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下乡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下乡要适配当地
经济日报· 2025-07-26 09:11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成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由5部门联合启动 首站在江苏如皋开展 有望持续释放扩内需新动能[1] - 2020年启动以来累计发布10批次500余款车型 销量近1500万辆 显示绿色出行在乡村渗透率提升[1] - 政策形成供给与需求联动 带动充换电设施等新基建向乡村延伸 如皋190余辆展车与充电桩企业协同下乡[1] 农村市场面临的挑战 - 充电设施存在"重县城轻乡村"现象 电网容量不足和土地手续问题阻碍"车能路云"一体化落地[2] - 现有车型对坑洼路况适应性不足 皮卡/轻卡等生产型车辆供给短缺 难以满足"代步+生产"复合需求[2] - 售后网络下沉滞后 "三电"系统维修难且成本高 影响消费信心[2] 硬件建设解决方案 - 构建"15分钟充电圈" 在乡镇政府/农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区布局 并向旅游村/产业村延伸[3] - 结合农网改造 通过专项债/政策性贷款支持变压器增容 推广"个人桩+社区共享"模式提高利用率[3] 产品供给优化方向 - 开发高底盘/强化载重/7座MPV等"乡村定制款" 跳出"城市车型下乡"思维定式[3] - 规范新能源二手车市场 建立电池健康度评估标准 推动退役网约车安全检测后进入农村[3] 售后服务提升措施 - 车企与县域经销商共建联合服务站 将"三电"维保服务拓展到乡镇一级[4] - 开展"售后流动服务车"下乡 农忙时节进村提供免费检测 培养本土化维保人才[4] 消费理念引导策略 - 在乡镇集市设置泥泞路面试驾区/载重测试区 举办新能源汽车嘉年华增强体验[4] - 通过APP实时推送电池数据 开展"村干部带头试驾"活动 用身边案例增强说服力[4]
积极响应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政策+服务+渠道”创新模式显成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6 17:20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升级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目录扩展至124款,首次纳入特斯拉等国际品牌 [1] - 国家政策力度加大,推动乡村绿色出行和乡村振兴战略 [1] 奇瑞汽车的市场表现 - 奇瑞汽车凭借技术积累、产品线和服务网络优势,成为下乡活动中的强劲势力 [1] - 湖南脸谱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奇瑞经销商,采用"政策+服务+渠道"模式,成为"湖南样本" [3] 政策红利与精准营销 - 湖南脸谱整合国补、省补、厂补,推出"购车无忧"计划,降低农村购车门槛 [4] - 瑞虎8PLUS CDM续航超1300KM,支持家用220V直充,契合乡村需求 [4] - 2025年6月线上成交占比达41%,售出39辆新能源汽车,验证新媒体营销有效性 [6] 服务与渠道创新 - 湖南脸谱联合充电服务商推动"家门口充电"解决方案,布局充电桩和充电站 [7] - 依托奇瑞全国服务网络,提供整车+双电终身质保,优化车型推荐匹配农村需求 [7] - 瑞虎8 PLUS CDM高底盘、大空间设计,QQ冰淇淋灵活车身、低电耗,精准满足农户需求 [7] 社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湖南脸谱通过公益活动捐赠新能源汽车、建设充电设施,提升社会形象 [8] - 新能源汽车下乡带动乡村汽车消费,促进绿色出行理念普及和能源结构优化 [8] - 奇瑞及经销商将继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和碳中和目标 [8][9]
两个中国狠人,拯救7万亿特斯拉
创业邦· 2025-07-12 08:53
