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评价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指出——广州持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激发教育创新发展活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13:41
教育政策与改革 - 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进家校标准化建设,畅通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1] - 颁布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建立五方协同的"普查、筛查、预警、干预、转诊"一体化心理养育机制 [1] -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入选广东省第四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8个,列全省首位 [1] 教育成果与排名 - 100%完成全国"双减"试点城市工作调度指标,各项指标数据在广东省排名第一 [1] - 入选省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38项教改成果入选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排名全省第一 [1]
振兴高中不是追求出更多清北生
南方都市报· 2025-07-27 06:27
教育资源分配失衡问题 - 电白一中2014年以来未培养出清北学生 尝试通过名校合作或机构引进突破尖子生培养 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失衡[1] - 学校过度倾斜资源培养清北尖子生 但"培优"效果不理想 反而拉低整体教育质量 此现象在"高中振兴"行动中具有代表性[1] - 部分高中投入百万级资金实施"拔尖工程" 包括高薪引进竞赛教师或与名校合办培优班 目标直指清北录取人数[1] 现行培优模式的弊端 - 与国家破除"唯升学"评价改革方向背离 将北清率作为办学政绩核心指标[2] - 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尖子生 忽视师资课程等基础建设 大部分学生对教学质量不满[2] - 清北招生计划总量固定 一校录取增加必然导致他校减少 无法实现整体高中振兴[2] 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 - 高分考生主动放弃清北选择其他院校的现象增多 反映学生择校观从"唯名校"向多元化转变[2] - 江西某高中3名达线考生未报考清北 班主任因百万元培优投入未达预期解散家长群[1][2] 高中振兴的正确路径 - 需推进个性化教育 帮助学生规划适合的成长路径 而非单一追求升学指标[3] - 地方政府应禁止下达清北率指标 引导学校聚焦师资课程等内涵建设[3] - 电白一中整改方向转为关注全体学生需求 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符合教育评价改革方案要求[3]
炒作高分考生为何“树欲静而风不止”
科技日报· 2025-06-27 07:37
高考高分考生炒作现象 - 尽管教育部禁止宣传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但各地仍通过"果树丰收""芒果""盲盒"等隐喻方式变相炒作高分考生 北京各区各校屏蔽生数量统计图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1] - 公众对高分考生的追捧源于传统"一考定终身"观念 将其视为竞争胜利者并寻求可复制的成功路径 [1] - 学校将高分考生数量作为教育政绩的核心指标 直接影响生源质量和教育资源分配 高分段人数和清北录取率仍是办学质量硬标准 [1] 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 高考改革推行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模式 省级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已成为强基计划等招生方式的重要参考 [2] - 需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 经费分配脱钩 转向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教育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案例证明非高分者也能通过专长领域取得成就 [2] - 教育部门应引导社会建立多元成才观 强调终身学习可能性 而非仅聚焦少数高分考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