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边际

搜索文档
价值投资的四个理念,你做到了么?|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9-04 22:11
投资理念核心框架 - 聚焦长期盈利公司 因股票市场存在大量长期亏损或偶尔盈利但多数时间亏损的股票[2] - 以6毛价格购买价值1元资产 体现安全边际原则[3] 估值方法论 - 采用市盈率 市净率等相对估值指标与现金流折现等绝对估值法结合[4] - 通过星级指标判断市场整体估值水平[5][6] 市场波动应对 - 将市场波动人格化为"市场先生" 其特征为狂躁 精力旺盛且喜怒无常[7] - 避免受短期报价影响而追涨杀跌 需建立独立投资理念并明确品种价值与低估时机[7] 能力圈构建 - 强调能力圈在投资体系中的重要性[8]
为什么涨得最好的,总是买得最少?
天天基金网· 2025-08-25 19:06
核心观点 - 投资者普遍面临行业基金投资中"涨得最好的基金总是买得最少"的困境 这主要源于对行业缺乏深度了解、风险承受能力不足以及人性中的追涨杀跌倾向[4] - 长期稳定收益的关键在于科学资产配置、明确风险偏好区间以及选择可持续的赚钱方式 而非依赖行业轮动或短期市场时机判断[5][9][11] - 主动管理型基金在A股市场仍具备长期超额收益潜力 当前阶段可能处于均值回归的有利周期[18] 行业基金投资困境 - 行业基金波动性大导致投资者不敢重仓 即使选对行业也可能因过早止盈而错失大部分收益 例如创新药基金持续上涨但投资者在走强过程中不断减仓至零仓位[4] - 行业轮动策略有效性存疑 历史数据显示专注行业轮动的基金经理整体未显现显著超额收益 即便在美股成熟市场该策略亦非主流[5] - 普通投资者缺乏行业研究深度 在机构竞争激烈的领域难以获得持续优势 建议避免参与不擅长的行业轮动交易[5] 成功投资案例特征 - FOF基金通过分散配置实现稳健收益 例如2020年起每周定投FOF 在2021年市场波动中因回撤较小而坚持持有 最终积累可观资产[7] - 逆向投资在市场恐慌时布局 例如2023年初北证指数下跌30%后大仓位定投ETF联接基金 后期指数走高带来显著收益[8] - 安全边际策略有效控制风险 例如预估最大亏损20%的可承受范围 实际投资回报远超预期[8] 资产选择框架 - 优先选择能持续创造现金流的生息类资产 如债券的票息收益稳定 股票中公司业绩增长部分比估值波动更易把握[12] - 主动基金筛选需综合业绩表现(5-7年牛熊周期)、投资风格契合度(如成长板块)及对管理人的感性认知[11] - 通过概率化框架评估基金经理能力可持续性 类似NBA赛季命中率统计 重点识别赚钱方式稳定、不依赖风格运气的管理人[13] 估值与时点判断 - 放弃预测涨跌 转向评估资产贵贱 使用PE/PB/股息率等估值分位数指标横向对比各类资产[13][14] - 当前债基静态收益率约1.7%-1.8% 股债性价比偏向权益资产 市场流动性充裕且政策积极有利于风险资产[14] - A股主动管理基金长期存在超额收益 因市场定价非完全有效且机构化比例不高 当前主动基金超额收益可能处于均值回归的向上周期[18] 投资执行建议 - 明确风险偏好上下限:亏损承受上限与踏空承受下限 将仓位控制在中枢范围内实现低买高卖[9] - 避免追涨看不懂的资产 尤其在涨幅过大时 市场轮动效应可能导致普通投资者买在高点[9][17] - 采用"弱者思维"选择无需持续超越市场就能获利的投资方式 分批分散加仓权益资产 保持组合均衡[16][17][18]
基金经理请回答 | 对话姜诚:波动加大的市场,如何构建安全边际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2 09:33