特斯拉中国市场突破 - 2018年前特斯拉在中国面临产能危机和销售困境,进口Model 3起步价高达49.9万元导致销量低迷[5][6][7] - 任宇翔2015年加入特斯拉后推动独资建厂模式,提出"技术独立性"和"产业链带动效应"理论说服中国政府[9][13][14] - 上海超级工厂获得三大优惠条款:土地价格1折(9.8亿元)、160亿元低息贷款(利率3.9%)、半年快速审批[18] 上海超级工厂建设 - 工厂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0个月,2年后贡献特斯拉全球50%产能并降低65%成本[20] - 朱晓彤负责具体建设和运营,创造3天立项选址、5个月完成审批的速度记录[35] - 2022年上海封控期间朱晓彤驻厂2个月,推动工厂单月交付10万辆,全年产量达75万辆[38] 特斯拉全球运营调整 - 2025年朱晓彤晋升为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接管全球制造业务,获34万股股票奖励[40][41] - 同期特斯拉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主要因欧洲市场销量同比下滑37%[27][46] - 马斯克亲自接管欧美销售业务,但市场对其销售能力持怀疑态度[47][49] 特斯拉技术发展方向 - 公司启动Robotaxi研究,Neuralink实现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51] - 市场期待朱晓彤解决销售端问题,复制上海工厂的成功经验[52][55] - 当前主要矛盾从生产前端转向市场销售后端,面临中国新势力(如小米)和欧洲市场下滑的双重挑战[43][53]
两个中国狠人,拯救7万亿特斯拉
36氪· 2025-07-10 22:58
特斯拉中国战略与关键人物 - 2018年特斯拉面临产能危机和低良品率,中国市场月销量仅120辆,主要因进口Model 3起步价高达49.9万元[6][7][8] - 马斯克坚持独资建厂,通过任宇翔推动政策突破,2018年4月中国取消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9][16][19] - 任宇翔促成上海超级工厂落地,获得土地1折优惠(9.8亿元/86万平方米)、160亿元3.9%低息贷款及快速审批[19] - 上海工厂10个月建成投产,2年后贡献全球50%产能,成本降低65%,推动特斯拉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20][21][22] 任宇翔的贡献 - 作为特斯拉亚太区副总裁,利用上海人身份和政府关系能力推动高层会晤,提出"技术带动产业链升级"理论[14][15][16] - 主导上海工厂方案设计,在马斯克质疑时坚定推进项目[17][18] - 代表特斯拉签署上海工厂协议,打破外资车企合资模式[19] 朱晓彤的运营能力 - 2014年加入特斯拉,2018年负责上海工厂建设运营,创造3天立项、5个月审批、10个月投产的纪录[29][30][32] - 工作风格高效,每日工作18小时,封控期间驻厂2个月实现单月交付10万辆,2022年上海工厂产量达75万辆[33][34] - 2022年底调任美国提升弗里蒙特/得州工厂产能,2023年晋升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获34万股奖励[35][36][37] 特斯拉当前挑战 - 2025年Q2交付量预计38.94万辆,同比降12%,连续两年销量下滑(2024年179万辆降1.1%)[26][27] - 欧洲市场前5个月注册量暴跌37%,马斯克接管欧美销售业务引发市场质疑[41][42][43]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小米等新势力冲击市场,朱晓彤推动Model 3/Y进入"新能源车下乡"目录[39][40] 未来发展方向 - 马斯克聚焦Robotaxi和Neuralink脑机接口等技术领域[45] - 朱晓彤全面接管全球制造业务,需解决销售端疲软问题[24][28][46] - 特斯拉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市场期待朱晓彤复制上海工厂成功经验[26][48]
6月乘用车销量大涨18% 二季度车市“价格战”现熄火迹象
经济观察报· 2025-07-10 17:48
车市整体表现 - 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208 4万辆 同比增长18 1% 创历年6月销量最高记录 较2022年6月增长7% [2] - 1-6月累计零售1090万辆 同比增长10 8% 增速较1-5月提升近2个百分点 [3] - 6月销量增长主因包括国家"两新"政策补贴力度加大 以及部分城市暂停置换补贴触发的"末班车效应" [3] 价格战与利润率 - 二季度起车市"价格战"熄火 4-6月降价车型大幅减少 5月仅12款 6月14款 此前单月曾达上百款 [3] - 6月新能源车促销幅度降至10 2% 环比降0 8个百分点 燃油车促销幅度23 3% 环比增0 8个百分点 [3] - 1-5月汽车行业收入41283亿元 同比增长7% 但利润1781亿元 同比下降11 9% 利润率4 3% 低于下游工业5 7%的平均水平 [4][5] 新能源车市场 - 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11 1万辆 同比增长29 7% 1-6月累计546 8万辆 同比增长33 3% [6] - 纯电动车份额显著提升 6月批发占比62 1% 同比增5 1个百分点 插混占比28% 同比降4个百分点 [6] - 6月新能源渗透率53 3% 同比提升4 8个百分点 其中自主品牌渗透率75 4% 