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效能治理

搜索文档
龚维斌:以高效能治理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25 08:07
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1] - 城市工作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目标是走出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1] - 城市作为扩内需促投资 稳就业惠民生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载体[1] 高效能治理核心特征 - 治理取向强调人民性 以居民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为基本评价维度[2] - 治理行为注重及时性 要求快速回应诉求并实现未诉先办[3] - 治理结果追求认可性 对合理诉求解决到位 对不合理诉求充分沟通[3] - 治理投入讲求经济性 以低投入高产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3] - 治理对象要求精准性 精准识别问题并针对性解决[4] - 治理主体注重协同性 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4] - 治理方法强调系统性 坚持全生命周期闭环治理[4] - 治理方式注重规范性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5] 治理重点领域 - 交通出行领域需解决职住分离 交通拥堵 停车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6] - 公共服务领域要完善教育医疗养老资源 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7] - 生态环境领域需解决污染问题 推进绿化彩化美化建设[8] - 社会治安领域要加强整体防控 防范金融房地产劳动关系等风险[8] - 公共安全领域重点保障水电气运生命线 更新老化地下管网 防洪防涝[9] 城市规模数据 - 按城区常住人口规模 500万至1000万为特大城市 10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9] - 截至2023年末 中国常住人口超500万城市有29个 超1000万城市有11个[9] 城镇化发展现状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50%左右[11] - 需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提升城镇化质量[11] 改革创新方向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维护进城农民"三权"[12] - 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环节 注重产城融合[13] - 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自然技术人为风险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14] - 强化科技支撑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15] - 夯实基层基础 推动资源力量下沉 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15][16] 党的领导作用 - 党的领导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17] - 需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增强政策协同性 强化执行力[17]
以高效能治理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25 07:01
城市发展转型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 - 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1] - 城市是扩内需促投资 稳就业惠民生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载体 [1] 高效能治理特征 - 治理取向的人民性 以居民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为基本评价维度 [2] - 治理行为的及时性 要求快速回应合理诉求 实现未诉先办和主动治理 [3] - 治理结果的认可性 问题处理结果需得到当事人认可 满足合理诉求程度 [3] - 治理投入的经济性 以尽可能少投入实现更高产出 降低治理成本 [3] - 治理对象的精准性 精准识别治理对象 避免粗放式治理 [4] - 治理主体的协同性 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 形成治理合力 [4] - 治理方法的系统性 坚持系统观念 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治理 [4] - 治理方式的规范性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结合德治手段 [5] 治理重点领域 - 交通出行领域存在职住分离 交通压力大 公共汽车和地铁设置不合理 停车充电不便等问题 [6] - 公共服务领域需发展健康 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 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 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7] - 生态环境领域需解决空气 土壤 水污染问题 推进绿化彩化美化 建设公园城市 [8] - 社会治安领域需防范处置社会矛盾 冲突事件 偷盗诈骗 网络舆情等风险 [8] - 公共安全领域重点保障水电气运等城市生命线 治理高层建筑消防 高空抛物 内涝等问题 [9] 超大城市治理挑战 - 中国有29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 其中11个超过1000万 [9] - 超特大城市建成区面积大 人口密度高 社会利益关系复杂 群体需求多元多样 [9][10]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50%左右 存在较大差距 [11] 治理实施路径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维护进城农民三权 推进城市更新 [12] - 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环节 强化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 [13] - 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自然 技术 人为风险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14] - 坚持科技支撑 利用信息技术推广一网统管 构建城市生命指征体系 [15] - 坚持夯实基层 推动治理资源下沉 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 推广接诉即办模式 [15][16] - 坚持党的领导 健全体制机制 解决多头治理 无人治理等问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