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显示
icon
搜索文档
精测电子(300567)2025半年报点评:显示业务订单修复 半导体业务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9-15 08: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1亿元 同比增长23.2% [1] - 归母净利润0.28亿元 同比下降44.48% [1] - 毛利率44.05% 同比上升0.96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6.92亿元 同比下降1.61%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1亿元 同比下降115.1% [1] 半导体业务表现 - 半导体板块销售收入5.63亿元 同比增长146.44% [2] - 半导体毛利率48.69% 同比提升8.09个百分点 [2] - 半导体净利润1.58亿元 同比增长2316.39% [2] - 半导体在手订单18.23亿元 占公司整体订单50.51% [2] - 前道量检测订单占半导体订单九成以上 [2] - 膜厚系列产品、OCD设备和电子束设备获得国内先进制程重复性订单 [2] - 硅片应力测量设备取得国内多家头部客户重复批量订单 [2] - 明场光学缺陷检测设备28nm设备完成验收 14nm设备正式交付客户 [2] 后道检测与先进封装布局 - 子公司武汉精鸿ATE领域老化产品线实现批量重复订单 [3] - CP/FT产品线取得订单并完成交付 [3] - W1200系列与WST1200系列晶圆外观检测设备交付封测头部客户 [3] - 探针卡产品系列实现量产 [3] - 通过增资湖北星辰深化战略合作 [3] - 湖北星辰建成国内领先12英寸先进封装研发线 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3] - 正在部署建设研发线二期项目 [3] 显示业务表现 - 显示领域销售收入6.71亿元 同比下降13.54% [4] - 显示业务归母净利润2775.07万元 同比下降66.08% [4] - 显示毛利率43.09% 同比提升1.62个百分点 [4] - 显示领域在手订单14.40亿元 较2025年4月24日增长88.48% [4] - 平板显示行业逐渐走出周期性底部 [4] - LCD大尺寸和超大尺寸存在扩线投资需求 [4] - OLED技术成熟 应用场景和销售占比逐步增加 [4] - 公司聚焦AR/VR赛道全产业链深度布局 [4] 新能源业务表现 - 新能源领域销售收入1.20亿元 同比增长27.32% [4] - 新能源毛利率28.74% 同比下降3.16个百分点 [4] - 新能源在手订单3.46亿元 [4] - 公司优化业务结构削减低效赛道 [4] - 适度下调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 资源向优势业务倾斜 [4]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33.16/41.12/50.24亿元 [5]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83/3.29/5.60亿元 [5] - 摊薄EPS为0.65/1.17/2.00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倍数分别为112/62/36倍 [6] - 公司作为显示和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领军企业具备长期成长性 [6]
第十三届科博会将于9月26日在绵阳启幕 30余场活动开启科技新体验
四川日报· 2025-09-06 09:22
核心观点 - 第十三届科博会以协同创新 融合发展 开放合作为主题 聚焦会展览赛产五大板块开展30余场活动 突出国防科技工业特色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2] 活动架构 - 采用政府指导 社会参与 市场运营办会机制 遵循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与权威性参与性群众性标准[1] - 会板块指开幕式 展板块指主题展览 论板块指高端论坛 赛板块指权威赛事 产板块指产业对接活动[1] 国防科技特色 - 搭建国防科技工业供需对接平台 安排主题路演和对接活动推动市场化交易[2] - 引入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等品牌赛事提升科技城与科博会影响力[2] 参与规模 - 举办40余场项目路演和展商对接活动 组织3000余名采购商及专业观众参与[2] - 吸引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共商合作[2] 创新亮点 - 引入知名科幻科普IP南天门计划 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和互动体验提升科普教育趣味性[2] 历史成果 - 过往十二届科博会累计推动超2000项科技成果转化 吸引超5000家企业参展[2] - 历史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2]
