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

搜索文档
《2024年全球玻璃纤维表面毡市场:前十强厂商以76.0%份额主导行业格局》
QYResearch· 2025-07-22 16:40
玻璃纤维表面毡是一种由超细玻璃纤维经湿法或干法工艺均匀铺设制成的非织造增强材料,具有优异的表面平整性、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能。其主要作用是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光滑、均匀的保护层,提升制品的抗紫外、耐化学及机械强度等性能,常用于储罐、管道、风电叶 片、建筑装饰及船舶防腐等领域。根据工艺不同,可分为湿法表面毡和干法表面毡。该材料兼具良好的渗透性和表面覆盖效果,可显著改善 复合制品外观质量及耐久性,是玻璃钢制品制造中关键的功能层材料之一。 玻璃纤维表面毡 ,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据 QYResearch 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玻璃纤维表面毡市场报告 2025-2031 "显示,预计 2031 年全球玻璃纤维表面毡市场规模将达到 5.8 亿 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5.5% 。 全球 玻璃纤维表面毡 市场前 18 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 2 02 4 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根据 QYResearch 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内玻璃纤维表面毡生产商主要包括 Owens Corning 、 Johns Manville 、重庆国际、 Freudenberg Per ...
吉林化纤第一,中复神鹰第二
DT新材料· 2025-06-17 23:45
碳纤维行业排名及企业动态 - 2024年中国碳纤维产量排名前五企业为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江苏恒神、新创碳谷集团、浙江宝旌[1][12] - 新创碳谷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常州碳纤维产业基地,规划原丝产能3.8万吨、碳纤维1.9万吨、复材部件2.8万吨[2] - 浙江宝旌为宝武碳业子公司(持股64.3%),现有1万吨碳纤维产能,预计新增5000吨,未来5年目标产能达3万吨[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排名及企业动态 - 2024年UHMWPE纤维产量排名前七企业为九州星际、同益中、千禧龙纤、南通恒尚、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江苏璟邦、长青藤高性能纤维[4][13] - 同益中UHMWPE纤维年产能达7960吨,控股子公司超美斯新材料(持股83.52%)拥有芳纶5000吨/年、芳纶纸2000吨/年产能[5] - 千禧龙纤撤回北交所上市申请,原计划募资4.5亿元扩产[6] - 恒尚新材料UHMWPE纤维年产值3600吨,恒辉安防产业园二期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特种纤维1.2万吨产能[7] 化纤行业综合排名 - 2024年中国化学纤维产量综合排名前三企业为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浙江恒逸集团[14] - 聚酯产量排名前三企业为桐昆集团、浙江恒选集团、新风鸣集团[16][17] - 瓶级聚酯产量排名前三企业为逸盛石化、三房巷集团、华润化学材料科技[23] - 粘胶短纤产量排名前三企业为赛得利集团、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新疆中泰纺织服装集团[28] 复合材料行业技术动态 - 2025第四届复合材料界面论坛将聚焦航空发动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第三代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设计等议题[37][38] - 论坛涉及碳纤维表面结构调控技术、聚氨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的调控机制等前沿研究方向[38] - 青年学者将报告生物基上浆剂设计、耐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热损伤机理等创新成果[41]
研判2025!中国绝缘穿刺线夹行业市场政策、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电网建设持续推进,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6 09:49
概述 - 绝缘穿刺线夹是一种用于电力线路连接的装置,通过穿刺刀片穿透电缆绝缘层实现电气连接,具有无需剥除绝缘层、安装便捷、连接可靠等特点 [1] - 按电压可分为1KV、10KV、20KV、35KV、110KV等类型,按功能可分为普通、验电接地、防雷防弧和防火绝缘穿刺线夹 [1] 市场政策 - 国家发布《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支持电力设备行业发展,为绝缘穿刺线夹行业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4] - 政策要求加快老旧电网设备更新,淘汰落后设备,原则上不得新采购能效低于节能水平的电力设备 [6] - 推动电力装备智能化升级,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 [6] 产业链 - 上游包括铜、铝等金属材料供应商,工程塑料、橡胶、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供应商 [7] - 中游为绝缘穿刺线夹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包括城市电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等 [7] 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电力投资完成额达17770亿元,同比增长14.63%,电网投资占34.23%,电源投资占65.77 [9] - 