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切换

搜索文档
当一个普通人中了1000万
虎嗅· 2025-09-12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不同国家股市表现差异显著 希腊股指涨幅38.3%领跑 越南股指涨28.1% 沪深300涨13.7% 标普500涨10% 而北上广房产下跌10% [1] - 四国股市对应四种增长逻辑:希腊属债务危机后改革红利 越南属制造业转移驱动 中国属新旧动能转换 美国属科技创新垄断 [2][3] - 全球资本市场相互关联 投资需理解经济阶段与驱动模式 而非简单选择资产 [21][22] 各国股市表现与驱动因素 希腊股市 - ATHEX综合指数涨幅38.3% 银行指数涨幅超50% 银行股占股指权重20%-30% [1][5] - 经济增长动力来自债务占比下降(从GDP的180%降至150%)旅游业复苏(占GDP超20%)及银行盈利能力提升(ROTE达11.7%-17.5%) [4][5] - 外资持股比例达68.5% 泛欧交易所斥资4.1亿欧元收购雅典交易所运营商 [6][7] 越南股市 - VN-Index涨幅28.1% 受制造业转移和外资流入驱动 富时罗素可能将其升级为次级新兴市场 [1][8] - 经济特征类似20年前中国:人均GDP4900美元 城镇化率45% 目标GDP增速8% [8] - 实际上涨动力来自银行与地产板块 股市曾现暴涨400%后暴跌60%的剧烈波动 [9][20] 中国股市 - 沪深300涨幅13.7% 科创50涨幅超20% 科技龙头股短期涨幅超5倍 [1][10] - 驱动因素为流动性宽松及新旧动能转换 从传统投资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 [10] - 巴菲特指标约84% 处于合理偏低区间 资金来自国家队托底及居民存款 [10][14] 美国股市 - 标普500涨幅10% 受流动性收紧及科技股估值压力影响 [1][11] - 科技巨头面临增长放缓压力 如英伟达因数据中心收入不及预期及竞争加剧导致股价跳水 [11] - 巴菲特指标达182% 显著高于历史警戒线 市场集中度风险较高 [12][14] 全球产业链关联案例 - 耐克51%产能位于越南 14%位于中国 越南工厂依赖中国代工厂华利、裕元 [16]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越南指数两日暴跌100点 耐克单日市值蒸发138亿美元 [16] -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远海运控股67%)成为耐克产品中转枢纽 体现全球资本循环 [17] 投资参与方式 - 美国市场可通过ETF投资 越南市场可通过天弘QDII基金参与 希腊市场需借道欧洲主题QDII [21] - 投资难度排序:美国<越南<希腊 需通过QDII或港股通等渠道参与 [21]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9-03)
金十数据· 2025-09-03 18:38
黄金价格展望 - 现货黄金价格若持续突破3500美元 未来几个月可能触及每盎司3600-3900美元区间[1] - 美国激进关税立场增加地缘政治风险 助长避险投资需求[1] - 降息预期 政治动荡和ETF需求旺盛推动黄金从战术对冲转变为战略必备资产[1] - 3800美元/盎司目标可能是金价突破当前高点的第一个明确心理关口[1] 美元汇率走势 - 美元短期内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 未来数月存在反弹空间[2] - 美国降息预期已被市场充分定价 当前市场本身押注美元走弱[2] - 非美国资产管理机构的避险操作调整基本完成 美元主要下行压力减弱[2] 法国经济与欧元前景 - 尽管政治动荡 法国交易活动预计仍将加速 并购市场活动将增加[2] - 欧元近期表现显示市场不认为法国政治局势会动摇欧元上行趋势[2] - 欧洲央行在9月会议上应会维持利率不变 降息周期接近尾声[2] - 欧元兑美元走势持稳 但近期上涨动能有所减弱[2] - 欧元最大风险可能是市场过度多头持仓[4][5] 原油市场动态 - 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68美元/桶 当日涨幅接近1%[3] - 欧佩克+可能维持10月产量不变 不太可能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3] - 更大风险在于欧佩克+决定重新实施减产[3] - 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重心趋于回落 运行区间参考62-69美元/桶[8] 中国资本市场动态 - 中金公司在杭州成立10亿人民币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专注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5] - A股盈利确认拐点 步入温和复苏通道 结构分化凸显新旧动能加速切换[6] - 市场风格偏向成长 科技制造在AI周期与国产替代驱动下业绩高增[6] - 白酒行业上半年营收同比降0.8% 归母净利润降1.2% 二季度降幅扩大至4.9%和7.5%[6] - 白酒板块估值处于3年及以上底部区间 存在补涨需求[6] - 2025年白酒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底 进入中周期布局窗口期[8] - 上市银行1H25营收增速由负转正 核心营收能力趋势向好[7][8] AI产业与科技板块 - AI产业投入与产出处于脆弱平衡 科技巨头股东回报能力面临持续下降风险[7] - AI产业平衡关键在于软件SaaS商业化突破[7] - 美股AI算力投资料保持高波动性[7] 行业配置建议 - 看好轻烃 涤纶长丝 改性塑料等板块投资机会[8] - 建议关注集团资产证券化比例较低的电力央企[8] - 关注当地公用事业资产具有化债潜力的地方国企[8] - 资本运作对提升分红比例有正面作用[8]
中信建投证券:短期指数大概率横盘震荡,消费、周期等方向更具性价比
