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新能源
搜索文档
跨国巨头“加码”投资中国 进博“全勤生”坚定在华发展信心
央视网· 2025-11-06 12:19
进博会汽车展区主题与定位 - 展区以“出行,无限可能”为主题,展示智慧化、安全性与可持续性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1] - 展区是全球汽车科技的“展示窗”和跨国车企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的“纽带” [9] - 展区展出无人驾驶电动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自动驾驶、未来出行新成果 [9] 跨国车企在华战略与投资 - 丰田汽车宣布在上海独资建厂,新设公司预计于2027年投产 [3] - 丰田汽车表示此举标志着公司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及长期投入的决心 [5] - 丰田汽车看好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成熟产业链、物流网络、人才储备和技术力量 [5] -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奥迪品牌正全力在华推进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 [7] - 奥迪全球CEO指出中国特别是上海在创新方面展现出强大生态和“中国速度” [7] 跨国车企参展亮点与本土化成果 - 丰田汽车连续八届参展,带来一系列本地化产品技术研发成果及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成果应用 [3] - 奥迪在进博会展示两款纯电动车型,展示其加速在华电动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7] - 跨国汽车公司希望通过进博会平台分享中国消费市场红利,在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方面与中国同行加强合作交流 [11]
多款首发首秀展品亮相进博会 跨国汽车巨头加码投资中国
央视新闻· 2025-11-06 10:49
行业整体趋势 - 汽车行业以“出行,无限可能”为主题,展示智慧化、安全性与可持续性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1] - 中国汽车工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跨国汽车巨头通过加码投资传递在华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 [1] - 展区展出无人驾驶电动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自动驾驶、未来出行新成果 [5] - 进博会汽车展区是全球汽车科技的展示窗,也展现了跨国车企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的纽带 [5] - 跨国汽车公司希望通过进博会平台分享中国消费市场红利,在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方面与中国同行加强合作交流 [7] 丰田汽车动态 - 丰田连续八届参加进博会,带来本地化产品技术研发成果及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成果应用 [1] - 丰田宣布在上海独资建厂,新设公司以沙盘形式首次对外展示全貌,新公司预计于2027年投产 [1] - 公司管理层表示此举标志着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及长期投入的决心,看好上海及长三角成熟的产业链、物流网络、人才储备及技术力量 [3] 大众汽车集团动态 - 大众汽车集团连续八届参加进博会,旗下奥迪展示两款纯电动车型,体现其加速在华电动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3] - 今年以来奥迪已有多款新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市,正全力在华推进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 [3] - 公司管理层认为中国尤其是上海在创新方面展现出强大生态及强劲的“中国速度”,推动了汽车创新速度的加快 [5]
一汽解放明确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1-02 20:45
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 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获董事会审议通过,核心包括充分发挥品牌底蕴、拓展产业链深度、强化资本运作 [4] - 战略目标为扩大国内优势、加速国际布局、掌控智能网联新能源核心技术 [4] - 经营原则以"跑赢大盘、跑赢同期、跑赢对手"、做强新能源和海外业务、实现行业优秀盈利能力为导向 [4] - 规划基于战略目标制定,结合差距剖析和形势研判,明确了各项重点任务框架 [4] 董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第十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5年10月30日召开,会议通知及材料已于2025年10月20日送达 [2] - 会议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在公司会议室举行,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全部出席 [2][3] - 会议由董事长李胜主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召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3] 行业动态摘要 - 行业出现新能源重卡超百辆大单,显示市场需求强劲 [8] - 多家客车企业出口表现亮眼,前9月客车出口总量超过5.5万辆,其中宇通破万,金龙、安凯同比暴涨 [8] - 金杯汽车发布5款新车并设定五年内海外销量突破20万辆的目标,宣布"回归"市场 [8] - 10月商用车行业出现高管调整,涉及东风、江铃、金龙等企业,释放新信号 [8]