联合光电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30 07: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5.55%,其中第二季度营收5.26亿元,同比增长13.01%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22.76万元,同比下降171.59%,第二季度净利润375.92万元,同比下降87.35% [1] - 毛利率26.6%,同比增长18.53%,净利率-2.49%,同比下降179.15% [1] - 三费总额1.14亿元,占营收比12.73%,同比增长54.02% [1] - 每股收益-0.08元,同比下降172.73%,每股净资产5.92元,同比下降0.5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6元,同比增长233.78% [1] - 2024年ROIC为1.5%,净利率1.75%,历史ROIC中位数6.56% [2] 现金流与债务状况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43.1%,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比例为16.04% [2]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1.19%,应收账款/利润达1191.24% [2]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安防领域重点拓展海外高端市场及国内消费级泛安防市场,已在国内资本市场并购整合取得进展 [2][3] - 新型显示领域布局AR/VR光机、光波导片贴合等整机组装关键环节 [3][4] - 智能驾驶领域围绕光感知与雷达感知双技术路径发力海外中高端市场,车载镜头业务开展良好 [3] - 红外镜头领域通过收购西安微普建设研发中心,作为光学产品线战略延伸 [3] 合作与市场拓展 - AR/VR领域与乐相(大朋)、小派、亮亮视野、纳德等国内企业达成合作 [5] - 选择逸文科技作为AR眼镜合作伙伴基于战略协同与技术互补,投资基金持有逸文科技股权 [3] - 2025年上半年AR类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下半年预计持续提升 [6] 业绩影响因素 - 近两年自主研发及业务项目投入资源费用较多,对净利润造成影响 [7] - 公司将对研发项目进行战略性调整,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并优化经营效率 [7]
联合光电上半年营收8.9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巨潮资讯· 2025-08-29 10:2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8.95亿元 同比增长5.55% [2][3] - 归属股东净亏损2022.76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且下降171.59% [2][3] - 扣非净亏损2740.78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且下降225.46%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124.38万元 同比大幅改善232.4% [3] - 总资产29.29亿元 同比下降2.86% [2][3] - 归属股东净资产15.93亿元 同比下降0.85% [2][3] 业务板块表现 - 安全监控业务收入基本持平 同比下降2.08% [4] - 新型显示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 产品包括投影、VR设备、AR眼镜等 [4] - 智能驾驶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 主要产品含ADAS车载镜头、车载雷达等 [4] - 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60%以上 [4] 客户与项目进展 - 获得比亚迪、一汽红旗、零跑、吉利等超40款车型定点 [4] - 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2.11亿元 尚未使用1.81亿元 [4] 市场环境 - 国际关税政策变动及国内下游需求减弱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4]
精测电子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3.81亿元,同比增长23.2%,但归母净利润2766.64万元,同比下降44.4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92亿元,同比下降1.61%,归母净利润-993.03万元,同比下降115.1% [1] - 毛利率44.05%,同比增长8.1%,净利率7.44%,同比增长88.95%,三费占营收比20.36%,同比下降6.78% [1] - 每股收益0.1元,同比下降44.4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64元,同比下降128.77% [1] - 扣非净利润-2544.12万元,同比下降742.46%,货币资金11.08亿元,同比下降19.68% [1] 现金流与债务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2.54%,主要因采购商品支付的现金流出增加 [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61.6%,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2.88%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36.01%,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68.5%,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148.25% [4] 业务板块表现 - 显示领域销售收入6.71亿元,同比下降13.54%,归母净利润2775.07万元,同比下降66.08%,主要因市场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 [8] - 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4.37%,显示领域研发投入1.30亿元,同比下降3.80%,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2315.52万元,同比下降26.81% [10] - 新能源领域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7.32%,但受验收周期延长和市场竞争影响,盈利承压 [17] 订单与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总额约36.09亿元,其中半导体领域18.23亿元,显示领域14.40亿元,新能源领域3.46亿元 [9] - 半导体检测设备覆盖前道制程、先进封装和后道检测,产品包括存储芯片测试设备、晶圆外观检测设备和探针卡系列,已实现量产和重复订单 [11][12] - 显示领域聚焦AR/VR赛道,与全球龙头达成战略协同,覆盖核心器件-模组-整机全制程检测解决方案,技术领先 [16] 研发与投资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20亿元,同比增长6.31%,占营业收入23.17% [10] - 联营企业湖北星辰和子牛亦东处于快速投入期,投资收益减少4025万元,影响净利润 [8] - 公司通过增资湖北星辰深化先进封装布局,已建成12英寸集成电路先进封装研发线,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13] 机构持仓与预期 - 银华基金方建等明星基金经理持有公司股票,银华集成电路混合A持有595.63万股,增仓操作 [5][6]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2.1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77元 [4]
晶科电子股份(02551.HK)预计上半年营收增长0%–10%,车规级器件产品订单实现大幅增长
格隆汇· 2025-08-21 17: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预计10.8亿-11.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10% [1] - 同期净利润预计1000万-2000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下降60%-80% [1] - 净利润下降主因包括广州领为视觉大湾区总部及研发基地建设导致费用上升 以及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销售单价阶段性下降 [1] 业务构成与发展战略 - 主营业务由汽车智能视觉、新型显示、高端照明三大板块构成 具备市场抗风险能力 [2] - 新型显示与高端照明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良好稳健发展态势 [2] - 汽车智能视觉业务中车规级器件产品订单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显示产品竞争力与增长潜力 [2] - 公司正通过战略投入提升技术实力与订单获取能力 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1][2] 行业环境与公司展望 - 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 对产品销售单价造成阶段性压力 [1] - 董事会预计各业务板块战略投入将逐步形成效益 产品技术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 - 公司对中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相信业务增长潜力将逐步增强且经营效益随之优化 [2]
帝尔激光(300776.SZ):2025年TGV有新增订单,市场以中试线为主
格隆汇· 2025-08-13 16:17
公司业务进展 - 2025年TGV技术获得新增订单 [1] - 当前市场以中试线为主 [1] - 该技术可应用于先进封装和新型显示等行业 [1]
“深耕安徽”专题系列报告之智能家电篇:百尺竿头聚焦高质量,生态聚合谱写新篇章
国元证券· 2025-08-06 17:39
行业投资评级 - 安徽省智能家电产业被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目标到2027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5000亿元,其中小家电占比20%以上,智能家居占比20%以上[3][7][21] 核心观点 产业规模与历史发展 - 安徽省家电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约3000亿,2027年目标5000亿,2024年"四大件"产量10206万台(冰箱全国第一,洗衣机/空调全国第二,彩电全国第四)[2][21][24] - 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改制创牌(1980s)、资本扩张(1990s)、产业转移(2000s)、生态聚合(2010s至今),形成"13+1000"龙头+配套体系[14][19][21] 区位与政策优势 - 背靠长三角市场腹地,拥有铜陵/马鞍山原材料集群(铜材占全国7%),集装箱运输网络+中欧班列保障物流[3][13][41] - 2023年成立30亿智能家电主题母基金,2024年招引项目442个拟投资1266亿,已撬动社会资本29.72亿[3][30] 产业集群布局 - "一体两翼"格局:合肥(最大基地)、芜湖(空调)、滁州(博西/康佳),马鞍山/六安等多点开花[6][24][33] - 海尔/美的/格力等13家龙头带动,合肥本地配套率70%,核心配套率75%[24][32] 技术创新与升级 - 新型显示(京东方)、集成电路(蚌埠传感谷)、人工智能(科大讯飞)支撑智能家电升级,2024年智能家居终端市场规模324亿美元[7][39][42] - 大模型+具身智能推动决策智能化,场景化需求催生套系化解决方案(如美菱"仰望"系列)[31][35][39] 新兴品类拓展 - 小家电零售量增速(4%)超大家电(1%),洗碗机/扫地机等渗透率低于欧美,合肥长虹/美的厨热产业园加码厨电品类[35][43][46] 目录结构总结 1. 