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

搜索文档
棉花周报:关注新棉收购动态-20250901
国联期货· 2025-09-01 13: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供应端,USDA8月美国棉花种植和收获面积调减,美棉产量下调,中国产量上调,全球产量环比下调;本周棉花走势震荡,纺企备货意愿不强但成品库存压力缓解,织厂备货意愿略有提升且库存压力减轻 [6] - 需求端,纺纱利润小幅扩大,内地亏损幅度减少 [6] - 库存端,7月底棉花社会库存减少,去库速度提速,纺企棉花工业库存维持下降趋势,内地纱厂开机偏弱,产业链成品高库存、原料库存下降 [6] - 仓单方面,截至8月29日,郑棉注册仓单及有效预报总量较8月22日减少 [6] - 基差方面,疆内销售基差报价坚挺,现货成交价格随期货震荡 [6] - 成本方面,本年度轧花厂平均折合公定成本确定,新年度开称价预计不高 [6] - 宏观方面,中国经济呈弱复苏格局,有效需求不足;美国进入降息通道预期增强 [6] - 策略上,单边仍有一跌,中期逢低建多,9月上旬若美国数据不利,棉花上行乏力,新花上市后卖套压力或致回调,1月上行空间有限,短期可观望等待盘面下跌到位再买入远月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核心要点及策略 - 供应因素,价格向上,美国棉花种植和收获面积调减,产量下调,中国产量上调,全球产量环比下调;本周棉花市场各主体库存和备货情况有变化 [6] - 需求因素,价格向下,纺纱利润小幅扩大,内地亏损幅度减少 [6] - 库存因素,价格向上,7月底棉花社会库存减少,去库速度加快,纺企工业库存下降,产业链成品高库存、原料库存下降 [6] - 仓单因素,中性,截至8月29日,郑棉仓单及有效预报总量较8月22日减少 [6] - 基差因素,中性,疆内销售基差报价坚挺,现货成交随期货震荡 [6] - 成本因素,中性,本年度轧花厂成本确定,新年度开称价预计不高 [6] - 宏观因素,中性,中国经济弱复苏,有效需求不足;美国进入降息通道预期增强 [6] - 策略,单边仍有一跌,中期逢低建多,关注美国数据和新花上市情况 [6] 周度数据图表 全球供需平衡表 - 2025/26年度(8月),期初库存1634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产量2539.2万吨,同比减少54.8万吨;进口980万吨,同比增加55万吨;总供应量5153.2万吨,同比增加28.2万吨;出口975万吨,同比增加52万吨;消费2568.8万吨,同比增加0.8万吨;总消费3543.8万吨,同比增加52.8万吨;期末库存1609.4万吨,同比减少24.6万吨;库存比62.65%,同比下降0.98% [11] 全球主产国产量变化 - 2025/26年度,中国产量685.8万吨,同比下降1.56%;美国产量287.7万吨,同比下降8.32%;印度产量511.7万吨,同比下降2.07%;巴基斯坦产量108.9万吨,同比持平;澳洲产量89.3万吨,同比下降26.74%;巴西产量397.4万吨,同比增长7.38%;全球产量2539.2万吨,同比下降2.75% [12] 全球主产国需求变化 - 2025/26年度,中国消费816.5万吨,同比下降1.32%;印度消费544.3万吨,同比下降1.96%;巴基斯坦消费237.3万吨,同比增长0.94%;孟加拉消费176.4万吨,同比下降1.18%;土耳其消费154.6万吨,同比持平;越南消费154.6万吨,同比持平;全球消费2568.8万吨,同比增长0.02% [13] 美棉相关情况 - 美棉天气难有扰动,美国总体库存周期由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过渡,服装批发及零售商库存因抢进口和关税缓和等因素变化 [18][19] 国内棉花情况 - 新年度种植面积扩大,维持供应宽松格局,不同月份调查的全国面积、产量及同比有变化 [23][24] - 棉花进口量偏低,纺企期待进口配额 [25] - 中国棉花商业库存去化速度较快,7月底社会库存减少,纺企工业库存下降,内地纱厂开机弱,产业链成品高库存、原料库存下降 [40]
中京电子:上市公司股价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0:11
公司股价影响因素 - 公司股价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周期、投资者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 [1]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始终坚持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 [1] - 公司合规开展市值管理 [1] - 公司不断提升公司价值以回馈广大投资者 [1]
中国派对文化(01532.HK)预期中期亏损约4600万至490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6 20:17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净额介于人民币46.0百万元至49.0百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净额约人民币0.527百万元 [1] - 亏损净额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收益减少及资产减值亏损确认 [1] 收益变动 - 期间收益约人民币122.9百万元 较上年同期人民币164.6百万元减少不少于20% [1] - 收益减少受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及出口贸易环境下滑综合影响 [1] 资产减值 - 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人民币47.2百万元 [1] - 减值亏损源于假发业务及衣物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家居清洁护理产品业务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值 [1]
