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影视融合

搜索文档
60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推荐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7 11:28
文学与影视融合现状 - 中国作协等机构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发布60部具有影视改编潜力的优秀作品,包括《人间信》《欢迎来到人间》《寻金记》等,旨在挖掘文学资源的影视潜能 [1] - 近年来《平凡的世界》《人世间》《繁花》《我的阿勒泰》等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获得观众广泛好评,文学与影视结合让好故事焕发新生命力 [1] - 2024年文学改编影视剧占高热高口碑剧集的54%,TOP10剧集中8部为文学改编,显示文学IP在影视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2] 文学改编影视的成功案例 - 《繁花》改编自茅盾文学奖作品,获得高收视率及多个电视剧奖项 [2] - 《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等高评分改编作品带动文化旅游热潮 [2] - 《庆余年第二季》《与凤行》等文学改编剧集收视表现突出 [2] - 现实主义题材改编作品如《城中之城》《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引发观众共鸣,反映社会现象 [2] 文学与影视融合的机制与平台 - 中国作协与国家广电总局合作,整理茅盾文学奖等获奖作品向影视机构推荐,已签订多部改编协议 [6] - 中国作协与上海文交所合作搭建全国文学作品版权保护与开发平台,超6000部作品登记,首批数字出版项目已运营 [6] - 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电视节聚焦文学"母本"价值,促成多部文学IP交易,如《繁花》《心居》《城中之城》等 [7] - 上海作协通过版权推荐、剧本朗读会等活动推动《千里江山图》《长街行》等文学作品向影视转化 [7] 文学改编影视的创作理念 - 文学改编需把握时代与社会脉络,促进文字与影像的深层对话,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4] - 历史题材改编需建立古今情感连接,如《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等作品让历史成为可触摸的当下 [4] - 经典人物塑造依赖创作者个体创造性,如"林黛玉""阿Q"等形象具有持久影响力 [5]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与多元传播媒介为文学影视融合带来新机遇,未来将迸发更强创造力 [3] - 上海持续深挖文学影视化潜力,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推动更多优秀作品进入影视创作视野 [7]
文学与电影共生 还要继续攀登 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推荐会在上海举办
解放日报· 2025-06-22 09:45
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市场表现 - 2023年热度与口碑俱佳的160部国产剧集中,文学改编剧占比48%,排名前10的剧集中有8部源自文学改编 [1] - 票房过亿的55部国产电影中,文学改编作品有5部 [1] - 行业推出按剧情都市乡村、历史军事传奇、科幻犯罪悬疑分类的60个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榜单 [1] 文学IP的影视转化价值 - 文学改编作品具有"核能",不仅提供故事还包含作家的思考,能够穿越时间并持续焕发当代价值 [2] - 文学与影视的转化不应简单理解为IP改编,而是两种艺术门类对时代的共同回应 [2] - 成功的影视改编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唤起受众好奇心、达到情感共鸣、引发深度思辨 [2] 上海在文学影视融合中的角色 - 上海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重镇和影视产业高地,站在文学与影视融合最前沿 [2] - 上海作协发布包含《封锁》《平衡》等作品的"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上海作家作品特别榜" [2] -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行业明确表示将继续推动文学与影视的深度融合 [3]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期待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榜单能够产生新的影视爆款和经典作品 [1] - 非传统叙事作品如《我的阿勒泰》受到年轻人欢迎,为行业提供新启发 [2] - 行业面临算法与文学关系的挑战,但选择继续探索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