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跌

搜索文档
跌太惨了!南京这个小区从单价56927元到19089元,市值蒸发70%…
搜狐财经· 2025-06-29 11:56
南京房价走势分析 - 南京某小区房价从2021年5月的56927元/平骤降至2025年4月的19089元/平 市值损失近七成[4] - 天润城第十一街区楼盘成交单价从2017年的26179元/平跌至2024年的10000元/平左右 最低达8694元/平 市值缩水66.8%[8][12] - 与峰值相比 部分楼盘每平方米跌约14500元 当前成交价已接近市场价[12] 南京楼市现状 - 南京二手房市场6月20日单日成交85套 环比上涨4.9%[12][13] - 新房市场相对稳定 总体单价保持在30000元左右[15] - 当前二手房市场存在以价格换销量现象[15] 市场供需变化 - 商品房价格波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是市场需求变化的结果[16] - 高盛预测中国未来几年新住房需求将下降75%[7] - 与高峰时期相比 南京房价已大幅下跌 对刚需购房者可能是机遇[16] 购房者案例 - 有购房者20年前为子女教育购置的房产现在价值大幅缩水[4] - 江苏网友反映2015年购买的南京房产已亏损几十万[4][7] - 2018-2021年期间购房者亏损更为严重[7]
高盛预测房价还要下走40%?辟谣,谁在为房价裹挟民意?
搜狐财经· 2025-06-24 08:20
中国楼市现状分析 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楼市呈现显著分化现象:部分区域房价下跌(如北京某房产较高峰期跌23%),而外资却在核心城市抢购优质资产(如美国基金38亿收购上海写字楼)[1] - 市场预期存在巨大分歧:高盛预测全国性下跌(基于库存、杠杆率等指标)与住建部"整体平稳"表态形成矛盾[1][3][6] - 外资操作策略矛盾:投行唱空楼市同时旗下基金大举收购问题资产(一季度外资购楼金额增89%,其中60%瞄准问题资产)[8] 2) 高盛报告核心指标 - 库存压力:全国新房待售面积7.6亿㎡,去化周期达32个月(较2016年延长2.4倍)[3] - 居民负债:杠杆率63%(较2008年翻3.2倍),城镇住房拥有率96%限制新增需求[3] - 区域困境:三四线城市住宅用地流拍率41%,部分项目去化周期长达58个月[3] 3) 住建部监测数据 - 结构性差异:30个重点城市改善型住房成交占比较2020年增21%,深圳18万/平豪宅秒光,但全国新房均价微跌2.3%[6] - 土地市场分化:北京海淀楼面价15.6万/平创纪录 vs 郑州地块三次流拍[6] - 资金流向集中:银行对开发商78%贷款投向长三角、珠三角[6] 4) 外资操作模式 - 做空套利:通过唱空推高房企境外美元债利率(从8%飙至14%),再低价收购问题资产[8] - 法拍市场活跃:单笔上海法拍房交易达12亿,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取折价资产[8] 5) 市场反应与调控 - 购房者行为变化:政策敏感型买家决策周期从45天缩短至22天,超50%依赖网络信息[10] - 地方治理创新:杭州"透明房价"平台使购房考虑时间延长至38天,退房率显著下降[12] - 统计方法优化:新增12项指标后,一线城市房价波动收窄至3%以内[12] 6) 区域分化本质 - 核心资产韧性:重点城市租金回报率回升至2.8%,优质地段持续受追捧[14] - 信息噪音干扰:短视频平台"房价暴跌"话题180亿次播放量中30%使用错误旧数据[10] - 投资逻辑转变:需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基本面,全国统一涨跌判断失效[14]
14亿人口6亿栋房子,为何开发商还在不断盖房,房价还能涨吗?
搜狐财经· 2025-05-18 08:20
住房总量与人口结构 - 全国城镇住房总量达33.5亿套,人均住房套数为3.62套,包含小产权房、公寓及农村自建房 [2][7] - 2024年中国出生率6.77‰,出生人口95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创新低 [2][7] - 80后、90后独生子女家庭普遍继承多套房产,部分年轻夫妻拥有至少3套住房 [7] 区域房价与开发动态 - 某区域新楼盘价格从15,000-16,000元/㎡降至11,000元/㎡,跌幅约30% [4] - 开发商以6,000元/㎡低价拿地,中介宣称配套完善将推动房价上涨 [4][5] - 小县城及乡镇住房空置率高,但开发商仍持续建设2期、3期项目 [7][13] 开发商行为与商业模式 - 开发商依赖金融杠杆,土地出让金仅需30%自有资金,通过预售回款实现债务循环 [11] - 部分开发商采用多盘复利模式,单个项目利润薄,需快速扩张维持资金链 [11] -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政策鼓励开发商拿地,形成合作循环 [13] 城市住房供需差异 - 一二线城市房屋空置率约20%,外来人口涌入支撑购房及租房需求 [9][11] - 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住房占比高,改善型需求推动小高层、大面积新房开发 [11] -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预期被质疑,实际城镇化对商品房需求拉动有限 [13] 政策与市场矛盾 - 首付比例降至15%、房贷利率从6%降至2.9%,但房价下跌后销售仍疲软 [15] - 开发商高价拿地行为与房价下跌趋势背离,市场对后续涨价预期存疑 [4][15]