投资业绩回顾 - 过去5年业绩表现不错 过去一年与同行相比排名不靠前但有一定绝对回报 组合内标的基本符合买入初衷 对过去一年表现比较满意 [3] - 从收益率角度评价可参考排名 个人评价为及格水平 打分约60-70分 [3] 投资目标与策略 - 长期目标未变 以穿越牛熊周期视角为持有人带来稳健且超越市场的回报 仍希望赚取超额收益 对实现目标有信心 [4] - 短期表现自评及格 长期希望获得70分以上良好分数 [4] - 组合呈现非主流机构重仓标的特征 偏向传统周期性行业 这些行业历史上也曾被机构重仓 [5] - 不追求提前布局冷门或热门板块 因未来股价表现不可预测 买入初衷基于当前价格对应股票质地隐含的长期内部收益率 [5] - 平均持有重仓股票时间超过三年 部分股票从组合建立之初一直持有 [5] - 超额收益来源并非比市场更聪明或更具前瞻性 而是不同的视角和审美 [6] - 投资目标不是尽快赚钱或赚更多钱 没有冷门和热门的二分法概念 [6] 投资框架与安全边际 - 换手率数据包含被动交易 真实换手率应远低于公开数据 无明确换手率目标 [7] - 投资框架长期专注于资产内部收益率而非预判价格趋势 [7] - 安全边际是定性概念 指承认未来无法精确预测 为悲观情况出价 [8] - 安全边际不是低估值定量指标 而是以保守视角预判未来后当前价格可接受的状态 [9] - 安全边际是对坏情况的保护 而非估值高低 表面低估值可能是价值陷阱 [9] - 净值曲线稳健和组合偏价值型表达是安全边际理念的贯彻 [10] 价值投资理念 - 价值投资是以获取资产价值本身为目标的投资行为 收益来源来自资产价值创造过程 [10] - 资产价值通过现金回报实现 股票价值来源是持有期间获得的分红 [11] - 价值投资在A股适用 因只要价值存在就能做价值投资 [12] - 价格波动大意味着更适合价值投资 因可能更多机会以物超所值价格买入 [12] - 最怕长期高估状态 A股不是长期高估市场 波动反而是机会 [12] - 喜欢向下波动时提供的机会 [13] 组合管理 - 无控制波动的投资策略 因可能牺牲收益 [14] - 过程波动不是风险 可坚守固有框架而不为控制波动牺牲收益 [15] - 投资框架偏保守 选股对安全边际权重高 重仓股大幅下跌概率自然降低 [16] - 应对股价波动是贯穿始终的 需每天提取影响长期价值判断的因素 [18] - 发现长期乐观判断未变化则加仓 发现长期恶化则卖出 [18] - 调整长期判断的频率很低 真正影响长期价值的信息占比很低 [20] - 80%研究精力放在组合之外 学习强度与组合换手率无关 [25] 行业与公司分析 -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带来结构性变化 行业天花板和竞争格局会变化 [21] - 护城河弱化是常态 真正长期保持护城河稳固的公司寥寥无几 [21] - 对新故事如AI和创新药持续对话 但需落实到具体标的 [22] - 创新药行业有发展空间 但需注意单一品种驱动企业的生命周期和竞争风险 [23] - 各行各业都有长期投资机会 不因错过热点而焦虑 [24] - 组合中多数是传统顺周期行业 [25] 风险认知 - 价值投资者主要风险是掉入价值陷阱 [26] - 20%研究精力放在现有组合中排查价值陷阱 [26] - 无法保证完全回避价值陷阱 需不断面对新风险 [27] 市场观点 - A股市场整体远未达泡沫化状态 隐含不错潜在回报率 [32] - 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基本成功 宏观层面保持乐观 [33] - 微观层面需谨慎 选择个别资产难度未降低 [33] - 估值水平提供可为空间 但需擦亮眼睛选择标的 [33]
一个穿越牛熊老股民,总结出的投资精华!看完少走10年弯路!
