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技术

搜索文档
外骨骼机器人:一场科技与需求的“双向奔赴”
齐鲁晚报网· 2025-05-13 15:40
外骨骼技术商业化进展 - 2025年五一假期黄山、泰山等景区出现外骨骼机器人租赁服务,价格80元/3小时,让普通游客体验科技赋能登山[1] - 外骨骼设备价格从百万级降至千元级,商业化潜力在景区场景得到验证[1] - 传感器、AI算法与动力系统协同升级是设备性能提升的关键[1] 外骨骼应用场景拓展 - 医疗康复领域:外骨骼帮助脊髓损伤患者站立训练,效率较传统手段提升30%[1] - 工业领域:建筑、物流企业引入外骨骼使搬运工腰椎负荷降低50%[1] - 医疗和工业场景的刚需属性将成为外骨骼规模化落地的核心驱动力[1] 行业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 当前电池技术难以支撑长时间高强度使用,需突破轻量化材料、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2] - 针对老年用户的设备适配性(如关节灵活度、操作简易性)仍需优化[2] -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3年需实现电机效率提升20%、续航延长至8小时才能迎来爆发[2] 市场普及关键因素 - 设备价格需降至"万元内"才能实现大众化普及[2] - 公众认知需从"炫酷玩具"转向"实用工具"[2] - 技术迭代与市场痛点持续共振是行业跨越门槛的核心[2]
机器人产业跟踪系列2025第16期
2025-05-06 10: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产业 - **公司**:瑞芯微、风华微电子、地平线、和赛科技、均胜电子、瑞可达、杭叉集团、成天科技、三花、拓普、明志、兆威、蓝思科技、领益智造、安培龙、心动联科、宇树、智元、小鹏、华为、香山股份、特斯拉、金阳股份、赛力斯、豪能股份、浙江荣泰、恒立液压、兆捷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电子板块机器人相关公司表现亮眼**:一季度在控制芯片、传感器和组装结构件三个环节表现突出,瑞芯微等在电机驱动及算力芯片领域布局进展显著,安培龙等在激光雷达和 IMU 领域业绩良好,蓝思科技等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卡位并兑现业绩[1][2] 2. **芯片领域部分公司潜力大**:端侧 SoC 板块公司受国家补贴及关税影响表现亮眼,瑞芯微芯片在汽车座舱等领域定点落地,风华微电子市场份额提升,地平线发布智能驾驶芯片并分拆机器人部门,虽估值高但成长空间有潜力[1][3][4] 3. **传感器领域激光雷达潜力大**:激光雷达和 IMU 是机器人关键组件,和赛科技低价激光雷达刺激移动机器人量产,获 30 万台割草机机器人订单[1][5] 4. **部分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均胜电子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整体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约 10%;瑞可达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收入同比增速超 60%,预计全年利润近 3 亿元[9][11] 5. **产业链主企业推动行业发展**:特斯拉、小鹏、华为等产业链主企业通过演绎与催化作用推动机器人行业发展,大模型发展或带动产业链进步[12] 6. **低估值公司有补涨潜力**: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使低估值公司如杭叉集团等入局,AGV 车辆运控能力和效率提升,低估值公司股票可能补涨[14][15] 7. **新兴产业影响供应链和成本**: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成本降低且标准化,使更多企业能进入该领域,家底殷实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减少[16][17] 8.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好**:成本降低使更多企业布局,虽部分难题未解决,但可提高生产效率、替代部分人工,板块潜力大[18] 9. **机械公司股价上涨有驱动因素**:由预期修复、业绩兑现和估值提升驱动,建议关注低估值且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公司[19] 10.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前景佳**:除链主企业外,工艺方案变化和泛人形机器人板块有潜力,小鹏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推动产业链行情[20] 11. **外骨骼技术市场需求旺**:外骨骼技术用于协助人类,成天科技低价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被抢购,该领域可能迎来结构性行情[22] 12. **T 链核心公司业绩及预期**:三花业绩略超预期,拓普符合预期,市场分歧减小,短期波动预计减少,看好 T 链主产业链修复行情[23] 13. **T 链灵巧手方案带来变化**:在微型丝杠等增量环节有变化,零部件供应商清晰,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尝试进行中,可能带来市值弹性和增量机会[24] 14. **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好**: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进展显著,开始释放订单,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尝试进行中,关注相关领域公司表现[25] 15. **产业链格局清晰带来业务机会**:PEEK 材料应用确定并拓展,兆捷科技获订单,该领域有持续性和发展潜力[26] 16. **国内国产产业链发展现状及趋势**:处于供应链磨合阶段,小米二季度推样机,供应链方案清晰,赛力斯发布二代机型,与豪能股份等合作值得关注[29] 17. **国产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二季度多家本体公司推样机、敲定应用场景,供应链格局清晰,带来价值定价机会,华为云大模型推动应用场景拓展[30] 18. **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投资机会**:集中在小米、小鹏等本体公司,关注高本体价值量零部件环节企业[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PEEK 材料应用难点**:用于包覆型材料有散热问题,用于核心结构件或承重件承重能力弱,需探讨解决方法和降低成本[13] - **激光雷达和毫米波技术应用**:已广泛用于机器人精确避障和移动操控,激光雷达降价将使更多机器人搭载[8]
