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关运作

搜索文档
海南封关前夜,煤老板重金围猎高星酒店
36氪· 2025-08-04 08:45
煤老板海南酒店投资热潮 - 能源资本正加速在海南进行战略布局,以煤老板为代表的投资者大量收购高星酒店及地块,单笔交易金额达数亿至十几亿元[3][4] - 投资动机与2025年海南封关运作直接相关,煤老板抢占核心稀缺资源以获取政策红利[4][5] - 投资主体主要来自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煤炭产区,包括陕西赛维诺实业(3.85亿收购三亚万嘉戴斯酒店)、山西泰和通煤业(合作海棠湾丽笙酒店)等[7][10][21] 典型交易案例 - 陕西赛维诺实业2022年以3.85亿元收购三亚湾万嘉戴斯度假酒店(208间客房),该地块容积率0.8,建筑限高25米[7] - 山西泰和通煤业(实控人张三货)2023年7月签约海棠湾丽笙酒店项目,该集团旗下昌通集团曾斥资8000万收购盘古一号国际酒店[10][16] - 内蒙古世林集团2023年Q2以3亿元收购上海五角场CitiGo欢阁酒店,显示投资地域多元化[21] 海南封关政策吸引力 - 海南将实施"六大自由便利"政策,包括贸易、投资、资金流动等领域的全面开放[30] - 企业所得税税率最高15%,显著低于内地25%的标准税率[33] - 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占GDP比重已达67%,近5年提升13.7个百分点[38] 投资逻辑与行业影响 - 煤老板瞄准"稀缺性"资产,重点收购一线海景、核心商圈的高星酒店,如三亚湾、海棠湾等项目[7][11][29] - 投资目的包含资产保值("一铺传三代"理念)、税务筹划及产业链延伸,部分项目用于商务接待[27][47]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海南"关键词搜索量单日增长87%,反映市场关注度快速提升[41]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摘登
海南日报· 2025-07-24 10:48
封关运作政策落地 - 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将采取政策项目化、任务清单式、效果可评估的方式落实 [4] - 从增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角度抓落实,确保企业和老百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4] - 从制度集成创新角度抓落实,推动封关运作政策与已落地自贸港政策贯通,发挥"1+1>2"叠加效应 [4] - 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角度抓落实,建设"两个基地""两个枢纽""两个网络" [5] 与阿拉伯国家合作 - 海南与阿拉伯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超30%,2024年超过240亿元 [6] - 已开通洋浦港与阿布扎比港海上航线、海口与迪拜空中航线 [6] - 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迪拜国际自由区、迪拜杰贝阿里自由区是海南自贸港全球自贸区(港)伙伴 [6] 现代化产业体系 - 四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67%,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7] - "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 [8] - 做好离岛免税、医疗、教育"三篇消费文章" [9] - 建设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 [9]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 2024年全省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其中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 [10] - 环岛旅游公路全长988公里,见海率50%以上;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全长466公里 [10] - 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成为亚洲最大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 [10] 制度集成创新 - 已培育形成20批16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40余项在全国推广 [12] - 创新案例包括全省信用修复"一口申请、一网办理"、"土地超市"平台等 [12] - 探索建立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创新"零关税"进口商品全流程监管模式等 [13] 货物税收政策 - "零关税"商品范围由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比从21%提升至74% [20]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21] - 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 [21] 加工增值政策 - 取消企业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0%以上的限制 [27] - 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 [28] - 允许保税货物经过上下游不同企业加工制造产生的增值部分累计计算 [28] 海关监管 - 除需检验检疫或实行许可证件管理的货物外,对进口"零关税"货物等实施径予放行 [29] - "二线"出岛申报项目从105项压缩至42项 [30] - 创新实施"分批出岛、集中申报"通关模式 [30]
软硬件条件已全面完成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