雪球· 2025-08-22 08:00
底部顶部识别 - 市场底部特征包括大量公司股东增持、公司回购、私有化收购以及成交量低迷 例如08年底仅有30-40家公司回购[4] - 当市场出现满街便宜货且投资者难以选择时 往往是底部选对时机[4] - 港股成交量低迷时通常为真正底部 反映市场缺乏卖方意愿[5] - 市场顶部由多数非理性投资者决定 而底部由少数非理性投资者决定 成交量大幅减少是见底有力指标[9] - 回购占已发行股本10%或流通股16%是市场触底特征[10] 仓位配置策略 - 内在价值会随基本面变化而动态调整 需定期检查更新[12] - 买入时机取决于回购力度(持续性优于象征性)、回购位置(低位优于高位)以及大股东同步增持行为[12] - 卖出时机基于五大理由:估值过高、存在更便宜替代标的、基本面恶化、初始判断错误、管理层诚信问题[12] - 四折买入策略在熊市中可通过分散持仓降低整体亏损风险 部分标的跌至三折而部分涨至五折可实现平衡[14] - 避免在前景不明朗时过度加仓 优先选择估值低且盈利预见性高的标的如中新药业S股[14] 组合构建原则 - 通过分散投资15-20只不同行业股票构建组合 降低单一个股风险并提高整体确定性[16] - 低估值、高股息、稳增长及潜在分红提升的标的具备长期配置价值[17] - 分散投资可实现"平均赢" 例如单只亏损50%而另一只盈利100% 组合年化收益仍可达25%[17] - 组合中配置类现金股票可在缺乏机会时提供优于现金的收益[49] 价值评估框架 - 定量分析重要性十倍于定性分析 低估值可抵消前景判断错误带来的风险[18] - 低PB公司可能隐藏未产生收益的资产(如品牌商誉、客户渠道) 1PB收购成熟企业相当于捡钱[19] - 企业价值评估需区分终结型项目(计算回本期)和非终结型项目(计算投资回报率)[44] - 商品类股票受边际供需影响显著 5%供需变化可能导致50%价格波动和500%股价变化[44] 逆向投资逻辑 - 真正逆向机会出现在市场对逆向毫无兴趣时 而市场高点出现在看空勇气丧失时[19] - 最佳投资机会存在于悲观与不确定性中 确定性高的高估值标的反而风险更大[23] - 需逆向自身恐惧 在确认买入理由不变后坚定加仓[23] - 行业惨淡时寻找低成本扩张的竞争者 其售价可能低于同业成本[33] 风险与情绪管理 - 投资本质是概率游戏 众人回避的品种往往是超额收益来源[24] - 一致性乐观极度危险 预期改变时多空转换迅速且逃生时间短[26] - 高息环境对高资本投入股票不友好 市场更偏好温和增长的高息股[33] - 坚持零杠杆以避免系统性风险 经营基本面恶化才是真实风险[36][37] 投资理念体系 - 采用"低估逆向平均赢"策略 通过概率计算和组合安全边际替代个股确定性[40] - 投资是正期望值生意 必须低价买入以确保盈利性 而非从山顶买水到山脚出售[41] - 无成本概念 仅关注组合市值 基本面恶化或出现更优标的时立即换仓[41] - 价值投资是概率乘以赔率的游戏 组合可能通过80%少亏和20%大赚实现盈利[46] 研究与学习方式 - 每日阅读100篇行业新闻以保持跨行业认知 尤其关注能源等具有替代性的领域[50] - 通过连续阅读多年年报获取行业精英经验 招股书风险提示大概率会发生[51][52] - 经典学习资料包括《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早年股东信、《投资最重要的事》及历史估值均值参考[52] - 持续研究高估公司以理解商业运作 兴趣驱动才能坚持长期研究[53]
多资产配置穿越市场波动82只含权基金成佼佼者
证券时报· 2025-08-21 06:47
核心观点 - 广发集源债券基金在结构性分化行情中通过绝对收益策略实现连续年度正收益 凸显其回撤控制和风险收益性价比优势 [1][2] - 基金经理采用自上而下与中观行业相结合的投资方法 股票配置稳定在15%-20% 债券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并灵活调整久期 [2] - 权益投资通过把握结构性机会实现超额收益 当前看好出海/资源/大金融等顺周期方向 并已进行仓位调整 [3] 产品表现 - 基金连续8个年度实现正收益 过去五年收益率25.37% 排名同类前15%(34/223)[2] - 最大回撤控制在6%以内 显著优于同类平均10.88% 夏普比率0.56倍 卡玛比率0.74倍均优于同类 [2] - 在2020-2024年期间 全市场仅82只含股基金实现年度正收益 该基金位列其中 [1] 投资策略 - 股票投资占比稳定在15%-20% 债券投资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 久期通常控制在三年以内 [2] - 2022-2023年债市机会期间拉长久期 2024年谨慎阶段将久期缩短至一年以内 [2] - 2022年超配被低估的大盘价值板块 2022下半年至2023年坚持高股息红利风格 [3] - 2024年初调整为红利与顺周期均衡配置 三季度全部卖出红利并集中配置顺周期 [3] 市场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强现实 弱预期"向正面预期转换阶段 有利于大盘股表现 [3] - 看好出海/资源/大金融/制造业龙头/创新药等方向 优选有竞争力且估值合理的龙头企业 [3] - 行业轮动快且内部分化大 主因在于大级别景气度向上的行业较为稀少 [1]
