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突围
icon
搜索文档
盘中解盘:安防股闪崩背后,三张底牌正在翻开!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49
行业寒流 - 安防板块集体下跌 神力股份跌停 中电鑫龙 熙菱等跟跌 [1] - 美国24%关税延期 但剩余10%钢钉关税仍影响半导体和安防设备 [1] - 欧美限制中国设备政策未松绑 安防产品成本因关税飙升40% [1] - 安防一季度外贸景气指数环比下滑3点 海外订单增长企业比例下降6个百分点 [1] 资金动向 - 安防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亿元 全市场排名倒数 [1] - 神力股份昨日大宗交易折价10%抛售 恒辉安防主力连续5天净流出2900万元 [1] - 机构调仓导致业绩雷和坏账雷(如神力股份7000万逾期款)成为资金出逃诱因 [1] 神力股份跌停原因 - 去年净利润暴跌122% 硅钢降价挤压利润 [3] - 昨日7笔大宗交易折价10%甩卖 恐慌情绪蔓延至二级市场 [3] - 控股股东控制权转让失败 引发信任危机 [3] 投资策略 - 短线需谨慎 避免业绩差且海外收入占比高的标的(如恒辉安防海外收入89%) [4] - 中线关注国产替代和技术突围 如海康 大华布局分布式AI和端到端加密技术 [4] - 中央安排7350亿预算内投资推动安防设备更新 硬科技领域(创新药 半导体设备)或成机构回补重点 [4]
国际镍价暴跌40%的当口,中国出手抄底10万吨高纯度镍!
搜狐财经· 2025-07-15 07:47
国际镍价暴跌与中国战略储备 - 国际镍价暴跌40%之际,中国抄底购入10万吨高纯度镍,足够支撑全国军工产线运转三年[1] - 此次资源储备主要针对军工领域,包括航母甲板不锈钢、火箭发动机耐热件等关键材料[4] - 全球67%镍矿位于印尼,中国提前锁定战略资源以防菲律宾跟随美国断供[4] - 储备规模可满足两千万辆电动车电池需求,为未来十年技术突破奠定基础[4] 中俄技术合作与军工突破 - 中国通过拆解俄罗斯苏-35战机获取117S发动机数据,加速国产涡扇-15发动机研发[2] - 歼-20B战机采用完全自主设计的隐身技术和DSI进气道,摆脱对俄制技术依赖[2] - 中国量子雷达已获136项全球专利,氮化镓技术比美国早四年实现实用化[2] - 99A坦克配备主动防御系统,性能远超俄罗斯T-14坦克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2] 军民融合与产能优势 - 中国军工年产能达240架战机,超过美国90架,相当于俄罗斯三倍产量[7] - 福建舰电磁弹射效率超越美国福特级航母,空警-3000预警机探测距离领先E-3两代[7] - 民营企业可快速转型军工生产,手机工厂转产导弹、汽车产线改造装甲车仅需三个月[7] - 深圳、无锡、北京等地企业分别攻关氮化镓芯片、复合装甲和无人机作战代码[7] 资源战略与工业布局 - 中国通过资源储备构建工业壁垒,防止美国在芯片封锁后实施电池材料卡脖子[4] - 镍矿储备不仅保障不锈钢供应,更为第六代战机电池和高超音速导弹提供材料保障[4] - 军民融合体系形成"战时动员"能力,使技术封锁效果大幅降低[7] - 战略资源储备与制造体系升级形成组合拳,67%镍矿控制权成为关键明牌[7]
三重引擎驱动 中国材料出海跑出加速度
证券时报· 2025-07-08 01:57
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开拓 - 中国材料企业实现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的跨越,在光伏面板、稀土永磁等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技术突破,新型发电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等前沿方向涌现引领性企业和颠覆性成果 [2] - 中材电瓷的电瓷绝缘子突破美关税壁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未受显著影响,美国客户主动承担关税成本,公司成为西门子能源、ABB等国际巨头的重要供应商,110kV及以上棒型支柱绝缘子全球市场份额约10% [2] - 巨石集团淮安生产的电子级玻纤为全球5G设备提供关键基础材料,中国材料从"可用"向"不可替代"升级 [3] 绿色转型与零碳生产 - 中国巨石在江苏淮安打造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通过自建风电场实现微循环绿色生产,47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超6亿度,满足1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绿电除自用外还可支持其他企业零碳生产 [4]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实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收80至147欧元关税,95%在华欧盟企业计划2050年前实现去碳化,46%目标2030年前碳中和 [4][5] - 