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贷联动

搜索文档
认股权赋能科技金融“向早向小”
金融时报· 2025-07-29 15:01
业务模式创新 - 米纯生物科技通过"认股权+贷款"模式获得南京银行授信支持 该模式结合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满足企业拓展市场需求[1] - "认股权+贷款"是上海股交中心试点主要应用场景 发挥商业银行股债联动优势 既满足债权融资需求 又可作为早期科创贷款风险抵补工具[1] - 认股权是一种未来行权选择权 与传统贷款关注历史业绩不同 该模式更关注企业技术价值、商业模式及成长潜力等核心指标[2] - 截至6月末已有69单认股权项目落地 融资金额达8617万元 78%标的企业为"小巨人"、专精特新等优质科创企业[3] 合作模式多样化 - 除"银行+认股权"外 已落地"银行+产业园区+认股权"、"银行+担保+认股权"等多种业务模式[3] - 某银行与上海股交中心、创业接力担保合作"银行+担保+认股权"模式 通过认股权转让、行权拓宽收入来源[3] - "认股权+科技成果"模式探索技术资产证券化新路径 应用于技术作价入股、技术转移服务等场景[4] - 上海技术交易所与股交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认股权"产品 通过认股权抵补科技成果转化风险[4] 估值与确权机制 - 科创企业估值认定是"认股权+贷款"业务核心要素 上海股交中心搭建估值模型为公允定价提供参考[4] - 上海技术交易所对科技成果进行确权和估值判断 与股交中心共同确定未来收益权[4] - 认股权模式允许企业在不立即稀释股权前提下 与成果团队深度绑定推动技术转化[4]
解锁“南京军团”上榜“密码”
南京日报· 2025-07-27 10:48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南京上榜企业概况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注册地为南京的企业共8家,包括江苏银行(第162位)、苏豪控股(第181位)、南京银行(第201位)、汇通达(第284位)、苏宁易购(第295位)、华泰证券(第304位)、南京医药(第307位)、江苏国信(第379位) [1] - 其中6家企业排名较去年上升,华泰证券排名大幅提升93位 [1] 创新场景与消费体验升级 - 江苏银行通过"苏超"赛事冠名推出"跟着苏超去狂欢"主题活动,带动信用卡业务中"苏超联名卡"占新增发卡量15%,餐饮文旅类消费交易额同比增长112% [5] - 苏宁易购MAX超级体验店采用家居场景化陈列,开业首日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2024年新开/升级75家Suning Max/Pro店,推动第四季度业绩强劲增长 [6] 数智化转型实践 - 南京医药建立数智共享煎制中心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追溯,2024年营收536.96亿元(同比+0.20%),利润总额10.03亿元(同比+2.59%),完成零售数字化一期项目及物流可视化系统建设 [7] - 汇通达推出"千橙AI超级店长"系统,AI辅助进货决策和营销方案生成,实现3人团队达到10人运营效能 [8] - 华泰证券2025年营收75.447亿美元、利润21.335亿美元,通过数字员工和智能研报系统提升运营效率 [8] 服务升级与战略布局 - 苏豪控股构建"贸储一体化"模式,打造省级跨境电商工程研究中心,升级"苏豪通""苏豪云"平台功能 [9] - 南京银行创新"投贷联动"模式,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7万户,信贷支持超7000亿元,江苏省内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达50% [9] - 江苏国信加快发展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等新型资管业务,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0]
工行普惠金融“擦亮”河南洛阳三张名片
环球网· 2025-07-25 11:27
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 工行河南洛阳分行普惠贷款余额超140亿元 较年初净增53亿元 [1] - 创新推出"轴承贷" 仅凭订单、纳税等经营数据即可获得信用贷款 资金到账仅需两天 [2] - "轴承贷"推出两个月内 超亿元资金注入轴承产业链 支持46家轴承制造企业 [2] 制造业金融创新 - 将"轴承贷"模式复制到农机、重工等领域 推出近40个特色融资方案 [2] - 引入创投资本 通过"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 [2] - 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 文旅产业金融赋能 - 推出"民宿贷"产品 发放40万元贷款支持老君山民宿设施改造 [3] - 以1790万元普惠"民宿贷"整体升级老君山民宿集群 16家民宿完成改造 [3] - 推出"古都逸游贷" 为69家文旅小微商户提供1亿元融资支持 [3] 特色农业金融扶持 - 定制"牡丹贷"产品 发放480万元贷款支持牡丹产业园建设 [4] - 通过2200万元普惠金融支持 推动邙山十万亩牡丹产业发展 [4]
新沂农商银行落地首笔“贷款+认股权”
江南时报· 2025-07-25 07:29
新沂农商银行首单认股权业务落地 - 新沂农商银行在江苏省股权交易中心登记托管首单认股权,标志着该行首笔"贷款+认股权"投贷联动业务正式落地 [1] - 该行向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新沂市复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授信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同时以认股权形式持有该企业100万股股权,行权期限为一年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新沂地区在科创金融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1] 业务模式特点 - 采用"贷款+认股权"投贷联动模式,银行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获得企业授予的认股选择权 [1] - 行权价格将根据企业最近一轮股权融资的投前估值确定,若无投前估值记录则由银行指定第三方投资机构与企业协商定价 [1] - 该设计既保障企业当期融资需求,又为银行预留了分享企业成长红利的通道 [1] 企业背景与融资方案 - 新沂市复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典型科技型小微企业,长期面临"高研发投入、轻固定资产"的融资瓶颈 [1] - 新沂农商银行通过综合评估企业研发能力、专利数量等成长性指标,突破传统抵质押依赖,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1] 认股权业务价值 - 企业端:降低前期融资门槛与成本,避免过早稀释股权 [2] - 银行端:未来股权溢价可抵补信贷风险,激励金融机构向科创领域倾斜资源 [2]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此类模式能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长周期、高投入"导致的资金困境 [3] - 新沂农商银行未来将持续扩大"贷款+认股权"业务覆盖面,深耕本地科创沃土 [3] - 随着全国多地试点认股权综合金融创新业务,市场期待二级流通、估值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激活认股权的金融属性 [3] - 此次合作是对"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生动诠释,将为中小微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注入强劲动能 [3]
出资100亿,邮储银行官宣!国有大行全部“集齐”
券商中国· 2025-07-16 22:05