目前中国股市远达不到泡沫化的状态!中泰姜诚最新发声:我们要时刻瞄准,但不需要频繁开枪
聪明投资者· 2025-08-19 15:03
投资理念与策略 - 超额收益来源于耐心和不同的视角、审美,而非预测市场或追逐热点 [2][8][16] -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以获取资产价值为目标,关注长期现金回报而非短期价格波动 [23][25][26] - 安全边际是一种保守态度,重点在于给悲观情况出价,而非乐观预测 [18][19][31] - 80%研究精力放在组合之外,20%用于现有组合的价值陷阱排雷 [21][47] 市场观点 - A股市场适合价值投资,价格波动大反而提供更多以低估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 [25][26] - 当前A股与港股整体未达泡沫化状态,但部分标的隐含回报率较10个月前有所下降 [55][56] - 宏观层面保持乐观,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微观层面需保持谨慎 [57][58][59] 组合管理 - 代表产品中泰星元近三年收益23.77%,近五年收益74.68%,任职年化收益16.66% [3][4] - 重仓股平均持有期超过三年,部分从组合建立之初一直持有 [13][14] - 不刻意控制波动,保守选股策略自然降低大幅下跌概率 [30][31][32] - "应对"贯穿每一天,根据长期价值判断而非股价波动调整持仓 [34] 投资心态 - 明确投资目标,屏蔽不重要的信息,保持心态健康 [51][52] - 能够容忍别人挣钱比自己多,放弃特定时间段内赚取特定回报的预期 [53][63] - 忽视"记分牌",专注于做好擅长的事而非与他人PK [61][62][64] 行业观察 - 创新药等新兴领域有发展空间,但需警惕单一品种驱动的企业风险 [43] - 多数公司护城河是短暂、阶段性的,长期稳固护城河的企业寥寥无几 [38][39]
伯克希尔新进的神秘公司揭晓!股价盘后大涨超10%
格隆汇· 2025-08-15 13:06
随着13F文件出炉,巴菲特最新买入的神秘公司揭晓。 伯克希尔在二季度大手笔建仓503.9万股陷入困境的联合健康(UNH),建仓成本价为314美元,季末持 仓市值达15.7亿美元,为伯克希尔的第18大持仓,在总持仓中占比0.61%。 报告发布后,联合健康股价盘后大涨超10%。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曾在2006至2009年期间持有约118万股联合健康股票,随后在2010年全部清仓。 联合健康股价年内暴跌45%。去年12月4日,联合健康集团高管、联合健康保险公司CEO布莱恩·汤普森 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家希尔顿酒店外遭枪杀,引发全美对医疗体系的广泛讨论。 联合健康暂停了年度业绩预测、更换了首席执行官,公司目前还在接受美国政府对其医疗保险计费做法 的调查。 有观点认为,建仓联合健康的可能不是巴菲特本人,而是两位投资副手Todd Combs和Ted Weschler的操 作。 13F报告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二季度建仓联合健康、纽柯钢铁、地产股莱纳建筑、霍顿房屋、拉 马尔户外广告、安防产品供应商安朗杰; 增持雪佛龙、星座集团、Pool、达美乐、海科航空、莱纳B; 减持苹果、美国银行、德维特、威瑞信、特许通信、一级方程式集 ...
20cm速递|科创板100ETF(588120)涨超2%,科技行业估值分化凸显安全边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2:25
科创板100ETF表现 - 8月11日早盘科创板100ETF(588120)涨超2% [1] - 该ETF跟踪科创100指数(000698)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指数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 [1] 科技行业估值分析 - 当前科技行业估值处于历史50%左右及以下水平 [1] - 半导体材料、东数西算、华为鸿蒙等热门概念处于估值三年历史较高分位 [1] - 科创50与成长风格PB-ROE值最小 成长溢价最小且安全边际较高 [1] 行业表现差异 - 医药生物、通信、传媒等行业近期涨幅居前 [1] - 计算机行业盈利预期下调幅度最大 [1] - 科技行业估值分化明显 部分细分领域仍具备较高成长溢价 [1] 投资产品信息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上证科创板100ETF发起联接A(019866)和C(019867) [1]
ROE≠投资收益率,为何还要重视ROE?
