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

搜索文档
千亿公募,官宣!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20:05
中欧医疗健康增聘基金经理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增聘赵磊为基金经理,与葛兰共同管理该产品,而中欧医疗创新等其他产品仍由葛兰单独管理 [2][3] - 赵磊为中欧基金医疗投研团队核心成员,拥有8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验,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工程硕士,曾任职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员及联席首席分析师,2021年5月加入中欧基金,2023年初担任医药研究组组长 [4] - 截至一季度末,葛兰管理的三只基金规模合计40447亿元,其中中欧医疗健康上半年单位净值增长率830%,超额收益603%,近一年净值增长率1601%,超额收益569% [4] 中欧医疗基金业绩表现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近半年业绩增长3225%,超额收益268%,同类排名前4%,近一年业绩增长5163%,超额收益3717%,同类排名前4% [5] - 中欧基金旗下被动指数产品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半年涨幅5094%,同类排名前1% [5] 多基金经理共管行业趋势 - 上半年行业共666只产品采用"共管式增聘",涉及122家基金公司,包括刘格菘、李晓星等百亿基金经理的产品 [7] - 共管模式可发挥多策略优势,提升风险收益比,通过团队协作过滤尾部风险,增强极端市场下的稳定性 [7] - 证监会2024年3月文件强调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推动团队制投研体系建设,2025年5月《行动方案》进一步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化管理 [8] 中欧基金投研团队建设 - 公司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平均从业14年,平均投资年限7年,形成老将引领、中生代与新生代结合的人才梯队 [8] - 研究团队覆盖39个细分领域,五大研究组通过行业细分与深度研究赋能投资 [8]
对话王庆:个人明星还是团队合力?一期讲透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
重阳投资· 2025-05-13 16:24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核心观点: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团队制管理模式 [1] 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重阳S4)的由来与特点 - 模式定义:多位基金经理分仓共管同一基金,各自独立操作,整体表现为分仓贡献加总 [2] - 国际实践:全球头部私募如桥水、千禧年、城堡普遍采用,最早由美国资本集团1958年尝试 [2][3] - 行业规律:初创期依赖个人能力,长期发展需转向可持续、可复制的共管模式 [3] 重阳推行共管模式的原因 - 对标国际:直接借鉴成熟市场经验,跳过漫长试错阶段 [4] - 内部基础:14年投研积累,系统化人才梯队建设,早期具备实施条件 [4] 重阳S4模式的四大要素(S4体系) 1. **顶尖人才(Swordsman)**:基金经理均来自顶尖高校,经10年以上内部培养,形成"十年磨一剑"的专业能力 [5][6] 2. **有效协作(Synergy)**:投研良性互动,能力圈互补,低沟通成本,形成超级能力圈 [6][7] 3. **完善系统(System)**: - 人才培养:2006年起校园招聘,建立梯队机制 [9] - 投研流程:投决会指导下的基金经理负责制,灵活调整仓位区间 [9] - 中后台支撑:自研IT系统覆盖交易、风控、绩效全流程 [10] - 文化理念:价值投资接力法、逆向投资等统一方法论 [10] 4. **优秀业绩(Superiority)**:结果导向,持续精进 [5] 行业展望 - 重阳阶段性实现机构化目标,未来将持续迭代共管模式 [11] - 预计未来5-10年更多私募管理人将采纳共管模式 [11]
