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车
搜索文档
小米雷军: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战”?
搜狐财经· 2025-10-31 15:53
雷军"最后一战"的号角,逐渐成为一曲悲壮与豪情交织的乐章。 这种破釜沉舟的姿态,对公司内部而言,是统一思想、凝聚全公司之力的战前动员;对外界而言,是向 资本市场、供应链伙伴和潜在用户展示的绝对信心。而他投入的这种资金规模确保了项目在起步阶段不 至于捉襟见肘,避免了其他新势力早期饱受的资金链困扰。 从某种意义上讲,雷军造车称得上是一次基因传承——用"小米模式"复刻汽车。其底层逻辑,是对小米 成功模式的一次极限测试与跨维度复刻。 小米在市场立足靠的是"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在汽车领域,这套模型被清晰地映射 为"智能电动车+ 新零售与服务体系+ 软件与生态服务"。 事实上,雷军的野心,从来都不仅仅是造出一台车,而是要打造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将其纳入小米 的"人车家全生态"闭环。这意味着,汽车将成为小米生态中最大、最复杂、也是绝对核心的一个终端, 它承载着将用户牢牢锁在小米体系内的战略使命。 在中国商业版图中,雷军是一个无法被忽略的坐标。他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天使投资人到创立小米, 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了消费电子市场,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智能生态链。然而,在外界认为他功成名就之 时,却毅然选择了一条几 ...
中国人寿:拟出资20亿元投资股权投资计划
财经网· 2025-10-31 11:55
10月30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及国寿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分别以人民币20亿元及人民币1000 万元认购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寿投资")设立的国寿投资-远致基金股权投资计划("股 权投资计划"),并拟分别与国寿投资就此订立受托合同。 (编辑:钱晓睿)关键字: 本次交易的主要目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保险资金投资收益。 (中国人寿) 股权投资计划由国寿投资设立,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0.10亿元,存续期6年,延长期2年。除用于支 付股权投资计划的相关费用外,股权投资计划的全部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份额。 合伙企业将主要投资于半导体、数字能源、智能电动车等相关领域。 ...
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零跑创始人及股东增持公司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07:10
NO.3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及股东增持公司股份 10月20日,零跑汽车公告显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为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维护广大公众投资者利益,公司股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及公司股东傅利泉于市场内合计购入 324.35万股H股,平均价格为每股股份约63.19港元。 丨 2025年10月21日星期二丨 NO.1云南省暂停2025年汽车报废及置换更新补贴 10月19日,云南省商务厅发布公告,自2025年11月1日00:00起,暂停云南省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汽车 置换更新补贴申请。 点评:云南省暂停汽车置换补贴的政策变动,预计将削弱当地汽车消费动能。此举可能对汽车制造及销 售企业带来挑战,尤其影响面向云南市场的区域经销商。汽车产业链相关板块或面临需求端压力,同时 折射出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的审慎姿态。该政策调整向市场传递消费刺激政策动态变化的信号,投 资者需关注其他地区跟进可能性,及其对整体消费板块估值逻辑的潜在影响。 NO.2蔚来李斌:四季度盈利是必须实现的一件事 据人民财讯10月20日消息,蔚来董事长李斌在最近一次针对中高层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表示,今年四季度 盈利是必须实现的一 ...
今日新闻丨禾赛成为全球首个年产过百万的激光雷达企业!捷豹路虎停产复工,筹集35亿英镑贷款!