中国首个3000万辆级车企诞生 一汽-大众:每年投百亿研发,稳年销200万辆规模
中国经济网· 2025-10-31 19:19
里程碑事件与行业地位 - 一汽-大众于10月30日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1] - 达成3000万辆产销规模被视作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跑”到“领跑” [3][4] - 公司经过34年发展,从最初的“一个品牌一款车型”成长为拥有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覆盖主流、豪华与经济型市场的完整矩阵 [3][6] 历史贡献与经济效益 - 公司累计产量突破3000万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5.5万亿元,累计纳税7300亿元 [3][6] - 公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拥有上游供应链1900多家,下游经销商1500多家 [3][6] - 公司以“五地六厂”战略布局成为区域经济振兴的发动机,六大工厂全面建成“无废工厂”,两家跻身近“零碳工厂”行列 [6] 市场表现与运营实力 - 公司连续6年获国内燃油车销量第一,合资车企销量效益第一 [6] - 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率先将国际领先技术与精细化管理体系引入中国 [4][7] - 公司当前手握33款车型,覆盖燃油与新能源两大赛道 [6] 未来五年战略规划 - 未来五年目标为“两高一新,五个领先,十大任务”,剑指年销200万辆规模 [3][8] - “五大领先”具体目标包括效益领先、规模领先、科技领先、福祉领先和责任领先 [8] - 公司将坚持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重磅开启新一轮电动化转型 [3] 产品与技术路线图 - 未来五年将推出近30款全新商品,其中新能源车型超过20款 [10] - 自2026年起,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6款纯电动、2款插电式混动、2款增程式及1款燃油车 [10] - 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将达300公里,百公里馈电油耗低于4升;纯电车续航800公里,覆盖A0级到B+级核心市场 [10] 研发投入与创新目标 - 公司后续将每年投入约100亿元用于研发,聚焦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 [10] - 项目研发周期将大幅压缩50%以上,以更快速度响应客户期待 [10] - 目标在2027年—2030年实现L3及以上自动驾驶 [10] 全球化发展与出口规划 - 公司正从“引进来”的受益者转变为“走出去”的推动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学徒”到“导师”的身份蜕变 [7] - 未来五年,旗下大众、奥迪和捷达品牌将加速出海,打造20款国际车型,年出口规模将达到10万辆 [6]
广汽集团半年报:营收426亿,节能车销量增长13.43%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09: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合并营业总收入426.11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44.65% 处于制造业较低水平 [3] - 上半年研发投入37.89亿元 同比增长16.55% [7] 产销数据 - 上半年汽车产量80.17万辆 销量75.53万辆 终端销量85.8万辆 [3]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36.6万辆 占比提升至48.43% [3] - 节能车销量21.16万辆 同比增长13.43% [3] - 自主品牌海外终端销量超5万辆 同比增长45.8% [6] 品牌表现 - 广汽传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3.5万辆 同比增长18% [3] - MPV家族累计销量超6.1万辆 位居中高端MPV品牌销量冠军 [3] - 广汽丰田终端销量36.42万辆 实现同比正增长 [4] - 凯美瑞销量同比增长44% 皓影销量同比增长13.9% [4] - HEV车型终端销量居国内市场首位 [4] 技术研发 - 车型标准开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 [1][7] - 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 [1][7] - 业务效率和决策效率提升约50% [7] - 新增专利申请超1600件 累计超22000件 [7] - 推出第三代混动系统和"星源增程"技术 [8] 产品布局 - 已进入84个国家和地区 建成超570个网点 [6] - 形成墨西哥/沙特/独联体三个万级市场 [6] - 全球布局4家KD工厂 覆盖尼日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尼 [6] - 规划打造5-10万辆级核心市场及全球明星产品 [6] - 计划2026年Q1在欧洲上市交付AION V和AION UT [6] 战略合作 - 与腾讯在智能座舱领域达成合作 [8] - 与宁德时代开展产品合作/换电站建设/电池银行业务 [8] - 广汽本田携手Momenta/DeepSeek强化智能化体验 [4] 基础设施 - 上半年新建充电站242座 新增充电终端3282个 [8] - 累计建设充电站超1600座 充电终端超17000个 [8] - 快充桩超12000个 充电终端规模居车企前列 [8]
第22届长春汽博会闭幕 推动汽车领域国际合作见实效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21:10