中国派对文化(01532)发盈警 预计中期亏损净额约4600万至4900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0:10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净额介于人民币4600万元至49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52.7万元大幅扩大 [1] - 收益同比大幅减少不少于20% 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646亿元降至约人民币1.229亿元 [1] 亏损原因 - 收益下滑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及出口贸易环境下滑综合影响 [1] - 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人民币4720万元 主要涉及假发业务以及衣物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及家居清洁护理产品业务 [1]
嘉宾风采 |2025年中国硅业大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8-25 13:42
宏观经济与大宗商品市场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大宗商品市场基本研判是核心关注点 [1] - 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1] - 行业自信对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助力作用 [1] 行业机构与专家背景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作为主办单位体现行业权威性 [2] - 专家胡俞越担任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3] - 专家在期货领域具有深厚资历 兼任全国人大《期货法》起草小组顾问 [5] - 专家担任三大商品交易所咨询职务 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产品委员会委员 [5] - 专家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 主持50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 [6] 行业联络信息 - 硅业分会提供多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包括会长段德炳010-63971958 [8] - 分会设常务副会长林如海010-62229972和副会长兼秘书长徐爱华13910097318 [8] - 分会常务副秘书长马海天13683629409和副秘书长刘晶18811526675 [8]
川仪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10.46%,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3 06:2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32.81亿元,同比下降12.37%,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10.4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8.33亿元,同比下降15.7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1.45% [1] - 毛利率33.87%,同比增5.06%,净利率10.04%,同比增3.57% [1] - 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减11.27%,每股净资产8.8元,同比减13.95%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9元,同比增159.11% [1] 成本与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5.58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7.01%,同比增3.64% [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57%,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97%,财务费用同比增14.92% [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48% [6]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25.52亿元,同比增14.03%,应收账款16.98亿元,同比增0.63% [1] - 有息负债1.88亿元,同比下降45.93% [1]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66.98%,应收款项融资同比下降45.03% [3] - 其他应收款同比增158.64%,主要因新增应收横河川仪2024年度现金分红 [3] - 长期借款同比下降70.45%,长期应付款同比下降100.0% [5] - 递延收益同比增35.65% [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176.81%,主要因加强现金回笼和提升营业收现率 [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5.36%,因购置固定资产支付资金增加且投资收益现金减少 [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814.36%,因支付2024年中期及年度现金分红2.95亿元及归还到期银行借款 [6] 业务与市场环境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合同承接同比下降 [5]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4.48%,因收入下降及公司加强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 [5] - 联营企业下游有效需求不足、竞争加剧导致投资收益同比下降55.23% [6] - 公司商业模式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7] 基金持仓动态 - 南方品质优选灵活配置混合A新进十大持仓,持有223.60万股 [9] - 长江智能制造混合发起式A新进十大持仓,持有98.33万股 [9] - 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混合A持仓不变,持有90.83万股 [9] - 广发创新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增仓,持有37.47万股 [9] - 另有6只基金新进或调整持仓 [9]
