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管理
搜索文档
循环经济产业链释放协同效应 君正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91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5:47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91亿元,同比增长1.6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93% [1] - 公司业绩呈现“量稳质升”的特点 [1] 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 - 在内蒙古乌海和鄂尔多斯构建了“煤-电-氯碱化工”和“煤-电-特色冶金”纵向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1] - 形成了以BDO生产为核心的“石灰石-电石-煤焦化-甲醇-BDO-PTMEG”循环产业链集群 [1] - 产业链持续释放协同效应,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转化,构建显著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1] 化工物流板块 - 化工物流板块以中国为基地,辐射全球,在美洲、欧洲、中东、东南亚、东北亚等地设有广泛网点和分子公司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液体化学品船东,世界第四的不锈钢化学品船东 [1] - 公司是市场份额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集装罐物流服务商 [1] - 船运业务完成系统迭代,新一代业务系统IMOS实现租船、运营、财务与分析四大模块全面贯通 [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2.43亿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 - 在装备大型化、自动化及技术创新引进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2] - 子公司君正蒙西电石成功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认定 [3] 数智化建设 - 基本完成一期“数智化平台”开发工作,实现经营数智平台基础构建 [2] - 无人驾驶送样车、智能巡检机器人、RPA机器人及集成预警监控平台等项目已成功落地应用 [2] - 基于数智平台完成经营数据驾驶舱搭建,实现部分指标自动预警提示,赋能实时决策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迈进 [3] - 推动化工行业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转型 [3] - 数智化管理被视为化工企业突破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3]
绿色工厂申报开启简便模式 企业为何感觉变难了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6:36
"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相当于手持一张权威的绿色名片,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更 多认可绿色低碳生产的客户。"英发睿能总裁办ESG部长蒲易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在政策支持、市场推动下,近年来各地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积极性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新增国家级绿色 工厂1382家,累计达6430家,带动地方累计梯度培育省市层面绿色工厂1.6万余家。 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业内 人士表示,今年的申报工作虽然手续变简单了,但实质性要求更高了,要求企业用真实数据说话。在推 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制造业企业未来还需提升数智化管理水平、应用绿色低碳技术。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申报要求更新 英发睿能正在积极申请绿色工厂认证。在四川宜宾,得益于屋顶光伏与当地丰富的水电,英发睿能旗下 的英发德耀工厂,在2024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提升至60%。截至2024年底,英发睿能累计实施节能技 改项目200余项,帮助减少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约8602吨。 蒲易发现,2025年的绿色工厂申报流程呈现出更为简便的特征,例如《通知》提到,企业登录工业节能 与绿色发展管理平 ...
绿色工厂申报开启简便模式企业为何感觉变难了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5:06