Ekso Bionics(EKSO)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05: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34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380万美元,减少原因是某些住院康复设施资本预算影响了EksoNR企业健康产品 [7]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润180万美元,毛利率约54%;2024年同期毛利润200万美元,毛利率52%,毛利润变化因企业健康设备收入减少,部分被供应链成本节约和服务成本降低抵消,毛利率增加主要是供应链成本节约和服务成本降低,部分被分销销量增加的低利润率销售抵消 [8]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费用530万美元,与2024年第一季度的520万美元基本持平 [8] - 2025年第一季度普通股股东净亏损290万美元,即每股基本和摊薄亏损0.12美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340万美元,即每股基本和摊薄亏损0.20美元 [8] - 2025年第四季度公司运营净现金使用量为200万美元,2025年同期为350万美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受限现金为810万美元,高于2024年底的650万美元 [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运营一个可报告业务板块,有企业健康和个人健康两个市场 [6] - 企业健康业务方面,第一季度传统企业业务疲软,部分客户资本预算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但Ekso Indigo Personal产品增长良好 [10] - 个人健康业务方面,已建立超35个符合条件的Medicare受益人潜在客户管道,较3月初第四季度电话会议时增长37%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设计、开发和销售增强人类力量、耐力和移动性的外骨骼产品,主要终端市场是医疗保健 [5] - 针对Ekso Indigo Personal产品,公司先建立市场策略,通知医生和供应商新的CMS类别重新确定和费用表清单,后与神经康复伙伴合作进行教育和患者选择工作,再转向推进个人渠道可扩展市场策略,与Priya Healthcare合作,并引入Bionic P and O作为新的O and P分销商 [10][11] - 公司预计2025年企业产品仍占业务的75% - 80%,个人产品贡献将逐季增长,CRT和O and P渠道贡献不确定,可能达到50:50 [19][20][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公司在传统企业业务和新个人业务收入贡献方面有转变,毛利率良好、现金消耗降低、资产负债表增强、潜在客户管道增长,且为Indigo Personal建立可扩展市场策略 [15][16] - 公司认为可利用过去经验和新合作伙伴能力应对编码、覆盖和支付复杂性,使Ekso Indigo Personal更易被有需要的人获取 [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的陈述包含前瞻性陈述,基于当前估计和各种假设,存在重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 [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投资者应如何看待Indigo Personal患者在不同渠道的分布以及对企业业务的预期 - 公司预计2025年企业产品仍占业务的75% - 80%,个人产品贡献将逐季增长,CRT和O and P渠道贡献不确定,可能达到50:50 [19][20][21] 问题: 关于提交索赔的情况以及如何提高索赔成功率 - 公司从过去提交的索赔中学习,认为目前对成功索赔的要求有清晰理解,虽CMS或DME MACs未公布明确标准,但当前提交的索赔全面且通过概率高 [23][24] 问题: IDN资本预算情况以及对业务的影响 - 2025年公司与IDN有很多续约,目前进展顺利,预计对企业健康业务有稳定贡献,但部分独立医院资本预算受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一些预算突然消失,部分客户联邦赠款状态不确定,可能对业务产生长期影响,但目前无明确结论 [26][27][28] 问题: 连续四个季度毛利率超53%,是否可作为新基线以及随着收入增长能否提高毛利率 - 公司认为运营团队在控制成本方面表现出色,第一季度毛利率受产品销量和产品组合影响,随着收入增长,毛利率有望提高 [29] 问题: 与NSM和Bionic P and O的合作,其地理位置重叠是否会有问题,是否会增强产品在当地的影响力 - 公司认为这两个合作伙伴关系能增强产品价值,它们在处理索赔和与患者、支付方、医生合作方面有专业能力,且公司会继续完善项目以确保全国覆盖,其专业知识有助于更清晰、更好地提交索赔 [35][36][37] 问题: 与这两个合作伙伴的合作对G and A费用的帮助以及如何平衡支付给它们的费用与维持利润率 - 与合作伙伴合作可节省大量成本,避免公司内部大量投资,但需支持分销商的利润率,公司通过控制设备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预计随着销量增加能维持足够利润率 [38][40]
科技的意义具象化了!外骨骼机器人让下肢瘫痪患者重新站起来
环球网资讯· 2025-04-13 14:18
文章核心观点 外骨骼机器人已从影视作品走入现实世界,程洪团队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帮助下肢瘫痪的林寒重新站立并完成火炬传递,该团队从0开始先后更新了六代产品 [1][7] 分组1:林寒与外骨骼机器人的故事 - 林寒2013年因意外摔伤下肢瘫痪,2015年成为外骨骼项目首批志愿者试验员参与产品试验开发 [1][3] - 初代外骨骼产品笨重,需科研人员帮助穿戴,通过绑带和肘杖按钮启动,能推动林寒从轮椅上站起,林寒的反馈促使科研团队改善机器细节 [3] - 2015年9月12日,林寒身穿外骨骼机器人在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完成火炬传递 [5] - 现在林寒组建家庭并有了龙凤胎宝宝 [9] 分组2:程洪团队研发初衷与成果 - 程洪因2008年在八一康复医院看到一批坐轮椅的人而萌生用机器人帮助他们站立的想法 [7] - 程洪团队从0开始先后更新了六代外骨骼机器人产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