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618抢先购宠物消费火爆;智能外骨骼机器人新突破
第一财经· 2025-06-06 15:58
宠物消费市场 - 618抢先购期间宠物消费市场表现强劲,天猫首小时有653个宠物品牌成交同比翻倍,其中9个品牌成交破千万,5个主粮单品成交破千万 [3] - 天猫宠物品牌榜TOP10中鲜朗、蓝氏、弗列加特等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抖音猫狗粮品牌榜TOP10同样以麦富迪、诚实一口等国产品牌为主 [3] - 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同比增长7.5%,2015-2024年CAGR为13.3%,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 [4] - 宠物行业呈现产品高端化和差异化趋势,国产品牌凭借产品、品牌和渠道优势加速替代进口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 [4] - 宠物主消费态度趋于理性化,单宠消费投入持续升级,叠加宠物食品进出口关税壁垒加剧,国货崛起逻辑强化 [4] 智能外骨骼机器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刚柔耦合"下肢多关节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可为下肢偏瘫患者提供运动功能重建与行为辅助服务 [7] - 外骨骼机器人已应用于黄山、泰山等旅游景区,并在工业、军事、应急救援及养老领域实现落地 [7] - 行业研究聚焦人机交互、AI算法和材料革新,多家中国企业完成多轮融资,上市公司开始布局外骨骼业务 [7] - 2024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8亿美元,预计2030年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 [8] -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外骨骼纳入高端医疗装备重点发展领域,部分康复型外骨骼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疗康复领域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8]
国金证券: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建议关注国内产业链龙头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0:48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概述 -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智能机械装置,通过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协作增强或恢复人体运动能力,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民用等领域 [1] - 按结构分为上肢、下肢和全身外骨骼机器人,按驱动方式分为液压、气压、电机和混合驱动,按关节分为单关节和多关节 [1] - 外骨骼机器人是多系统集成,包括传感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机械系统和动力系统 [1] - 行业发展历经1960-1980年技术探索、1980-2000年平缓发展、2000年后技术突破阶段,应用范围扩展至军用、医疗、民用、工业等领域 [1] 2025年商业化加速驱动因素 - AI技术进步提升智能化水平,使外骨骼能精准判断行走意图并计算关节力矩,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应用实现轻量化,提高舒适性和续航 [2] - 登山辅助场景租赁模式兴起,2025年五一期间黄山、泰山等景区已推出外骨骼辅助爬山服务 [2] - 2025年初创企业融资加速,助力产品线拓展和核心技术升级,推动量产进程 [2] 下游应用场景分析 - 康养领域:全球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700万人(中国250万人),外骨骼可用于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行走能力 [3] - 工业领域:中国工业从业者1.14亿人,外骨骼可减轻负重并提升效率 [3] - 户外运动:2026年全球探险运动参与人数预计达13.6亿人,外骨骼适用于登山、越野跑、滑雪等场景 [3] - 军事领域:外骨骼可增强单兵作战能力和后勤保障效率 [3] 国内企业技术进展 - 上市企业如振江股份、翔宇医疗、伟思医疗等已取得相关技术专利或处于测试阶段,部分公司推出康复专用机器人 [4] - 多数初创企业处于Pre-IPO阶段,凭借核心算法和元器件研发沉淀实现产品商业化落地 [4] - 2025年初创企业融资加速将推动技术研发与市场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4]
【医药】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关注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领域应用——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20250518)(王明瑞/吴佳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19 17:14