文章核心观点 -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下,中国绿色工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申报流程简化但实质性门槛提高,强调数据驱动的定量评估,推动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数智化管理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1][2][3] 绿色工厂申报动态与规模 - 2024年全国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382家,累计数量达到6430家,带动地方培育省市层面绿色工厂超过1.6万家 [1][4] - 2025年度申报流程显著简化,取消第三方评价报告,改为企业线上自主填报,降低了经济和时间成本 [2] - 评价指标体系大幅精简,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从92项缩减至14项,更加聚焦核心内容,其中11项为定量指标 [2] 申报要求变化与门槛提升 - 申报要求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评估,关键绩效指标如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需达到行业前5%水平或行业平均值才能得分 [2] - “能源低碳化”指标分值权重高达30%,明确要求企业具备能源与碳排放管理能力,进行多项盘查与核算 [3] - 实施动态管理机制,现有绿色工厂得分连续三年处于后5%或被查出数据造假将被移出名单,并禁止三年内再次申报 [3] 企业申报驱动力与激励政策 - 多地政府对获得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提供2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资金奖励,例如四川省提供50万元奖补 [4] - 融资支持政策包括专项授信、贷款贴息和利率下浮,可使企业融资成本较传统渠道降低1至2个百分点 [4] - 合规要求、国内碳市场扩容及国际碳关税政策驱动企业申报,绿色工厂认证有助于产品出口和规避政策风险 [4] 绿色转型效益与企业实践 - 绿色转型通过节能技术、光伏发电、资源化利用废弃物等措施,能显著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5] - 例如英发睿能通过节能技改项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602吨,并将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提升至60% [1] - 获评绿色工厂可帮助企业进入政府采购目录,提升ESG评级,并满足关键大客户对产品碳足迹的要求 [5] 技术创新与数智化应用 - 制造业企业积极应用富氧燃烧、数字仿真等技术提升能效,部分水泥企业熟料单位产品能耗已达标杆水平 [5] - 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生产,如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通过系统互联和设备升级,年节省用电514.6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31.9吨 [6] - 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用于能耗的精准监控、优化调度和预测性维护 [6] 数据管理与改造成本优化 - 绿色工厂评选高度重视数据真实性,要求企业建设系统化数据集,为数智化发展提供支撑 [7] - 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可自动采集核算能耗数据,直接生成评价所需报告,提升效率和准确性 [7] - 企业可研究地方奖补政策覆盖初始投资,分阶段实施高回报率项目,并提前完成四大管理体系认证以降低改造成本 [8]
王锐在调研部分商贸企业时强调:持续在惠企助企上下功夫出实招,促进商贸服务业平稳快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26 20:51
攀西汽车城 - 公司是攀西地区最大的汽车市场 占地160亩 是集汽车+商业+生活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3] - 企业被强调需开放思维 对标行业龙头 学习先进营销理念 线上线下结合 分析消费需求 制定差异化个性化销售服务和促销活动以提升客户体验和销售量 [3] - 管理单位需靠前服务 梳理园区发展思路 完善基础配套 营造良好秩序 适度扩大入驻优惠以吸引更多优质品牌 [3] 凉山佳能达医药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是好医生集团下属企业 以药品器械批发为主的医药贸易企业 [4] - 企业被勉励需创新发展模式 开展多元经营渠道 拓展市场覆盖面 增强数智化管理水平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 - 公司需高标准做好应急医疗物资储备 做到有备无患 [4] 达达商贸城 - 项目是集商务交易总部基地物流为一体的商贸物流平台 位于宁远大道南侧 于2023年11月动工 预计2027年年底竣工 [4] - 企业被勉励坚定信心 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 抢抓有利施工期 力争早日建成营业 [4] - 有关单位需增强服务意识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加快进度 [4] 西昌金雕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5年 是扎根凉山的本土商贸企业 长期深耕生活零售领域 [5] - 企业被强调需聚焦扩大消费需求 利用消费券发放以旧换新等政策 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以激发消费活力和潜力 [5] - 公司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做好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 提供安全放心购物环境 [5] 西昌国瑞新型建材开发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 核心业务为新型建筑材料经销 包括商品混凝土钢材砖木材金属制品等 [5] - 企业被强调需结合自身实际 在集团支持下抢抓机遇 拓展销售渠道 转变供需模式 把好贸易关键环节 [5] - 公司需从供应链实际出发 严格加强贸易资金监管与投资风险分析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稳定增值增效 [5]