展会规模与观众数据 - 展览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 共有118个品牌和1122台展车参展 [1] - 新能源汽车447台 占比39.8% [1] - 10天展期吸引观众21.7万人次 [1]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 - 智能网联新能源产品和技术成为展会绝对主角 [3] - 一汽红旗天工系列 奥迪豪华纯电系列等智能新车型登场 [3] - 比亚迪在馆内展示多款车型 并在室外打造智能化街区 [3] 新车型与热门车型展示 - 金葵花超豪华系列 奔驰CLA 问界M8 仰望U8L 腾势N9 理想i8 小米YU7等新车和热门车型备受关注 [3] - 未来出行展区展示全球首款量产无辐式氢能两轮车 全能型全地形无辐式自行车 飞行汽车 无人机应用及低空经济解决方案等尖端成果 [3] 国际交流与经贸合作 - 接待来自俄罗斯 日本 越南 罗马尼亚 南非 塔吉克斯坦等10余个国家的近百位工商界人士和汽车领域代表 [3] - 成功举办多场国际经贸交流活动 促进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 [3] 产业对接与技术合作 - 整数智能 东软睿驰 几何伙伴 黑芝麻智能 SGS等国际顶尖技术巨头与一汽解放 吉利汽车 富维安道拓等企业精准对接 [4] - 通过50余场"一对一"商洽 实现在智能驾驶 "三电"等前沿领域合作的衔接与落地 [4] 产业升级与基地建设 - 通过"引聚全球资源—搭建高端平台—驱动产业升级"路径加速长春融入全球汽车创新版图 [4] - 显著增强产业链韧性与竞争力 为长春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4]
一线调查 | 风头比肩车企!近50家供应链企业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中国正成为“创新策源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20:52
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规模增长 - 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面积从上一届3万平方米增至10万平方米,占展馆总面积三分之一 [1] - 参展供应商近400家,其中元戎启行、芯擎科技等近50家企业首次亮相 [1] - 展品聚焦线控转向、动力系统、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等热门技术领域 [1] 本土供应商技术突破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宝钢、凌云股份等本土企业展示最新产品技术 [1] - 福瑞泰克发布ODIN3.0智能驾驶平台,推出低耦合摄像头模组及自研波导雷达产品 [3] - 芯驰科技推出AI座舱SoC芯片X10,计划2026年量产 [8] 智能化技术应用趋势 - 博世中国新业务中65%与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 [6] - 采埃孚展示融合AI大模型的底盘系统,降低对激光雷达依赖 [7] - Unity中国实时3D座舱解决方案已覆盖77款量产车型,市占率超85% [8] 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 - 佛吉亚歌乐通过域控系统整合实现技术降本,如合并泊车控制器等独立模块 [16] - 佛瑞亚推广国产芯片应用,强化供应链垂直整合以优化采购成本 [16] - 耐世特软件工具MotionIQ-Dev缩短EPS开发周期30%,减少手动编码错误 [22] 中国市场战略地位提升 - 耐世特亚太地区订单占全球36%,2024年推出52个亚太项目 [17] - 佛吉亚中国计划加强本土化研发,支持中国车企出海 [20] - 爱尔铃克铃尔将中国团队研发的TP1 Core技术反哺欧美工厂 [20] 行业竞争格局重构 - 中国整车厂在全球前20大汽车制造商中占比提升,推动供应链格局变化 [17] - 跨国企业以中国为创新策源地,反向输出技术重构全球业务 [22] - 汽车供应链竞争重点转向创新速度、本土化深度及成本控制能力 [22]
上海车展 | 零部件展馆速览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30 15:34
2025上海车展概况 - 展会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展区面积达36万平方米,零部件板块首次突破10万平方米,横跨四个展馆,成为技术密度最高的板块之一 [1] - 索尼、英特尔、Momenta、杜比实验室等近50家国际知名企业首次亮相,科技公司及供应链参展企业数量明显增多,智能网联新能源时代科技与汽车深度融合加速 [3] 电动化与电池技术进展 欣旺达动力 - 展示HEV全场景解决方案及商用车电动化解决方案,与雷诺-日产联盟合作的e-POWER混动系统实现60C闪充70C闪放,耐受-30℃极寒环境,质保年限达20年以上,HEV电池装机量6年内从0增至150万 [5] - 增程式混动电池包支持2-6C快充,兼容500+公里纯电续航,已大规模应用于理想L系列车型 [7] - 发布重卡专用动力电池,电量灵活配置155kWh-804kWh,支持1.4MW功率下3.5C充电,循环寿命6500次,保障8年200万公里运营,采用三维定向泄压技术和AI热管理算法实现15分钟热失控预警 [9] - 展示低空飞行器用电池,支持4C极速补能,能量密度达400Wh/kg,已与飞行企业达成深度合作 [11] 亿纬锂能 - 展示OMNI全能电池、开源电池、飞行器电池等多类解决方案,大圆柱电池为核心产品,相比方形电池制造效率更高且标准化程度更高 [13][15] - 大圆柱电池采用"固定尺寸+多元化学体系"技术,兼容LFP、LMX及NCM等化学体系,研发时间缩短至3-6个月,降低80%研发费用,-30℃环境下支持25分钟快充,低温续航提升20%,电池包扭转刚度超15000NM [17] 博世技术创新 线控制动与低压电网 - 展示全干式电子机械制动(EMB)和液压线控制动执行器BWA+ESP两种技术路线,后者可实现快速量产 [20][21] - 线控智能执行器结合车辆运动智控系统(VMM)协调制动、转向等控制器,提升驾驶安全与舒适性 [23] - 发布48伏低压电网架构解决方案,包含区域控制器、电池、制动系统等核心部件,预计未来3-5年中国市场将广泛采用 [23] 热管理系统 - 展示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含热泵功能压缩机、超级热管理模块(STM)及软件平台,STM集成高压电机与逆变器,优化NVH表现 [25] - 热管理软件平台具备模块化与预测功能,支持跨域建模,适配动力域、电池域与座舱域策略,提升整车能效 [27] 燃油系统 - 展示从歧管喷射到500bar超高压缸内直喷的燃油系统技术演进,混动技术仍有潜力,内燃机焕发新生机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