1567套!4月,中山多个板块房价涨了…
搜狐财经· 2025-05-16 17:05
中山楼市4月成交概况 - 4月中山商品房成交1567套 环比下降5% 成交面积17.24万㎡环比降4% 成交金额20.26亿元环比降6% [7] - 商品房供应545套 环比骤降66% 供应面积6.54万㎡环比降61% [7] - 前4个月中除3月外均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8] 区域市场表现 - 坦洲镇以246套/2.54万㎡成交量居首 神湾镇236套/2.33万㎡次之 小榄镇186套/2.12万㎡第三 [10] - 火炬/三乡/东区/翠亨新区等区域成交均超100套 [10] - 马鞍岛板块以1.93万/㎡均价蝉联榜首 环比上涨2.73% [12] - 东区1.6万/㎡(涨5.23%)和五桂山1.55万/㎡(涨33%)分列二三位 [12] - 14个板块均价环比上涨 10个板块环比下跌 [14] 开发商竞争格局 - 远洋集团以201套成交量断层领先 金乐地产104套/华发82套/敏捷80套分列2-4位 [17][18] - 单盘TOP3:远洋·繁花里194套/1.47亿元 金乐上東城104套/1.28亿元 华发·观山水82套/0.67亿元 [20] - 远洋繁花里与金乐上東城是唯二月销过亿项目 [21] 市场动态 - 开发商推货节奏放缓 菊城·御景湾4月26日加推10栋102-139㎡新品 [1] - 建华龙湖·香山颂作为中山首个四代宅项目引发市场关注 [1] - 部分项目推出"五一优惠提前享"促销活动 [5]
房价的下跌是由于有人故意唱衰造成的吗?
搜狐财经· 2025-05-14 13:57
房价走势分析 - 城镇化率已逼近70% 接近发展瓶颈 人口红利和棚改政策等历史驱动因素消退 [1][3] - 全国商品房销量同比下滑6% 但房贷余额创新高 显示购房者债务负担加重 [3] - 政策端"房住不炒"定调导致市场分化 一线城市限购加码 二三线城市降价促销 [3] 市场需求变化 - 年轻群体购房意愿下降 更倾向租房 乡村振兴和远程办公稀释城市吸引力 [3] - 2030年总人口或达峰值 人口流动呈现向二三线城市分散趋势 [5] - 住房需求本质矛盾凸显 从"投资品"属性向"生活刚需"属性转变 [1][5] 行业参与者困境 - 开发商面临拿地成本与收益平衡难题 部分转向长租公寓和共享办公等创新模式 [5] - 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依赖度高 导致政策"松紧博弈"的市场扭曲 [3] - 购房者陷入高杠杆陷阱 首付降低伴随月供增加 收入增速追不上房价涨幅 [3] 未来趋势研判 - 房价支撑因素从热钱炒作转向基本面 需关注真实居住需求可持续性 [5] - 新基建和产业转移可能重塑城市格局 一线城市资源集中度面临挑战 [5] - 存量市场改造蕴含机遇 如人才公寓等政策尝试盘活闲置资源 [5] 市场情绪特征 - 舆论场存在明显分裂 唱衰论调与刚需观望情绪并存 [5] - 九十年代至2020年代市场预期发生根本逆转 从"稳赚不赔"到风险规避 [1][3] - 专家预测模型与现实数据出现撕裂 部分仍沿用过时的城镇化增长假设 [3]
中介告诉我房东肯降价了,但我又陷入了犹豫
搜狐财经· 2025-04-27 19:56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华丰板块二手房春节后的热潮正在褪去,房东开始松口降价,普通购房者叶女士在“现在买”和“等等买”之间犹豫,实际上同波段二手房置换无需过度考虑未来涨跌,应趁能谈价时换房 [3][7][11] 分组1:叶女士看房经历 - 叶女士看中华丰板块一套123㎡次新房,上月带车位报价500万元,房子单价近3.9万元/㎡,她想贴3.7万元/㎡上限谈,房东最多降5万元,超出预算作罢 [1] - 中介带叶女士看周边次新房,房东几乎都要求车位打包且房子“一口价”,她被迫成“等等党” [3] - 时隔一个月,中介称房东同意按叶女士之前提出的价格谈,还可配合过户、减免税费,叶女士试探问车位能否再便宜,中介提出先见面再说 [3] 分组2:华丰板块二手房降价情况 - 春和云境一套139㎡低楼层3月底上调6万元挂牌价后4月初降10万元,一套97㎡4月初主动降17万元 [5] - 春语蓝庭一套99㎡高楼层4月中旬降价20万元,一套97㎡4月初降价15万元 [5] - 桦枫居南区一套105㎡3月初涨价15万元后4月初降价5万元,一套89㎡最近降8万元 [6] 分组3:叶女士的纠结与分析 - 叶女士判断华丰春节后热潮褪去,买房需求不迫切想“再等等”,但在“现在买”和“等等买”间犹豫,询问朋友房价是否还会降,无人能给确切答复 [7] - 4月成交量较3月回落,板块分化明显,但成交量不错,叶女士想买的小区走向未知 [9] - 普通购房者像叶女士看到行情好盼低价买房,价格跌了又怕当“韭菜”,缺乏判断能力和魄力,易被外界信息左右 [9] - 同波段二手房置换无需考虑未来涨跌,应趁能谈价时换房,犹豫纠结没必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