两地多场景大宗运输的数智化破局:迁安新钢联的安全与运力协同实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8:2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聚焦“唐山首钢成品运输 + 广西石灰石贸易”的两地综合物流企业 [1] - 以唐山和广西防城港为核心运营区域,年运费规模达8000万 [1] - 是区域内大宗货物短途运输与贸易运输的重要参与者 [1] 合作核心与目标 - 公司自2024年起与G7易流开启深度合作,合作基于“安全管理 + 运力整合”的核心需求 [1] - 合作旨在解决两地多场景下的安全监控与运力缺口问题 [2] 安全管理举措 - 建立安全管理闭环体系,核心是管好「在途风险」和「识别高危司机」 [1] - 形成“在途精准识别-实时预警-行为改善”的管理闭环 [1] - 针对新能源车特性和钢铁运输环境,识别出核心风险为疲劳驾驶、分神驾驶和路口风险 [1] - 依托AI算法精准识别风险,并通过平台端进行实时预警和干预 [1] - 基于历史数据,精准筛选出20%的高危司机进行长期监测和针对性培训,因该群体会造成80%的事故 [1] 运力整合方案 - 利用平台上多年的熟车运力资源沉淀,快速补充自有车运力缺口 [2] - 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唐山与广西两地运输外协资源的精准匹配 [2] 合作成果与行业意义 - 合作形成了“新能源短途适配 + 传统车辆跨区域运营 + 安全与运力双协同”的数智化管理范式 [2] - 为同类服务大宗贸易、跨区域运输的物流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安全运营与运力整合参考 [2] - 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向“安全筑基、效率升级”的方向发展 [2]
首程控股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上升约30%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7:5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达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 [1] - 毛利为2.95亿港元,同比增长2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9亿港元,同比增长30% [1] - 每股盈利4.77港仙,中期股息3.43港仙 [1] 收入构成 - 资产营运收入达5.11亿港元,同比增长26% [1] - 资产融通收入达2.20亿港元,同比增长69% [1] 增长驱动因素 - 机场停车场等新增项目贡献业绩增长 [1] - 首都机场等存量项目运营效率提升 [1] 科技投入与创新 - 上线AI智慧客服与问答功能,显著降低人工客服工作量 [1] - 通过投资头部企业和设立机器人科技公司布局机器人产业 [1] - 推动资产数智化升级 [1] 未来战略 - 聚焦核心区域、产业和资产的投资 [1] - 深化机器人产业布局,构建完整机器人产业生态 [1] - 提升数智化管理水平并为股东创造长期回报 [1]
今创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9.29% 创历史最佳半年度业绩表现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11:4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2亿元 同比增长28.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149.2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9亿元 同比增长194.60% [1] - 业绩创上市以来半年度最佳表现 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2.36亿人 同比增长6.7% [1] - 动车组旅客发送量16.64亿人 同比增长5.5% [1] -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 [1] - 国铁集团2025年累计招标时速350公里动车组278组 在2024年高基数265.5组基础上实现增长 [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重点攻克门系统关键技术 推出升降式高铁站台门和新一代塞拉门等新品 [2] - 采购方向向高规格智能化车型倾斜 反映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转型 [2] - 公司战略与行业转型趋势契合 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并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2] 运营管理优化 - 搭建SCM客户平台 实现客户与供应商供需数据实时交互 [3] - 提升订单响应效率与准时化交付能力 [3] -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 更新设备和精细化管理推进降本增效与绿色生产 [3] 政策与市场前景 - 根据规划纲要 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公里左右 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 [3] - 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 [3] - 公司有望受益于新车采购放量 维保市场爆发和政策红利释放 [3] - 凭借技术壁垒与全品类布局优势 持续领跑全球轨交装备市场 [3]
匠心筑商 稳创未来 | 一图看懂星盛商业(6668.HK)2025年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29 11:21
