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升级
搜索文档
科捷智能:营收增势强劲,订单储备充裕,国际化战略与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20:50
作为衡量企业发展潜力的核心指标,公司在手订单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在手订 单达42.91亿元,较上年同期激增70.34%,为未来1—2年的业绩增长提供充足保障。细分结构来看,两 方面表现尤为亮眼:其一,智能物流业务在手订单同比飙升122.42%,达到24.88亿元。该板块聚焦快递 物流与电商新零售核心场景,受益于"618""双十一""双十二""黑色星期五"等电商旺季前置的项目交付 需求,预计第四季度将进入收入确认高峰期,成为全年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其二,海外市场突破显 著,海外在手订单达20.71亿元,同比增长73.81%。公司聚焦东南亚、欧洲等重点市场,已形成全球化 的项目交付与服务能力,今年首次成功在波兰、阿联酋、英国、新加坡等市场拓展项目。随着全球制造 业智能化升级需求释放,公司海外业务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增量。 10月30日,科捷智能(688455.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呈现"营收加速增长、订单储备充裕、 盈利能力提升"的发展态势。作为国内知名的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科捷智能前三季度 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同比增长14.31%;其中第三季度单 ...
舜宇光学9月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增长32%
巨潮资讯· 2025-10-10 22:30
公司9月产品出货量表现 - 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4852万件,同比增长32% [1] - 手机镜头出货量1.18亿件,同比下降1% [3] - 车载镜头出货量1166万件,同比增长25% [3] - 手机摄像模组出货增长得益于部分旗舰机型项目出货增加及新产品结构优化 [3] 公司业务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业务涵盖光学镜头、摄像模组、车载镜头及AR/VR光学系统 [3] - 公司持续加大在高端手机光学模组、车载镜头及AR/VR光学系统的研发投入 [3] -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及稳定的客户结构,在高端摄像模组领域具备领先优势 [3] - 公司通过优化车规级镜头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增强在智能汽车光学系统领域的竞争力 [3]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高像素、潜望式和多摄模组需求持续增长 [3] - 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摄像头模组应用需求显著扩大 [3] - 受益于终端新品发布及汽车电子业务稳健增长,公司下半年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3] - 光学供应链企业有望迎来出货反弹 [3]
三丰智能:公司主要服务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上汽大众汽车等企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16:12
公司客户群体 - 主要服务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上汽大众汽车、上汽自主系列品牌、比亚迪、长安汽车、三一等高端优质企业 [1] 公司战略方向 - 以技术深度为根基、政策导向为助力、生态开放为翼 [1] - 通过"硬科技+软实力"组合拳实现战略转型 [1] - 在智能制造升级浪潮中从设备供应商向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1]
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喜绩优股获机构密集调研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4:16
业绩预告整体情况 - 截至9月23日,A股共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8家预喜,预喜比例为47.06% [1] - 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业绩预告类型包括略增4家、扭亏1家、预增3家,整体保持较好业绩增长 [1] - 长川科技、中泰股份、兄弟科技等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居前 [1]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27亿元至8.77亿元,同比增长131.39%至145.38%,主要因半导体市场需求增长、客户需求旺盛、产品订单充裕及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1] - 中泰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5亿元至3.55亿元,同比增长71.36%至87.19%,主要因国内外订单进入正常发货流程、海外收入占比增加,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约1000万元 [2] - 兄弟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至1.15亿元,同比增长207.32%至253.4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545.9万元至5045.9万元,同比增长92.49%至173.92% [2] 市场反应与机构关注 - 部分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后股价出现明显上涨,例如兄弟科技在业绩预告发布次日股价涨停 [2] - 多家公司如兄弟科技、中泰股份在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后获得机构密集调研 [2][3] - 机构调研关注焦点包括三季度业绩向好原因、产品价格变动、主要产品市场拓展情况等 [1][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兄弟科技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维生素B1价格上涨、苯二酚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及产品销量增加、部分产品成本下降导致整体毛利率提升 [3] - 中泰股份海外市场竞争力提升,已进入多家知名客户供应商名单并通过工程公司资质审核,海外订单交付提升品牌认可度 [3] - 长川科技业绩增长得益于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及客户需求旺盛 [1] 公司未来规划与展望 - 