新华财经· 2025-09-01 13:58
市场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月线级别走出四连阳加速 最高触及3888点 短期或于3800点附近窄幅震荡 3766点支撑位较为牢固 长期上涨趋势未改变 [1] - 美元走弱及美债美元脱钩背景下 新兴市场吸引力增强 两融/居民存款搬家/北上资金持续流入为后续上涨提供有利条件 [1] - 市场交易情绪进入过热阶段 抱团倾向明显 需警惕交易结构恶化 TMT板块拥挤度接近预警线 消费/周期等低热度板块或具更高性价比 [1] 企业盈利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同比转正 盈利周期拐点清晰 企业步入温和复苏通道 现金流与费用率改善 企业韧性加强 [2] - ROE底部企稳但结构分化 需求不足制约资产效率 宏观需求疲软压制资产周转率 ROE改善动力由扩张驱动转向成本与效率驱动 [2] - 科技制造板块盈利亮眼 周期板块内部分化 消费板块等待营收利好向盈利传导 新旧动能加速切换 扩产意愿聚焦科技领域 [2] 行业配置方向 - 电子/计算机及部分中游制造与消费行业率先开启扩张周期 传统投资与消费需求仍疲软 [2] - 市场资金从避险转向攻守兼备 青睐稳健型与成长性资产 [2] - 高切低思路下重点关注大消费/新能源/非银/创新药/TMT/有色/卫星互联网等领域 [2]
股债汇都涨,难得一见,平安公司债ETF(511030)回撤稳定,卡马比同比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23
市场驱动因素 - 美联储降息预期成为市场主导因素 推动债市至1.8%关键点位[1] - 市场预期MLF利率调降 配置盘接受度有所提升[1] - 弱美元环境利好商品市场 国内定价商品表现稳健[1] 资产表现分析 - 恒生科技板块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及补涨需求 单日表现弹性最强[1] - A股有色金属板块走强与美元走弱密切相关[1] - AI与半导体板块主要受惯性驱动 长期利好因素已被充分定价[1] - 地产板块受上海政策调整及补涨因素推动[1] 市场动态特征 - 单日成交额预计突破3万亿元[1] - 市场情绪呈现高频波动 轮动加速现象显著[1] - 宏观叙事与经济动能转换持续演绎 通缩预期有所缓解[1] - 十月底前市场仍面临逆风环境 操作难度较大[1] 底层逻辑支撑 - 中美关系叙事与认知框架保持稳定[1] - 低利率环境延续支撑市场生态[1] - 市场生态优化进程持续[1] - 经济基本面与银行负债端构成上行阻力[1]
财信证券袁闯:积极因素逐步累积 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将进一步巩固
中证网· 2025-08-18 20:0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实际GDP增速达到5.3% [1] - 7月M1增速较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至5.6% [1] - 7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8% 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1] 政策与投资动向 - 社融中政府债券净融资持续高增 重点向消费、基建投资及民生支出领域倾斜 [1] - 航空航天和TMT等新兴领域投资保持高强度 [1] - "两新"政策和"反内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1] 市场与主体表现 - A股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一定程度上对冲房价下行压力 [1] - 居民负债表有望逐步修复 [1] - 社会主体信心明显提升且资金活化程度提高 [1]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80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7 08:42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634点,单日涨0.45%,近5日涨4.66%,近1月涨0.51% [1] - 深证综指收盘2226点,单日涨0.74%,近5日涨7.23%,近1月涨0.9% [1] - 小盘指数表现最佳,近1月涨9.2%,近6月涨13.49% [1] - 航海装备Ⅱ行业涨幅居前,单日涨8.37%,近6月涨24.91% [1] - 地面兵装Ⅱ行业近6月涨幅达92.77% [1] - 旅游及景区行业单日跌幅最大,为-1.71% [1] 债券市场展望 - 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制约因素 [10] - 新旧动能切换是主旋律,但新动能对经济的拉动尚未能替代旧动能 [10] - 部分行业已有利润好转迹象,表明经济主体表现分化 [10] - 8-10月10年国债运行区间可能在1.65%-1.80%,但利率向下突破条件苛刻 [10] - 8-10月可能是债市颠簸期,三四季度交际是风险窗口 [10] - 债券性价比排序:转债>存单>长端利率债>信用债 [10] 可转债市场 - 7月转债价格中位数最高触及129元,等权指数明显跑赢加权指数 [14] - 7月底转债价格收于127元附近,逼近2022年年初水平 [14] - 8月关注高股息轮动与小微盘机会,转债市场将继续跟随正股保持强势 [14] 公司研究 中宠股份 - 2025H1营收24.3亿,同比+24.3%,归母净利润2.03亿,同比+42.6% [15] - 境内业务营收8.6亿元,同比+39%,毛利率37.7% [15] - 境外业务营收15.7亿元,同比+17.6%,毛利率28.0% [1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54.4/66.1/80.95亿元,同比+22%/+22%/+23% [19] 上美股份 - 预计25H1收入40.9-41.1亿元,同比+16.8%-17.3%,利润5.4-5.6亿元,同比+30.9%-35.8% [19] - 韩束品牌7月抖音GMV同比+58%,自营销售额占比提升至62.6% [19]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10.61/13.64/16.54亿元,同比+36%/+29%/+21% [19] 若羽臣 - 筹划发行H股并申请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旨在通过资本国际化助力业务全球化布局 [18] - 绽家与斐萃品牌7月抖音GMV达0.9亿,保持高速增长 [20]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1.8/2.3/2.8亿元 [20]
