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

搜索文档
《继承之战》原型大结局,默多克新闻集团迎来接班人
创业邦· 2025-09-15 08:08
继承权和解协议 - 默多克家族达成和解 长子拉克兰获得新闻集团和福克斯公司全部投票权控制权 其他三名子女各获得11亿美元现金补偿[7][9][32] - 新家族信托持有福克斯36%投票权和新闻集团33%投票权 拉克兰成为唯一控制人[32][33] - 邓文迪两名女儿被纳入信托但不享有投票权[25][33] 媒体帝国资产结构 - 新闻集团2013年拆分为出版业务的新闻集团和影视业务的21世纪福克斯[18] - 2019年以815亿美元向迪士尼出售21世纪福克斯影业 保留电视台业务 四名子女各获20亿美元分红[18] - 集团旗下资产包括《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福克斯电视台等 曾控制澳大利亚75%纸媒/英国40%报业/美国40%电视市场[18] 继承权争夺背景 - 家族信托原设定四个成年子女平分投票权 导致潜在决策分歧风险[25][27] - 詹姆斯因政治立场分歧于2020年退出董事会 其自由主义倾向与集团保守立场冲突[27][37] - 老默多克2023年试图修改信托条款遭反对 内华达州法院驳回修改请求[29][32] 控制权变更影响 - 拉克兰称和解协议消除不确定性 有利于公司战略一致性和可持续性[35][37] - 集团控制权从40%降至34% 补偿资金来自出售公司股票[33] - 拉克兰政治立场较父亲更右倾 曾支持特朗普选举舞弊论 但近期因报道特朗普负面内容遭诉讼[37] 与影视作品联动 - HBO美剧《继承之战》以默多克家族为原型 烂番茄新鲜度95%[11][13] - 剧集情节与现实高度重合 包括子女背后捅刀和公司分拆出售等桥段[13][15] - 剧集大结局促使家族修改继承架构 避免投票权分散导致的解体风险[38]
硅谷观察:《继承之战》原型大结局,默多克新闻集团迎来接班
新浪科技· 2025-09-12 07:22
现实的继承大战比经典美剧更加精彩。在经历多年的豪门家族内斗,兄弟争宠反目以及轮番法庭诉讼之 后,这场媒体帝国的继承大战迎来了大结局,最终以长子继位画上了句号。剧里的失意者,成为了现实 中的大赢家。 继承之战大结局 围绕着全球媒体帝国的继承权,92岁的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四个子女展开了激 烈争夺,两位男性继承人之间更是明争暗斗多年。双方甚至不惜在法庭展开诉讼,向媒体爆料家庭隐 私,向好莱坞提供剧情素材。 本周这场持续多年的继承大战终于迎来了大结局:92岁的老默多克与四个成年子女宣布达成和解,将自 己媒体帝国的投票权全部交给了54岁的长子拉克兰(Lachlan Murdoch),而其他三个子女则分别获得 11亿美元的补偿。(邓文迪的两个女儿没有投票权继承资格。) 这个结局意味着,54岁的拉克兰最终在兄弟内斗中笑到了最后,将在父亲去世后接管数百亿美元的媒体 帝国。实际上,老默多克已经在两年前退休,拉克兰担任了新闻集团和福克斯公司董事长兼CEO的职 位,确定了接班人的位置。 虽然52岁的小儿子詹姆斯(James Murdoch)早在五年前就已经离开新闻集团,但他和两个姐姐依然通 过 ...
福克斯“保守派”基因延续,默多克“小胜”特朗普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11 08:03
默多克家族信托重组交易 - 鲁珀特·默多克通过支付33亿美元赔偿金将伊丽莎白、普鲁登斯和詹姆斯三名子女从家族信托基金中移除 永久消除他们在企业中的影响力[4] - 交易正式确立拉克兰·默多克作为默多克帝国接班人的地位 结束了持续数十年的继承权之争[4] - 谈判过程持续数月且高度紧张 涉及股票估值分歧和澳大利亚牧羊场控制权等争议焦点[3][9] 交易谈判细节 - 拉克兰阵营最初报价较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股价折价约50% 但最终交易价格较当前股价折价20%[10] - 谈判完全通过代表进行 兄弟姐妹之间没有直接对话 关键顾问包括福克斯首席运营官约翰·纳伦和前司法部长比尔·巴尔[9] - 鲁珀特·默多克成功禁止退出成员购买福克斯或新闻集团股票 但未能限制他们创办竞争性媒体企业[10] 企业控制权与政治立场 - 交易确保福克斯新闻频道保持保守派政治倾向 消除因立场转变导致公司价值降低的风险[12] - 福克斯新闻被描述为对抗自由派媒体的重要保守派声音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频道之一[8][12] - 若詹姆斯掌控福克斯新闻频道将被视为极具破坏性 这与鲁珀特·默多克维持保守派立场的核心目标相悖[8] 家族关系与个人动向 - 伊丽莎白和普鲁登斯准备修复与父亲及拉克兰的关系 而詹姆斯可能永远无法达成和解[12] - 詹姆斯专注于在印度的媒体业务 预计不会为争夺控制权与弟弟对抗[13] - 鲁珀特·默多克被指长期偏爱拉克兰 这种父权制观念影响了家族动态[12] 财务背景 - 退出成员每人曾在2019年21世纪福克斯出售给迪士尼的交易中获得20亿美元[12] - 此次33亿美元赔偿金分配不会大幅改变三名子女已有的巨额财富状况[12]
94 岁富豪终结继承战!邓文迪女儿成赢家,33亿“踢走”三子女?
