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专为进博而来,跨国企业“CEO天团”再聚首
第一财经· 2025-11-05 14:33
还有组团而来的中小企业主。 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使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放大。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拉开帷幕。大量跨国企业"CEO天团"再次聚 首,共享中国为全球提供的确定性发展与开放机遇。 进博"老友"瓦里安医疗大中华区总裁钱圣来透露,他们已提前签约了明年的进博席位。见证进博会规模 和品质持续提升的同时,瓦里安也借助进博会平台的强大溢出效应,持续向全球展示医疗癌症诊疗科技 发展前沿成果以及更好服务中国乃至全球患者的信心。 罗伊昨天早上刚到上海,计划等进博会闭幕后第二天返回新西兰。他告诉第一财经,中国经济增速即使 有所放缓,仍然是全球最强劲的引擎之一。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快速迭代的经济活力,让他对中国市场的 潜力始终乐观。这种乐观源自于纽仕兰实实在在享受到的进博红利,以及中国市场给予的积极反馈。 2017年纽仕兰鲜奶产品初探中国市场时曾举步维艰困难——进口鲜奶仅15天的保质期,7至8天的物流通 关时间让"上架即临期"成为难以逾越的壁垒。转机在进博会出现:在政策的创新下,进口鲜奶的物流通 关时间从8天缩短到3天,"牧场到餐桌72小时"的速度诞生。从首届将进口鲜奶 ...
视频丨第八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眼之处?一组数据带你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5 10:12
首发,将是今年进博会上亮眼的关键词。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亮相,涵盖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13.66万亿元,也就是平均每天有约500亿元的进口。平摊到 14亿人,就是每人每天约36块钱。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 资源。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正式开幕。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下,本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眼之处?这些年我国进口贸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届进博会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规模再创新高。 国家展方面,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6国将担任主宾国。 企业展方面,本届进博会继续设置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农食产品、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 今年企业展展览面积超36.7万平方米,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在我国进口贸易中,哪些品类在加速增长呢?来看海关总署公布的数 ...
商务部派驻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人员临时党委在上海成立
商务部网站· 2025-11-04 19:07
会议指出,第八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办好本届进 博会,是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进一步扩大经贸"朋友圈"的重要举措。参与筹办工作的全体 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进博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 全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全力以赴办好本次盛会,展现新担当、彰 显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11月1日,商务部派驻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人员临时党委在上海召开成立会议。会议集体学 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进博会的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传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对商务部各级党组 织、进博会临时党委及参与筹办工作的全体党员干部的批示要求,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进博会临时党 委书记盛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进进博会高质量发展,着力把进博会打造成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的重要平台,让党旗在进博一线高高飘扬。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学习到位、组织到位、人 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监督到位,实现重大业务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推进到哪里。党员要 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 ...
共赴东方之约 共享市场机遇——中国为世界构筑高水平“开放之桥”
中国发展网· 2025-11-04 19:04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鲍筱兰缪晓琴 在全球经济于不确定性海域中艰难前行的当下,一座横跨中国广阔市场与世界多元机遇的"开放之桥",正以其愈发坚定的姿态,为全球发展之路投下指引的 光芒。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 上海公安交管部门持续优化管控方案 历经八载未曾间断,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擘画与强力推动下,进博会从无到有、越办越好,如今已跃升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 的核心平台,以及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典范。 本届举世瞩目的"东方之约",将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4108家境外企业,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再次书写中国进一步扩大经贸"朋友圈"的生 动注脚。 引领之桥:以开放之策应对全球变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近期胜利召开,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作出专章部署,明确了积极扩大自主开放等重要任务,释放了中国坚 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精心办好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是这声春雷之后涌来的一波润泽世界的春潮。 开放是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康庄大道。本届进博会的"对外开放"底色愈发鲜明:123个"一带 ...
