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

搜索文档
砥砺家国情怀 凝聚奋进力量——走近2025年“最美家庭”
人民日报· 2025-10-02 08:0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宣传部与全国妇联发布10户2025年“最美家庭”先进事迹,这些家庭通过在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实践,展现了家国同行的担当和家风浸润的力量 [1] 边境管理与公共服务 - 徐乃超与李文娜家庭在内蒙古边境地区组建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承担超过100公里边境线和3000余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任务,累计开展联合边境踏查600余次 [2] - 黄义家庭中,丈夫扎根边疆巡逻戍边19年,进行风雪救援79次,妻子作为社区工作者创办公益班招收学生超200人次 [2] 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 - 史瑞娟家庭在黑龙江省北极村抓住生态旅游机遇,开发冰雪项目、开办民宿,在旺季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4] - 在民宿扶持政策带动下,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4] 教育与公益助学 - 刘发英家庭开展网络助学活动超过20年,组建的“英子姐姐”助学团队累计募集善款3500余万元,资助5000余名困难学子 [6] - 该家庭坚持“一对一”公开透明助学,留有200多本手写账本记录资金流转,其子与儿媳现也加入助学团队 [6] 农业科技与粮食安全 - 黄丽丽与康振生家庭扎根西北四十载进行农业科研,黄丽丽攻克苹果树腐烂病等产业顽疾,其研发的防病技术覆盖全国70%果区 [7] - 康振生破解小麦条锈病防治难题,研究成果惠及多国,将防治的中国模式推广到世界麦区 [7] 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 - 白根保家庭三代传承采茶戏,创作100多部采茶剧目和10多部现代小品,所在剧团40多年来累计演出近万场 [9] - 姚克礼家庭作为护林员巡山超过20年,其负责的大堡山林区实现45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并于2022年建成300余亩国储林示范点 [9] 物流与社区服务 - 秦庭群家庭作为快递员,17年实现零投诉,其58万件包裹和13本工作笔记记录了200多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10] - 该家庭义务帮助独居老人送药买菜,践行助人为乐、服务民生的承诺 [10]
砥砺家国情怀 凝聚奋进力量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发布了10户2025年"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这些家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以家国同行的担当、家风浸润的力量,展现了新时代家庭昂扬奋进新征程的时代风采。 厚植家国情怀 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徐乃超和妻子李文娜,扎根北 疆,组建了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承担起100多公里边境线和3000余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边 境管理和治安管控任务,累计开展联合边境踏查600余次。警务室还成立了党员E站、红十字救助站、 便民卫生室、图书室、边境司机之家、护边员之家等,受到牧民的欢迎。 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长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横山边境检查站教导员黄义,扎根边疆巡逻戍边19年,风 雪救援79次,屡次涉险守护群众安全。他的妻子王荣香成为社区工作者,创办的公益班招收学生超200 人次。 风沙雨雪,头顶国门明月;铮铮铁骨,热血捍卫边疆。他们以界碑为证,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冬季极端气温达到零下50多摄氏度。 敬老爱老,秉承孝悌忠信家训;播撒爱心,托举学子成长成才 ...
【宝鸡】新风礼堂树新风
陕西日报· 2025-08-12 07:01
新风礼堂建设与运营 - 张家山村新风礼堂自去年底以来已承接20余场红白事 每场平均节省开支1万余元[1] - 草凉驿村2022年建成400平方米新风礼堂 配备桌椅板凳 灯光音响设备和新式厨房灶具[1] - 宝鸡市利用闲置资源建成各类新风礼堂97个 包括废旧小学和村集体闲置房屋改造[2] 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 - 红白事承办无需外借设备 实现省心省力操作[1] - 慕仪镇齐西二村白事开销从过去超过5万元降至仅支付基本餐饮费用 总花费大幅减少[2] - 婚宴使用可循环碗筷替代一次性塑料餐具 采用当地时令蔬菜和自产食材减少浪费[1] 文明理念推广与活动开展 - 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在婚礼间隙宣传移风易俗和反对浪费理念[1] - 设立环保承诺环节 以环保袋和小盆栽替代传统喜糖倡导环保生活方式[1] - 组建1300余支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宣讲小分队 指导编排40余个节目开展常态化宣讲[4] 制度规范与基层治理 - 陇县组建新风礼堂联盟并制定管理制度 明确工作职责 服务评价和奖惩机制[2] - 草凉驿村制定红白喜事文明公约规定婚宴标准 麟游县洪泉村发布使用承诺书细化移风易俗标准[2] - 通过新风礼堂开展协商议事活动收集基层意见 围绕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主题建言献策[3]
【商洛】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见实效
陕西日报· 2025-06-19 06:48
乡村文明建设 - 文峪村每季度通过村民推荐、小组评议、公开公示推选孝德善行榜先进典型,并开展"孝德故事进百村"文明实践活动 [1] - 商洛市深入开展"礼、孝、俭、勤、信"新民风建设,优化社会风气,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旧俗 [1] - 文峪村将榜样事迹编成快板、小品等文艺形式传播,使孝老爱亲理念扎根,旧风气得到遏制 [2] 移风易俗实践 - 紫荆村通过墙绘宣传和实践"微课堂"常态化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村民责任意识 [2] - 白玉沟村设立文明礼堂作为红白事专用场地,通过"四定"规则(规矩、标准、范围、场次)减轻村民负担 [5] - 丹水社区推行新式婚礼(八抬花轿、免流水席、拒高价礼金),商洛市出台移风易俗六条措施规范宴请标准 [6][7] 基层治理创新 - 罗坡村实施积分制管理,村民凭文明行为积分兑换生活物品,建立村规民约考评文明档案 [8] - 商洛市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和积分制模式提升村民参与度,推动从"要我建设"到"我要建设"的转变 [8] 成效总结 - 紫荆村经过两年实践实现民风改善、乡村美化及群众负担减轻 [3] - 白玉沟村文明礼堂使用后减少攀比,提升村民幸福感 [5] - 商洛市整体形成文明新风浸润、新风盈野的局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