水皮More· 2025-09-10 17:23
94岁的传媒大亨重新建立了一份家族信托协议,大儿子拉克伦和邓文迪的两个女儿成为新信托的受益人。而大女儿、二女儿和次子则被新信 托"踢出局"。同样是默多克子女,"待遇"为什么会不同?谁又从中获益最多? 默多克家族的"继承之战"结束了。 水皮杂谈 一家之言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9 月 8 日,新闻集团宣布默多克跟子女之间的官司终止。 94 岁的传媒大亨重新建立了一份家族信托协议,大儿子拉克伦和邓文迪的两个女 儿成为新信托的受益人。而大女儿普鲁登斯、二女儿伊丽莎白和次子詹姆斯则被新信托"踢出局",默多克给他们三人每人 11 亿美元。 同样是默多克子女,"待遇"为什么会不同?谁又从中获益最多? 担心"政变"影响大儿子,传媒大亨怒砸33亿美金拆散"小团体" 先说一下默多克制定"新遗产"的背景: 既然官司不成,又是自己的子女,何必斗得两败俱伤。顶多是钱的问题,老默家又不缺钱,完全可以坐下来一起聊聊。 1999 年,默多克为了迎娶邓文迪( 第三任 ),与第二任妻子安娜·曼恩签署了一份协议:设立一个不可撤销的信托,四个孩子拥有平等的信 托控制权,默多克去世后的遗产也会被平分。 中间还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个咱们后面说。现在默多克 ...
案例:濮阳惠成实控人家族信托落地,上市公司控制权纳入传承架构
搜狐财经· 2025-09-07 23:06
公司控制权结构调整 - 实际控制人王中锋通过设立家族信托将控股权置入传承架构 其与配偶杨瑞娜通过曲水奥城实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5.24%股份 王中锋个人直接持股0.49% [2] - 家族信托作为有限合伙人与家族公司曲水鸿儒共同设立西藏惠儒企业管理中心 后者通过增资取得曲水奥城62.15%股权 实现大比例股份置入信托 [3] - 本次权益变动属于实际控制人内部持股架构调整 不导致持股数量和比例变更 也不改变实际控制人地位 [3] 持股架构设计特点 - 采用"家族信托+有限合伙企业"结构 家族信托作为有限合伙人享有资产收益权(99.9%) 家族成员通过执行事务合伙人身份掌握控制权 [7][9] - 该架构实现资产所有权置入信托 具备风险隔离 定向传承 资产独立持有等功能 [9] - 交易属于实际控制人内部转让 不涉及市场减持 不触及要约收购 [9] 案例行业意义 - 成为A股市场首个将过半数(直接及间接)持股比例置入家族信托的案例 开创"家族信托+有限合伙"控制权延续模式先例 [11] - 信托底层资产为上市公司流通股票 属于可持续产生收益的优质资产 体现长期持股意愿和对公司未来信心 [10] - 为上市家族企业财富传承提供新范式 符合企业创始人年龄变化和二代成员成长的时代趋势 [11] 结构优化空间 - 未来可对信托及下层资产持有结构进行调整完善以满足更多需求 [10] - 通过选择合适股份置入方式(直接置入 股权转让 增资扩股等)有利于优化税务成本与资金流安排 [9]
半年新增15万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成中收增长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9:01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私人银行客户总数突破163万户 较年初新增近15万户 增幅超过10% [1]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四大行管理资产规模均超过3万亿元 其中农业银行达3.5万亿元 中国银行3.4万亿元 建设银行3.18万亿元 [1][2] - 兴业银行管理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达10532亿元 成为股份制银行中迈入私行"万亿俱乐部"的成员 [1][4] 银行个体表现差异 - 建设银行管理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4.39% 客户数增长14.69% 增速领先大型银行 [2] - 平安银行管理资产规模19662亿元 较上年末微降0.47% 成为少数规模出现收缩的银行 [4] - 宁波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增速高达17.62% 超行业平均水平 [5] 客户结构变化 - 招商银行私行客户数达18.27万户 半年新增13640位"千万级"客户 [4] - 民生银行上半年私行客户增量7971户 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4] - 除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外 其余统计银行户均资产较上年末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5] 业务转型与创新 - 行业从"跑马圈地"迈入"精耕细作"阶段 聚焦超高净值客户 发力家族信托 布局养老金融 [1] - 中信银行针对资产超5000万元客户推出"信亦享"专属服务品牌 实现超高净值客户同比多增40.96% [8] - 光大银行深耕"家庭 悦己女性 企业主"三大核心客群 聚焦代发高管 三方存管和安居场景 [8] 家族信托业务发展 - 光大银行家族信托规模比上年末增长56.12% 推广"大成传家"品牌 [9] - 