邮储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自有资金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100亿元,作为全资一级子公司管理 [1][3] - 此次投资尚需取得监管机构批准,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会对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3][4] - 邮储银行表示此举是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发展 [4] AIC牌照扩容情况 - 这是2025年第四家官宣申请设立AIC的银行,也是第六家国有大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至此六大国有银行全部拥有AIC牌照 [2] - 2025年以来AIC牌照扩容至股份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先后宣布设立,截至7月9日均已获监管部门核准同意 [6] - 此前我国共有5家金融AIC,由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在2017年全资设立 [6] 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 - 2024年以来政策持续推动金融AIC股权投资扩围,加大对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7] - 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将金融AIC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支持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AIC,支持保险资金参与试点 [7] - 截至2025年5月,金融AIC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7] AIC业务发展前景 - AIC最初主要为化解银行不良,被视为银行债转股子公司,现逐步探索股权投资业务 [6] - AIC行业有望迎来较快发展,控股股东可通过AIC旗下基金投资非上市企业,提升牌照价值,缓解银行投资科技型企业风险收益不匹配问题 [8] - AIC股权投资试点开辟银行资金支持股权投资新路径,能直接开展长期股权投资,以长期资本介入科创企业,利用母行资源精准识别优质项目 [10]
上海银行顾建忠: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6 18:33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党中央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核心位置,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2024年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 [1]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1] - 发展科技金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2024年中国人均GDP达1.35万美元,但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降至25.2%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1.4%,显著低于发达国家2.5%-4%水平 [2] 国内发展现状与挑战 - 科技金融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1980-1984)、起步期(1985-2005)、快速发展期(2006-2015)、融合发展期(2016至今) [5][6] - 2024年末中国金融行业总资产达495.59万亿元,银行业占比近90% [8] - 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46.9%,贷款余额3.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高新技术企业获贷率55.7%,贷款余额15.63万亿元同比增长7.5% [8] - 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面临三大矛盾:融资期限与创新周期不匹配、价值评估非标化、风险收益失衡 [10][13][14] - 银行业对种子期企业贷款仅占3.2%,64.7%资金聚集于成长期企业 [15] 国际经验借鉴 - 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2023年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总市值64.5万亿美元,股票及基金融资占非金融企业融资结构超60% [16] - 美国SBA通过7(a)担保计划提供最高500万美元贷款,期限最长25年 [19] - 硅谷银行支持美国约50%创投基金投资企业,与500余家创投机构建立联合尽调机制 [22] - 德国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占GDP比重超80%,KFW提供专项贷款规模54亿欧元 [23] - 德国担保银行与商业银行风险分担比例为80%:20%,政府承担担保银行65%-80%风险 [24] 商业银行实践路径 - 重塑科技型企业信用风险评价逻辑,建立差异化价值评估体系 [25] - 创新产品服务模式,推出人才贷、创业贷等产品,提高首贷和信用贷款占比 [29] - 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设立特色支行和事业部,配置专项资源 [28] - 构建"价值评估—产品创新—生态协同"全周期服务能力 [25][29][30] - 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评分模型,缓解信息不对称 [31] 配套政策建议 - 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科创再贷款支持范围至早期科技项目 [33] - 完善风险共担机制,降低政策性担保基金准入要求 [34] - 允许商业银行设立股权投资子公司,投资上限为资本净额25% [35] - 开展创投类贷款试点,包括LP贷、GP贷等五种类型 [37] - 限定创投类贷款规模不超过银行总资产5%,优先推进LP贷和GP贷 [39]
链动新未来,创投赋新能 ——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携“交银创投贷”精彩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财经网· 2025-07-15 12:02
链博会与交银创投贷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至20日在北京举办[1] - 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在链博会上推出创新产品"交银创投贷"[1] - 该产品是股债联动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采用"贷款+外部直投"双轮驱动模式[1] - 通过与北京市优质投资机构合作,以投贷联动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发展[1] 产品特点与授信模式 - 针对科技型企业"高成长、高投入、轻资产"特点设计[2] - 依托多源数据融合与投资机构交互搭建智能授信模型[2] - 以投资机构实际投资额为核心参考,结合研发投入、专利数量、团队构成等多维度评价[2] - 采用主动授信模式进行预核额,可快速形成大额授信审批方案[2] 资源协同与生态构建 - 与北京市优质投资机构深度协同,实时共享企业信息及投贷进展[3] - 形成"银行+投资机构+科创企业"三位一体共赢生态[3] - 拓展"金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模式[3] - 实现金融资源与科创要素的精准对接[3] 风险管理体系 - 创新建立"双线风控"管理体系[4] - 实现银行与投资机构在财务数据、经营情况等关键信息的无缝互通[4] - 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风险画像,进行精准识别与联合管控[4]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领域金融供给[4] - 深化"链"式金融服务,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创新生态[4]