中泰股份未来规划以设备销售板块为重点,持续发力海外开拓,预计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订单主要来源,国内市场策略为多维度加强销售力度以维持市占率 [4] - 立讯精密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强化内生增长与外部拓展,发挥全球29个国家、105个生产基地的制造优势,并以“智能制造升级”和“底层技术创新”为双轮驱动,加大在AI智能终端、光电高速互联产品及汽车智能电子电器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 [4] - 星宸科技智能机器人、车载前装等新增长曲线三季度保持快速成长,并在机器人、边缘计算、激光雷达等领域推出中高端新品,长期有利于提升整体ASP及毛利水平 [5] - 广电计量2025年将推进收入增长与精细化管理双因素驱动利润增长,在汽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行业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订单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且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6]
健盛集团出海12年建四大基地 拟1.8亿扩大越南产能满足需求
长江商报· 2025-09-22 07:15
海外投资计划 - 拟在越南清化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6000万双中高档棉袜和3000万件服装项目 项目投资总额1.8亿元(约合2518万美元)[1][2] - 投资目的是满足未来客户订单需求 提高主营产品生产规模并提升盈利能力[1][2] - 项目需配置1000台棉袜机 1000台缝纫机和20台全自动旋转式定型机等设备[2] 生产基地布局 - 自2013年开始布局海外生产基地 目前在越南海防 兴安 清化和南定规划建设四大生产基地[1][4] - 越南棉袜产能无法满足客户中长期发展要求 兴安基地面临用工紧缺瓶颈[4] - 南定项目正在建设中 包括年产6500万双中高档棉袜 2000吨氨纶橡胶线和18000吨纱线染色项目[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74亿元 同比增长12.81% 净利润3.25亿元 同比增长20.15% 创历史最佳水平[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71亿元 同比增长0.19% 净利润1.42亿元 同比下降14.46%[6]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国际品牌商补库存和核心客户加大合作力度[6] 行业环境分析 - 2025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439.78亿美元 同比增长0.76% 其中纺织品出口705.19亿美元增长1.77% 服装出口734.59亿美元下降0.2%[6] - 全球纺织行业面临消费疲软 汇率波动 地缘冲突推高成本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压力[6] - 亟需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与市场多元化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6] 客户与市场 - 主要服务客户包括UNIQLO PUMA DECATHLON UNDERARMOUR BOMBAS GAP BONDS和ADIDAS等国际品牌[4] - 主要销售市场为美国 欧洲 日本 澳洲及中国[4] - 公司在日本大阪设有设计开发销售公司以提升自主开发能力[4]
一汽奔腾完成85.5亿元募资
新京报· 2025-09-06 10:15
增资结果 - 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增资共募集资金85.5亿元 [1] - 4家多领域头部企业合计投资33.1亿元 [1] - 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步增资52.4亿元 [1] 投资方及金额 - 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7.1亿元 [1] - 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 [1]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 [1] - 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 [1] 股权结构 - 中国一汽通过该公司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共持股79.0394% [1] 资金用途 - 增资资金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 [1]
21家A股公司已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
证券日报· 2025-08-29 23:46
业绩预告披露情况 - 截至8月29日 A股市场有21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 其中13家预计盈利 8家预计亏损 [1] - 根据交易所规定 上市公司预计业绩出现亏损 扭亏为盈或同比大幅变动时需披露业绩预告 [1] - 业绩预告需明确业绩变动范围和盈亏金额区间 避免使用模糊表述 [1] 公司具体业绩表现 - 立讯精密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50% 公司通过全球29个国家105个生产基地的制造优势提升运营效率 [2] - 立讯精密加速AI智能终端 光电高速互联产品及汽车智能电子电器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 [2] - 杭州中泰深冷技术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36%至87.19% 因国内外订单正常发货且海外收入占比增加 [2] 北交所上市公司特征 - 已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的21家上市公司中有19家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3] - 北交所上市公司今年业绩表现亮眼 已披露半年报公司中超八成实现归母净利润为正 多家公司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3] - 北交所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布局前沿赛道 板块整体质量提升 [3] 发展前景与支持因素 - 政策层面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为北交所上市公司融资与成长提供保障 [3] - 企业向高附加值 高成长性新兴领域拓展 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并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突破 [3]
中大力德(002896):业绩平稳增长,减速器毛利率提升,看好精密减速器业务成长性