“三驾马车”动能新韧性足 上海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解放日报· 2025-07-26 10:28
上海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 1%达26222 15亿元增速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年5%的发展目标[1]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6%达3637 29亿元占GDP近七分之一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拉动GDP增长1 7个百分点[1][2] -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4%占GDP比重达79 1%创历史新高其中金融业增长8 8%达4500 81亿元[2] 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 - 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 4%较全国高出6 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增速提高5 9个百分点[3] - 集成电路设计和平台经济是主要增长动力拼多多小红书美团京东等头部企业形成完善产业链生态[3] - 上海拥有23家中国集成电路创新百强企业大部分为设计企业AI技术推动算力需求增长[3] 工业与新质生产力 -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 6%增速为近两年最高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9 1%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6 7%[4][5]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3 9%新能源产业增长12 5%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 7%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1 3倍[5] - 工业投资增长19 8%计划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50%[5][6] 外贸与新兴产品出口 - 外贸进出口总额2 15万亿元同比增长2 4%二季度进出口1 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7 2%[7]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4 4亿元占出口总值25%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出口占比超10%[8] - 手术机器人出口额增长3 9倍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5 5%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增长7%[8]
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脱节”,或源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6-27 11:34
工业增加值与发电量增速背离现象 - 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但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累计同比仅增长0.3%,两者走势明显分化[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其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数据存在统计口径差异[1][3] - 背离现象主要源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切换,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大小企业景气度分化等因素[1] 统计口径差异分析 - 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导致规模以下企业发电量增速显著高于规模以上企业,这部分未纳入月度统计[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竞争优势突出,制造业大型企业PMI景气度持续高于中小型企业[3] - 全社会总发电量实际增速可能高于公布的规模以上发电量增速[3] 行业用电结构差异 - 部分行业"每亿元营收的用电量"指标显示能耗排序与工业增加值景气度不一致[5] - 高能耗企业表现较弱,低能耗企业生产增速显著回升[5] - 