2024年绝缘穿刺线夹行业市场规模达16.59亿元,同比增长7.32% [11] 竞争格局 - 行业参与者包括外资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及大量中小企业,外资企业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13] - 国内大型企业如西安欧卡姆电气、江苏嘉盟电力设备等凭借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和完善销售网络具有较强竞争力 [13] 行业内代表企业 - 左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成功研制JJC型绝缘穿刺线夹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15] - 浙江科易电气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大生产基地,年产3000万只线夹 [17] 发展趋势 - 未来纳米技术、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将更多应用于绝缘穿刺线夹制造,提高产品性能 [19] -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绝缘穿刺线夹将集成智能监测功能,实现对线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19]
飞机为什么会出事故
虎嗅· 2025-06-12 19:51
航空发展历史 - 中国古代已有飞天梦想,敦煌壁画《飞天》和明代万户的火箭实验体现早期探索[2][4][6] -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首架动力飞行器,开创现代航空史[7][9] - 中国飞行家冯如同期研制冯如1号、2号飞机,1912年因试飞事故遇难[11][12] 飞机结构安全演进 - 早期通过沙袋模拟分布载荷测试强度(结构抗破坏能力)[15][16][17] - 升力机制研究:机翼上下翼面压差产生升力,迎角过大会导致气流分离[19][20][22] - 刚度问题引发关注:DC-3和英国彗星号因颤振、金属疲劳导致解体[26][28][31][33][35][37] - 损伤容限设计理念:承认出厂缺陷,设定检查间隔(1975年纳入适航规范)[59][60][61][62] 航空材料与技术革新 - 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碳纤维强度达钢材5-10倍,A380采用铝蜂窝夹芯等复材减重[75][78][79][80][82][85] - 计算机辅助设计缩短研发周期:从20年降至5-6年,实现气动/结构可视化模拟[64][66][68][69][70] - 试验手段升级:787完成3倍寿命疲劳试验,777机翼破坏试验验证极限载荷[45][88][89][90] 现代航空安全体系 - 人为因素占事故70%-80%,电传操纵系统通过计算机过滤错误指令降低风险[93][95][97][98] - 适航标准覆盖鸟撞、雷暴等外部风险,A380最大起飞重量达560吨[105][106][108][110][112] - 空天一体化趋势:临近空间高马赫飞行将重塑交通格局[128][130] 航空文化及未来方向 - 无人机普及推动航空教育,民用飞行学院自制太阳能飞机、飞艇等[122][124][126][127] - 行业需加强公众科普,解决航路天气等认知盲区[115][116][118][120]
广联航空(300900) - 300900广联航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21: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900,证券简称广联航空;债券代码 123182,债券简称广联转债 [1] - 2025 年 5 月 14 日 14:00 - 16:3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2]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王增夺等多位公司人员及保荐代表人、证券事务代表等 [2] 定增与募资项目 - 定增募资 11.34 亿元用于上海临港基地扩产计划正稳步推进,相关项目进展及业绩关注公司公告 [2][3] - 定增工作处于稳步推进阶段,将遵循法规和监管要求完成流程 [8] 业务与产品相关 复合材料 - 公司加大复合材料多领域开发投入,获客户高度认可,探索其在新型领域应用可能性 [3] 航空航天零部件 - 部分客户需求及定价方式改变致航空航天零部件毛利率下降 [3] - 公司参与国内主力机型研发制造,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4] 无人机业务 - 参与多款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研发制造,部分业务形成联合研制科研体系,部分型号获批量订单 [14] - 2024 年研发投入重点投向新一代无人机整机平台建设,完成 11 项科研课题 [11][12] - 已取得并披露各类无人机相关大额订单,部分完成生产交付 [12] 其他业务 - 公司主要客户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主机厂及科研生产单位,成飞是重要客户,与成飞集成暂未合作 [6][7] - 引进战略投资者转让子公司成都航新股权,符合战略发展需求 [6] - 参与多项卫星等航天类产品零部件研制,微厘空间卫星相关收入规模占比小 [10] - 实现工装 - 零部件 - 整机全产业链布局,参与国产大飞机研发制造,提高研发效率 [13] 财务相关 营收与利润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1.64%至 10.48 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 4897.54 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 13.53 个百分点至 28.95% [10][11] - 2024 年第四季度单季营收环比增长 85.78%,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 1 亿元,受项目交付季节性和特定订单影响 [13] 费用与成本 - 2024 年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0.98 个百分点至 29.70%,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增长 119.11%和 44.55% [10] - 