雪球· 2025-08-10 14:19
ROE与投资回报率的关系 - 文章质疑"长期股东权益回报率=投资回报率"的观点,认为ROE与投资收益率无必然联系[3] - 在不分红情况下,长期ROE=净利润年化增长率(如ROE保持20%则净利润增速20%)[5] - 分红情况下长期ROE>净利润增长率,极端100%分红时净利润0增长也能维持ROE稳定[5] ROE的应用案例 - 以贵州茅台为例(20PE/36%ROE):若净利润0增长,分红不复投收益率仅5%;若10%增长+复投收益率可达15%[7][8] - 高ROE反映公司历史盈利能力,可作为筛选优质公司的切入点,但不适合直接用于估值计算[10][11] 长期投资的核心逻辑 - 长期收益率公式:初始股息率+长期增长率[13] - 公司质地决定股息稳定性和业绩持续性,多数公司仅短期高增长[13] - 高成长公司应优先选择(如茅台20PE vs 五粮液15PE,选预期增速更高的茅台)[16] - 安全边际原则:巴菲特不买超过15PE的股票,确保初始收益率[16] - 分红复投效应:10%股息率+0增长情况下,复投仍可实现10%年化收益[16] 投资方法论反思 - 短期业绩预测存在两大漏洞:影响因素复杂+市场已提前反应券商预测[15] - 长期投资需放弃暴富幻想,20%年化收益率十年可达6.2倍已是顶级水平[16] - "十年一个好主意"原则:低价买入优质公司后应长期持有而非频繁换股[16]
巴菲特投资“滑铁卢”真相:表面亏50%,实则大赚60%! 深度起底 “股神” 巴菲特的传奇人生 | 全球投资名人堂
私募排排网· 2025-08-10 09:07
核心观点 - 巴菲特通过精妙的交易条款设计,在卡夫亨氏投资中实现近60%盈利,尽管账面价值缩水38亿美元至84亿美元[7][8] - 伯克希尔·哈撒韦2025年二季度现金储备达34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为市场波动做准备[25] - 巴菲特持仓集中度高,前三大重仓股苹果、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合计占比超50%[24] - 巴菲特投资理念强调长期价值投资、能力圈原则和ROE指标筛选[26][37] 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 - 1930年出生于美国奥马哈市,家族经营杂货铺并传承节俭作风[10] - 母亲智商极高(家族平均139+),本人智商达152,结合父系商业天赋形成投资基础[12] - 童年经历大萧条,7岁阅读《赚到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并立志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14] 早期投资经历与创业之路 - 11岁首次购买Cities Service优先股,13岁通过送报赚取1000美元[14] - 15岁用2000美元购置40英亩农场,用收益支付大学学费[15] - 1951年师从格雷厄姆学习"安全边际"理论,奠定价值投资基础[15] - 1956年创立巴菲特合伙公司,管理规则独特(利润超4%分一半,亏损承担25%)[16]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收购与发展 - 1962年收购濒临破产的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逐步转型为投资控股集团[18] - 1964年掌握控制权后拓展至媒体、石油、保险等领域,市值跃居全球前列[18] - 1969年解散合伙公司专注伯克希尔发展,现为全球顶级投资集团[18] 最新动态与持仓分析 - 2025年对美股持谨慎态度,标普500市盈率超30倍达20年高位[20] - 一季度持仓总市值2564.59亿美元环比增400亿,前10重仓集中度89.02%[21][24] - 清仓花旗集团和Nu Holdings,减持美国银行;增持星座品牌113.52%和Pool Corp 144.53%[24][25] - 现金储备达3440亿美元,二季度净利润123.7亿美元同比降59%但财务实力稳固[25] 十大经典投资理念与案例 1. 逆向投资:1987年股灾期间买入可口可乐和富国银行,后续回报丰厚[28] 2. 本金安全:2008年以优先股+认股权证组合投资高盛,确保10%股息收益[29] 3. 长坡厚雪:持有可口可乐35年获利超300亿美元,苹果投资回报率近800%[30][32] 4. 价格与价值:1990年挖掘富国银行内在价值,无视短期股价波动[31] 5. 长期持有:2016年投资苹果至今未因波动减持,体现"十年持有"理念[32] 6. 优质企业优先:以合理价格投资苹果/可口可乐,拒绝低价平庸公司[33] 7. 能力圈法则:专注消费/金融领域,近年才谨慎拓展至理解的科技企业[34] 8. 市场有效性:疫情期间坚守优质企业,后续业绩验证长期价值[35] 9. ROE筛选:可口可乐/苹果高ROE印证经营效率,成为选股关键指标[36] 10. 自我投资:每日阅读财报/书籍,拓展认知边界(如对比亚迪的研究)[37] 慈善事业 - 2006年宣布捐赠大部分财富,1.85亿股伯克希尔股票(价值283亿美元)流向盖茨基金会[39] - 反对财富世袭,支持征收遗产税和资本重税,体现自由主义政治理念[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