传统房地产、化工领域工业生产放缓,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新兴行业发展较快但用电量权重占比低[5] 产能过剩与企业分化 - 需求偏弱背景下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优胜劣汰和大小企业景气分化[5][6] - 落后产能淘汰使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先进企业通过技术和管理提升生产效率[6] - 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和通用设备等行业用电量与增加值增速背离显著[6] 行业具体表现 - 一季度多数制造业行业出现用电量增速下降但增加值增速上涨现象[6] - 电气机械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历史分位数多低于50%[6] - 用电量增速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状态可能延续,需等待需求改善或供给去化见效[6]
2025年下半年债市展望:定价锚回归,及锋而试的顺风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9 2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债券进入“低利率+利利差+高波动”状态,下半年债市或呈现定价锚回归、6 - 8月是顺风期两个特征 [4] - 外需预期有反复,债市主要定价内需;国内经济核心矛盾是需求收缩与预期转弱,经济内生动能不足 [4][138] - 2025年与2023 - 2024年货币政策侧重点有本质区别,下半年关注流动性相关因素及宽松交易与宏观审慎管理关系 [5][6] - 定价锚回归,存单下行条件在Q3出现概率大;6 - 8月是做多窗口,关注流动性利好和波段交易机会 [7] 各目录总结 1月至今债市走势分析及其宏观逻辑 - 2025Q1资金紧、银行负债压力大,债市回调;Q2关税预期反复、降准降息,收益率下行后震荡 [44] - 期限利差鲜有扩张,曲线平坦反映流动性和基本面悲观预期;信用利差压缩,机构转向杠杆策略 [18][23] - 久期策略表现欠佳,未取得稳健回报;大类资产回报显示经济悲观预期有所修正 [24][32] 内外需之变与债市的核心矛盾 - 特里芬难题核心是美元信用全球性和贸易逆差长期并存,美国面临双赤字压力 [51][61] - “海湖庄园协议”旨在重构全球贸易、削弱美元价值、降低债务规模和借贷成本 [66] - 美国居民消费转弱、企业库存增长、通胀预期高,美债需求不强但供给压力持续 [67][74] - 汇率因素不构成国内宽松制约,短期“抢出口”支撑外需,中期或回落,债市主要定价内需 [77][86] - 国内经济核心矛盾是需求收缩与预期转弱,新旧动能切换是基本面主旋律 [88][112] - 财政积极作用上升,货币财政配合进入新阶段,地方主要精力在化债,资产荒压力缓解但未消除 [116][135] 央行流动性:宽松交易VS宏观审慎管理 - 2023年货币政策重点是托举经济疫后修复,2024年是推动调控框架转型和疏通利率下行堵点 [141][148] - 2025年注重择机、内外兼顾,稳住资产价格,Q2以来货币政策更友好 [149][152] - 下半年关注降低负债成本演绎,包括存款搬家扰动衰减、定期存款重置、保险预定利率下调 [163][174] - 下半年或有10 - 20bps降息空间,触发因素关注基本面;或再度降准50bps,关注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 [180][184] - 央行买债恢复或渐近,8 - 9月买债力度可能可观;资金利率难下破政策利率 [188][189] - 关注宽松交易与宏观审慎管理关系,Q4左右关注宏观审慎是否重回主导,利率风险制度补位或成手段 [6] 定价锚回归,及锋而试的顺风期 - 定价锚回归,OMO和存单分别成为资金和10年国债隐性下限,存单下行条件Q3出现概率大 [7] - 6 - 8月是做多窗口,债市策略关注流动性利好和波段交易机会 [7] - 10Y国债YTM未来一季度运行区间1.5% - 1.7%,未来半年1.4% - 1.8% [7] - 下半年固收大类资产排序为转债>中短端信用下沉>利率拉久期 [7]
“抢出口”带动制造业PMI回暖——2025年5月PMI点评
光大证券· 2025-06-01 08:20
制造业 - 5月制造业PMI为49.5%,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升至50.7%,新订单指数升至49.8%[2][4][5][14] - 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47.5%,进口指数升至47.1%,进出口景气度回升[21]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降至46.9%,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4.7%,产成品库存指数降至46.5%[27] 服务业 - 5月服务业PMI为50.2%,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铁路、航空运输业等商务活动指数表现活跃[31] 建筑业 - 5月建筑业PMI为51.0%,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3%,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35] 整体趋势 - 中美互减91%关税设90天豁免期,企业“抢出口”带动产需活动回暖[5][21] - 经济新动能加快释放,新旧动能加速切换,高耗能行业景气度继续回落[3][6] - 各地专项债发行加速,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4432亿元,后续政策工具落地将支撑投资端[35] 风险提示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