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高端制造业“挑大梁”,顺义区“十四五”以来造车165万辆
新京报· 2025-09-15 22:16
9月15日,记者从"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顺义专场上获悉,"十四五"以来(2021- 2024年),顺义区GDP年均增长5.8%,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三年跨越 两个百亿元台阶、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去年总量近2000亿元、稳居全市前 3。 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崔小浩介绍,今年上半年,顺义区GDP总量继续保持平原新城首位,区级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排名全市第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位列全市第2,全区各项事业扎实推进, 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每产3辆汽车,有1辆来自顺义 "北京市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来自顺义。"崔小浩表示,"十四五"以来,顺义区累计生产整车165万 辆,产值3360亿元、年均增长13%。当前,顺义区正在建设占地2500亩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 技生态港(北京园区),着力构建"支撑京津冀、辐射带动全国"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格局。 按照全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顺义区聚焦"5+4"主导产业体系,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两业融 合",首都产业发展大区的基础更牢、成色更足。推动高端 ...
服贸会:28家穗企“硬核”亮相
广州日报· 2025-09-12 10:35
服务贸易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延续两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 [2] 智能制造与数字技术 - 亿航智能展出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模型 展现低空经济领域领先地位 [3] - 视源股份全栈自研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X7 具备极强环境适应性与任务执行能力 [3] - 钛动科技服务超过8万家中国企业出海 自研MarTech+AI技术产品矩阵使营销效率提升10倍以上 [3] - 钛动科技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钛动科技自研全球营销AI Agent Navos 计划10月下旬在广州发布 以AI能力重构出海营销全链路 [3] 文化IP与数字文娱 - 三七互娱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发行超过120款游戏 [5] - 三七互娱耗时3年研发 投入超2亿元打造《斗罗大陆:猎魂世界》游戏 [5] - 咏声动漫推出"猪猪侠"与Aitokii联名AI早教机器人 融入先进裸眼3D技术 [5] - 咏声动漫积极布局VR新业态 已推出猪猪侠VR电影和VR舞台剧 [5] - 名创优品展出"墩DUN鸡"与"PenPen"自主IP毛绒公仔 创新"搪胶毛绒"技术实现视觉与触感统一 [6] 平台建设与全球合作 - 天河中央商务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番禺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重点平台亮相服贸会 [2] - 广州共组织28家企业参展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2]
航天智装(300455):核工业务阶段性承压 重研发深耕智能装备
新浪财经· 2025-09-11 20:4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4.94亿元 同比增长3.77%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4亿元 同比下降856.66% [1] - 扣非净利润-1.56亿元 同比下降904.94% [1] 分业务表现 - 铁路车辆安全检测业务营收1.12亿元 同比增长17.02% 毛利率32.27% 同比下降3.90个百分点 [2] - 智能测试仿真系统营收1.34亿元 同比下降17.80% 毛利率22.37% 同比上升3.77个百分点 [2] - 核工业智能装备业务营收2.55亿元 同比增长26.47% 毛利率-44.69% 同比下降63.89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与研发投入 - 三项费用率11.83% 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3939.50万元 同比上升39.93% [3] - 销售费用1430.47万元 同比下降19.90% [3] - 管理费用4121.84万元 同比上升7.83% [3] - 财务费用288.70万元 同比上升3.42% [3] 研发成果 - 铁路业务THDS小型机完成样机研制 [3] - 国内首套铁路货车机器人组整备作业系统完成样机研制 [3] - RV32空天高可靠微处理器完成阶段性技术攻关 [3] - 核工业新一代智能货叉研发进展顺利 [3] 行业背景 -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 [4]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4] - 核电总装机容量3365万千瓦 在建规模全球第一 [4]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15.13/17.63/20.64亿元 [5] - 预计归母净利润0.76/1.00/1.15亿元 [5] - 对应PE倍数156.7X/118.4X/103.4X [5]
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暨国际博览会在广州召开
新华网· 2025-09-10 17:05
0:00 / 2:20 新华网广州9月10日电(记者 高方圆)金秋九月,南粤潮涌。9月4日至7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主办的"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广州广交会堂召开,同期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于 广交会馆亮相。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吴文贵接受新华网采访 记者 高方圆/摄 同期举办的三大赛事成为创新"试金石":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聚焦"轻质高强高韧性"配合比,UHPC设计定 制大赛考验材料制备与结构设计能力,外加剂应用技术大赛则针对机制砂适应性难题。"通过以赛促研,推动关 键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大赛评委表示。此外,《"一带一路"重点产品及技术服务推荐目录》在"一带一 路"高质量发展论坛发布,10项中国标准与技术获国际认可,为海外工程提供"中国方案"。 布局湾区:从"行业盛会"到"国际标杆"的跨越 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及展览会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晴雨表"。七年间, 参会人数从数百人增至数千人,展览面积从1.2万平方米扩展至4万平方米,见证了行业从"量增"到"质升"的蜕 变。2025年,首次走出长江流域,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 ...
