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激光雷达销售额猛增近100%,订单排到年底
新浪财经· 2025-09-21 19:26
随着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激光雷达在这些新型机器人上的应用也在加速推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 业机器人产量37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882.4万套,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预计2025年中国激光 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40.7亿元,2026年进一步上升至431.8亿元。 ...
激光雷达,为什么赚钱难?
创业邦· 2025-09-17 11:56
以下文章来源于定焦One ,作者定焦One团队 定焦One . 深度影响创新。 来源丨定焦One(dingjiaoone) 作者丨金玙璠 编辑丨魏佳 图源丨禾赛科技官方微博 9月16日,禾赛科技在香港交易所敲响了上市钟声,收报234港元,市值358亿港元,成为 激光雷达 行业中首家完成"美股+H股"双重上市的企业。 这次IPO募资规模达到41.60亿港元(约5.35亿美元),包括高瓴投资和Grab Holdings等基石投资 者一共认购了1.48亿美元,公开发售部分获168.65倍超额认购——市场情绪一片高涨。这样的火热 场面,容易让人误以为激光雷达是一门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事实 上 , 尽管激光雷达是智驾系统的"眼睛",在新能源车的产业链中不可或缺, 盈利的企业 却是 屈指可数。 即便是行业龙头禾赛科技,今年一季度仍亏损1750万元,直到二季度才勉强扭亏;另一 家头部企业速腾聚创,2025年上半年仍亏损1.5亿元。 当年智能手机普及时,苹果、三星都赚得盆满钵满;电动车兴起时,特斯拉、比亚迪也找到了赚钱的 路子。可在激光雷达这里,技术价值和赚钱能力 并不成正比 。 从全球竞争来看,中国企业已经占了绝对优势。Y ...
激光雷达,为什么赚钱难?
36氪· 2025-09-17 09:57
当年智能手机普及时,苹果、三星都赚得盆满钵满;电动车兴起时,特斯拉、比亚迪也找到了赚钱的路子。可在激光雷达这里,技术价值和赚钱能力并不 成正比。 从全球竞争来看,中国企业已经占了绝对优势。Yole Group的报告显示,中国激光雷达品牌占全球95%的份额,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图达通被称 为"四巨头"。曾经领先的海外企业如Velodyne已被收购,Quanergy黯然退市,话语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即便如此,当激光雷达从豪华车的专属变成平价车的标配,禾赛和速腾聚创却面临"销量上涨、单价下跌"的窘境。2025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有望冲击 250万颗。但激光雷达的平均售价却从2022年的每台8000-10000元,一路跌到了2025年的2000-3000元。 9月16日,禾赛科技在香港交易所敲响了上市钟声,收报234港元,市值358亿港元,成为激光雷达行业中首家完成"美股+H股"双重上市的企业。 这次IPO募资规模达到41.60亿港元(约5.35亿美元),包括高瓴投资和Grab Holdings等基石投资者一共认购了1.48亿美元,公开发售部分获168.65倍超额 认购——市场情绪一片高涨。这样的 ...
格力博:目前已经增资智元创新旗下浙江智鼎和安努智能,并达成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7:13
公司合作动态 - 公司与智元创新合作共同开拓全球机器人市场 通过优势互补形成产业协同 [2] - 公司已增资智元创新旗下浙江智鼎和安努智能 并达成合作关系 [2] - 公司将依托产业链及全球市场网络优势为合作赋能 [2] 业务信息披露 - 市场传言公司越南太平基地为智元机器人代工四足机器狗 单台成本较中国降低15% [2] - 传言称2025年第三季度需完成首批1万台订单交付 [2] - 公司对具体合作事项不予置评 称涉及商业信息保密要求 [2]
银禧科技(300221) - 300221银禧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0
2025-08-20 17:08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创立于1997年,专注于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在东莞、松山湖、珠海、苏州吴中、安徽滁州、广东肇庆和越南建立了生产研发基地 [2][3] - 主要业务板块为改性塑料业务与智能照明业务 [4] - 产品应用于汽车、家电、电线电缆、现代农业、轨道交通、低空飞行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通讯、电子电气等行业 [3] 财务与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改性塑料业务受益于低空经济、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 [4] - 新兴行业比重上升,传统行业比重下降 [4] - 高质量、高附加值定制化产品比重上升,毛利率水平较好 [4] - 智能照明业务上半年呈稳中向好态势 [4] 产品与技术 - 开发了用于热熔堆积工艺的PEEK复合材料打印线材 [5] -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无人机及庭院服务机器人领域有较大优势 [5] - POK材料可应用在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新型家居服务机器人上 [5] - PPO业务分为注塑用改性塑料与电子化学品PPO材料 [5] - 电子化学品PPO已通过下游客户认证,但产能较低且暂未盈利 [5] - 珠海生产基地预留了千吨级PPO项目场地 [6] 客户与市场 - 在电子电器、低空飞行器、家用新型服务机器人等新兴行业拥有稳定客户群体 [4] - DJ是重要客户之一,其手持pocket系列相机使用了公司产品 [8] - 3D打印业务出口占比大于国内 [9] - 为长征五号火箭配件提供基于SLS工艺的3D打印方案 [9] 战略与管理 - 近年战略以利润考核为主,侧重于高附加值产品 [11] - 调整产品结构,倾向于小而美的高分子材料细分领域 [11] - 无实际控制人,但管理层稳定,决策更加慎重 [11] - 保持低资产负债率的健康状态 [11] 其他信息 - 与李泽湘教授参与孵化的相关企业有合作 [12] - 康诺德主要生产改性环保阻燃剂及其他类别助剂,主要对外销售 [12] - 助剂添加占改性塑料生产成本比例不大 [12]
IDC:全球机器人市场迈向4000亿美元,竞争进入“中国时间”
凤凰网· 2025-07-31 13:20
全球与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 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预计占据全球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 [1] - 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跨越10万台门槛,配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分别以38.4%和33.3%的占比主导市场 [1] - 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占比高达84.7% [1] 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厂商表现 - 擎朗智能以22.7%的出货量占比位居全球第一,主力产品配送机器人在餐饮、医疗、酒店等多个场景广泛应用 [1] - 普渡科技在配送与清洁领域出货占比达18.7%,排名全球第二 [1] - 高仙机器人专注于商用清洁场景,以12.9%的出货量占比排名全球第三 [1] - 云迹科技深耕酒店服务场景,出货量占比8.2%,位居全球第四 [1] 工业机器人领域发展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海外收入总计突破20亿美元 [1] - 协作机器人出口收入约为7410万美元,同比增长34.7% [1]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将达到约5千台 [2] - 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将增至近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95% [2]
摩根士丹利:中国“统治”全球机器人市场
快讯· 2025-06-19 10:40
中国机器人市场增长预测 - 未来四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预计年均增长23% [1] - 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7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080亿美元 [1] - 2024年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约为40% [1] - 中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居于统治地位 [1]