上海证券报· 2025-07-24 02:08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 [2] - 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概括为"4、3、2、1":四类要素便利、三大领域开放、两方面税收优惠、一项法治保障 [3] - 5年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 [3]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3] - 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 [3] 产业发展情况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全省GDP比重达67% [4]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4] - 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成功建成 [4] 封关运作准备 - 封关政策已准备就绪,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限清单等配套文件已制定好 [5] - 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全岛封关时的货物税收政策 [5] - 商务部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 [5] - 第一批封关运作31个项目全部建成,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基础设施基本完备 [5] - 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 [5] 改革创新措施 - 海南已培育形成20批16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6] - 将围绕封关运作制度安排,在制度设计、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6] - 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两个基地""两个枢纽""两个网络" [7]
全国海关系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
经济日报· 2025-07-04 06:08
宁波舟山港智慧物流系统 - 通过推行智慧物流系统实现集装箱和大宗散货泊位的集群化管理 [1] - 助力港口连续16年保持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 [1] 粤港澳大湾区通关效率 - "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600万辆次港澳单牌车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北上 [1] - 对于无异常、无需检查的车辆验放时间不超过10秒 [1] 中巴经济走廊发展 - 红其拉甫口岸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来发展为"黄金枢纽" [2] - 2023年12月红其拉甫口岸实现常年开关为中巴经贸提供全年无休便利 [2] - 推动红其拉甫—苏斯特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建设 [2] 海南自贸港建设 - 海南10个"二线口岸"2024年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2] - 海关正进行封关运作实战演练以优化流程和风险防控 [2] 西部陆海新通道 - 重庆海关技术中心通过科技创新为海关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2] - 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
(经济观察)当海南自贸港遇上跨境电商综试区:国际贸易添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5:47
海南自贸港跨境电商发展 - 海南自贸港跨境电商采用"1210"保税模式 关税税率为0% 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应纳税额70%征收 [1] - 海南全岛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撤销原有海口三亚单独试验区 政策覆盖18个市县 [3][4] - 新政实施后药品跨境零售试点等差异化制度创新不再局限于重点区域 [4] 企业布局与业务模式 - 鲲鹏云仓通过保税模式进口澳大利亚奶粉 加拿大冰酒 智利红酒等商品 预计2023年实现业务突破 [1] - 摩尔普斯公司开展"9610"出口业务 主要面向东南亚销售日用品 彩妆和食品 日销量超千单 [5] - 企业探索"海外仓+国内配送"模式 支持外籍主播直播带货 快速分销至东南亚市场 [6] 政策优势与产业规划 - 海南实施"零关税 低税率 简税制"政策 相当于局部开展封关运作实践 [3] - 数据安全流动政策与数字技术融合 提供智能选品 动态定价等全链条数字化服务 [5] - 区位优势面向东南亚 计划打造跨境电商区域枢纽 吸引国际品牌亚太分拨中心落户 [5][6] 行业发展趋势 - 业界期待自贸港特色政策出台 促进高附加值业务如国际分拨中心 跨境直播基地发展 [3] - 预测封关后跨境电商可与离岛免税协同 探索"前店后仓"模式形成跨境供应链枢纽 [6] - 建议推动"琼港互认"机制 实现跨境电商税收优惠与自贸港政策叠加 [5]
中金:海南自贸港“羽翼”渐丰
中金点睛· 2025-04-25 07:40
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情况 -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标志着海南全岛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新阶段,配套政策涵盖税收优惠、离岛免税等关键领域[3] - 2020-2024年海南GDP复合增速达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显示政策红利初步显现[1] - 2025年底封关运作是核心目标,将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五大原则,形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特殊监管模式[5][6] 航空机场业发展 - 海南现有3座民航机场(海口、三亚、琼海),2024年实际客流量4931万人次,占设计容量83%,其中国际线占比仅4%[9][11] - 短期客流受分流影响:2024年海南客流较2019年增长10%,但修复速度落后全国国内线,主因出境游恢复及新兴旅游目的地竞争[9] - 长期增长潜力明确:海口机场规划2035/2050年旅客吞吐量达6000万/9000万人次,对应CAGR分别为8%/3%[11] - 海航控股作为最大承运人(32%市场份额)经营改善,机队利用率和收益指标快速修复,叠加企业所得税优惠(15%税率)及航材免税政策,成本端持续优化[20][24] 旅游零售业趋势 - 离岛免税政策6次调整后,2020-2021年销售额同比激增104%/80%,但2023-2024年出现客单价下滑,主因高端消费外流及套代购打击[13] - 2025年省政府目标离岛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0.6%,预计客流增长将带动客单价企稳[13] - 封关后税收制度可能双轨并行:离岛免税商免销售税,一般零售主体需缴纳,长期或取消牌照区分[18] 交通基建规划 - 航空是主要进出岛方式,2024年占离港旅客量74%,现有3座机场扩容计划中(三亚凤凰三期将提升容量至3000万人次)[7][11] - 第七航权开放政策允许外航经营海南至第三国航线,有望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