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达人民币2.84亿元[4] - 毛利为人民币1.49亿元,毛利率52.3%,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4] -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0.87亿元[4] - 管理费用率9.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4] - 在手现金人民币13.68亿元[4] - 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1.4%,同店客流同比下降4.47%[5] - 出租率92.5%,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5] - 中期派息5.0港仙/股,同比增长4.2%[5] 分红与股东回报 - 上市5年累计现金分红达5.86亿港元,连续分红8次[6] - 年度派息率2020年45%、2021年40%、2022年62%、2023年70%、2024年80%[6] - 现金分红总额2020年0.61亿港元、2021年1.02亿、2022年1.07亿、2023年1.32亿、2024年1.33亿港元[6] 业务规模与布局 - 公司为大湾区领先商业运营服务供应商,覆盖深圳、广州等城市[8] - 在营购物中心18座,其中深圳4座、大湾区多座,另拥有9座城市型及7座区域型购物中心[8][9] - 已开业项目27个,已开业面积165万平方米[9] - 在营项目开业年限分布:3年以内占64.1%、3-5年占51.1%、5-10年占27.8%、10年以上占21.8%[10] 运营能力与商户生态 - 品牌资源库数量5,000个,期内新开发250+个,在合作商户2,800个[12][13] - 空置率7.5%,低于典型城市空置率13.8%[14] - 期内引入首店数量110个[13] 营销与消费力挖掘 - 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落地6场IP首展首秀,引入数十个首进深圳品牌[18] - 深圳龙岗星河COCO Park通过粉丝经济带动销售同比提升7-45%,单日客流达8.19万[19] - 深圳星河WORLD·COCO Park通过滑板日活动实现全网超6000万次曝光,销售同比提升27%[21][22] - 广州南沙星河COCO Park通过体育活动带动销售提升14%,单日客流同比增长42.5%[22] 会员生态与跨界合作 - 会员销售额同比增长14%,会员总量增长20%,银卡以上会员复购率提升24%[33] - 与京东PLUS会员达成战略合作,提供积分兑换及消费礼遇[31] - 推出"白领卡"、"家人卡"等会员服务,优化商户折扣及礼券体系[30] - 与支付宝、抖音等平台合作,升级支付即会员、直播带货等功能[33] 数智化转型与AI应用 - 通过DeepSeek AI+ERP实现业财一体与智能驱动,提升运营效率及风险识别能力[35] - 利用DeepSeek AI+星管家提升商户服务效率及经营满意度[35][37] - 积累沉淀品牌、合同、店铺、营销及结算数据[35] 企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 - 首发《可持续探索计划》,推动大湾区零废弃商圈建设,实现11吨碳减排及2亿级声量[39] - 启动《COCO质选》专项行动帮扶出口企业转内销,获11家媒体声援及120万曝光量[41] - 2025年获中指院、中购联、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等多项行业奖项及TOP10排名[43][44][45][46]
侨银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19: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 [1] 成本与效率优化 - 自主研发业财法税一体化共享运营平台实现全链路降本增效 [1] - 依托4万多台专用设备与100余城500多个项目形成规模效应与技术赋能优势 [1] 业务拓展与订单储备 - 国内市场巩固城市服务基本盘,中标莆田2.91亿元及北海1.95亿元环卫一体化项目 [1] - 新开拓物业管理第二增长曲线,新中标8个物业项目且在手订单金额充足 [1] 国际化战略布局 - 与阿联酋THi集团签署2亿美元意向订单,瞄准中东千亿元级城市服务市场 [1] - 输出数智化城服能力至海外,契合中东地区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1]
肇庆“虾王”链动60亿元
南方农村报· 2025-08-24 19:31
行业规模与产能 - 肇庆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3万亩 总产量4.8万吨 占全国产量20% [5][9] - 产业综合年产值60亿元 全产业链从业人员6.1万人 涉及村集体230个 实现村集体增收2.2亿元 [6] - 规划至2029年养殖面积扩大至18万亩 产业综合年产值达103亿元 [7] 生产运营数据 - 冷链产业园区分拣中心最高日分拣量达10万斤 加工中心成品虾最高日产量3万斤 [3][4] - 振业水产建成水产品出口及内销标准化加工基地 累计总投资1.2亿元 拥有8条现代化水产品生产线和3条液氮设备 [72][73] - 公司日加工水产品原料规模达120吨 年收购加工规模3万吨 年生产产品1.8万吨 [73][74] 产业链建设 - 全市拥有6家水产加工企业 年加工能力8万吨 2023年水产加工产值约10亿元 创造税收1100余万元 [76][77] - 粤港澳大湾区水产综合交易中心一期投入运营 日交易量达10万斤 [78] - 海大集团建设罗氏沼虾工厂化繁育基地 年产虾苗约10亿尾以上 填补种苗繁育短板 [41][42][48]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全国率先发布罗氏沼虾7大类16项标准体系 涵盖养殖水质 种苗 饵料 病害防控等环节 [50][54][55] - 推广"数智化"管理虾塘模式 通过全产业链数智化平台实时监测水温 pH值 溶解氧等关键数据 [60][61][62] - 采用"茜草+冬棚"生态养殖模式 结合"稻虾共作"实现资源互补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19][24][25][26] 产业集群发展 - 重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产业园 打造全国预制菜产业高地 [70][71] - 吸引恒兴水产 中业水产等超300家上下游企业进驻产业链 [80] - 中国人寿财险推出淡水水产养殖天气指数及疾病疫病综合保险 配套移动检验监测车降低养殖风险 [8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