合资品牌仅5 3% [7] 品牌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6月零售134万辆 同比增长30% 国内份额64 2% 同比提升5 6个百分点 1-6月份额64% 同比提升7 5个百分点 [8] - 合资品牌6月零售51万辆 同比增长5% 但德系/日系/美系份额分别同比下降2 4/2 3/0 5个百分点 [8] - 豪华车6月零售23万辆 同比下降7% 份额11% 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9] 出口市场 - 6月乘用车出口48万辆 同比增长23 8% 1-6月出口247 9万辆 同比增长6 8% [10] - 新能源出口占比显著提升 6月出口19 8万辆 同比增长116 6% 占出口总量41 1% 同比增17个百分点 [10] - 1-6月自主新能源出口81万辆 同比增长109% 占自主出口38 6% 自主燃油车出口129万辆 同比下降13% [10] 未来展望 - 7月车市或进入休整期 因燃油车去库存压力及2024年7月政策导致的高基数 [10] -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有望挖掘2 9亿农民工的消费潜力 [11] - 6月以旧换新申请量123万辆 占私人购车比例近70% 显示消费升级成为主流 [11]
如何激活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0 15:06
新能源汽车县乡市场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加速向县乡市场渗透,县乡农村"下沉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1] - 截至2024年3月,全国县域充电设施覆盖率为97.31%,乡镇覆盖率仅为76.91%,充电桩数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5% [1] - 2024年农村户籍人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占全国37.8%,充电便利性不足是阻碍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 [1] 县乡充电设施发展制约因素 - 设施布局与需求错配:充电桩多集中于城区核心区,农村居民聚居区、物流枢纽等实际需求区域覆盖率不足 [2] - 建设成本高企:县乡充电设施配电扩容成本较城市高30%-50%,初始投资回收期普遍超过8年 [3] - 运营效率低下:县域公共充电桩故障率普遍5%-15%,部分县乡站点故障率高达90%,平均维修时间达48小时 [3] 县乡充换电网络建设解决方案 规划布局 - 建议建立"县乡需求—市级匹配—省级统筹"三级协同联动机制,绘制充电需求热力图 [4] - 优先在居民聚居区、物流集散地、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布局充电设施 [4] 机制创新 - 推行"政府+企业+村集体"共建模式,推动"一镇一枢纽、一村一节点"模式 [5] - 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 [5] 资金保障 - 建议发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长期国债,建立"中央补贴+地方配套+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机制 [6] - 探索充换电设施项目收益权质押融资,引入运营保险降低社会资本风险 [6] 价格引导 - 支持电力企业加快县乡充电设施直供电改造,杜绝转供电加价行为 [7] - 实施容量电价阶段性优惠,扩大峰谷电价差值引导低谷充电 [7] 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充电+冷链"、"充电桩+光伏电站"等一体化项目促进充电网络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 [4] - 完善"优秀激励、合格整改、不合格退出"的竞争机制,建立示范县乡标杆 [6]