白糖周报:郑糖如期反弹,仍有空间-20250818
国联期货· 2025-08-18 1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盘面如预期展开反弹,01合约当前价格面临较大贴水,先向上修复部分贴水,巴西发运量和后期国内到港或不及预期,原糖基本面利空逐步兑现,仍有进一步反弹动力,加工糖较难再降价,01合约向上仍有空间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核心要点及策略 - 供应方面,2025年6月中国白糖进口量为43万吨,环比上升28.71%,同比上升1434.86%,1 - 6月累计进口量为104万吨,同比减少19.7%,进口放量到港时间延后,后续压力偏高,但加工糖和国产糖错峰供应缓解冲击,需关注进口糖到港情况 [10] - 需求方面,加工糖价格企稳带动市场交投氛围回暖,产区去库进程提速,现货整体成交尚可 [10] - 库存方面,国产糖厂库库存量偏低,社会库存处于中性偏高水平,7月巴西装船偏低,8月后到港预计不如预期,加工糖压力不大 [10] - 仓单方面,截止8月15日,白糖注册仓单量17104张,有效预报0张,总计17104张,上周总计18545张 [10] - 基差方面,近期期现联动走强,带动市场交投氛围回暖,产区去库进程提速,现货整体成交尚可 [10] - 利润方面,配额外巴西进口成本为5578元/吨左右,配额外进口成本小幅走高,配额外进口利润持平 [10] - 宏观方面,国内呈现弱复苏格局,有效需求不足,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预期强,市场预期2025年全年美联储将降息2次,首次降息时点为9月,概率超9成 [10] 本周糖市要闻 - 巴西2025年甘蔗种植面积预计为924.1643万公顷,较上个月预估上调0.2%,较上年增加0.8%;甘蔗产量预估为69508.5205万吨,较上个月上调0.3%,较上年下降1.6% [15] - 2025/26榨季截至7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累计入榨量同比降幅达9.61%,甘蔗ATR同比减少,累计制糖比增加,累计产乙醇同比降幅达12.02%,累计产糖量同比降幅达9.22% [15] - 印度糖业和生物能源制造商协会预计2025/26榨季食糖总产量将增长18%达到约3490万吨,甘蔗种植总面积估计约为572.4万公顷,略高于2024/25榨季 [16] 白糖周度数据 - 国内24 - 25年度食糖产量1116.21万吨,同比增加119.89万吨,增幅12.03% [20][24][27] -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销糖738.34万吨,同比增加50.52万吨,增幅7.34%;累计销糖率74.11%,同比放缓2.54个百分点 [24] - 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11.38万吨,同比增加152.1万吨,增幅23.07%;累计销糖率72.69%,同比加快6.52个百分点 [27] - 2025年6月份我国进口糖浆和预混粉合计11.55万吨,同比减少10.35万吨;1 - 6月份合计45.91万吨,同比减少49.24万吨;2024/25榨季截至6月合计109.83万吨,同比减少26.95万吨 [34] - 配额外进口成本本周小幅下行 [38] - 截止8月15日,白糖注册仓单量17104张,有效预报0张,总计17104张,上周总计18545张 [42]
建业地产发盈警,预期中期股东应占亏损约11亿元至15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15 18:33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权益股东应占亏损11亿至15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同期26亿元亏损显著收窄42%至58% [1] - 亏损收窄主要源于存货及应收款项减值拨备的谨慎预估 以及房地产确认收入和毛利率下降导致成本开支无法覆盖 [1] 亏损原因 - 业绩亏损受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双重影响 [1] - 具体表现为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及应收款项减值拨备 同时房地产确认收入和毛利率出现下降 [1]
省委统战部举办第3期形势政策报告会
辽宁日报· 2025-08-15 09:12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会 - 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受邀作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辅导报告 [1] - 会议强调要准确理解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及工作指导思想 [1] - 会议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并坚定发展信心 聚焦东北和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 [1] - 会议采用电视电话形式举办 参会人员包括统战干部及各界代表共1300余人 [1]
城建设计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下降约31%至41%
智通财经· 2025-08-08 17:1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介于人民币33.85亿元至38.03亿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41.79亿元下降9%至19% [1]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介于人民币2.19亿元至2.56亿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3.71亿元下降31%至41% [1] 业绩变动原因 - 新开轨道施工工程转化率降低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1] -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政策调整导致政府批复线路数量减少 设计业务规模下降 [1] - 重庆渝西快线施工项目进入运营期 施工收入相应降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