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新质生产力
icon
搜索文档
南充:文旅项目启新章 幸福产业入画来
四川日报· 2025-06-17 11:44
文旅兴市战略 - 南充实施"文旅兴市"战略,将其列为高质量发展路径"五市战略"之一,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 [5][6] - 南充拥有文旅资源22.49万项,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项,国家级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0个,天府旅游名县3个,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位居全省前列 [6] - 战略方向包括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文化旅游"融"起来,南充文旅"热"起来,通过文化保护传承、文艺作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三管齐下" [6] 文旅产业升级 - 开展"文旅产业升级赋能行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实施景区"提档升级"、业态"跨界融合"、产品"迭代更新"等组合拳 [7] - 2023年以来累计实施省级重点文旅项目83个,年均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2位 [9] - 计划实施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园、三国文化旅游城、升钟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 [10] 文旅融合发展 - 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从江边荒滩发展为集农业科技、湿地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林文旅融合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 [9] - "黄金江岸"湿地公园以生态保护为基、旅游观光为翼,打造嘉陵江上规模较大的水上运动项目聚集地 [9] - 2025年春节假期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402.66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居全省第2位 [9] 文旅+业态创新 - "文旅+科技"如阆中水城码头的水上飞机项目,让传统观光走向多元体验 [11] - "文旅+农业"推动乡村从生产地向消费地升级,西充县莲池镇天兴桥村和顺庆区新复乡日接待游客量峰值达1.4万人次 [11] - 创新推出"四季清晖"二十四节气实景演艺,融入春节文化、嘉陵江文化、丝绸文化等元素 [12] IP打造与商业化 - 抢抓春节申遗成功机遇,将春节IP打造为南充文旅亮眼名片 [14] - 六合丝博园通过复古小火车、沉浸体验和原创舞台剧《东方丝源》焕发丝绸文化新活力 [15] - 仪陇县打造红色旅游走廊,南部县发展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蓬安县举办嘉陵江放牛季,形成差异化城市IP矩阵 [15][16]
苏良雄:以“一圈一线一角” 绘就辽宁文旅新蓝图
新华网· 2025-06-11 09:59
辽宁省文旅发展规划核心框架 - 辽宁提出"一圈一线一角"三大文旅板块战略,包括以沈阳为中心的"环沈圈"、以大连为轴心的"连海线"、以朝阳为重心的"朝三角",统筹全省文旅资源实现工业大省向文旅强省转型 [2] 环沈圈规划要点 - **工业遗产创新活化**:整合沈阳铁西"东方鲁尔"、鞍山钢铁工业景观、抚顺露天矿、本溪煤铁历史等资源,打造世界级工业遗产矩阵,开发沉浸式博物馆、创意设计空间及工业实景演艺项目 [3] - **满族文化场景体验**:串联沈阳故宫、清福陵、赫图阿拉故城等清前史迹,构建文化廊道,开发满族非遗手作、民俗节庆等沉浸式体验产品 [3] - **东北民俗欢乐表达**:整合二人转、大秧歌、剪纸等民俗资源,建设互动体验基地,打造"年味辽宁"冬季IP,融合冰雪资源与乡村年俗开发文创产品 [4] 连海线规划要点 - **立体化海洋景观**:整合大连金石滩海蚀地貌、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盘锦红海滩等资源,构建海陆空多维体验系统,发展海岛休闲运动及国家级观鸟研学基地 [5] - **全链化海鲜美食**:围绕辽参、鲍鱼等海产升级美食聚集区,设计捕捞体验、创意料理及预制伴手礼全链条产品,建设海洋生物科普空间 [5] - **国际化人文风情**:融合大连俄式街区、日式建筑群、丹东边境风情等元素,活化历史建筑并策划国际艺术交流活动 [5] 朝三角规划要点 - **文明起源圣地**:以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为核心,联动阜新查海遗址等构建"辽西文明探源展示带",运用数字技术活化上古文明场景并设立国际研究论坛 [6] - **文物考古体验**:开发模拟考古项目、数字化馆藏展示及文物修复互动工坊,构建沉浸式文博体验体系 [6] - **文化遗址活化**:统筹三燕龙城遗址、懿州古城等资源,实施遗址公园提升工程,策划历史主题实景演艺与特色住宿服务 [6] 协同发展机制 - **交通网络**:提速沈大高铁二线、朝凌高铁等线路,加密城际轨交并开通文化主题专线,构建"快进慢游"体系 [7] - **品牌体系**:设立省级文旅总品牌"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及三大子品牌,建设全域智慧文旅服务平台 [7] - **全季产品**:设计四季主题链,包括春季民俗、夏季滨海度假、秋季大地景观、冬季冰雪康养 [7] - **产业融合**:推动文旅与高端装备制造、数字产业等深度融合,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