新能源汽车下乡有何新变化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50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概况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由五部门联合部署 首站活动于6月15日在江苏如皋举办[1] - 活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持续优化升级 政策力度加大 覆盖范围拓展 入选车型丰富 累计发布9批次414款车型 2024年车型达124款首次突破百款[1] - 下乡车型销量从2020年39.7万辆增至2024年759.8万辆 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比重从29%提升至59.1% 5年累计销售近1500万辆[1] 市场表现与区域发展 - 山东、江苏等12省份举办29场专场活动 上百场巡展[1] - 江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9.1万辆 渗透率10.6% 累计建成充电终端167.3万个 车桩比1.61:1高于全国水平[2] - 安徽省县级公共桩数量领先达56986台 河南、浙江等省份分列2-10位[5] 企业参与情况 - 上汽通用五菱将下乡作为长期战略 2024年三四五线地区销量同比增长近60% 占比超50% 预计2025年超60%[3] - 比亚迪在县级市场主推经济型车型 汉、唐等中大型车在经济强县表现良好[3] - 上汽通用五菱已形成2800多家销售网点 布局乡村充电站桩建设[8]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县域公共桩数量437706台占全国13.16% 新增155948台增长18.3% 5年实现十余倍增长[5] - 福建提出构建"县城-乡镇-村"三级充电网络 四川明确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目标[5] - 乡村充电设施呈现分散式布局 部分区域结合农业生产和光伏资源形成"光伏+储能+充电"系统[6] 现存挑战与发展建议 - 充电设施存在用地规划严格 分布散落导致维护成本高 利用率低等问题[7] - 建议将充电设施纳入城乡规划 统一用地审批 配套电网建设 提升智能化运维水平[8] - 国网福建电力引导社会资本共建乡镇充电设施 保障供电配套[8]
6月乘用车销量大涨18% 二季度车市“价格战”现熄火迹象
经济观察网· 2025-07-09 21:13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创历年6月销量最高记录,较2022年6月194万辆增长7% [2] - 1—6月累计零售1090万辆,同比增长10.8%,增速较1—5月提升近2个百分点 [2] - 6月销量增长主因包括国家"两新"政策补贴力度加大及部分城市暂停置换补贴触发的"末班车效应" [2] 价格战与行业利润 - 第二季度车市"价格战"熄火,4—6月降价车型大幅减少,6月仅14款车型降价(此前单月上百款) [3] - 6月新能源车促销幅度降至10.2%(环比降0.8百分点),燃油车促销幅度稳定在23.3%(环比增0.8百分点) [3] - 1—5月汽车行业收入41,283亿元(同比+7%),利润1,781亿元(同比-11.9%),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7%的平均水平 [3] 新能源汽车市场 - 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11.1万辆(同比+29.7%),1—6月累计546.8万辆(同比+33.3%) [3] - 6月新能源渗透率53.3%(同比+4.8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渗透率75.4%,豪华车30.3%,合资品牌仅5.3% [5] - 纯电动车份额提升:6月批发占比62.1%(同比+5.1百分点),1—6月占比61.4%(同比+3.2百分点),插混和增程式份额均下降 [4] 品牌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6月零售134万辆(同比+30%),市场份额64.2%(同比+5.6百分点),1—6月份额64%(同比+7.5百分点) [5] - 合资品牌6月零售51万辆(同比+5%),德系/日系/美系份额分别同比下降2.4、2.3、0.5百分点 [5] - 豪华车6月零售23万辆(同比-7%),份额11.0%(同比-3百分点) [6] 出口市场 - 6月乘用车出口48.0万辆(同比+23.8%),1—6月出口247.9万辆(同比+6.8%) [6] - 新能源车出口占比提升:6月出口19.8万辆(同比+116.6%),占总量41.1%(同比+17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63%,A00+A0级占49% [6] - 1—6月自主新能源出口81万辆(同比+109%),占自主出口38.6% [6] 未来趋势与政策影响 - 7月车市或进入休整期,主因燃油车去库存、高温假及2024年7月政策高基数 [6] -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有望挖掘2.9亿农民工的消费潜力 [7] - 6月以旧换新申请量123万辆(环比+13%),近70%私人购车用户受益于该政策 [7]
