灌排节水、道路设施、土壤改良等工程的实施,实现盐 碱地垦造与耕地改良,从而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农民收入。然而,项目启动之初,便遭 遇了融资困境。 了解情况后,建行山东省分行突破传统信贷思维,结合农业高投入、低产出、回报期长的特点,为该项 目量身定制金融方案,并批复盐碱地改良贷款15200万元,期限15年,在同业中率先实现了对规模化盐 碱地改良的资金支持,为盐碱地改良贷款业务蹚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截至目前,建行山东省分行已成功对包括东营捷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企业批复盐碱地改造项 目贷款5.2亿元,并对"黄河入海口盐碱地综合利用及耐盐碱种质资源培育""5000亩盐碱地产能综合提升 及水源保障工程"等5个项目先期实现贷款投放1.34亿元。项目实施完后,预计新增耕地2.37万亩,提升 改造耕地2.26万亩,预期实现小麦总产量达2.61万吨,玉米2.84万吨,大豆和马铃薯0.23万吨。盐碱地改 造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效果显著。 支持盐 ...
镜观中国|良田舒卷!夯牢中国饭碗新底气
新华社· 2025-10-21 19:23
小田并大田 粮田变良田 "十四五"以来 又是一年收获时 从耕地平原 到高山梯田 良田舒卷 "十四五"以来 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10月14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一列高铁列车沿着田间的铁路线穿行(无人机照片)。2025年,吉林省深化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 一体化试点示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4.6%。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0月14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沙虎村,村民在水稻田里忙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9月18日拍摄的重庆市黔江区五里镇梯田景色(无人机照片)。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市黔江区五里镇水稻种植面积5300亩,是武陵山 地区粮食主要产区之一。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我国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 相当于黑龙江、河南两省面积的总和 7月9日拍摄的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安全村高标准农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5月27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高标准农田里,农民驾驶收割机抢收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翟慧勇摄) 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 2024年突破1.4万亿斤 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我国秋粮收获已过六成
新华网· 2025-10-16 10:35
秋粮收获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已超过六成 [1][2] - 中稻收获进度接近七成 [2] - 玉米收获进度为五成半 [2] - 大豆收获进度接近八成 [2] 粮食安全战略成果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2] - 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2] - 战略核心为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 [2] 粮食安全宣传主题 - 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 [1][2] - 今年宣传周主题为“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1][2]
新华社权威快报|我国秋粮收获已过六成
新华社· 2025-10-16 09:06
记者:胡璐、古一平 海报制作:贾稀荃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粮食节 约 人人有责"。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过六成。分作物看,中稻近七成、玉米五成半、大豆近八 成。 "十四五"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 基。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 粮绝对安全。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局长:把握收储节奏,保持粮价合理
第一财经· 2025-10-14 11:55
"十四五"以来,全国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 保障粮食安全,产业发展是关键一环。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钱毅表示,"十四五"时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 展呈现出新态势,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规模和效益齐头并进,政策支持和载体抓手创新发力。 2021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 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等六大提升行动。截至今年9月底,各地落实财政资 金46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840亿元,实施了8400多个项目,制定了286项优质粮食团体和地方标准,带动 引领897个优质企业品牌建设。 今年以来,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和抓手更加丰富。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实施了粮 食流通提质增效项目。重点聚焦主产区产粮大县,围绕粮食物流、加工、品牌建设、节约减损、产后服务等 方向,支持地方补齐粮食流通短板弱项,壮大县域粮食产业经济。 "十四五"以来,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 亿吨以上,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20 ...
听,“十四五”答卷|饭碗端得更牢 餐桌更加丰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03 18:17
粮食安全与生产成就 -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1] - 全国粮食亩产从“十三五”末提升12.5公斤,2024年达到394.7公斤,单产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7]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12] 农业科技与现代化应用 - 通过种肥同播、单粒精播、密植滴灌、卫星导航等智慧农业技术,玉米种植亩净收益约1000元 [5] - 河南省尉氏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0万亩,粮食总产连续多年超12亿公斤 [5] - 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机车等良机良法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效率 [30] 农民收入与产业效益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16] - 吉林省梨树县鲜食玉米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出厂价每穗2元,实现产值54.9亿元,每公顷收益比普通玉米高3000至5000元 [14] - 严格执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发展订单农业以稳定购销关系,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16]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较2020年增长12.3%,总产量连续36年居全球第一 [24] - 2024年底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较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 [26] -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种植业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深远海养殖水体达5660万立方米,年产量47万吨 [24][26] 品种创新与单产提升 - 云南省元谋县成功培育“云麦114”小麦新品种,旱地百亩连片示范最高亩产达708.1公斤,具备抗病、抗逆、高产特性 [10] - 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 [12] - 深远海养殖鱼类品质优良,如大黄鱼市场价格可达每斤100元,一条两斤重的鱼售价约200至300元 [21]
粮食产量创新高 农村发展有活力
人民网· 2025-09-17 09:12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 村发展成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表示,"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有 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为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今年秋粮长势正常偏好 "再有不到20天,北方秋粮将开始大面积收获。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正常偏好,夺取秋粮丰收 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韩俊说,要全力以赴把田间管理抓好,把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抓到位,实现全年 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 对安全。韩俊分析,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认真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特别是强化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育成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 种,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 ...
粮食产量创新高 农村发展有活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29
农业现代化进展 - 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达394.7公斤 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1]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1]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4]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4] 粮食生产与安全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人均占有量500公斤 [4] - 单产提升对粮食产量增长贡献率超80% [5] - 大豆产量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5]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5]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5] 农业结构与多样性 - 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5]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 [9]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 果菜茶肉蛋奶供给充足 [5]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 自来水普及率94% [6] - 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6] - 2199个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1][6] -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 [1][6]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505亿元 [1][8] -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 [6] - 连续5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6]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面实施 [6] 农民收入与城乡差距 -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2.56:1降至2024年2.34:1 [9] - 农业提供近2亿人就业 农村常住人口近5亿 [9] 农村改革与土地管理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7省份推进 [6] - 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宅基地 禁止退休干部农村占地建房 [7] - 依法规范宅基地管理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6] 脱贫攻坚成果 - 累计识别帮扶600多万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 [8] - 聚焦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5万个易地搬迁安置区 [8] - 脱贫户平均获得3-5项政策支持 [8]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五百公斤,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粮食产量创新高 农村发展有活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00
粮食生产成就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2]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2] - 2024年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3] 单产提升与技术应用 - 启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在702个县实施 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 [3] - 2023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 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单产提升对产量增长贡献率超80% [3] - 集成推广合理密植 精量播种 一喷多促 水肥一体化等增产技术模式 [3] 农产品质量与多样性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3]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 果菜茶 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 [3][7] 政策支持体系 - 健全补贴 价格 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 连续5年提高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4]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面实施 [4] -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505亿元 重点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5万个易地搬迁安置区 [6]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 自来水普及率达94% 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4] - 2199个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 [4] -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 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 [4] 农村改革与权益保障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7省份整省推进 其他省份开展整县整乡镇试点 [5] - 明确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和宅基地 严禁退休干部农村占地建房 [5] - 依法规范土地流转 允许通过出租 入股 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 [5] 农民收入与城乡差距 -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2.56:1降至2024年2.34:1 [7] - 农业提供近2亿人就业 农村常住人口近5亿 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7] - 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 公共服务便利度 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提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