光大证券· 2025-08-29 13: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作为全品类精密减速器制造商将深度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带来的需求增长 具备较高估值弹性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16亿元 同比增长2.1% 归母净利润0.46亿元 同比增长6.5% 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 同比增长5.4%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2.86亿元 环比增长23.9% 归母净利润0.29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66.6% 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 环比增长114.2% [1] - 整体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27.7% 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9.0% [1][2] - 研发费用率保持5.8%的高水平投入 [2] 分业务表现 - 减速电机收入1.91亿元 同比增长15.9% 毛利率大幅提升5.4个百分点至32.0% [2] - 精密减速器收入1.16亿元 同比下降8.6% 但毛利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23.6% [2] - 智能执行单元收入2.0亿元 同比下降3.6% 毛利率提升1.7个百分点至27.0%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亿元/1.1亿元/1.3亿元 对应增长率25.79%/22.59%/19.71% [3][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6元/0.57元/0.68元 [4] - 预测ROE将持续改善 从2025年7.45%提升至2027年9.31% [4] 业务前景 - 机器人客户拓展顺利 已发展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机器人、伯朗特机器人等重要客户 [3] - 在智能制造升级、"双循环"与"新基建"背景下 对减速器、减速电机、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3] - "减速器+电机+驱动"一体化战略持续推进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93.99元 对应2025年预测PE为202倍 2026年预测PE为165倍 [4][5] - 总市值184.71亿元 总股本1.97亿股 [5] - 近一年股价绝对收益率达387.71% 大幅跑赢市场 [8]
德尔玛:上半年实现净利6868.06万元
中证网· 2025-08-27 23: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6亿元,同比增长3.99% [1] - 归母净利润6868.06万元,同比增长1.08% [1] - 飞利浦水健康类产品营收6.57亿元,同比增长13.67% [2] - 个护健康产品营收3.42亿元 [2] 产品创新与研发 - 研发投入9126.61万元,同比增长5.35% [1] - 德尔玛品牌家居环境品类营收6.77亿元,同比增长3.30% [1] - 推出搭载AI智慧眼超感识物系统的全能扫地机,并升级吸尘器/布艺清洁机/除螨仪等产品线 [1] - 飞利浦水健康新品采用第四代全域制冰技术,支持冰沙/冰块/5℃冰水三重输出形态 [2] - 飞利浦冰境系列ADD8600获家电研究院制冰净水机5星级认证,为行业首批国际品牌认证产品 [2] 毛利率优化 - 水健康类新品毛利率较高且收入占比提升,带动品类毛利率同比提升5.63个百分点 [2] 智能制造升级 - 智能制造基地实现订单排产/来料检验/制程管控/品质监控等全流程信息系统覆盖 [2] - 通过数据分析提升制造价值流效率,增强核心品类自主生产与核心零部件自主供应能力 [2] 渠道与市场拓展 - 在俄罗斯/菲律宾/越南/印尼等新兴市场有线吸尘器品类销量蝉联冠军 [3] - 通过产品定制化/本地化渠道建设及国际电商发力海外市场 [3] 政策与行业机遇 - 2025年净水器纳入全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为水健康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 [2] - 小家电行业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 [1] 战略方向 - 聚焦家居环境/水健康/个护健康三大核心赛道 [3] - 以差异化创新/全球化渠道/数字化智造支撑长期成长 [3]
立讯精密(002475):AI浪潮带来结构性机遇,25H1通信及汽车业务实现高增长
国投证券· 2025-08-27 17: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6个月目标价57.32元 较当前股价44.98元存在27.4%上行空间 [5][8]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 [1] - 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627.15亿元 同比增长22.51% 归母净利润36.01亿元 同比增长23.09% [1] - 25Q3预计归母净利润42.46-46.99亿元 同比增长15.41%-27.74% [1] - 综合毛利率11.61% 同比微降0.09个百分点 净利率5.86% 同比提升0.30个百分点 [4][1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977.99亿元 占比78.55% 同比增长14.32% 成功导入AR/VR和消费级3D打印等新产品项目 [2] - 通信互联业务收入110.98亿元 占比7.21% 同比大幅增长48.65% 为云服务商提供"铜光电热"一体化解决方案 [2] - 汽车互联业务收入86.58亿元 占比6.96% 同比高速增长82.07% 获得国内外主流车企新项目定点 [3] 增长驱动因素 - AI应用推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需求激增 带动散热和光模块等产品出货量增长 [2] - 智能座舱和智能底盘系统渗透率提升 推动汽车零部件需求持续增长 [3] - 消费电子行业进入AI驱动创新周期 产业景气度持续回暖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252亿元/3838亿元/4414亿元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37亿元 [8]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2.29元/2.84元/3.27元 [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19.9倍 2026年16.1倍 2027年13.9倍 [9] - 当前市净率3.9倍 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9][12]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维持在19%以上水平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