四川“十四五”开放型经济亮点纷呈 外贸外资领跑中西部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17:35
中新网成都11月4日电 (王利文)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4日在成都举办"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 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披露,该省"十四五"时期对外开放成效显著,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大 关,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达146.1亿美元,规模每年均保持中西部第一,"川货出海"与全球投资合作 亮点频现。 四川"十四五"开放型经济亮点纷呈 外贸外资领跑中西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4日在成都举办"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 场,图为发布会现场。(四川发布供图) 四川自贸办专职副主任吴舸介绍,四川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出台开放10条、外贸稳规模优结构18条、 稳外贸9条等政策措施,全力稳订单、拓市场;创新"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活动,推动"四川造"产品 加快出海,平板电脑、碳酸锂、鱼油、柠檬出口位居全国第一;开展扩大进口专项行动,消费品进口年 均增速30.7%;实施"百企领航·千企升级"培育攻坚行动,外贸实绩企业总数超9100家。2021年至2024 年,全省货物贸易年均增速6.7%,率先成为中西部首个外贸破万亿的省份。 吴舸介绍,在服务贸易方面,四川注重政策、平台、主体、市场协同 ...
“指尖办”“好来快走”“中转无忧”……创新举措“组合拳”彰显数字中国开放效率
央视网· 2025-11-04 15:13
央视网消息:11月3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覆盖人才跨境流动、证件办理、通关便利、过 境政策等多个领域。创新举措"组合拳",不仅是通关便利的再次升级,更是中国坚定敞开大门、深度融入世界的生动实践。 多次港澳人才签 跨境往来更便捷 10项政策有: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全域,以及全国所有自由贸 易试验区工作的符合条件人才,今后可办理1至5年多次港澳人才签注,每次停留不超过30天,意味着这些人才跨境往来将告别"频 繁续签"的烦恼。 50城换发补发出境证件"全程网办" 便利不止于此,内地居民换发补发出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新增30个,总数达50个。指尖轻点证件到家,民众"少跑腿"成为新 常态。 240小时过境免签入境口岸增至65个 探亲签全国通办 往来台湾更顺畅 政策还包括实施大陆居民申办往来台湾探亲签注"全国通办"措施。自2025年11月5日起,大陆居民拟往来台湾地区探亲的,可向全 国任意一个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探亲签注申请,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 10项政策还有在部分与港澳台通航通行口岸推广刷脸通关。 ...
第八届进博会魅力飙升 全球新品投资热潮涌动 共聚“四叶草”共绘开放新图景
解放日报· 2025-11-04 09:35
进博会规模与全球参与度 - 第八届进博会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1] - 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 [1] - 前7届进博会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3000余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 [2] 新品首发与创新展示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2] - 欧莱雅首发新品数量达26项,规模为历届之最,包括3个亚洲首发新品牌、4款全球及中国首发美妆科技和19款首发新产品 [2] - 开云集团旗下品牌全新香氛系列将进行亚洲首发,花王集团带来多款首秀首展产品,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智能助听眼镜Nuance Audio将迎来中国首秀 [2] - 索尼将带来4款全球首发、1款亚洲首秀及2款中国首展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3] - 宜家将在进博会全球首发弗斯达马年"中国新春"系列产品 [2] 进博会对上海贸易的促进 - 前7届进博会中,上海交易团采购成交额累计562亿美元 [3] - 2024年上海实现进口总额2.45万亿元,比2017年进口总额增长28% [3] - 2024年1-9月,上海进口同比增长1.1% [3] - 上海口岸化妆品、葡萄酒、箱包、钟表、药材和药品等进口额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的40%以上 [3] 外商投资与总部经济 - "十四五"期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累计已突破1000亿美元 [4] - 截至2024年9月,上海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60家、外资研发中心631家 [4] - 勃林格殷格翰未来5年计划在华研发投入超50亿元人民币 [4] - 恒天然从2014年在上海设立首个应用中心,到2024年落子武汉建成第六家应用中心 [5] 参展商转化为投资商案例 - 上海乐高乐园为第三届进博会期间正式签约项目,于2024年7月正式运营 [5] - 德国迈巴赫奢侈品有限公司在第七届进博会实现商业突破后,在香港成立亚太有限公司,并规划在上海设立中国分公司 [5] 上海城市服务保障措施 - 上海为本届进博会设立32个保障组,海关推出便利展品通关等18项措施,边检机关推出临时入境许可即到即办等8项举措 [6] - 公安部门推出优化证件注册管理等20条便利化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实施3C认证免办等系列支持政策 [6] - 进博会场馆内58家固定餐饮商户均已实现外卡支付全覆盖 [6] - 上海已布局超1600家离境退税商店,并在国家会展中心等核心区域设立20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6]
让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四
新华社· 2025-11-04 02:41
新华财经北京11月4日电(记者邹多为、李晓婷、丁乐)开放,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式 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五五"时期扩大高水平对外开 放作出专章部署,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释放 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 近日,记者深入产业园区、口岸枢纽、经贸展会等一线前沿,看到各地打开大门、张开双臂,欢迎各国 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以合作共赢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积极拓展开放新空间 目前,中国市场贡献了公司海外营收的近三成,份额还在持续增长,线上渠道表现尤其亮眼。"我们在 京东、天猫等不同的电商平台均开设了旗舰店,全部由自有团队运营,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蓝涛 说。 岳麓山下,湘江之畔,跨越山海的友谊与合作正在书写。 坦桑尼亚腰果、赞比亚琥珀石、几内亚非洲鼓……走进位于湖南长沙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 新示范园,琳琅满目的非洲好物和扑面而来的非洲元素,无不让人感受到中非贸易的火热。 从舌尖的丰富滋味到指尖的宝石璀璨,一件件进入中国市场的非洲商品成为开放 ...