中国银行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及慈善信托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3.64% [9] - 建设银行家族信托顾问业务及保险金信托顾问业务管理规模和增量均稳居同业领先 [9] 养老金融与教育规划 - 农业银行创新打造养老金融财富管理中心 服务长辈客户新增1.2万户 管理资产达1.3万亿元 [9] - 邮储银行围绕"子女教育规划"需求推出"助成才 赢未来"品牌活动 [9] - 中信银行通过出国金融"少年行"高效满足客户子女教育需求 [9] 私行中心建设 - 建设银行已设立248家私行中心 客户保有率和人均管理资产规模持续提升 [10] - 中国银行在境内设立私行中心205家 [10] - 兴业银行已成立私行直营中心34家 直营中心客户降级流失率大幅低于全行平均水平 [10] 中收贡献提升 - 私人银行业务对中间业务收入的拉动作用持续凸显 北京银行私行代销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6.89% 直接带动中收同比提升17.77% [10] - 光大银行实现代理产品销量1012.82亿元 代理管理资产规模3338.9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65% [10] - 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 同比增长4.02% 财富管理等重点业务收入占手续费收入超过六成 [11]
新城控股实控人王振华之女收购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11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万疆资本以每股0.6189港元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75%股权,总代价2.228亿港元,并提出强制性无条件现金要约收购剩余25%股份 [2] - 收购价比停牌前股价3.5港元折让82.32%,以不足3亿港元控制市值21亿港元的上市公司 [2] - 收购资金来自王凯莉作为"HuaSheng信托"受益人所获分配的权益,未使用外部融资 [3] 目标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新加坡建筑公司S&THLDGS,从事建筑服务及物业投资业务,包括土木工程和物业租赁 [4] - 近三个财年总收益持续下滑,分别为6660万、5560万和5550万新加坡元,净亏损分别为150万、100万和80万新加坡元 [4] - 2024年7月原控股股东以1亿港元出售75%股权,每股0.2778港元较停牌前折让78.79%,2025年1月更名为中国新零售供应链 [4] 股价异常波动 - 收购停牌前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暴涨近75%,复牌后再度上涨近40% [2][3] - 两次控制权变更均伴随股价大幅波动,显示典型壳公司特征 [4] 收购方背景 - 收购方万疆资本唯一股东及董事为王凯莉,26岁,系新城控股实控人王振华之女、董事长王晓松之妹 [2] - 王凯莉202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2023年获悉尼大学策略公共关系硕士,2024年获伦敦大学学院文学硕士 [5] - 2024年10月起担任AstrumApex投资公司董事,负责物色及评估投资机会 [6] 王氏家族资本运作 - 收购资金源自王振华设立的HuaSheng信托,该信托通过Standard Chartered Trust(新加坡)持有新城发展、新城悦服务等核心资产 [8] - 家族通过"境内实体运营+境外资本运作"双轨体系:王晓松掌控地产开发业务,王凯莉布局港股壳资源 [8] - 信托模式实现家族资产离岸配置,规避个人资金来源审查 [8] 关联业务动态 - 王凯莉2025年2月在上海注册成立"米塔集"潮玩公司,6月在常州吾悦广场开设首家潮玩门店 [6] - 新城系拥有三家上市公司:A股新城控股、港股新城发展和新城悦服务 [6]
26岁女儿买走一上市公司,王振华财富较巅峰缩水340多亿
金融界· 2025-08-14 23:12
交易概述 - 万疆资本以2.228亿港元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75%股份(3.6亿股),每股价格0.6189港元 [1][2] - 收购价较停牌前收盘价3.5港元/股折让82.32% [2] - 万疆资本发起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剩余25%股份(1.2亿股),涉及资金7426.8万港元 [2] - 若全额收购完成,总耗资约2.97亿港元,相当于公司当前市值22.08亿港元的13.45% [3] 收购方背景 - 万疆资本由26岁王凯莉全资持有并担任唯一董事 [1] - 王凯莉系新城控股实际控制人王振华之女,现任董事长王晓松之妹 [1] - 收购资金来源于王凯莉作为"Hua Sheng信托"受益人所获分配权益,该信托由王振华为家族设立 [6] 目标公司状况 - 中国新零售供应链主要业务涵盖新加坡地区建筑服务(土木工程、楼宇建设)及物业投资(住宅/工业物业租赁) [3] - 2024财年营业收入5597.36万新加坡元,同比微降0.15% [4] - 归母净利润亏损78.42万新加坡元,连续第五年亏损(2020财年起) [5] - 