在津银行机构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超27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09 14:43
天津银行业投贷联动进展 - 截至今年6月末天津银行机构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27.3亿元 [1] - 9家银行基于投资机构清单开展投融资撮合及产品研发 推出"投联贷""新兴产业赋能贷"等创新产品 [1] - 天津市金融监管局等六部门5月印发方案 提出拓展"投资机构清单"并推动"科产融"良性循环 [1] 投资机构清单更新与政策支持 - 新发布清单包含20家京津冀地区注册且中基协登记的基金管理人 [2] - 银行可与清单内机构在信息共享 项目推介 产品创新等方面合作 采用"贷款+外部直投"等模式支持科创企业 [2] - 天津市政府印发措施 提出创新投贷联动模式并建立"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 [2] 未来银投合作方向 - 天津市银行业协会将联合基金业协会持续完善清单 推动银投合作深入发展 [2] - 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
郑州18项举措激活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一池春水”
郑州日报· 2025-07-04 09:15
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政策核心内容 - 郑州市政府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出台《郑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政策》,系统性规划科技金融发展路径,涵盖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产品服务、市场体系及生态环境四大维度[1][2] - 政策包含18项具体举措,分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5项)、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5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4项)、金融生态环境优化(4项)[2] 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 建立银行业专业机构体系、科技保险服务体系、政策性科技金融运营主体管理机制、以耐心资本为主的创业投资体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2] - 探索"投贷联动"工作机制,实施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破冰扩面"行动[3]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 围绕创新驱动和制造强市战略定制金融产品,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2][6] - 加强科技型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开发,推进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落地,挖掘企业潜在融资需求[6] - 推广应用"创新积分制",对全市1.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评级,建立高积分企业"白名单"库,推动"创新积分贷"产品精准投放[3] 金融市场支持措施 - 建立覆盖科创全周期的基金丛林,推动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投资退出机制,丰富债券融资渠道[2] - 以政府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打造"郑创投"品牌活动,搭建"基金+项目"对接平台[3] 产业升级与创新激励 -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科技项目等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主导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4] -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先进制造业企业额外加计5%抵减[4] - 专利产品2年内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最高奖励500万元,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4] 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 - 统筹运用股权、债权、贷款、保险等手段,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支持[5][6] - 对科技型企业投保的科技保险给予30%保费补贴,单家企业补助不超过20万元[3] -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框架,加强信贷和债券融资支持,推动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共同发力[6]
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郑州探索建立“白名单”库
搜狐财经· 2025-07-03 16:35
郑州市科技金融政策 - 郑州市对1.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创新积分评级,建立高积分企业"白名单"库并定期推送至金融机构,推动"创新积分贷"等产品精准对接 [1][5] - 创新积分制通过量化指标精准刻画企业创新画像,实现"技术流"向"资金流"的高效转化 [5] - 郑州市天使基金配套制度已出台,面向社会征集备投项目和子基金管理机构,打造"郑创投"品牌活动搭建"基金+项目"对接平台 [5] 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 郑科贷业务通过"郑好融"平台建立"投贷联动"机制,实施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破冰扩面"行动 [6] - 对科技型企业投保的科技保险给予30%保费补助(单家企业上限20万元),形成"基金+银行+保险"服务体系 [6] - 政府基金重点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小型、硬科技企业 [5][6] 产业创新支持政策 - 郑州市围绕"7+20"产业链群建设,聚焦超硬材料国家级集群及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 [7] -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先进制造业企业额外加计5%抵减 [7] - 专利产品2年内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最高奖励500万元,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奖励100万/50万元 [7] - 国家级/省级中试平台分别奖励100万/50万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7] 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 - 郑州市承担十余项"国字号"改革试验任务,培育创新型企业及高能级平台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6] - 重点在郑东新区、高新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超级计算等产业集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