以创新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答卷 宁夏银川“新”潮澎湃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01:03
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39.53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 [2] - 经济首位度达53.4%,跃升全国省会(首府)城市第一 [2] - 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200亿元人民币 [4] 改革与创新机制 - 谋划130项特色改革,出台165项改革政策,建立375项任务清单,创新“520”推进机制 [3] - 100余项试点落地见效,60余项标志性改革为全国、宁夏首创,4项试点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典型案例 [3] - 构建“1+37”制度框架的“六权”改革,上线一体化服务平台,15个产品交易额近43亿元 [3]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蒙牛全球液态奶首座“灯塔工厂”落户,北方高科重结晶碳化硅粉体生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4] - 建成银川(深圳)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六盘山实验室成果出新 [4] - 加快构建“四新”产业、“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产业格局,现代都市农业提质创优 [4] 对外开放与经贸合作 - 银川综保区发展油脂、粮食饲料、冷凉蔬菜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推动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5] - 建成“一票多车”大宗货物申报系统和货物集拼系统,培育宁夏第一家中国TIR持证人企业 [5] - 实现宁夏首辆二手车出口、首批饲用小麦粉保税加工、首批亚麻籽筛选加工、首批冷凉蔬菜精深加工产品出口匈牙利和波兰 [5] - “一单制”铁海联运图定班列覆盖27个国家(地区)61个港口,累计货值达1.25亿美元 [5]
“十五五”规划建议解读:“十五五”:量变到质变的供给侧兼顾需求平衡
招商证券· 2025-10-31 14:42
战略定位与核心转变 - 战略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蓝图”,发展形势定调比以往更严峻,新增“大国博弈激烈复杂”等表述[3] - 发展逻辑从规模速度导向转变为“质效优先、安全为基”,明确要求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8] - 经济增长动能从投资出口驱动转变为内需消费主导,通过“收入—消费—产业”闭环激活内循环动力[8] - 治理模式从单点改革转为“经济—科技—民生—安全”系统集成,以应对大国博弈[8] 发展目标与任务调整 - 设立七大“质效型目标”,包括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及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3] - 重点任务顺序调整:现代产业体系从第2位升至第1位,对外开放从第9位升至第5位,社会民生前移1位次[3] - 供给侧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供给并激发新需求,同时利用制度保障释放内需潜力,构建高质量经济循环[3] 产业与科技重点 - 制造业定位升级为“保持合理比重”并“巩固全球分工地位”,战略新兴产业新增低空经济、航空航天集群等[5] - 科技创新从“战略支撑”升级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核心技术[5] - 强调“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9] 市场与体制改革 - 首次定义“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模式,新增“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5] - 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替代“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向消除市场壁垒[5] - 财税改革聚焦财政可持续性,货币政策突出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资本市场覆盖多层次体系[5] 开放与民生保障 - 对外开放从“市场准入”转向“制度对接”,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6] - 房地产明确归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板块,与就业、教育等并列,体现回归居住本源[8] - 人口战略从“积极应对老龄化”升级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