电动车公社· 2025-10-06 10:03
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业务 - 禾赛科技成为全球首个年度激光雷达产量突破100万台的企业,其第100万台产品于9月底下线[1] - 公司实现年产百万台的背后是其生产制造能力、品质把控能力以及激光雷达7大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能力[6] - 智能电动车行业对辅助驾驶及主动安全的重视以及大量用户的支持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6] - 公司的愿景是“2025年让全球1%的车辆具备三维感知能力”,当前进展已超额完成该目标[6] 捷豹路虎网络安全事件 - 捷豹路虎因遭受黑客组织“Scattered Lapsus$ Hunters”入侵,自8月31日起信息技术网络关闭并停产一个多月后正式复工[7] - 停产期间公司暂停了约17亿英镑的车辆生产,利润损失约1.2亿英镑[8] - 为应对经济损失,英国官方提供15亿英镑担保贷款,5年内还清;花旗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和渣打银行同意提供为期18个月的20亿英镑信贷融资[7] - 该事件为汽车行业敲响警钟,在智能化时代,企业的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网络和数据遍布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需提升自身防护能力以避免巨大损失[10]
一罐2022年的可乐
新浪财经· 2025-09-30 01:4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15年成立,初期融资由红杉中国在2017年12月领投Pre-A轮,投资额为1.7亿元[7] - 2019年面临挑战,首款车型S01上市遇冷,资金压力巨大,融资环境艰难,商业计划书更新超过百版但无资金进账[7][8] - 创始人从个人账户拿出15亿元用于保障未来3年员工工资[8] - 2022年9月29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当年港股唯一上市的新势力车企[4][13] - 2023年10月26日,Stellantis集团投资15亿欧元获得公司约20%股权,并成立合资企业“零跑国际”[14] - 2024年5月零跑国际正式成立,并于2024年9月在欧洲上市C10和T03车型[14][15] - 公司于2024年9月迎来第100万台量产车下线,从50万台到100万台仅用343天[17]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20年上市T03车型,累计获得20万用户,为公司带来现金流并证明造车能力[11] - C11车型体现了“更高配置、更优品质、好而不贵”的造车理念[11] - 通过T03和C11两款车支撑,公司销量持续走高[11] - 零跑国际成立后,产品迅速出口至欧洲,不到一年时间累计出口近5万台[15] - 公司在全球超30个国际市场已开设超过6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国内外累计总数超1700家[15] 技术与战略核心 - 公司坚持全域自研技术路线,使其有能力进行技术降本和迅速迭代[17] - 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标志着中国智能电动车技术能力获得全球头部车企认可[14] - 公司开创的出海新模式为中国汽车出海探索了新路径[14] - 公司首次上榜2025《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17]
智己LS6以“顶级科技全系标配”破局20万级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1 18:10
产品发布与定价 - 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 定位超级大五座智能SUV 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9 79万至26 99万元[1] - Pro版击穿20万元价格门槛 Max版定价控制在20 99万元纯电Max和21 49万元增程Max 超级增程66 Max版本售价22 99万元[10] - 上市权益包括首任车主电池终身质保 IM AD全功能包5年免费使用预售用户终身免费[10] 技术配置与性能 - 首次搭载恒星超级增程系统 实现450km纯电续航与1500km综合续航 支持800V超快充 百公里综合燃料消耗量仅0 06L[4] - 配备灵蜥数字底盘 整合多项控制功能 提供灵蜥爆胎稳定控制和主动防侧翻2 0系统 最小转弯半径仅4 49米[6] - 全系标配英伟达Orin X芯片 高通8295P 800V高压平台 数字底盘等超百项行业顶尖技术[7] 智能化与安全 - IM AIOS系统首次引入AI Agent随车助手 深度融合微信生态 辅助驾驶系统IM AD 3 0基于无图城市NOA技术[9] - 采用十纵十横高强度车身结构 配备多场景AEB及AES避让系统 全系电池满足2026年最严国标 保持零自燃安全纪录[7] - 用户可选装NVIDIA Thor芯片和520线激光雷达 持续提升智能驾驶能力[9] 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新车展现出将高端科技普及化的决心 体现出智能电动车行业从堆料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变[1][12] - 通过全系标配顶级硬件 首发多项行业技术 制定极具冲击力的价格 推动20万级SUV市场的技术普及与体验升级[12] - 智己LS6有望成为2024年智能SUV市场中的现象级产品 为整个行业设立新的价值基准[12]