全国家电强省 - 40年发展形成3000亿集群,2024年出口341亿(+14.6%),拥有4家灯塔工厂[21][24][26] - 消费升级驱动智能化(智能家居CAGR 12.57%)与场景化(套系化解决方案)[31][35] 2. 区位与产业引进 - 长三角一体化+皖江示范区政策,美的/格力等龙头项目带动(如芜湖美的2023年营收破千亿)[3][20][69] - 铜陵有色/马钢股份提供原材料,制造业工资低于广东/浙江[13][41][56] 3. 智能化支撑产业 - 新型显示(合肥6代线)、家电芯片(蚌埠)、AI语音(科大讯飞)构建技术生态[7][39][40] 4. 小家电与新场景 - 小熊电器等线上增长快,滁州东菱电器年产能1600万台(98%出口)[46][65] 5. 产业新趋势 - 研产销全链条升级:智能设计(美菱AI大模型)、供应链整合(合肥配套率70%)、跨境电商(中欧班列)[8][24][42] 6. 国际竞争力目标 - 2027年形成自主可控产业链,外销占比提升至20%[3][26]
侨源股份拟3亿投建生产基地扩产 产销两旺半年净利最高预增61.26%
长江商报· 2025-08-06 07:49
核心业务拓展 - 公司拟投资3.02亿元建设电子级医用级特种气体生产基地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1.52亿元新建2万吨/年电子级二氧化碳、2万吨/年医用级二氧化碳、4万吨工业级二氧化碳和1000Nm³/h氢气回收提纯装置;二期投资1.5亿元规划电子级超纯氨生产线及高端电子化学品设施 [2] - 通过该项目切入半导体制造、新型显示等战略新兴领域,实现从医用气体向高附加值电子特种气体延伸 [3] - 一期项目将新增2万吨/年医用级二氧化碳产能,强化无菌气体供给能力,满足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需求 [2] 产能与区域布局 - 公司在西南地区拥有全液态空分气体生产线,都江堰、汶川、眉山、金堂四大生产基地合计产能约120余万吨,位居西南第一 [6] - 德阳基地在建,福建地区拥有25000Nm³/h和40000Nm³/h空分气体生产线,主要服务闽光钢铁等客户 [6] - 现有医用气体产能已覆盖西南地区多家医疗机构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亿—1.2亿元,同比增长34.38%—61.26%;扣非净利润9130万—1.11亿元,同比增长32.55%—61.58% [1][7]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14亿元,同比增长42.46%;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超八倍 [7] - 业绩增长主因气体业务规模扩大、产能释放及毛利率提升,非经常性损益影响约870万元 [8] 战略收购动态 - 公司曾计划以不超过2亿元估值收购宏晨化工(年产12万吨液态二氧化碳+3万吨食品级干冰),但最终因未达成共识终止交易 [3][4] - 终止收购后,公司表示将继续深耕主业并寻求其他发展机会 [4] 行业地位与客户 - 公司为西南地区最大全液态空分气体供应商,客户包括三钢闽光、通威股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华西医院等 [6][7] - 产品覆盖高纯氧气、氮气、氩气等,服务冶金、化工、军工、医疗、新能源等多领域 [6]
侨源股份拟3亿元投建特种气体生产基地 切入半导体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22:17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拟投资3.02亿元建设电子级医用级特种气体生产基地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1] - 一期项目投资1.52亿元 新建2万吨/年电子级二氧化碳 2万吨/年医用级二氧化碳 4万吨工业级二氧化碳和1000Nm/h氢气回收提纯装置[1] - 二期项目投资1.5亿元 新建电子级医用级二氧化碳生产线 电子级超纯氨生产线及高端电子化学品储存设施[1] 业务布局 - 公司拥有西南地区最大全液态空分气体生产线 涵盖都江堰 汶川 眉山 金堂 德阳五大生产基地[2] - 福建地区配备两套空分气体生产线 总生产能力达65000Nm/h 主要服务闽光钢铁 宝钢德盛等客户[2] - 产品覆盖高纯氧气 高纯氮气 高纯氩气等多种气体 服务冶金 化工 军工 医疗 食品及新能源行业[2] 战略意义 - 项目将突破电子特气技术工艺 切入半导体制造 新型显示等战略新兴领域[3] - 新增2万吨/年医用级二氧化碳产能 强化生物制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供给能力[3] - 实现从医用气体向高附加值电子特种气体领域延伸 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亿元至1.2亿元 同比增长34.38%至61.26%[4] - 业绩增长源于气体业务规模扩大 产能释放和产销量增加[4] 行业背景 - 工业气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 液晶面板 光伏 医疗健康等新兴行业[3] - 行业获得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 工信部等多部门政策支持 被明确纳入新兴产业部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