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资纾困
icon
搜索文档
地方国资大股东纾困未果 华南城被法院下清盘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0:53
法院清盘令与债务危机 - 香港高等法院对公司下达清盘令 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周伟成及潘路洋被委任为共同及个别清盘人 [1] - 公司股票已暂停交易并进入无限期停牌状态 停牌前股价报0 107港元 较2023年峰值下跌99 6% 市值仅剩12 24亿港元 [1] - 2024年2月公司宣布美元债违约 2025年1月花旗国际提出清盘呈请 涉及2024年4月到期的2 89亿美元9 0%优先票据 欠款金额达3 06亿美元 [4] - 公司总资产875 51亿港元 总负债609 44亿港元 其中157 42亿港元有息负债未按期偿还 触发交叉违约条款 导致3 75亿港元负债可被要求提前偿还 [5]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指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问 [5] 业务布局与行业影响 - 公司被清盘与业务布局失衡有直接关联 将迎来境内外资产处置加速期 [3] - 公司成为继中国恒大之后被清盘的又一大型房地产开发商 [5] - 行业下行与公司治理、财务激进等多重因素导致清盘结果 资产结构决定清偿率较低 [9] 大股东纾困与流动性支持 - 2021年12月公司与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认购协议 特区建发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持股29 28% [6][7] - 特区建发2022年7月以12 57亿港元接盘深圳第一亚太物业管理50%股权 同年12月斥资50亿港元认购西安华南城69 35%股权 [8] - 2022年11月特区建发与公司签订全面协同合作约定 发起总规模110亿港元股权投资基金 [8] - 2023年3月公司与11家银行签订60亿港元流动资金银团贷款合同 年利率4 7% 预计每年节省2亿~3亿港元利息成本 [8] - 2024年初特区建发明确不再追加流动性支持 要求公司优先处置资产 [9] 经营业绩恶化 - 2023/2024财年公司合约销售额78亿港元 同比下跌48% 2024/2025上半财年进一步萎缩至21亿港元 [9]
负债超600亿港元!知名房企被下令清盘,市值仅剩12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8-12 20:17
公司现状 - 华南城被香港高等法院于2025年8月11日作出清盘令,并委任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周伟成及潘路洋为共同及各别清盘人,公司正式进入清盘程序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11日上午10时55分起暂停买卖,并将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2] - 公司股价目前为0.107港元,市值仅剩12亿港元,较巅峰时期的300亿港元市值大幅缩水 [1][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负债高达609亿港元 [2]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近90亿港元 [2] - 清盘直接导火索是2024年4月未能如期偿还一笔3.06亿美元债务 [2] - 债权人花旗国际作为美元债信托人于2025年1月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 [2] 公司历史与业务 - 公司于2002年5月成立,2009年成功登陆港交所 [3] - 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型综合商贸物流及商品交易中心开发商和运营商,业务一度遍布全国多个城市 [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拥有深圳、南昌、南宁、西安、哈尔滨、郑州、合肥、重庆共8个华南城项目,总规划建面8105.33万平方米 [3] 经营问题与纾困尝试 - 2021年前后已出现经营问题,包括营收下降、毛利率下滑及短期债务过大 [3] - 2022年5月特区建发以19.095亿港元认购华南城33.5亿股新股,获得29.28%股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3] - 特区建发及深圳国资委旗下企业多次为华南城输血并展开合作,但未能扭转局面 [4] - 2023年12月公司公告称面临重大资金流动和现金流紧张问题 [4] - 2024年2月公司宣布流动性日趋紧张,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巨大 [4] 清盘后续影响 - 香港法院将指定清盘人接管公司资产进行系统性清算 [4] - 清盘人将优先处置香港本地资产,内地资产需经内地法院认可后才能处置 [4] - 清盘人可能会尝试保持业务持续(如重组或出售核心资产)以最大化破产财产价值 [4] 行业影响 - 华南城成为最早获得国资纾困的房企之一,但仍难逃清盘命运 [5] - 公司盈利能力恶化、外部融资环境收紧及再融资压力徒增是主要原因 [5] - 市场关注出险房企是否能被央企、国企救助,但华南城案例证明即使引入国资背景战略投资者也难以扭转局面 [5]
吉林国资拟接下2.14亿股救场,*ST华微复牌后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1:04
国资纾困与股权转让 - 华微电子控股股东上海鹏盛拟将持有的2.1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2.32%)转让给吉林省亚东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亚东投资),转让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亚东投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吉林省国资委 [2] - 股份转让价款优先用于偿还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余额及利息共计15.56亿元 [4] - 此次交易旨在推动吉林省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2] 公司现状与退市风险 - 上海鹏盛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达14.91亿元,导致华微电子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及其他风险警示(ST) [5] - 若未能在2025年8月12日前清收14.91亿元占用资金,股票将被停牌并可能终止上市 [6] - 吉林证监局要求公司在6个月内清收14.91亿元被占用资金 [6] 市场反应与行业背景 - 华微电子复牌首日股价以涨停报收 [3] - 近年来湖北、上海、重庆等地方国资在半导体领域布局频繁,亚东投资此次出手或为吉林省整合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7] - 华微电子主营功率半导体器件,在车规级芯片、新能源领域具备技术积累 [7] 交易条件与未来展望 - 交易生效需满足三大条件:资金占用整改方案通过股东会审议、通过反垄断审查及完成股份过户登记 [6] - 亚东投资承诺维持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稳定性并推动市场化激励机制 [7] - 公司表示将借助国有控股股东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提升经营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7] 时间压力与不确定性 - 留给华微电子的时间仅剩40多天,能否在此期间完成股权转让程序将决定公司能否继续留在A股 [6] - 公司仍面临资金占用规范类退市风险,交易最终能否顺利实施及实施完成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6]
中国信达“割肉”华南城
搜狐财经· 2025-06-13 18:52
中国信达转让深基华智基金份额 - 中国信达拟转让持有的深基华智基金54.54%份额 [1] - 该基金为信达与深圳特区建发对华南城纾困设立 [1] - 深基华智基金已对特区建发及华南城提起诉讼并获法院受理 [1] 华南城纾困背景 - 2021年末华南城获特区建发19.1亿港元战略投资 认购29.28%股份 [4] - 2022年特区建发通过维好协议协助华南城实现美元债展期 并斥资12.57亿港元收购其物业公司50%股权 [4] - 特区建发牵头发起总规模110亿港元的深基华智基金 用于盘活华南城土地资源 [4] 纾困失败原因 - 2024年初华南城预告二次违约 特区建发公告称未对其并表 但经营正常 [6] - 深圳国资对房企支持转向以项目为中心 华南城因自持资产臃肿(占非流动资产近90%)且收入负增长 未能满足造血条件 [6] 中国信达处置动作 - 中国信达挂牌转让20.71亿元不良债权 含20亿元本金及7138.78万元未付收益 [8] - 抵押物为南宁华南城60套仓储物业 法院已冻结特区建发21.32亿元银行账户资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