注册地为开曼群岛,上市地位收购后将继续维持 [5] 历史交易对比 - 出售方Alpine Treasure Limited一年前以1亿港元收购相同75%股权,较当时停牌价折价78.79% [3] - 本次转让给万疆资本价格较其初始投资溢价约123% [4] 市场反应与推测 - 公告后股价从停牌前3.5港元/股最高涨至5.1港元/股,当前回落至4.6港元/股 [4] - 市场推测收购可能为买壳上市操作,后续或存在资本运作及资产注入计划 [1][5] - 可能涉及王振华家族资源整合与业务多元化拓展 [5] 关联方财富状况 - 王振华当前身家148.7亿元,较2020年巅峰期491.2亿元缩水342.5亿元(降幅69.7%) [1][7] - 其控制三家上市公司:A股新城控股(601155.SH)、港股新城发展(01030.HK)及新城悦服务(01755.HK) [6] - 新城控股2024年营业收入889.99亿元,同比下降25.32%;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微增2.07% [8] - 公司总资产3071.93亿元,同比减少17.89%;现金及等价物余额65.96亿元,同比缩减48.5% [9]
2.2亿收购上市公司!26岁地产富二代“走到台前”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01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万疆资本以2.23亿港元现金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集团75%股份(3.6亿股),每股作价0.6189港元 [1] - 收购方资金来源于内部资源,无外部融资,由王凯莉作为Hua Sheng信托受益人通过权益分配支付 [5] - 目标公司因业绩持续低迷导致原股东退出,近三个财年(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收益连续下滑(6660万/5560万/5550万新加坡元),净亏损逐年收窄(150万/100万/80万新加坡元) [8] 收购方背景 - 万疆资本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由26岁的王凯莉全资持有并担任唯一董事 [2] - 王凯莉系新城控股创始人王振华之女、现任董事长王晓松之妹,通过家族信托持有新城发展(01030.HK)和新城悦服务(01755.HK)关联权益 [2][3] - 王凯莉2024年获伦敦大学学院数码媒体硕士学位,现任Astrum Apex Investments Limited董事,负责投资评估 [7] 目标公司业务状况 - 中国新零售供应链集团(03928.HK)主营新加坡建筑工程服务及物业投资 [8] - 公司近三年收益持续下降,累计亏损330万新加坡元,促使原股东寻求退出 [8] 关联产业布局 - 王凯莉于2025年2月在上海成立米塔集文化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首家潮玩门店设于新城控股旗下常州吾悦广场 [7][8] - 新城控股运营全国170余家吾悦广场购物中心,为关联业务提供渠道支持 [7]
进军潮玩、2.2亿收购上市公司 26岁地产富二代“走到台前”
第一财经· 2025-08-14 18:36
公司收购事件 - 中国新零售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复牌 万疆资本有限公司以223亿港元现金收购公司36亿股股份 相当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5% 每股约06189港元 [1] - 收购方万疆资本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 由26岁的王凯莉全资拥有 [1] - 收购款项由万疆资本内部资源拨付 无外部融资支持 资金主要来自王凯莉作为Hua Sheng信托受益人所获分配的权益 [5] 收购方背景 - 王凯莉为新城控股创办人王振华的女儿 新城控股现任董事长王晓松的妹妹 [1] - 王凯莉于2021年取得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2023年取得悉尼大学策略公共关系硕士学位 2024年取得伦敦大学学院文学硕士学位 [7] - 2024年硕士毕业后担任Astrum Apex Investments Limited董事 负责物色和评估投资机会 [8] 目标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要在新加坡从事建筑工程服务和物业投资业务 [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前三个财年总收益分别为6660万新加坡元 5560万新加坡元和5550万新加坡元 [10] - 三个年度净亏损分别为150万新加坡元 100万新加坡元和80万新加坡元 [10] 关联业务布局 - 王凯莉于2025年参与创办潮玩公司米塔集 首家门店位于新城控股旗下常州飞龙吾悦广场 [8] - 米塔集文化(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与新城控股上海总部所在地一致 [8] - 新城控股旗下吾悦广场在全国共开设170余家购物中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