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优化成本结构 [10] 资产与负债 - 资产负债率升至 67.42%,流动比率 1.41,速动比率 0.93,目前不存在短期偿债压力,未来融资优先考虑优化债务结构 [12] 发展战略与规划 - 围绕精准化市场布局、精细化成本管控及前瞻性技术储备构建发展体系,提升运营效率与抗风险能力 [5][11][12] - 严格遵循《未来三年(2024 - 2026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平衡股东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需求 [9][10] 合作与研发 - 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航空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攻关,技术成果转化时间难以预估 [9] 市场与行业相关 - 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领域市场需求受政策和竞争格局影响,公司全年业绩存在不确定性 [9] - 低空经济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对相关产品持续投入,已有产品应用于低空经济场景 [13][14] 业务占比 - 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三年攀升,航空工装和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分别占比 52.08%和 45.73% [14]
多利科技(001311):业绩符合预期,开拓新业务挖掘发展潜力
国盛证券· 2025-05-13 14: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利科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下游客户需求增长带动2025Q1收入高增长,虽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但环比上升,公司持续优化工艺流程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1] - 公司巩固技术和研发优势,形成先进模具开发能力和冲压焊接技术,完善业务布局,拓展一体化压铸、热成型及复合材料业务,预计一体化压铸2025年下半年大规模量产,新增订单项目量产有望提升2026年产能利用率助力业绩增长 [2] - 考虑终端销量增长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8/6.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2/10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收入36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14%;2025年Q1收入8.7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17% [1] - 2025Q1国内新能源车销量308万辆,同/环比+47%/-20%;特斯拉全球生产36.3万辆,同/环比-16%/-21%,公司主要客户需求增长带动2025Q1收入同/环比+12%/-21%,归母净利润同/环比-17%/+15% [1] -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20.9%,环比+2.2pct,销售净利率10.9%,环比+3.4pct,主要因2024年终端价格竞争及客户车型更新换代,公司持续优化工艺流程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1] 公司技术研发优势 - 公司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形成先进模具开发能力和冲压焊接技术,具有国内行业领先技术研发优势 [2] - 模具开发方面,公司形成完整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工艺,可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提高产品精度,控制生产成本 [2] - 冲压焊接技术方面,公司解决超高强度钢材回弹问题,提高产品尺寸精度和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轻量化材料连接方面经验丰富 [2] 公司业务布局情况 - 公司在原冲焊业务基础上,拓展一体化压铸、热成型及复合材料业务 [2] - 已布局多条布勒大型一体化压铸产线,主要客户有蔚来、零跑、理想等,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入大规模量产期,摊薄费用增强盈利能力 [2] - 2024年公司获多家客户一体化压铸和热成型产品定点,新增订单项目量产有望提升2026年产能利用率,丰富产品结构助力业绩增长 [2] 盈利预测及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8/6.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3] 财务指标情况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913|3,592|4,131|4,750|5,511| |增长率yoy(%)|16.6|-8.2|15.0|15.0|16.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97|425|498|577|668| |增长率yoy(%)|11.0|-14.4|17.3|15.8|15.8| |EPS最新摊薄(元/股)|2.08|1.78|2.09|2.42|2.80| |净资产收益率(%)|11.6|9.3|10.1|10.8|11.6| |P/E(倍)|1.6|1.5|1.4|1.3|1.2| |P/B(倍)|1.6|1.5|1.4|1.3|1.2| [4] 股票信息 - 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前次评级买入,2025年05月09日收盘价28.15元,总市值6,723.72百万元,总股本238.85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25.38%,30日日均成交量2.49百万股 [5]