目标是持续超额!对话星石江晖:机制驱动,用18年做成一件事
聪明投资者· 2025-04-14 14:12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公司成立近18年,最早产品年化收益超过**%(费后),2015年探索"多核心"基金经理制以来超额夏普比率超过1 [1] - 创始人江晖1998年参与华夏基金筹备,2007年6月创办星石投资,此前担任工银瑞信基金投资总监 [1] - 2015年后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多核心"转型,决策权依照长期业绩与科学规则动态分配 [1] - 目前参与共管的6位基金经理平均司龄超过16年,过去十年团队无变动 [1] 多基金经理团队制 - 采用类似美国资本集团(Capital Group)的"去核心化"模式,多核心架构、团队长期培养投入、统一投资语言维护 [2] - 每位基金经理在统一投资方法下独立决策,管理组合权重完全由考核机制决定,创始人也不例外 [3] - 团队绝大多数成员为校招生,在同一套方法论中成长十年以上,形成一致沟通语境 [4] - 内部实行"打怪升级"制度,靠长期投资表现分配仓位管理权 [4] - 6位基金经理平均在星石工作16年,管理比例差距不大,无"主从"关系 [16] 投资方法论 - 采用"多层面驱动因素"投资方法,围绕宏观、行业、公司三个层面构建逻辑链条 [5] - 2015年后增加PEG估值标准,1倍PEG为低,1.5-2倍为合适区间 [39] - 持股周期通常在1-3年,风格为"均衡偏成长",主要选择高速成长和中速成长区域 [42] - 通过行业比较实现"驱动因素接力",当估值修复后转向下一个有驱动的方向 [41] - 买点通常在左侧,关注基本面驱动因素而非市场情绪 [41] 考核与激励机制 - 核心考核指标为超额收益,涨时比指数涨得多,跌时比指数少跌 [44] - 换手率过高会扣分,以保持投资稳定性 [45] - 基金经理推荐股票给他人并赚钱可获得额外奖励 [26] - 内部积累100-200个成功案例,形成可复制的投资能力 [31] - 实行合伙人机制,现有19位合伙人主要为业务骨干 [47] 组织文化 - 实行"师徒制"传承方式,形成独特的学院式氛围 [6] - 公司从不主动裁员,靠培养而非淘汰提升团队 [7][20] - 内部强调开放包容与严厉考核并存的文化 [6] - 团队成员自发保持紧密关系,如40多岁仍一起打篮球 [51] 产品与客户管理 - 80%以上客户来自银行渠道,围绕"产品稳定性"和"客户体验"构建制度体系 [9] - 投委会根据市场风险评级(分7级)控制新产品建仓节奏,高位时建仓40%左右 [69][70] - 港股仓位限制在30%以内,以控制整体波动 [55] - 新产品建仓采取渐进策略,如2021年2月建仓40%,2024年逐步加到70% [70] 当前市场观点 - 看好内需尤其是消费方向,认为GDP平减指数负增长持续8个季度后将迎来政策放松 [62] - 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看好四条主线:消费服务、弹性消费品、创新药、AI应用 [66] - AI技术突破将带来全社会信心回归,与经济复苏环境形成共振 [68] - 宏观杠杆率达8.4%,高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8.1%,预计政策刺激将带动经济回升 [61] 长期发展理念 - 参考Capital Group模式,目标是建立可长期传承的投资体系 [75] - 创始人目前60%时间投入投研,20%对外交流,20%组织建设和机制优化 [74] - 强调"用长期主义做重要的事",体系可持续输出基金经理、案例和业绩 [82] - 投资决策基于行业长期趋势,而非短期市场波动 [83]
对话“时间长跑者”重阳投资:投资成功的第一要义是避免大亏,平庸和精彩交替的结果是惊人的长期复合收益率
聪明投资者· 2025-03-17 14:42
