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交友诈骗

搜索文档
银行员工敏锐拦截诈骗,民警到场揭穿“女友”骗局
齐鲁晚报· 2025-08-29 15:37
事件概述 - 农业银行济南滨河支行成功拦截一起针对老年人的婚恋诈骗 为客户避免经济损失[1] 银行应对措施 - 大堂经理主动询问汇款细节并尝试拨打对方电话 发现接听者为年轻女性与老人描述不符[1] - 银行启动防诈骗预案并拨打110报警 民警到场核实确认为诈骗分子[1] - 网点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员工培训以守护客户资金安全[1] 诈骗特征分析 - 收款账户实际为男性 与老人声称的"女友"身份存在明显矛盾[1] -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婚恋交友诈骗呈现高发态势[1] 警方行动 - 警方对银行员工的警觉性和及时处置给予高度肯定[1] - 现场对老人进行反诈宣传并成功劝阻汇款[1] - 提醒市民网络交友需谨慎 大额转账务必核实对方身份[1]
中信银行济南高新支行慧眼识诈,成功拦截20万元婚恋交友诈骗
齐鲁晚报· 2025-08-13 16:04
核心事件概述 - 中信银行济南高新支行成功拦截一起涉案金额20万元的婚恋交友诈骗案件 [1][2][3] 异常行为识别 - 客户户籍地与工作地均在江西却未提前预约要求跨省取现20万元 [2] - 客户声称取现用途为"巩固婚恋感情" 该反常行为触发银行风控警觉 [2] - 银行判断该行为符合"杀猪盘"诈骗特征:通过建立信任后以紧急用钱等借口套取资金 [3] 风险处置过程 - 银行采取缓兵策略 假意引导办理手续同时联系反诈中心说明情况 [3] - 通过近一小时劝说 以相似案例剖析婚恋诈骗典型套路 [3] - 客户最终放弃取现 避免20万元资金损失 [3] 金融机构风控机制 - 中信银行济南高新支行持续深化"警银协作"机制提升诈骗拦截能力 [3] - 通过专业担当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助力构建全民反诈格局 [3]
警惕!打着婚恋交友“幌子”的甜蜜陷阱
新华网· 2025-06-18 01:48
诈骗案件概况 - 最高检和公安部披露一起境外婚恋交友、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案,涉案金额达1.8亿元,其中被骗金额超百万元的个案达14起 [1] - 该案已查实电诈案件139起,查明诈骗金额6100余万元,个案被骗金额最高超过500万元 [5] - 诈骗团伙通过婚恋交友为幌子,以情感交流逐步洗脑,诱骗受害者投资理财,榨干受害人财产 [5]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根据受害者情况量身打造"完美人设",如虚构离异带娃经历或退休回京定居等 [5] - 诈骗团伙购买投资理财平台App仅花费数千元,后台由团伙操控,收益仅为软件显示的数字 [5] - 诈骗分子先让受害人操作"自己的投资账户"或展示高额收益截图,引诱受害人上当 [5] 犯罪团伙运作模式 - 犯罪集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涵盖诈骗对象筛选、人员包装、话术培训、实施诈骗及洗钱转移财产等环节 [6] - 团伙以"高薪招聘""境外淘金"为由招募人员,通过旅行社虚假办理签证组织出境从事诈骗活动 [6] - 诈骗金额中12%至15%为业务员提成,洗钱抽成占35%至42%,剩余由金主和组长分配 [7] 黑灰产业链支持 - 团伙通过境外非法手段购买婚恋网站注册的公民个人信息,一条信息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一年购买约五六千条 [6] - 为增加可信度,犯罪团伙购买"养号"服务,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精心编造的生活动态 [6] - 洗钱由专门的黑灰产团伙实施,抽成比例较高 [7] 案件侦破与追缴 - 专案组在10余个省份同步收网,抓获88名犯罪嫌疑人,累计返还群众被骗资金800余万元 [9] - 受害人以单身、离异、丧偶的中年女性为主,年龄多在四五十岁,部分为男性 [9] 行业监管与防范 - 婚恋网站等平台反诈责任落实不到位、内部安全管控不严,是黑灰产业链猖獗的重要因素 [9] - 电信诈骗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需提升反诈预警精准度,多方联动共筑反诈"防火墙"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