同益股份(300538) - 300538同益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5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538,证券简称同益股份 [1] - 2025 年 5 月 9 日下午 15:00 - 17:00 举行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线上投资者 2024 人参与,地点为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形式为网络互动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代行)邵羽南、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华青翠、独立董事周明、财务总监宫诚 [2] 产品质量与研发成果 - 产品质量管控方面,优化生产工艺、改进方案,健全品质管控体系,提高产品直通率和客户满意度 [2] - 研发成果: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 8 项发明专利(另有 18 项受理中),29 项实用新型专利,30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 - 2024 年依托院士工作站及实验室,开发自主高性能 PEI 板材并批量生产,高性能聚甲醛板材和棒材产能提升;研发日产能 20 吨的第二代高效 ABS 压延设备,单位产能提升 2 倍以上,突破 50mm 级 ABS 板材技术瓶颈;开发低介电常数和损耗的 PPE 轻量化产品,整体强度提升 20%以上 [3] 研发投入与经营情况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7.59%,投入领域包括高性能及通用板棒材、特种工程塑料板棒材、压延板材产品开发项目 [3] - 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24 亿元,同比增长 30.18% [4] 行业发展前景 - 化工材料:国家政策支持,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兴起,化工新材料需求增加,“以塑代钢”“以塑代木”成趋势 [5] - 电子材料:国家政策鼓励,新技术兴起,国内产业进步,形成完整体系,规模增长,中高端产品转型升级加快 [5] 自主品牌生产板块 - 旗下益威格品牌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应用广泛,2024 年积极开拓渠道、加大研发、优化工艺,营业收入达 26,517.90 万元,同比增长 61.32% [6][7] - 自主高性能 PEI 板材批量生产,高性能聚甲醛棒材产能提升近 40%,市场反馈积极 [7] 化工材料业务规划 - 未来深耕优质客户资源、优化产品与资源配置、强化成本管控,构建化工与电子材料双轮驱动模式 [6] 公司未来展望 - 随着工程塑料替代应用增多,市场需求高端化,未来聚焦细分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地位,同时应对市场需求波动等风险 [9]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3-18
山西证券· 2025-03-18 1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航高科维持“增持 - A”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股市场活跃度下降,3 月创业板/主板新股首日涨幅和开板估值下降,科创板首发 PE 上升 [5] - 煤炭供给端基本稳定,两会后下游需求有改善预期,冶金煤库存低,双焦价格有弹性,动力煤进口或有变数,价格下降空间不大,临近年报季煤炭板块估值和股息率吸引力提升,建议关注弹性和稳定高股息品种 [12] - 财政部发布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太阳能产品价格结构性上涨,预计短期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上涨,玻璃价格已上涨,推荐不同方向相关企业 [14][16] - 中航高科 2024 年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航空新材料业务增长,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优化,将受益于商业航空复苏和低空经济发展 [20] 各目录总结 山证新股 - 投资要点:3 月创业板/主板新股首日涨幅和开板估值下降,近 6 个月上市新股周内正涨幅占比降低,科创板上周无新股上市,创业板汉朔科技、沪深主板永杰新材上周上市,给出近端已上市、待上市重点新股及远端深度报告覆盖股票 [5] 山证煤炭 - 动力煤:海外煤价回升,内贸煤价格企稳,产地煤矿生产正常,需求方面居民用电淡季但工业用煤需求复苏,港口去库,预计三四月非电用煤需求增长,进口煤增量有变数,动力煤价格中枢下降空间不大,给出相关价格和库存数据 [9] - 冶金煤:库存低位,下游进入旺季,生产供应正常,两会后下游需求预期改善,价格跌势趋缓,价格中枢下降空间不大,给出相关价格和库存数据 [10] - 焦、钢产业链:钢厂库存走低,焦炭虽第十一轮提降但预计下降空间不大,因需求刚性、供给收缩预期和成本支撑,给出相关价格和库存数据 [10] - 煤炭运输:南方运力偏紧,沿海煤炭运价回升,因下游复工和内贸煤补库拉运需求释放,给出相关运价和货船比数据 [10] - 煤炭板块行情回顾:本周煤炭板块回升并跑赢主要指数,采选和煤化工子板块个股普涨,给出涨幅居前个股 [11] - 本周观点及投资建议:煤价调整后供给稳定,需求有改善预期,冶金煤库存低,进口有变数,价格下降空间不大,临近年报季煤炭板块估值和股息率吸引力提升,建议关注弹性和稳定高股息品种及被低估标的 [12] 行业评论 - 太阳能 - 投资要点:2 月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财政部发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玻璃价格有不同表现,预计短期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上涨,推荐不同方向相关企业 [15][16] 山证军工 - 中航高科 - 投资要点: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 及对应 PE,维持“增持 - A”评级 [18] - 事件描述:公司 2024 年营收、利润等指标情况,航空新材料业务增长,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优化,盈利能力提升,将受益于商业航空复苏和低空经济发展 [20]
