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细分

搜索文档
“银发族”变身“剁手党”,老年人网购有多野?
钛媒体APP· 2025-05-06 12:48
银发经济消费趋势 - 60岁以上银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达69.8%,年均线上成交单量增速达238% [1][2] - 消费结构呈现实用主义与情感补偿混搭特点:营养保健品类如蛋白粉、氨糖软骨素占比较高,同时珠宝首饰类成交额同比增长307%(翡翠项链)和132% [2] - 新银发人群消费理念转变,60%受访者认同"退休金不必留给子女,享受生活第一位",50-59岁群体该比例更高 [2] 电商平台战略布局 - 抖音电商推出"银发消费节",拼多多开设"长辈专属补贴",奢侈品品牌推出"适老款"直播 [3] - 京东采用"一键代付+人工审核"组合,拼多多开发"亲友代选"功能提升老年人购物体验 [6] - 淘宝长辈模式打造"银发生活地图",按四大生活场景(健康早餐站、兴趣充电站等)重组商品,细分20+子类如"关节保护"专区 [13][14] 用户行为驱动因素 - 60%老年用户因"主播喊爸妈""专属客服"等情感营销增加购买频次,社交分享转化率是年轻人3倍 [5][7] - 72%老年人偏好有线下实体店背书的商品,信任建立依赖"线下服务锚点+线上信任延伸"双轨机制 [10][11] - 日本案例显示,场景化细分策略(如"轻奢宴会服"分类)使55-65岁女性客单价达均值1.8倍 [15] 行业创新与服务升级 - 适老化改造从"字大色艳"进阶为"心智适配",京东视频导购、拼多多方言客服等设计使转化率提升40% [6][11] - 日本Nissui食品电商按"健康目标"(如改善睡眠)分类,聚合产品+服务形成解决方案 [14] - 老年大学与电商合作开设"网购课",社区便利店转型"网购体验点"解决信任问题 [6][10] 市场规范与社会责任 - 日本立法禁止针对老年人的"持续性定向营销",建议建立"银发ESG评价体系"规范诱导性销售 [16] - 需治理直播间话术诱导(如"不买就是亏")和算法推送"养老焦虑"内容等负外部性问题 [16]
跑道上的新职业| 野蛮生长的马拉松配速员
北京商报· 2025-04-23 21:5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路跑赛事达749场 总规模704.86万人次 较2023年增长100万人次[2] - 马拉松配速服务伴随"马拉松热"兴起 成为运动经济细分下的新职业形态[7][8] 服务模式与定价 - 基础配速服务包含全程陪伴、补给递送和情绪支持 半马每场收入500-1000元 全马1500元起[2] - 私人定制服务包含训练计划制定、赛中配速调整及赛后拉伸等 单场最高收入达6000元[2][3] - 私人定制需提前30天制定训练计划 要求配速员具备医学知识和跑步专业技能[3] 市场需求特征 - 新手跑者需求集中于风险规避和完赛支持 精英跑者追求个人成绩突破[1][5] - 高净值群体和商务人士将配速服务视为专业体育教练的延伸[7] - 部分跑者认为配速员对大众玩家影响有限 完赛即视为胜利[5] 职业化发展现状 - 国内首个职业陪跑员认证体系要求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男子全程3小时10分内)及运动生理学课程[9] - 多地赛事为商业配速员设立专属通道 要求提前报备配速计划并佩戴双芯片号码布[9] - 行业缺乏统一资格认证标准 需考核运动生理学、营养学及心理学等专业知识[9] 行业争议与规范 - 配速员被质疑可能扰乱比赛秩序 影响赛事公平性及引发安全事故[6] - 业内认为配速员在规则框架内可提升赛事体验 属于服务角色而非竞技干预[6] - 行业协会建议建立评级制度 根据服务质量和客户评价推动行业规范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