蓝黛科技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61.56%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13:4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1亿元,同比增长8.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61.56% [1] 业务板块战略 - 主营业务分为动力传动业务和触控显示业务两大板块 [1] - 动力传动业务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为核心,新能源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1] - 传统燃油车领域深耕平衡箱总成、变速器总成等产品,稳定市场份额 [1] - 机器人业务推出创新产品"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智能装备战略布局进入新阶段 [1] 市场拓展与运营 - 触控显示业务抓住盖板玻璃、车载触摸屏市场快速发展机遇 [1] - 积极推进大客户拓展以提升市场规模 [1] -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1]
让科技密钥解锁森林宝藏
经济日报· 2025-08-28 06:20
行业技术应用现状 - 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用于林下参苗长势精准监测[1] - 智能大棚传感器实现温湿度实时调控 使部分林下食用菌产量倍增[1][2] - 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产品信任度与品牌溢价能力[2] - 林菌 林药 林菜 林禽等复合经营模式在全国多地落地 包括吉林林下参 浙江竹荪工厂化生产 云南有机石斛[1] 科技赋能产业价值 - 新技术使单位面积产量与品质稳定性大幅提升[2] - 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最大化挖掘林地光热水气资源潜力[2] - 科技推动产业向加工 旅游 康养领域延伸 提升整体附加值[2] - 助力农民从传统生产者向技术应用者转变 提升农村人力资本[2] 行业发展瓶颈 - 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关键技术瓶颈难以突破[2] -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多数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2] - 从业农民缺乏科技知识 专业人才不愿深入基层导致推广难度大[2] 政策支持方向 - 政府设立专项研发资金攻关优质品种选育 高效栽培 病虫害防控技术[3] - 创新金融工具设立专项信贷或保险产品降低新技术应用门槛[3] - 建立科研机构与经营主体对接平台 通过示范基地加速成果转化[3] - 对应用科技成果的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奖励[3] 人才培养机制 - 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现有从业者科技素质[3] -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校科研机构专业人才深入基层[3] - 在项目支持 职称评定上倾斜扎根基层的科研人员[3] 产业发展前景 - 科技成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1] - 产业从零散粗放转向集约高效 从单一产品转向复合经营[1] - 通过科技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4] - 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动力[4]
昆船智能股价下跌1.58% 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
金融界· 2025-08-27 02:00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21.7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8% [1] - 当日开盘价22.00元 最高价22.00元 最低价21.68元 [1] - 成交量6.54万手 成交额1.43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90.8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5899.30万元 [1] 公司业务 - 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 [1] - 主营业务涵盖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智能制造领域 [1]
武汉控股: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中证网· 2025-08-26 15:18
项目概况 - 武汉控股在黄陂区后湖流域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于一体的科创基地 为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1] - 项目选址黄陂区空港新城企业总部产业园 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 预计2026年底全面投运[1]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聚焦智能装备集成与中试平台 二期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三期打造水环境治理产业基金 形成"空间+基金+服务"孵化体系[3] 投资规模 - 武汉市城投集团与黄陂区计划共同投入近百亿元推进流域治理 采用"厂网河湖一体化"模式[1] - 预计到2030年园区将聚集水环境治理企业超50家 年产值突破30亿元 带动区域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3] 技术应用 - 园区一期已引入无人机巡航系统、管道机器人、星天地水一体化AI监测技术等智能装备 构建"空—天—地—水"立体感知网络[1] - 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每15分钟生成一次水质热力图 管道机器人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2] - 采用"智慧管网+数字孪生"技术 依托全国产化部署的"水域经济大模型"实现跨品牌设备统一控制[2] 运营成效 - 智能化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8万吨/日 预计2025年6月通水运行 可降低能耗约12% 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600吨[2] - "智能雨污分流阀"在后湖流域试点应用后 雨季溢流污染负荷下降38%[2] - 项目已被纳入武汉市"十四五"水生态建设规划 将显著提升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与管网覆盖水平[3] 研发合作 - 整合武汉控股旗下实验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及技术培训中心等资源 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支撑体系[1] - 已启动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水环境联合实验室" 重点攻关流域氮磷污染削减、微塑料高效去除等关键技术[2] - 首批入驻的5家科技企业中 2家已获国家级"专精特新"认定[2]
国华(青岛)智能装备:小米入股,注册资本增至1047.45万
搜狐财经· 2025-08-25 12:43
公司股权变动 - 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新增为国华智能装备股东 [1] - 公司注册资本由约935.22万人民币增至约1047.45万人民币 [1] - 增幅约12%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1] - 成立于2021年2月 [1] - 法定代表人为王广 [1] 公司业务范围 - 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 [1] - 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制造与销售 [1] - 业务覆盖多个智能装备领域 [1]
“煤海蛟龙”定位中国煤机智能装备新坐标
人民网· 2025-08-15 20:52
行业科技发展 - 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 [1] - 报道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 报道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1] 煤矿掘进技术突破 - 传统煤矿掘进长期面临多重难题 [1] - 国内首套智能快速掘进系统"煤海蛟龙"开创了掘支运"三位一体"快速掘进新模式 [1] - "煤海蛟龙"系统引领了煤矿掘进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