邯郸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津巴布韦国家级银行项目中节能效率较当地标准提高40%,产品已应用于欧洲、非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正争取沙特项目落地 [5] 场景革命与生态输出 - 中国材料企业从单一产品贸易转向系统解决方案输出,提供覆盖全周期管理的定制化服务,如中材国际依托完整产业链带动技术、标准、资本全要素出海,中国建材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海外连锁超市"模式整合国内外资源 [6] - 出海战略需抓住碳中和转型窗口期,面向欧美市场注重碳足迹管理并与绿色认证机构数据互认,对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标准并捆绑基建项目推广,战术层面推动生产流程数字化升级,利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 [7]
帮主郑重:涨停潮里挖黄金!6月25日A股硬核机会全透视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56
军工行业 - 军工股表现强劲,长城军工6天5板,北方导航、中兵红箭等封板,军工ETF上涨2% [3] - 核心驱动因素是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进入倒计时,新装备亮相预期强烈,下半年军工订单有望密集落地 [3] - 长期逻辑是俄乌冲突验证"体系化作战"趋势,叠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崛起,军工行业天花板被突破 [3] - 建议关注航空装备、发动机产业链,三、四季度可能是订单催化节点 [3] 金融行业 - 银行股创历史新高,国盛金控、湘财股份连板,港股券商表现强劲 [3] - 推动因素包括国泰君安国际获得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成为新战场 [3] - 六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消费金融,中长期资金入市预期升温,券商合并潮可能来临 [4] - 银行高股息属性吸引避险资金,工行、建行等大行表现稳定 [5] - 短期关注量能,若成交突破1.5万亿,券商可能有进一步表现 [5] 科技行业 - 科技股表现突出,诺德股份7连板领跑固态电池,台基股份20CM涨停,机器人概念的浙江世宝封板 [5] - 产业升级推动因素包括美国固态电池量产临近,国内氢能试点加码,技术突围成为主线 [6] - 特斯拉Robotaxi商业化预期发酵,资金关注"安全员下车"后的成本逻辑 [6] - 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光模块迭代等实锤技术,避免纯概念炒作 [6] 中报预增行情 - 泰凌微净利预增267%,同辉信息30CM涨停,资金提前押注中报行情 [6] - 7月进入业绩验证期,军工、半导体、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业绩确定性标的可能走出独立行情 [6] 市场整体情况 - 市场呈现金融、军工、科技三路齐涨格局 [1] - 短期关注量能(1.6万亿门槛)和3400点压力位 [6] - 中长期建议关注"新质战斗力"军工和"技术突围"科技两条主线,辅以金融高股息打底仓 [6]
稀土只是开场牌!中国科技反制让美方措手不及
搜狐财经· 2025-06-18 09:56
稀土产业链优势 - 中国管控重稀土出口导致美国军工企业面临供应链危机 雷神公司相控阵雷达所需的镓 铟库存仅能维持18个月 [4] - 美国最大稀土矿芒廷帕斯所产矿石需运至中国进行精炼加工 凸显中国在稀土提炼环节的不可替代性 [4] - 中国掌握128项稀土分离核心专利 提纯成本仅为西方企业的1/3 形成显著技术壁垒 [6] 关键矿产战略价值 - 每架F-35战机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 涉及发动机涂层 雷达磁体等关键部件 [4] - 特斯拉Model 3单车需使用4.5公斤钴 全球80%电池级钴盐产自中国江西冶炼厂 [6] - 中国对钨 锑实施出口管制后 美国穿甲弹产能预计下降40% 反映矿产与军工的直接关联 [6] 贸易战反向效应 -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1%降至13% 东盟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8] - 美国AI芯片禁售推动华为昇腾系列量产 国产大模型训练速度反超英伟达芯片15% [8] - 稀土追踪系统实现精准管控 美国通用电气进口钐钴磁体审批延迟三周 影响F-35交付节点 [8] 产业替代困境 - 澳大利亚等替代矿源需经37道工序加工 其中29道关键工艺依赖中国工厂 [6] - 底特律车企每日停工损失达2.4亿美元 中国稀土库存可支撑三十年使用需求 [10] - 五角大楼测算显示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深度控制使西方短期难以建立完整替代体系 [4][6]
车圈大乱斗,谁说内卷无赢家?