九号公司日赚680万,北航学霸撕开红海市场
钛媒体APP· 2025-08-27 13: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销量达239万台,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76% [1] - 上半年净利润12.4亿元,相当于日赚680万元,同比增长108.45% [1][7] - 公司市值突破490亿元,超越行业头部企业雅迪和爱玛 [1] 业务发展历程 - 2005年创始团队从警用排爆机器人起步,年销售额达800万元 [1][2] - 2012年成立公司前身,2014年获小米、红杉等8000万美元A轮融资 [2] - 2015年完成对平衡车鼻祖Segway的全资收购,获得数百项核心专利 [2][4] - 2019年进军电动两轮车市场,通过智能化实现差异化竞争 [5][6] 产品战略与竞争优势 - 采用智能汽车思维开发电动两轮车,支持无钥匙启动、座椅感应、家庭账号共享等功能 [6] - 产品均价2819元,毛利率达22%,显著高于爱玛的17.6% [6] - 通过易烊千玺代言、电竞俱乐部合作等营销策略吸引年轻用户 [6] - 2024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业务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7] 技术布局与未来方向 - 公司英文名"Ninebot"直译为机器人,核心团队多来自北航机器人研究所 [8] - 业务分为"移动人"(电动车/平衡车)和"移动物"(服务机器人)两大板块 [8] - 割草机器人2024年收入8.61亿元,为上年四倍,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 [8] - 公司拥有五大业务线:电动滑板车、智能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和E-bike [9] 行业定位与创新策略 - 避开与传统厂商的价格竞争,以机器人思维开创智能电动车新赛道 [10] - 通过新技术定义新市场,将低成本制造优势升级为技术驱动创新 [9][10] - 累计电动两轮车出货量突破800万台,确立高端智能科技品牌定位 [7][10]
奥迪“新物种”杀入新势力腹地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15:40
奥迪E5-Sportback定价与市场定位 - 奥迪E5-Sportback预售价格为23.59万-31.99万元 并提供终身免费辅助驾驶、座舱升级和免费选装电子后视镜等权益 [2] - 该车型以二十万出头价格直接进入中国新势力腹地 对标蔚来ET5T和极氪001等车型 [2] - 奥迪内部期望E5正式上市后达到月销1万台的目标 并视其为及格线 [4] 产品设计与技术特点 - 车型采用淡紫金属外观和未来感车身设计 内部座舱与新势力接轨 融入奥迪RS6、RSQ概念车和初代TT的设计精髓 [3] - 采用零束科技的电子电气架构、中央计算平台和智能云平台 智能驾驶采用与智己同源的Momenta方案 [3] - 颠覆传统开发模式 直接针对中国市场从零开发 接入上汽供应链体系以实现高竞争力定价 [2][3] 奥迪在华战略调整 - 上半年奥迪在华销量28.76万辆 同比下滑10.2% 纯电动销量7897辆 同比下滑23.5% [5] - AUDI品牌被定位为长期战略项目 计划2025-2027年每年推出一款纯电车型 覆盖中到大型细分市场 [6] - 新品牌跳出BBA传统竞争圈 直接对标新势力 目标重新获取中国市场主动权 [4][6] 合作模式与供应链整合 - 奥迪与上汽合作开发AUDI品牌 采用本土供应链包括零束和Momenta 缩短研发周期 [3][6] - 新合作模式摆脱德国总部主导开发 完全基于中国市场需求进行车型开发 [4] - 项目旨在提升上汽大众盈利能力 并带动智己品牌发展 巩固上汽集团品牌向上攻势 [6]
中银国际:升吉利汽车(00175)目标价至32港元 料有望挑战龙头地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4:3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7.3% 但销量保持持平 [1] - 核心净利润从第一季度35亿元人民币微降至32亿元人民币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 业务前景 - 公司有望持续缩小与当前电动车龙头的差距 [1] - 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海外扩张计划即将启动 [1] - 在智能电动车技术领域保持领导地位 [1]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150亿元人民币不变 [1] - 将2026年净收入预测上调13%至200亿元人民币 [1] - 银河系列产品销量预测获上调 海外销量预期提升 [1] - "一个吉利"战略深化和规模扩张推动利润率前景改善 [1] 估值与评级 - 当前估值存在明显折让 未充分反映挑战比亚迪主导地位的潜力 [1] - 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9港元上调至32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