乘联会:中国6月乘用车零售208.4辆创当月新高,新能源零售同比增29.7%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20:57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创当月历史新高[1] - 1-6月累计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超预期增长[5] - 6月批发249.0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1%,环比增长7.5%[12] - 6月生产241.9万辆,同比增长13.3%,环比增长6.1%,较2022年6月历史高点高出20万辆[11] 新能源汽车表现 - 6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升至53.3%,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6] - 6月新能源批发渗透率49.8%,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达66.7%[20] - 6月新能源批发124.1万辆,同比增长27.0%,其中纯电动77.1万辆(占比62.1%)[15][20] - 1-6月新能源累计批发644.7万辆,增长37.4%[15] - 6月新能源出口19.8万辆,同比增长116.6%,占乘用车出口41.1%[16][23] 品牌格局变化 - 6月自主品牌零售份额64.2%,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1-6月累计份额64%[7] - 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1万辆,同比增长5%,德/日/美系份额同比分别下降2.4/2.3/0.5个百分点[7] - 豪华车零售23万辆,同比下降7%,份额11.0%[8] - 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自主头部车企新能源表现强劲,6月比亚迪新能源批发37.8万辆[25] 细分市场特征 - 纯电动A00级批发15.3万辆(占比20%),同比增长61%[21] - 6月批发超2万辆车型达23个,新能源占13个,比亚迪宋/海鸥/Model Y居前三[21][22] - 自主品牌新能源出口占比38.6%,1-6月新能源出口81万辆(增长109%)[6][24] - CKD出口模式占比提升,长城汽车CKD出口占比34.2%,比亚迪12%[24] 库存与生产 - 6月行业总体库存下降15万辆(去年同期降2万辆),"反内卷"效果显现[6][13] - 1-6月行业库存较去年同期增38万辆,改变过去几年降库存特征[13] - 6月厂商批发高于生产7万辆,国内批发低于零售8万辆[13] - 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20%,合资增长9%,豪华下降15%[11]
【新华财经调查】下沉市场之争:县域需求撑起新能源汽车“第二曲线”
新华财经· 2025-07-08 20:50
政策推动与市场响应 - 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重点选取推广比例不高但潜力大的县域城市[2] - 江苏、海南、陕西、安徽、山东等省份积极响应,辐射超200个县域市场,多地要求至少举办1场线下活动[2] - 合肥市推出7000万元新购车消费补贴,单车最高补4000元[2] - 海南昌江对初次上牌新车给予每辆2000元奖励,并可叠加其他补贴[2] 车企策略与产品布局 - 124款车型入围下乡活动,覆盖比亚迪、江淮、长城、长安、吉利等品牌[4] - 五菱推出9款车型矩阵,综合优惠至高10888元,覆盖全国3000家销售服务网络[5] - 比亚迪11款入选车型价格集中在10万元以下,续航匹配农村需求[5] - 长安汽车厂家直补最高达2.2万元,金融方案首付低至15%[5] 渠道与生态建设 - 上汽通用五菱启动"赋能新农村畅享新出行"活动,人员全面下沉至终端渠道[5] - 理想推行"一县一策"的"百城繁星计划",蔚来推进"换电县县通"补能网络[5] - 山东滕州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600把充电枪的光储充一体化智慧充电站集群[3] 市场潜力与需求特征 - 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27.2%,但增速持续快于城市市场[7] - 2020-2024年下乡活动车型销量从39.7万辆增至近760万辆[7] - 预计2027年县乡市场销量占比将提升至45%以上,释放百万级增量空间[7] - 下乡车型续驶里程普遍提升至300-500公里,15万元以下产品性能提升[7] 行业挑战与应对 - 县域市场分层需求显著,车企需完善"产品+基建+服务"生态闭环[8] - 车企需开发适应农村路况和使用习惯的车型,如载货性能、通过性等[8] - 需加快县级维修服务网点布局,培训本地化技师,完善配件供应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