行情回顾 - 医药生物指数上周上涨1.27%,跑赢沪深300指数0.16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综指0.35个百分点,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1 [3] - 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上周收涨0.57%,跑输恒生国企指数1.35个百分点 [3]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跟踪 - 百济神州的注射用BGB-B455、康诺亚的CM336注射液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 [4] - 迪哲医药的DZD8586片、康弘药业的KH607片的IND申请新进承办 [4] - 三生制药的SSGJ-707、正大天晴的TQB2102正在进行三期临床 [4] - 康宁杰瑞的KN060正在进行二期临床 [4] - 绿叶制药的富马酸LPM526000133正在进行一期临床 [4] 本周观点: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进程 - 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领域主要应用于脊髓损伤修复、脑卒中偏瘫康复、老龄化辅助三大场景 [5] - 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2024年规模达18亿美元,预计2030年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 [5] -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外骨骼纳入高端医疗装备重点发展领域,多地医保已覆盖部分康复型外骨骼 [5] 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 - 医药产业投资需从支付视角出发,重点关注院内支付、自费支付、海外支付三大渠道 [6] - 院内支付方向看好政策支持的创新药械和设备更新 [6] - 自费支付方向看好人民群众需求扩容的血制品、家用医疗器械、减肥药产业链 [6] - 海外支付方向看好出海周期上行的肝素、呼吸道联检 [6]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关注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领域应用
光大证券· 2025-05-19 1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关注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领域应用,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国政策支持且多地医保纳入报销范围,建议关注伟思医疗、麦澜德、翔宇医疗等[2][23] - 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从支付视角梳理,看好院内政策支持、人民群众需求扩容、出海周期上行三大方向,重点推荐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鱼跃医疗[3][25] 各目录总结 行情回顾 - 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27%,跑赢沪深300指数0.16pp,跑赢创业板综指0.35pp,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1;H股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上周收涨0.57%,跑输恒生国企指数1.35pp [16] - A股涨幅最大的是原料药,上涨3.79%;跌幅最大的是线下药店,下跌1.24%;拓新药业涨幅最大,上涨45.03%;*ST苏吴跌幅最大,下跌14.76% [10][16] - H股莲和医疗涨幅最大,达125.71%;海王英特龙国际跌幅最大,下跌54.20% [16] 本周观点 - 外骨骼机器人起源于仿生学,经历技术萌芽、军事驱动与初步探索、技术突破与商业化三个发展时期,在医疗康复领域主要应用于脊髓损伤修复、脑卒中偏瘫康复、老龄化辅助三大场景 [22][23] - 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2024年规模达1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中国政策支持且多地医保纳入报销范围,商业化有望加速落地 [23] 公司公告更新 - 华东医药控股子公司浙江道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的靶向FGF21R、GCGR和GLP - 1R的长效三重激动剂DR10624在新西兰治疗肥胖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的Ib/IIa期临床研究结果发布 [27]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FCN - 159片用于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27] - 泽璟制药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疗重度斑秃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27] - 恒瑞医药本次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为224,519,800股,价格区间初步确定为41.45港元至44.05港元 [27] - 三友医疗控股子公司苏州云合景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之“表面多孔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27] - 哈药股份全资子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拟收购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42.82%的股权 [27] - 鱼跃医疗控股子公司之孙公司Metrax GmbH申请的自动体外除颤器获得符合欧盟《医疗器械第2017/745号法规》要求的III类医疗器械CE认证证书 [27] - 迪哲医药将于6月举行的血液学领域两大国际顶尖学术会议公布其血液肿瘤管线中8项研究的最新临床数据 [27] - 亨迪药业百科药物通过FDA现场检查,检查范围包括磷酸氟达拉滨、米力农、格拉司琼和氟马西尼等原料药 [27]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更新 - 百济神州的注射用BGB - B455、康诺亚的CM336注射液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迪哲医药的DZD8586片、康弘药业的KH607片的IND申请新进承办 [28] - 三生制药的SSGJ - 707、正大天晴的TQB2102正在进行三期临床;康宁杰瑞的KN060正在进行二期临床;绿叶制药的富马酸LPM526000133正在进行一期临床 [28] 重要数据库更新 - 24M1 - M4医院累计总诊疗人次数14.83亿人,同比增长13.29%,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31] - 25M1 - M2基本医保收入达5464亿元,支出达3305亿元;25M2基本医保当月收入2321亿元,环比减少26.2%;支出1506亿元,环比减少16.3%;2025年M1 - M2基本医保累计结余达2159亿元,累计结余率为39.5%;25M2当月基本医保结余815亿元,当月结余率35.1% [44][50] - 4月国内抗生素、心脑血管原料药价格基本稳定,部分维生素原料药价格持平或回落,阿司匹林价格上涨至26.5元/kg [54][55][58] - 25M1 - 3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同比 - 2.20%,收入5989.10亿元,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 - 1.10%、+0.70%;25M1 - 3销售费用率为15.7%,同比下降0.9pp;管理费用率为6.8%,同比上升0.1pp;财务费用率为0.3%,同比上升0.1pp [60][68] - 4月整体CPI环比上升,医疗保健CPI环比上升,其中食品、非食品、消费品、服务、中药、西药、医疗服务CPI有不同变化 [73] - 5月12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广东省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文件征求意见通知,采购周期为2年,最高有效申报价为69800元/根,中选产品总采购数量不低于该采购品种总采购数量的70% [74] 医药公司融资进度更新 - 华纳药厂定向增发预案股东大会通过,定增价格34.12元,募集金额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77] - 阳光诺和定向增发预案董事会通过,定增价格34.05元,用于收购其他资产 [77] - 爱博医疗定向增发预案已实施,定增价格79.20元,募集金额2.8461亿元,用于项目融资和补充流动资金 [77] 本周重要事项公告 - 多家公司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包括海昇药业、大唐药业等 [78][79] - 华兰股份、汉邦科技有股份解禁情况 [80]
未知机构:外骨骼机器人深度汇报0505开源证券-20250507
未知机构· 2025-05-07 10:4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外骨骼机器人行业 - **公司**:开源证券、华裔科技、红杉科技、镇江、探路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业前景广阔**:外骨骼机器人迈向成熟化,虽目前在军工和医疗康复领域应用,但成本高昂限制普通消费者接触;随着电机、减速器成本下降和AI技术发展,智能化提升且成本降低,更接近商业化;预计2030年全球外骨骼市场达150亿美元,2025年可能是需求爆发关键时间点[1][2][4] 2. **商业模式特点**:呈现场景分化,从军事应用扩展至医疗康复、工业和消费领域;需技术支撑,涉及生物技术、AI、数据处理和硬件能力,具备生态协同效应[4][20] 3. **技术壁垒较高**:有源外骨骼技术壁垒高于无缘外骨骼,关键技术难点包括结构设计、绑带设计、电源续航、步态检测及人机协同,其中步态检测和人机协同是核心壁垒[5][22] 4. **市场现状与潜力**:目前有源外骨骼价格高,全球生产厂商少,市场渗透率极低,2024年全球工业外骨骼销量1.6万套,中国仅2000套;无缘外骨骼价格相对便宜,依赖传统机械结构助力[3][4][20] 5. **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康复医疗、军工、工业和民用领域,能解决各场景痛点问题,如提升士兵徒步速度和负重能力、辅助康复行走、提高工业工作效率、用于徒步爬山等[6][24] 6. **产品分类多样**:按关节分为单关节和多关节;按是否有外部电源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23] 7. **未来发展方向**:有源外骨骼聚焦AI融合、能源突破和柔量化驱动;工作原理基于感知、处理、驱动和反馈的闭环系统,AI大模型和能源管理是核心竞争力[11][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无源外骨骼特点**:用于低端场景,通过弹簧或轻量化设计提供助力,技术壁垒不高,盈利能力有限;利用人体运动中被动消耗的能量,结构简单,适用于景区或家庭徒步等常规场景[9] 2. **有源外骨骼设计挑战**:在工业制造场景,机械结构设计需遵循仿生学并满足个性化需求;国内绑带设计研究少,存在绑带过紧或松动问题[12] 3. **传感系统应用**:在外骨骼设备中起关键作用,通过捕捉人体动作和感知预测用户下一步动作,包括关节角度传感器、步态传感器、力矩传感器和IMU等,关节角度传感器应用广泛,IMU应用尚处中低端阶段[14][33] 4. **控制系统关键技术**:是外骨骼的核心技术壁垒,通过位移测量、补偿模型计算后由控制器控制电机和驱动器,实现对关节角度、位置和速度的精确控制[34] 5. **能源系统设计要素**:需兼顾能量密度、轻量化、安全性和续航需求,在军用场景续航能力和补能策略至关重要,部分外骨骼机器人使用特斯拉锂电池作为能源供给[15][35] 6. **产业链情况**:上游包括传感器、计算机、减速器等组件供应商,如华裔科技、红杉科技等;中游涉及应用场景和核心数据标记;终端产品制造商有镇江和探路者;风险包括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和盈利预期下降[18][40] 7. **人机协同关键**:人机协同行走策略关键是确保外骨骼伴随人体运动时,人机之间的作用力最小化,计算错误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或增加运动负担[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