文章核心观点 - 重阳投资秉持价值投资、绝对回报、逆向投资理念,通过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取得长期稳健业绩,当前市场具备价值重估机会,投资可立足价值、眺望成长 [4][19][102] 重阳投资概况 - 成立于2001年,2008年发行首只阳光私募基金,管理规模逾300亿,投研人员30人左右,核心团队自主培养且工作超10年 [4][5] - “重阳1期”成立于2008年9月,16年多费后复合年化回报可观;“重阳3期”成立于2009年9月,15年多带来稳健回报,2021 - 2024年“熊市不熊”,今年以来净值创新高 [3] 投资理念与方法 价值投资不教条 - 看重确定性成长,涉足新经济领域、买成长股,基于深度价值研究并伴以逆向手法 [7] - 采用“接力法”,投资标的达预期收益后换安全边际更大的标的,赚上半场钱,降低波动率 [8] - 关键时间节点做仓位判断,如去年9月初加至9成仓位,大涨后灵活操作守住果实 [9] 逆向思维深入骨髓 - 投资上“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基于深度研究找市场短期失效机会 [11][30] - 公司管理经营中,2015年牛市关闭产品申购、提高对冲比例,2023年市场低迷时扩张投研人才 [12] - 对外沟通透明度高,可通过多渠道了解投研团队文化、理念和观点 [13] 时间长跑者的价值是复利 - 业绩上牛市跟上收益、熊市控制回撤,如“重阳1期”和“重阳3期” [14][15] - 认知和能力圈上,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搭建信任网,扩展团队“超级能力圈” [15] 价值投资与绝对收益 - 核心理念为价值投资、逆向投资、绝对收益,追求长期复合收益,战术“平庸”、战略精彩 [19] - 投资风格是基于深度价值研究的逆向投资,以合理价格买优秀公司,分享中长期成长价值 [20][21] - 看重确定性成长和业绩成长质量,关注股息收益率,投资目标以绝对收益为主,兼顾长周期相对收益 [22][24] - “价值投资接力法”与巴菲特长期持有策略不同,更符合A股市场特点,考虑收益率和风险 [28][29] 逆向投资实践 - 熊市抗跌是投资理念指导的结果,不追逐过热标的,基于深度研究找市场失效机会 [30] - “顺大势,逆小势”指顺应社会经济大趋势,与短期极端市场情绪相逆,把握市场情绪波动带来的投资机会 [32][33] - 逆向投资实施关键在于识别公司错误定价,多针对个股,如制造业企业低迷时投资,待周期好转获利 [35][36] - 投资考虑胜率和赔率,逆向投资可提高赔率,寻找胜率高、赔率合适的机会 [41][43] 共管模式 - 采用“投资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即“重阳S4”,突破对单个基金经理依赖,带来稳定超额收益 [46][47] - 多基金经理共管使组合有多个相对独立的阿尔法来源,投决会确定仓位区间,控制整体风险敞口 [50][52] - 投决会季度评估决策,遇大拐点明确仓位变动,如2015年、2022年、去年9月等 [53][54] - 投决会确定仓位区间,基金经理依自身判断操作,超上下限会被警示并限期调整 [59][63] - 团队成员信任源于共事多年,分工明确,投决会把控宏观和市场风险,基金经理构建组合 [67] 能力圈拓展 - 个人能力圈需信息积累形成知识并能做正确判断,拓展不易,公司培养团队复制投资理念和方法 [68][70] - 团队成员各有专长,通过共管模式放大团队能力圈,持仓信息透明提升置信度和决策质量 [72][74] - 要求基金经理小组合高度集中,小组合加总保证持仓分散,解决阿尔法来源等矛盾 [79] 市场价值重估因素 短期因素 - DeepSeek技术突破叠加地缘政治有利变化,改变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板块可投资性的判断 [87] 中期因素 - “9·24”政策转向类似“安倍三支箭”,消除市场对尾部风险的担心,托底经济和资本市场,化债政策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80][83][85] 长期因素 - 中国股票市场生态积极变化,加强股东回报,如分红和回购,类似日本和欧洲经验 [89][90] 市场行情分析 - 从长度、宽度、高度三个维度看,本次行情是过去三年最值得期待的 [92][93][94] - 行情长度上,底层经济逻辑逆转,政策呵护,股东回报加强,行情有望持续 [95][96] - 行情宽度上,工程师红利从AI和机器人扩散到更多领域,受益面将拓宽 [97][98] - 行情高度上,时间长、宽度宽会使高度较高,已有领先指标显示可能超预期 [99][100] 投资方向 - 2025年中国股市保持乐观但不冲动,投资选股立足价值、眺望成长 [101][102] - 价值方向关注高息股,成长方向看好泛科技、先进制造、创新药和消费领域被低估的龙头公司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