军工材料月报:需求有望由下向上释放-2025-03-17
中航证券· 2025-03-17 13: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跑赢军工(申万)指数1.05个百分点,2025年前期挤压的需求有望释放,订单需求向上游传导,军工材料企业业绩有望复苏 [1][8] - 2024年23家军工材料相关公司中10家业绩增长,13家下滑,整体净利润增速下限/上限中位数为-14.43% [9] - 2025年军工材料行业或逐步复苏,行业需求集中释放,上游企业将受益,行业确定性在恢复 [11] - 军品降价与产品可靠性形成掣肘,需求未大幅改善时持续降价不可持续,行业需求修复后以量换价是行业成熟表现 [12] - 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趋势明显,军品渠道优势将弱化,产品成本、技术、质量等优势成核心竞争力 [13] - 武器装备对材料多功能性要求提升,复合材料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14] - 3D打印增材制造等材料制造新工艺快速发展,从快速原型件向批产应用发展,在民用领域应用也在拓展 [6][15] - 高端材料“民用”市场带来第二增长动力,如低空经济、大飞机、商业航天、机器人等领域为相关材料带来发展机遇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事件及公告 国内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2月5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拟组建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技术创新中心,由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牵头组建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25][30] - 2月8日夹江县兴宇航先进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主体建设完成,预计2月底部分试生产,2025年底全面竣工投产,总投资7亿,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亿 [25] - 2月13日随州市曾都区湖北金龙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区破土动工,总投资10亿,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值20亿 [26] - 2月20日OPPO发布折叠屏旗舰Find N5,采用3D打印钛合金铰链等新材料工艺 [26][32] 国内军工材料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2月5日钢研高纳收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批复 [27] - 2月6日光启技术下属公司签订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批产合同,金额78011.7096万元,产品2025年底前交付 [27] - 2月21日光启技术与多家公司签署人形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负责开发超材料关键部件 [27][28] - 2月25日上大股份拟对高温合金建设项目追加投资,投资额增至13.50亿,预计2027年底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28] - 2月25日昊华科技拟划转子公司股权,有助于业务整合与协同发展 [28] 海外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2月12日美国空军授予Stratasys和Novineer小型企业创新研究合同,合作开发增材制造非平面刀具路径优化 [29] - 2月18日Hexcel推出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开发成果,如新型快速固化预浸料HexPIv M51 [29] 军工材料产业分析 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 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展或提速,其具有耐高温、轻量化等性能优势,是热端新材料开发首选 [2][30] - 3D打印在民用3C、机器人领域应用拓展,OPPO在折叠屏手机采用3D打印技术,铂力特等在机器人传感器制造中应用3D打印技术 [2][6] 原材料成本 - 2月电解镍价格12.89万元/吨,环比上升1.50%;电解钴价格18.00万元/吨,环比上升7.78% [36] - 2月海绵钛价格4.78万元/吨,环比上升0.42%;丙烯腈价格0.95万元/吨,环比下降18.80% [36] 军工材料行业资本市场现状 军工材料月度行情表现 - 2月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4.72%,军工(申万)指数+3.66%,跑赢行业1.05个百分点 [1][36] - 涨跌幅前三为铂力特(+31.11%)、同益中(+24.13%)、中复神鹰(+21.58%);涨跌幅后三为航材股份(-8.20%)、宝钛股份(-5.98%)、昊华科技(-4.39%) [1] 24年军工材料企业业绩预告情况 - 截至3月5日,23家军工材料相关公司中10家业绩增长,13家下滑,整体净利润增速下限/上限中位数为-14.43% [9] 军工材料行业估值小幅波动 - 报告未提及具体估值波动情况 军工材料行业重要投资逻辑 - 新材料应用比例会不断提升,预计到2028年高端钛合金、碳纤维、高温合金市场规模将分别突破200亿、300亿、400亿 [42] - 军品降价与产品可靠性形成掣肘,需求未大幅改善时持续降价不可持续 [12] - 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趋势明显,军品渠道优势将弱化 [13] - 企业应寻找第二曲线,拓展业务和客户,向民品领域拓展 [47] 建议关注 - 建议关注光威复材等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抚顺特钢等高温合金企业,西部超导等钛合金企业,铂力特等增材制造企业,华秦科技等隐身材料企业,北摩高科等碳碳复材企业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