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靶点药物

搜索文档
行业深度报告:MNC加速布局减重降糖千亿美金赛道,开启BD黄金窗口期
开源证券· 2025-06-19 2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为代表的 GLP - 1RA 类药物改变糖尿病与肥胖症治疗范式,预计 2031 年全球销售规模超 1500 亿美元,减重市场 2025 年后快速成长,国内企业相关管线迎来出海机遇 [6][23] - 患者依从性提升与高质量减重是下一代减重降糖药物开发方向,中国企业在多领域管线布局全球领先,优质管线出海潜力大 [9][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MNC 加速布局减重降糖千亿美金赛道,开启 BD 黄金窗口期 - GLP - 1RA 类药物快速放量,2024 年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约 292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38%;替尔泊肽约 165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208%,预计 2031 年全球销售规模超 1500 亿美元,诺和诺德与礼来形成双巨头垄断格局 [6][16][23] - MNC 加速布局,罗氏、默沙东等近年 BD 交易频发,方向向多靶、口服及组合疗法拓展,诺和诺德与礼来布局完善,部分 MNC 有 License - in 可能性 [25][28] 口服与超长效产品布局为提升患者依从性提供新的方案 - 口服药物通过小分子与多肽双技术路径探索,礼来的 Orforglipron 进度较快,国内恒瑞医药等企业产品全球进度领先,有出海潜力 [7][30] - 超长效药物能大幅延长给药间隔,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已实现每周给药,安进的 MariTide 等在研超长效减肥药进度较快,国内众生药业等企业有管线布局 [7][34] 多靶药物开发与特殊靶点组合疗法有望实现高质量减重 - 多靶点药物通过协同激活或抑制多个代谢相关受体,突破单一靶点瓶颈,热门靶点有 GIPR、GCGR 与 AMYR 等,国内众生药业等企业有布局 [8][39] - 特殊靶点组合疗法以 ActRII、MSTN/GDF - 8 等为热门靶点,有望实现“减脂增肌 + 代谢修复” [8][45] 投资建议 - 国内 pharma 企业持续布局减重降糖赛道,多款产品进入临床研发阶段,部分早期临床数据优异 [50] - 推荐标的有信达生物、华东医药等;受益标的有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 [9][55]
减重药的这个生意能玩多久?
虎嗅· 2025-05-26 17:26
减重药物市场发展趋势 - 多靶点药物成为行业竞争焦点,已从单靶点竞争转向系统性干预逻辑的延伸,涉及动力学和构象演化的精准预测能力 [1] - 三靶点药物研发高度依赖AI技术参与结构预测和构象筛选,诺和诺德、礼来等已与AI制药公司展开合作 [1] - 多靶点药物面临毒性波动、构象不稳定、免疫原性提升等系统性副作用挑战,临床验证阶段仍需接受真实世界检验 [1] 技术路径与市场分层 - 减重药物技术路径分化为口服药、长效注射和极致性价比三条互斥方向,对应不同消费人群需求 [2] - 口服药侧重依从性和便利性,长效注射针对慢性病患者,性价比产品面向自费或非医保市场 [2] - 国产仿制药围绕司美格鲁肽改良设计,初代产品如利拉鲁肽占据低价市场,多靶点药物将延续这种分层但起点更高 [2] 企业竞争策略 - 玛仕度肽作为双靶点产品选择性价比路径切入市场,避开替尔泊肽的高端市场 [2] - 恒瑞医药专注双靶点口服化路径改善患者体验,翰森制药采用FC融合蛋白技术降低免疫原性与成本 [3] - 企业竞争核心在于通过可靠性、安全性占领空白人群市场,而非单纯技术先进性 [4] 三靶点药物竞争格局 - 三靶点药物竞争具有首发定锚效应,先发企业将掌握定价权和专利高地 [5] - 三靶点后竞争仍需回归长效、口服、性价比三条主线,四靶点药物当前受限于技术和临床风险 [5] - AI在三靶点药物设计中角色从主导变为支持,企业需具备数据闭环和临床协同能力 [6][7] 行业未来方向 - 三靶点药物是GLP-1类药物下一主战场,要求企业对疾病网络、多维构象变化和商业化节奏有全面把控 [7][8] - 行业进入门槛提高,只有完成技术到商业闭环的企业才能获得定锚权,其余企业只能在空白市场寻找机会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