36氪· 2025-06-10 19:48
行业竞争态势 - 汽车行业出现激烈口水战,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车企高管公开互怼,涉及黑公关、技术合规性等争议 [1][2]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暗示行业存在"车圈恒大",比亚迪李云飞反驳称"主流车企不存在此类风险" [2] - 华为余承东批评部分车企依赖流量营销,小米雷军以月交付2.8万辆SU7数据回击 [2] 车企发展现状 - 比亚迪销量从2021年73万辆跃升至2023年300万辆,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并终结长城哈弗H6连续108个月销冠纪录 [3] - 长城2024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126.9亿元,单车净利近万元,但销量仅微增0.2%至123.3万辆,国内下滑14.8% [3] - 吉利新能源渗透率达59%,但沃尔沃利润下跌59.6%导致标普下调评级 [3] 价格战影响 - 2024年超200款车型降价,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达60多款,比亚迪5月推出最高5.3万元优惠引发连锁反应 [4][5] - 行业利润率跌破4%生死线,84.4%经销商倒挂卖车,其中60.4%单车倒挂超15% [5]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滑8%,利润率4.3%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5] 行业政策与反思 - 三部委联合批评"内卷式竞争"六大乱象:卷成本、技术、资金、用户、关系、舆论 [5] - 车企对反内卷态度分裂:吉利杨学良谴责低质竞争,比亚迪李云飞认为技术竞争有益行业 [5][6] - 工信部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发改委健全产能退出机制,国资委要求央企带头规范竞争 [7] 突围策略与挑战 - 技术路径:比亚迪刀片电池/DM-i混动实现22.31%毛利率,华为年投200亿研发智驾 [7] - 高端化:长城坦克品牌销量涨42%,但哈弗/欧拉下滑 [7] - 出海风险:奇瑞1-4月海外销量增45%,但部分企业将国内低价策略移植海外损害形象 [7] 行业警示 - 光伏行业内卷导致隆基绿能等巨头亏损的教训警示汽车业 [7] - 碳酸锂降价节省的9300元/车被营销战吞噬,消费者投诉一季度暴增25% [8]
中国产业叙事:兆易创新
新财富· 2025-04-10 15:30
中国半导体产业早期困境 - 21世纪之初中国半导体产业"大而不强",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储器等高附加值芯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1] - 2007年国内生产的集成电路仅满足22%市场需求,78%依赖进口,进口额1287亿美元占全球50%,净进口缺口高达1048亿美元 [1] - 分立器件呈现"大进大出"格局,进出口量分别为2677亿只和2412亿只,进出口额分别为117亿美元和88亿美元 [1] 兆易创新创立与技术突破 - 兆易创新创立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困境时期,瞄准存储芯片战略领域,2008年推出首款180nm工艺SPI NOR Flash芯片实现零突破 [2] - NOR Flash作为嵌入式系统启动代码载体,此前完全依赖进口,该突破填补国内空白 [2] - 采用"架构降维"策略,将SPI协议引入NOR Flash使芯片引脚数从40+减至8个,客户改造成本降低90% [5]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NOR Flash出货量逆势增长300%,2010年销量突破1亿颗 [5] 存储芯片市场格局与技术演进 - 21世纪初存储芯片市场呈金字塔结构,中国长期停留在SRAM领域且90%产能集中在台资企业 [4] - 美国《出口管理条例》封锁130nm以下制程设备,迫使公司通过接口协议层架构创新突破限制 [4] - 持续迭代工艺从180nm向55nm进阶,产品线覆盖512KB至2GB全容量,2023年SPI NOR Flash全球市场份额跃居第二 [6] - 累计出货量超过230亿颗,车规级芯片验证十五年数据保留周期和十万次擦写寿命 [6] 多元化战略布局 - 2013年推出全球首款SPI NAND Flash和基于ARM Cortex-M3的32位MCU GD32系列,构建"存储+MCU"生态闭环 [8] - SPI NAND Flash使引脚数量从传统NAND的数十个锐减至8个,封装体积缩小70% [8] - GD32系列MCU性能较同类提升50%,功耗降低20%-30%,填补国产高端MCU空白 [9][10] - 截至2023年MCU累计出货量突破13亿颗,工艺从110nm迭代至22nm,跻身全球前十大MCU品牌 [10] 资本运作与技术升级 - 2016年上市募集5.8亿元用于研发,研发投入从2016年1.2亿元飙升至2020年7.6亿元 [13] - 2017年量产38nm SLC NAND,与中芯国际建立战略同盟(持股1.02%,签订12亿片/年采购协议) [14] - 2019年推出全球首款RISC-V内核MCU,计划2025年累计出货量超1亿颗 [15] - 与阿里平头哥合作推进RISC-V生态,在AIoT、汽车电子等领域协同发展 [15] DRAM领域突破 - 2017年与合肥产投共同投资180亿元开展19nm DRAM研发,合肥长鑫目标建成中国首个自主DRAM工厂 [18] - 2021年首款4GB DDR4 DRAM量产,实现设计、流片到封测全链条国产化 [19] - 2023年推出国内首款LPDDR5芯片,速率6400Mbps,容量12GB,将代际差距缩短至2-4年 [20] - 2024年国产DRAM产能达20万片/月占全球10%,产品覆盖DDR3L、DDR4及LPDDR4X [20] 市场策略与财务表现 - 采用"边缘突破"理论,在NOR Flash、MCU、DRAM领域均选择差异化竞争路径 [26] - 产品组合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三大市场,形成需求对冲策略 [27] - 2023年NOR Flash出货量25.33亿颗同比增长16.15%,抵消消费电子下行周期影响 [27] - 毛利率从2023年34.42%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39.46%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